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生命邀约 > 三十五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苏轼词(五)

三十五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苏轼词(五)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醉落魄·离京口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还算年轻。那是在熙宁六年(1073),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已经三年了,之所以离开京城,在杭州做官,是因为王安石变法,苏轼是个坚定的反对派,在京城是呆不住的。好在杭州是个好地方,繁华富庶,风景秀丽。不说,歌技也好的很。按宋代规矩,地方官三年一任,期满调任,苏轼在杭州做满三年,要转任密州太守,在离开京城的时候做了这首《醉落魄》。

    这首词现代人读起来会觉得别扭,因为全不押韵,其实苏轼押的是入声韵,而现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了。大家要是诗词读得多了,对入声就会产生经验上的感觉,也会理解古人诗词用韵绝不是随意为之的。比如前人说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不少读者都不理解,究其原因,《春江花月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排律的音律美发挥到了极致,后来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也始终超不过这个水准。

    京口就是现在的镇江,等到南宋,诗词当中会更多地提到这个地方,因为那时候从此北望是一片难收的故土。苏轼时代的京口,并没有国仇家恨的含义。苏轼坐着小船渡江北上,这时候也在思念着他的“故国”,诗词当中出现“故国”这个词很多时候是指故乡,比如苏轼到了密州之后写过一首《望江南》,正与这首《醉落魄》呼应: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上片写作者登台时所见景象,在超然台上,居高临下,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一湾护城河水绕了半座城,满城内皆是春花灿烂,如烟细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下片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思乡是苏轼作品中的一个主题。苏轼是四川眉山人,从二十二岁中了进士,直到六十四岁去世,除了两次奔丧守孝之外,再没有回过故乡。不但如此,苏轼还在全国各地被调来调去、贬来贬去,走遍了大江南北,一辈子只是个飘零游子,基本上从来没有做过归人。

    故土难离,人总是会想家的。苏轼初踏仕途,任凤翔府签判的时候,登上宝鸡县的斯飞阁,极目远眺,视线应该是向南的。他在斯飞阁上题诗道: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

    “西南归路远萧条”,这是在眺望西南蜀地,老家眉山。按说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科场得意、初踏仕途,就开始思乡怀远,多少有些显得矫情,但是登楼远眺,看到牛羊、雁鹜、草树、云霄,看到水气弥漫的山麓,看到春风拂弄的麦苗……大自然的野趣与人际关系复杂的官场开始产生了鲜明的对立。这就出现了一道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中永恒的选择题:为官还是归隐?

    唐代一位叫韦丹的刺史和诗僧灵澈交情很好,灵澈在庐山的时候,写了一个组诗来赞美庐山的风景。韦丹读到之后,心驰神往,写了一首《思归寄东林澈上人》诗:

    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

    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

    诗中是说官场上实在太忙了,不是人呆的地方,还是学习汉人张衡(字平子)早早下岗,到庐山上享受山水风景的好。

    灵澈见到这首诗,答了一首: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这是说自己年纪大了,心也闲了,随便什么简陋的环境也能呆得舒服,但韦刺史就不一样了,在官场上吃好喝好玩好,你们这些人一见面就说什么当官累呀、人际关系烦呀、想要辞官归隐呀,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可真正辞官归隐的一个都没见着,纯粹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凡事总有例外。宋孝宗时候,刚刚四十多岁的鹿何鹿大人,有一天向皇帝递了辞呈,皇帝很不理解:“你这年富力强的,为什么主动要求下岗呀?”鹿何回答说:“我是个不称职的干部,主动引退,也好给同僚们做个表率。”鹿何辞职之后在家里修了一座厅堂,匾上写着两个大字:“见一”,这座厅堂便叫做“见一堂”。这名字的出处就是灵澈和尚那句“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在儒家系统里,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才干得以施展的时候要勇往直前,才干得不到施展的时候要退藏于密。而在心态上无论用之还是舍之,都要做到无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