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确认不是基因突变?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允炆亲手杀了谁?他在某天先设下埋伏,再将徐增寿招来。
徐增寿是朱棣的大舅子之一。
朱棣的妻子是徐妙云,而徐妙云是徐达之女,她还有同父同母三位弟弟以及一名同父异母的弟弟,另有三位妹妹。
徐增寿便是徐妙云同父同母的弟弟之一,也是四位弟弟中唯一在朱棣造反后各种鼎力相助的人。
在将徐增寿招来之后,朱允炆根本没有任何铺垫直接问道:“燕王和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为何仍反?”
这是已经不是没有逼数了啊!还显得极度白痴,一点都不像一名皇帝该有的气度,简直是无耻又弱智了。
朱棣为什么造反?也不看看到底是被谁给逼的。
以前在吕氏劝导下装作亲善宗室的朱允炆,成功瞒骗极度在乎家人的朱元璋成为皇太孙之后,朱允炆就各种与人密谋对付藩王,尤其忌惮兵强马壮的燕王朱棣。
等待朱允炆登极,先是明令诸藩王不能到应天奔丧,又在朱元璋丧期没有结束时就开始进行削番,软禁和徙迁好些藩王不提,逼得湘王一家自焚。
自古以来,坐帝位削番的皇帝不少,真没有见过比朱允炆还急切的。
急切也就罢了,偏偏朱允炆各种行为和措施非但搞笑还显得极其离谱。到底是他蠢,还是连他那一帮心腹都是愚蠢至极的人?
徐增寿明白自己一再帮助朱棣的行为肯定是曝露了,知道朱允炆已经起了杀心,一切的语言都会显得非常苍白,干脆一个字都不说了。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朱允炆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看到徐增寿闭目一言不发,快步过去拿剑,再小跑来到徐增寿身前,拔剑就是刺。
徐增寿感觉胸膛一麻虽然剧烈疼痛传来,睁眼看到的是手持利剑一脸狰狞的朱允炆,没来得及多想些什么就陷入了永远的黑暗。
“乱臣贼子,当杀!”朱允炆估计是第一次亲手杀人,不好说是激动还是害怕,身躯抖得跟什么似得。
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听到喊声从暗处跑出来,看到倒在血泊中不知死活的徐增寿,又看到了脸色苍白的朱允炆,每个人一时间看上去好像是有些不知所措?
好一会,方孝孺才开口说道:“陛下,可依律法杀人,不可无审而杀人。”
朱允炆先是错愕,随后感觉方孝孺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要不是知道方孝孺的人品和立场,着实很难不怀疑方孝孺是不是得知燕军已经杀到长江边上,要从中枢朝廷这边,改投燕王朱棣门下了。
齐泰其实也不认可朱允炆就这么将徐增寿杀了,觉得抓起来用来威胁朱棣也是极好的呀。
只是杀都杀了,能怎么办?
黄子澄问道:“陛下可有命人往徐府拿人?”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掌权者,要么不做,做了就该狠辣到底。
朱允炆说道:“魏国公全力助我,自是知晓应如何做。”
现任的魏国公是徐辉祖,一直以来事事依照朱允炆的指示去办,听闻朱棣造反之后更是各种帮朱允炆卖力。
在放不放走朱高炽一家的问题上,满朝文武只有极个别的人坚持应该将朱高炽一家扣下,徐辉祖就是其一,乃至徐辉祖建议将朱棣骗到应天,骗不来朱棣就将朱棣三个儿子骗来。
这是要断朱棣的后吗?毕竟,朱棣自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之后就再也没有子嗣。不是朱棣没有再睡女人,也不知道是做了避孕,还是什么情况,反正真的没有再让任何一个女人怀孕了。
天晓得朱棣到底还能不能播种,要是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真的被骗到应天,某天再被杀了,朱棣哪怕不绝后,以四十一岁的年纪再有儿子,带来的问题不会是一般的小。
比如说,朱棣最后真的造反成功,他能再活多久?后面生的儿子,年龄太小能不能顺利继承皇位,哪怕是继承皇位之后年龄小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朱允炆为什么突然想到要杀徐增寿?还不是朝廷一败再败,相当数量的勋贵本人或他们的子嗣失踪,另有诸多藩王异动越来越明显,甚至有藩王站到燕王那边一起反了朝廷,各地诸府也城头改变大王旗归了燕王。
勋贵们失踪了?用膝盖骨也知道是投奔朱棣去啦!
心里有气,不知道该怎么扭转战局,无能狂怒也是在无人的时候,找个朱棣的亲近人来杀死,怎么都能泄泄火气了吧?
朱允炆那么想,也真的做了,还能试探一下徐辉祖以及震慑其它勋贵,私以为很是一举多得的呢。
朝廷对外宣布的是已经将齐泰、黄子澄等十七人下狱,后面因为朱棣再来发来奸佞名单又给下狱了好一些人。
方孝孺并不在朱棣的奸佞名单之中。这个其实让方孝孺有点小失落。
已经下狱的齐泰和黄子澄怎么人在皇宫?这就是朱允炆的骚操作之一了。
“陛下,燕军已然逼近泗州,朝廷可用之兵不足二十万,未有任命统帅……”齐泰要说面对那样的战局发展不感到害怕,完全是不可能的。
早有腹案的黄子澄立刻说道:“陛下一再满足燕逆要求,天下人已知燕逆所做为何,忠义之人必为陛下尽忠。为今,臣有一统帅人选,或可阻燕逆于江北。”
他们就没有想过朱允炆面对朱棣逼迫时一再退让,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朱允炆立刻问道:“何人?”
黄子澄答道:“盛庸。”
老实说,朱允炆根本不知道盛庸是谁,又有什么本领或战绩,一时间有些迟疑。
另外一点,朱允炆着实也是怕黄子澄了,不是什么怕,还不是黄子澄先推荐李景隆,后面黄子澄还一再力保李景隆,天晓得这一次黄子澄推荐的人到底靠不靠谱。
黄子澄又说道:“可命山东布政使铁铉为参政。”
朱允炆倒是知道铁铉是谁。
在众多的败绩之下,朱允炆眼睁睁看着燕军一路席卷南下,各府、州面对燕军来袭不是降就是败,知晓独有铁铉守城成功的一例。
齐泰想起了什么,说道:“盛庸便是铁铉守城副手。”
喂喂喂!顺序搞反了。
当时真正的守城主将是盛庸,副手才是铁铉。
不过,考虑到齐泰、黄子澄等文官一直致力于恢复大怂以文制武的格局,偷换概念乃至于睁眼说瞎话,正常得很。
所以,朱允炆真不知道刻意被隐去了的盛庸,只知道文官的“自己人”铁铉。
朱允炆决定最后信黄子澄和齐泰一次,另一方面也做好了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想道:“秘密差遣人去找四叔,约定划江而治,不知会否答应?”
朱允炆亲手杀了谁?他在某天先设下埋伏,再将徐增寿招来。
徐增寿是朱棣的大舅子之一。
朱棣的妻子是徐妙云,而徐妙云是徐达之女,她还有同父同母三位弟弟以及一名同父异母的弟弟,另有三位妹妹。
徐增寿便是徐妙云同父同母的弟弟之一,也是四位弟弟中唯一在朱棣造反后各种鼎力相助的人。
在将徐增寿招来之后,朱允炆根本没有任何铺垫直接问道:“燕王和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为何仍反?”
这是已经不是没有逼数了啊!还显得极度白痴,一点都不像一名皇帝该有的气度,简直是无耻又弱智了。
朱棣为什么造反?也不看看到底是被谁给逼的。
以前在吕氏劝导下装作亲善宗室的朱允炆,成功瞒骗极度在乎家人的朱元璋成为皇太孙之后,朱允炆就各种与人密谋对付藩王,尤其忌惮兵强马壮的燕王朱棣。
等待朱允炆登极,先是明令诸藩王不能到应天奔丧,又在朱元璋丧期没有结束时就开始进行削番,软禁和徙迁好些藩王不提,逼得湘王一家自焚。
自古以来,坐帝位削番的皇帝不少,真没有见过比朱允炆还急切的。
急切也就罢了,偏偏朱允炆各种行为和措施非但搞笑还显得极其离谱。到底是他蠢,还是连他那一帮心腹都是愚蠢至极的人?
徐增寿明白自己一再帮助朱棣的行为肯定是曝露了,知道朱允炆已经起了杀心,一切的语言都会显得非常苍白,干脆一个字都不说了。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朱允炆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看到徐增寿闭目一言不发,快步过去拿剑,再小跑来到徐增寿身前,拔剑就是刺。
徐增寿感觉胸膛一麻虽然剧烈疼痛传来,睁眼看到的是手持利剑一脸狰狞的朱允炆,没来得及多想些什么就陷入了永远的黑暗。
“乱臣贼子,当杀!”朱允炆估计是第一次亲手杀人,不好说是激动还是害怕,身躯抖得跟什么似得。
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听到喊声从暗处跑出来,看到倒在血泊中不知死活的徐增寿,又看到了脸色苍白的朱允炆,每个人一时间看上去好像是有些不知所措?
好一会,方孝孺才开口说道:“陛下,可依律法杀人,不可无审而杀人。”
朱允炆先是错愕,随后感觉方孝孺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要不是知道方孝孺的人品和立场,着实很难不怀疑方孝孺是不是得知燕军已经杀到长江边上,要从中枢朝廷这边,改投燕王朱棣门下了。
齐泰其实也不认可朱允炆就这么将徐增寿杀了,觉得抓起来用来威胁朱棣也是极好的呀。
只是杀都杀了,能怎么办?
黄子澄问道:“陛下可有命人往徐府拿人?”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掌权者,要么不做,做了就该狠辣到底。
朱允炆说道:“魏国公全力助我,自是知晓应如何做。”
现任的魏国公是徐辉祖,一直以来事事依照朱允炆的指示去办,听闻朱棣造反之后更是各种帮朱允炆卖力。
在放不放走朱高炽一家的问题上,满朝文武只有极个别的人坚持应该将朱高炽一家扣下,徐辉祖就是其一,乃至徐辉祖建议将朱棣骗到应天,骗不来朱棣就将朱棣三个儿子骗来。
这是要断朱棣的后吗?毕竟,朱棣自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之后就再也没有子嗣。不是朱棣没有再睡女人,也不知道是做了避孕,还是什么情况,反正真的没有再让任何一个女人怀孕了。
天晓得朱棣到底还能不能播种,要是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真的被骗到应天,某天再被杀了,朱棣哪怕不绝后,以四十一岁的年纪再有儿子,带来的问题不会是一般的小。
比如说,朱棣最后真的造反成功,他能再活多久?后面生的儿子,年龄太小能不能顺利继承皇位,哪怕是继承皇位之后年龄小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朱允炆为什么突然想到要杀徐增寿?还不是朝廷一败再败,相当数量的勋贵本人或他们的子嗣失踪,另有诸多藩王异动越来越明显,甚至有藩王站到燕王那边一起反了朝廷,各地诸府也城头改变大王旗归了燕王。
勋贵们失踪了?用膝盖骨也知道是投奔朱棣去啦!
心里有气,不知道该怎么扭转战局,无能狂怒也是在无人的时候,找个朱棣的亲近人来杀死,怎么都能泄泄火气了吧?
朱允炆那么想,也真的做了,还能试探一下徐辉祖以及震慑其它勋贵,私以为很是一举多得的呢。
朝廷对外宣布的是已经将齐泰、黄子澄等十七人下狱,后面因为朱棣再来发来奸佞名单又给下狱了好一些人。
方孝孺并不在朱棣的奸佞名单之中。这个其实让方孝孺有点小失落。
已经下狱的齐泰和黄子澄怎么人在皇宫?这就是朱允炆的骚操作之一了。
“陛下,燕军已然逼近泗州,朝廷可用之兵不足二十万,未有任命统帅……”齐泰要说面对那样的战局发展不感到害怕,完全是不可能的。
早有腹案的黄子澄立刻说道:“陛下一再满足燕逆要求,天下人已知燕逆所做为何,忠义之人必为陛下尽忠。为今,臣有一统帅人选,或可阻燕逆于江北。”
他们就没有想过朱允炆面对朱棣逼迫时一再退让,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朱允炆立刻问道:“何人?”
黄子澄答道:“盛庸。”
老实说,朱允炆根本不知道盛庸是谁,又有什么本领或战绩,一时间有些迟疑。
另外一点,朱允炆着实也是怕黄子澄了,不是什么怕,还不是黄子澄先推荐李景隆,后面黄子澄还一再力保李景隆,天晓得这一次黄子澄推荐的人到底靠不靠谱。
黄子澄又说道:“可命山东布政使铁铉为参政。”
朱允炆倒是知道铁铉是谁。
在众多的败绩之下,朱允炆眼睁睁看着燕军一路席卷南下,各府、州面对燕军来袭不是降就是败,知晓独有铁铉守城成功的一例。
齐泰想起了什么,说道:“盛庸便是铁铉守城副手。”
喂喂喂!顺序搞反了。
当时真正的守城主将是盛庸,副手才是铁铉。
不过,考虑到齐泰、黄子澄等文官一直致力于恢复大怂以文制武的格局,偷换概念乃至于睁眼说瞎话,正常得很。
所以,朱允炆真不知道刻意被隐去了的盛庸,只知道文官的“自己人”铁铉。
朱允炆决定最后信黄子澄和齐泰一次,另一方面也做好了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想道:“秘密差遣人去找四叔,约定划江而治,不知会否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