复兴文学 > 明国万历 > 第六十五章 平之

第六十五章 平之

作者:键盘战斗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国家事务千头万绪,一事未决诸事又起,国库空虚,拆东墙补西墙,实乃困顿不堪。

    朱翊钧放下诸事,招来内阁以及各众臣,咨询广东战事。

    在文华殿,兵部尚书谭纶介绍罗旁乱民们的来历。

    在广东云雾山西北,云开山东南,西起大人山,东至西江一带的地区,因为罗旁山得名。

    山区多瑶民,僮村寨,历年来都不稳定,经常叛乱。

    此地百姓有一句话。

    “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兵来我去,兵去我还”

    朱翊钧内心“咯噔”一下。

    这话为何听起来如此耳熟。

    但凡玩这套军事理论的,都是令人棘手的,又听到谭纶说道此地多山多林,岂不是如虎添翼。

    “多久可平?”

    听到皇上的咨询,谭纶面漏难色。

    才平息了四川,前后动用十几万大军,朝廷因为国库空虚,费力从皇上手里“支借”了百万两银子。

    来之前张居正拉住自己,让自己找皇帝要银子,这让谭纶有点为,谁不晓得皇帝是个吝啬的。

    每次张居正使自己找皇帝要银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都被皇帝扯东拉西,忘记了张居正的交代。

    “此地民风彪悍,抗拒朝廷乃常态,平复交替,轻者自散,重者需数万大军才能平。”

    “难道众卿没有对策?”

    “据殷台奏报,乱民山中连寨上千,青壮不下五万,如今皆反,当地卫所恐不能拒。

    需要调动广西,福建,云贵,四川至少十万之数。”

    “十万?”

    朱翊钧听到这个决策有点质疑。

    官兵对乱民,对方青壮也只有五万,竟然要动用十万之数。

    原先朱翊钧认为一比一已经极为重视了。

    李成梁新来捷报,几千人马就平了数万鞑靼,为何如今平息广东内乱,反而要动用十万之数?

    十万大军调动,所需要的耗费,光兵饷就要上百万两银子,还要提供粮草弹药,征召役夫保证后勤。

    户部年年都是亏空,年年都要加征。

    好不容易平了四川,百姓们还没缓口气,如今……,朱翊钧怀疑百姓们能否承受。

    如今大明各地流民四起,锦衣卫们上报了不少起,看的朱翊钧揪心。

    殷正茂的奏疏,朱翊钧不是不相信,不过如今国库空虚,是否可以考虑调用精兵。

    一来可以致胜,二来也能减少开支。

    在场众臣都不说话,朱翊钧不懂军事,对自己不懂的事,朱翊钧不会妄下决定。

    “好了,朕知道了,告诉殷正茂,朕预祝他再次旗开得胜。”

    回去后朱翊钧想了想,发出去了两封信。

    由锦衣卫送出,一封送给戚继光,一封送给俞大猷。

    他不知道哪些人能打,哪些人不能打,但是他知道,这两个人是能打的,又是南方出身。

    李成梁,马芳也能打,但是出身北地,恐怕对罗旁不熟。

    戚继光很快回了信,告诉皇帝,说大臣们觉得棘手是对的。

    此地造反频繁,嘉靖朝最烈,广东十府残破者六,两广守臣皆戴罪。

    如今此地民户休养至今二十载,实力恢复恐不弱于当年,要彻底剿灭不是旦夕之功。

    “十万之数不是虚报。”看完戚继光最后一句,朱翊钧合起了奏疏。

    还缺少一个人,俞大猷久久没有回复。

    福建泉州,普通的院子。

    一个汉子满眼的不可置信,敲了敲门不见动静,以为家中没人,正准备离开,院门被打开。

    只见一老叟,穿着粗布衣,年过七旬。

    “可是俞大人?”

    “你是?”

    汉子进了门,恭敬的递上了一管被密封的竹筒。

    老叟也不见怪,平静的拆开。

    看到里面的内容,老叟叹了口气,此地果然又反了。

    “大人?”

    汉子见老叟并没有要回信的意思,面漏为难,皇上还等着此人呢,自己也得赶回去交差。

    “请容老夫些许时日。”

    打发了汉子,老叟独身一人去了广东。

    因为罗旁战事,当地百姓能逃的都逃了,只剩下没有能力逃的民户,老叟讨了碗水喝,不顾劝阻进山。

    “苏青蛇在吗?”

    老叟对着乱民们浑然不惧,一连问了好几个人名,最后说到白擒虎时,众人才告知,此人是他们的首领。

    见到了白擒虎,没有认出老叟。

    “你这老头,找我何事?”

    “我是俞大猷。”

    “啊。”

    那人猛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仔细打量几眼,这才确定真的是俞大猷。

    “师傅。”

    白擒虎跪下磕头。

    众人不可置信,这个平平无奇的老头,竟然是传闻了几十年的俞大猷。

    在场的人,谁不是听着俞大猷的名字长大的。

    “为何造反?”

    “官府欺人太甚,不让我们自己买盐铁,他们供应的盐铁布料比市价高了十几倍。”

    “可愿意让老夫调节?”

    听到俞大猷的话,白擒虎面露难色。他们众人歃血为盟,发了誓要给汉人好看。

    “有哪些部落?”

    连当年最听话的徒弟都如此表现,俞大猷知道事情不好办了。

    等白擒虎说完,俞大猷点点头转身就走。

    “师傅。”

    众人拦住大门。

    “要杀我?”

    “徒弟不敢,都让开。”白擒虎咬着牙,跺了跺脚。

    等老人脚步即将跨出大门的时候。

    “师傅,师兄们都死了。”

    看老人不为所动,白擒虎哭了。

    “汉人太欺负人。”

    “唉。”

    老人叹了口气。

    汉人自己都被自己欺压的活不下去,如何又能怪所有的汉人呢,实在是朝廷积弊日久。

    自己一个军户,又有什么本事匡扶天下。

    年轻时,自己又是何等意气风发。

    以为自己能解决天下事。

    仗剑走天涯。

    嘉靖二十六年,孤身一人入山,平息了此地叛乱。

    从中收了几位聪明的徒弟,教他们读书习武,就是希望万众归心。

    老了啊。

    俞大猷内心在哭泣。

    他想起了那些年,弟子们围着自己身边转的时候,如今自己还在,弟子们都死了。

    死在了官兵手中。

    ……

    “十万挡之,二十万平之。”

    终于等来了俞大猷的回信,看到二十万这个数字,朱翊钧久久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