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元宵夜(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元宵节之称,始于唐代,宋以后沿用不改,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最晚在唐代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定节日,节日研究最能发现中国文化渊源流长的特性,探索任何节日的来龙去脉,都会感到源头如迷雾深锁。
最早记录元宵节内容的书籍是《荆楚岁时记》。书中所记正月十五,分白天夜晚两个时段,所从事的活动不同,白天“祠门户”,晚上“迎紫姑”。
到了唐初,根据《艺文类聚》的记述,开始出现了夜晚观灯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观灯”?一种说法是来自汉代的“太一”祭祀;另一种说法是来自西域的佛教燃灯。后者,经常引用的经典是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隋炀帝留下一首《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灯火辉煌的夜晚,烟花漫开,月光下的梅影,还有具有佛教意向的**、梵声、幡旗。隋炀帝的诗是从佛教角度来描写正月十五观灯的场景。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期,在东都洛阳,“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处处张灯结彩,歌舞日夜不休,活动足足持续半个月之久,仅表演者就达三万人之多。大业六年,同样在正月十五,又“盛陈百戏,自海内凡有奇伎,无不总萃。崇侈器玩,盛饰衣服,皆用珠翠金银,锦罽絺绣。其营费巨亿万。……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外。弹弦擫管以上,一万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在隋文帝时期,正月十五就已经热闹繁盛得很了。开皇年间,都城和其他一些地方,每到正月十五夜,就会“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一片狂欢景象。写出了当年元宵节盛极一时的节日景象,不仅有大型的歌舞、百戏、夜游等活动,张灯的做法也出现了。
到了唐代,国家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日渐发达的生产力带来了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城市大大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呈现出蓬勃向上、恢宏自信的大唐气象。都城长安的元宵节,既是大唐气象的合理产物,也是大唐气象的重要表征。大唐的盛世繁华,正可以通过元宵节窥见一斑。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人李商隐听说都城正月十五夜张灯,他想象着那里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散发着香气的马车堵塞了宽敞的大道,这样的盛况自己竟无缘目睹,而只能跟着乡民参加赛紫姑的活动,不由内心充满了羞惭与遗憾。李商隐的这首诗的诗名直抒胸臆——《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可见遗憾到了什么程度!
从秦汉时代起,国家公务人员已有休沐、告宁和节假制度。此后,一直到清代,休假制度都是一项重要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普遍地以节日为法定假日,是从唐玄宗开始的;元宵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也始于唐玄宗。最初休假一日,后来增加为三日。
不仅如此,为了让大家过好元宵节,唐朝还暂时取消了城市的宵禁规定。所谓宵禁,就是禁止夜间随便活动。我国长期遵循“明而动,晦而休”也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反映在城市管理上就是宵禁制度的实行,这当然也出于城市安全的考虑。
因为元宵节,身在长安的人们拥有了昼夜相连的三天时间,可以在城中自由活动。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夜游
(唐)沈佺期
今夕重门启,游春得夜芳。
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
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
人拥行歌路,车攒斗舞场。
经过犹未已,钟鼓出长杨。
上元夜效小庾体
(唐)崔知贤
今夜启城闉,结伴戏芳春。
鼓声撩乱动,风光触处新。
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
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
这三首诗充分写出了取消宵禁的正月十五夜,唐都长安元宵节成流光溢彩、声色交映的狂欢画面。
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节日物品和文化符号,燃灯观灯则是核心的习俗活动,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贵贱贫富,都被它吸引着,连皇帝也不能免俗。
上元·新正圆月夜
(唐)韦蟾
新正圆月夜,尤重看灯时。累塔嫌沙细,成文讶笔迟。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生惜兰膏烬,远为隔岁期。
举烛光才起,挥毫势竞分。点时惊坠石,挑处接崩云。
辞异秦丞相,铭非窦冠军。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
多宝神光动,生金瑞色浮。照人低入郭,伴月夜当楼。
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夜阑陪玉帐,不见九枝留。
景龙四年(710)正月十五夜,唐中宗曾经和皇后一起微服出宫观灯,并且“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第二天他们再次“微行看灯”。唐睿宗也喜欢看灯,先天二年(713)元宵节期间,就曾到宫城南面西门——安福门观灯。当时门外安装了高达二十丈的灯轮,“衣以锦绮,饰以金玉”,上面点燃了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十分壮观。
“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长安的元宵节活动当然不只有灯,引人注目的还有歌声嘹亮、舞姿绰约,尤其是踏歌人的豪华阵容。
诗人张祜《正月十五夜灯》有诗描写踏歌盛况:“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长安历史上还有两三千人在灯轮下踏歌三日三夜的壮举:两千多美丽的妙龄女子,在月色灯光中,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拂袖、倾鬟、低头、弯腰、转身,队形不断移动变化,“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想一想就令人心驰神往。
元宵节之称,始于唐代,宋以后沿用不改,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最晚在唐代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定节日,节日研究最能发现中国文化渊源流长的特性,探索任何节日的来龙去脉,都会感到源头如迷雾深锁。
最早记录元宵节内容的书籍是《荆楚岁时记》。书中所记正月十五,分白天夜晚两个时段,所从事的活动不同,白天“祠门户”,晚上“迎紫姑”。
到了唐初,根据《艺文类聚》的记述,开始出现了夜晚观灯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观灯”?一种说法是来自汉代的“太一”祭祀;另一种说法是来自西域的佛教燃灯。后者,经常引用的经典是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隋炀帝留下一首《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灯火辉煌的夜晚,烟花漫开,月光下的梅影,还有具有佛教意向的**、梵声、幡旗。隋炀帝的诗是从佛教角度来描写正月十五观灯的场景。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期,在东都洛阳,“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处处张灯结彩,歌舞日夜不休,活动足足持续半个月之久,仅表演者就达三万人之多。大业六年,同样在正月十五,又“盛陈百戏,自海内凡有奇伎,无不总萃。崇侈器玩,盛饰衣服,皆用珠翠金银,锦罽絺绣。其营费巨亿万。……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外。弹弦擫管以上,一万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在隋文帝时期,正月十五就已经热闹繁盛得很了。开皇年间,都城和其他一些地方,每到正月十五夜,就会“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一片狂欢景象。写出了当年元宵节盛极一时的节日景象,不仅有大型的歌舞、百戏、夜游等活动,张灯的做法也出现了。
到了唐代,国家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日渐发达的生产力带来了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城市大大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呈现出蓬勃向上、恢宏自信的大唐气象。都城长安的元宵节,既是大唐气象的合理产物,也是大唐气象的重要表征。大唐的盛世繁华,正可以通过元宵节窥见一斑。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人李商隐听说都城正月十五夜张灯,他想象着那里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散发着香气的马车堵塞了宽敞的大道,这样的盛况自己竟无缘目睹,而只能跟着乡民参加赛紫姑的活动,不由内心充满了羞惭与遗憾。李商隐的这首诗的诗名直抒胸臆——《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可见遗憾到了什么程度!
从秦汉时代起,国家公务人员已有休沐、告宁和节假制度。此后,一直到清代,休假制度都是一项重要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普遍地以节日为法定假日,是从唐玄宗开始的;元宵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也始于唐玄宗。最初休假一日,后来增加为三日。
不仅如此,为了让大家过好元宵节,唐朝还暂时取消了城市的宵禁规定。所谓宵禁,就是禁止夜间随便活动。我国长期遵循“明而动,晦而休”也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反映在城市管理上就是宵禁制度的实行,这当然也出于城市安全的考虑。
因为元宵节,身在长安的人们拥有了昼夜相连的三天时间,可以在城中自由活动。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夜游
(唐)沈佺期
今夕重门启,游春得夜芳。
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
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
人拥行歌路,车攒斗舞场。
经过犹未已,钟鼓出长杨。
上元夜效小庾体
(唐)崔知贤
今夜启城闉,结伴戏芳春。
鼓声撩乱动,风光触处新。
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
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
这三首诗充分写出了取消宵禁的正月十五夜,唐都长安元宵节成流光溢彩、声色交映的狂欢画面。
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节日物品和文化符号,燃灯观灯则是核心的习俗活动,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贵贱贫富,都被它吸引着,连皇帝也不能免俗。
上元·新正圆月夜
(唐)韦蟾
新正圆月夜,尤重看灯时。累塔嫌沙细,成文讶笔迟。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生惜兰膏烬,远为隔岁期。
举烛光才起,挥毫势竞分。点时惊坠石,挑处接崩云。
辞异秦丞相,铭非窦冠军。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
多宝神光动,生金瑞色浮。照人低入郭,伴月夜当楼。
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夜阑陪玉帐,不见九枝留。
景龙四年(710)正月十五夜,唐中宗曾经和皇后一起微服出宫观灯,并且“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第二天他们再次“微行看灯”。唐睿宗也喜欢看灯,先天二年(713)元宵节期间,就曾到宫城南面西门——安福门观灯。当时门外安装了高达二十丈的灯轮,“衣以锦绮,饰以金玉”,上面点燃了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十分壮观。
“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长安的元宵节活动当然不只有灯,引人注目的还有歌声嘹亮、舞姿绰约,尤其是踏歌人的豪华阵容。
诗人张祜《正月十五夜灯》有诗描写踏歌盛况:“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长安历史上还有两三千人在灯轮下踏歌三日三夜的壮举:两千多美丽的妙龄女子,在月色灯光中,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拂袖、倾鬟、低头、弯腰、转身,队形不断移动变化,“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想一想就令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