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安史之乱(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正当所有人激烈讨论时,下面的视频却让大唐所有人愤怒。
【天宝十四载冬,公元755年,十二月十六日,安史之乱爆发。】
大唐
唐明皇李隆基坐直了身子,他倒是要看看到底谁是这逆贼!居然要亡他大唐,虽然身边有人猜测,但没有确凿的证据面前,他还是难以相信。
他双眼紧紧地盯着天幕,势必要争个明白。
现在他大唐繁荣昌盛,周边更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他倒是要看看这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
旁边候着的高力士,看着李隆基这个样子,哪里不知道他根本没有想过那个被他器重的胡人已不是他心里的那般纯善。
李世民正色,看着安史之乱他就心痛。
几代人共同建立的大唐盛世却亡于享乐,那李隆基既然前半生能兢兢业业做好政事,怎么?老了就不中用了!
视频还在继续。
【这是一个刺骨寒冷的夜晚。
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携部下史思明以奉密诏,讨伐当朝宰相杨国忠为名。
从河北起兵反叛,惊天之变,猝不及防,叛乱如晴天霹雳一般,震撼了太平已久的大唐帝国。
安禄山的部队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拱卫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潼关,半年后失守。
72岁的唐玄宗带着几千禁军,携家眷亲信,在夜色中逃离长安,如此强大的帝国几乎瞬间崩塌。
叛乱者安禄山,恰恰是皇帝一手提拔重用宠幸之人。】
李隆基“嘭”的一声摔碎了手中的酒杯,御案之上的东西也尽数被扫落。
“竟然真的是他?!”李隆基心中不可置信,瞳孔瞪圆,面色苍白。
双眸仿佛渗着血,一股被欺骗和背叛的怒火涌上头脑。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的!明明,明明他这么重视他,不仅给他极大的权力,三镇节度使都给他了,他还让玉环收他做干儿子,全心全意讨他欢心。
李隆基此刻满是错愕和一丝不解,这样的他怎么可能谋反?
可天幕是未来之人,通晓古今之事,即便现在没有发生却不代表未来不可能发生。
【安禄山对于李隆基来说是忠臣,更是孝子,是他的爱妃杨玉环认下的干儿子,承欢膝下,这样的人怎么会谋反?
在安禄山史思明造反的消息传回长安时,唐明皇李隆基根本不相信。】
被天幕戳穿想法的李隆基:……
确实,他刚刚想的就是他的忠臣孝子怎么会谋反,结果,这下一秒就被打脸了。
李世民有些气恼,不是,这么大的权力让一人担任,就这么信任这个安禄山?
这李隆基是这安禄山的爹吗!
天子弃城而逃,那他的大唐怎么办?
李世民有些想象不到后面发生的悲剧了,他大唐当真是系一人之间啊,是盛世明君,也是老年昏君。
【安禄山的势力和野心最终刺破了绚烂盛景的气泡,帝国潜在已久的危险以最激烈的方式席卷了所有人。
长安,再不是那座流光溢彩的都城。
贵妃杨玉环,被突然推上一条奔赴黄泉的不归路,道路尽头,就将天人两隔。
兵变发生在皇帝一行向西逃亡的第三天,护卫的禁军在马嵬坡止步不前。
矛头直指杨氏一族,宰相杨国忠被杀,但这还是无法平息官兵的愤怒。
他们要求,杨国忠的妹妹杨贵妃同罪,唐玄宗需要做出抉择。
安史之乱的源头,归根到底是治国者之失,但此刻,她如何坐在一个被点燃的火药桶上性命攸关。
威名一世的唐玄宗放弃了他的爱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当年李白曾为她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诗句,可能她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结局是这样的。】
各朝历代的所有人:……
马嵬坡兵变。
一国之君处死当朝贵妃。
从盛世大唐的美梦中醒来的李隆基听着这一桩桩一件件,他怎么会呢?他怎么会处死他的玉环呢?
而后宫的杨玉环看着铜镜中的那张面容,白嫩无瑕,盛世大唐时她是骄傲,可若是这个王朝败落了呢。
不禁一行清泪落下,打湿了身上的裙衫,留下点点痕迹。
而杨国忠早已被吓得惊慌失措,未来自己就这么死了,这怎么可以!
想到宫中的杨玉环,只期望陛下不要怪罪,绝望的闭眼,收拾一下后进宫请罪了。
【李隆基缢死杨贵妃后,随即带着剩下的将领逃至成都,苟延残喘。
这也拉开了唐朝“天子九迁,国都六陷”的序幕。
政治时有腐败,财富时有困竭,武力时有崩溃,家国时有灾难,但只要维持“大道”的人在,中国的历史命脉就不会断。
沦陷的长安城,凋敝零落,死寂一般。
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大唐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此刻还是大唐皇帝的李隆基:……
大唐的人默默的看着天幕,大唐是他们的骄傲,可大唐落败了,周边的国家会安稳吗?
皇帝群中,后面的皇帝也讨论不止。
大宋赵匡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这唐皇却十分器重胡人,听任宰相李林甫之言,重用胡将安禄山,让其独掌大权,实在是令人心寒啊。
大宋赵构:就是就是,像我们重用文臣多好,也不会危及汉人江山了。
忽必烈:所以你大宋才有了被灭国的机会。
赵构:……
大宋皇帝们:……
朱棣:不仅胡人掌权,大唐内部文臣弄权,奸臣当道也是一大问题,即便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其他人,大唐是自取灭亡,已经是祸根难除了。
胤禛:毁灭大唐的只有自己,唐军打的是另一个唐军。年老的唐明皇,身边已没有了当初治国时的忠臣,反之围绕的是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人。
正准备大干一场尚年轻的李隆基只觉得一阵昏暗,天幕之上真的是他吗?
实在是想不到未来老年的他是这般模样。
【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转折在兵荒马乱中仓促上演。
<安史之乱>
<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正当所有人激烈讨论时,下面的视频却让大唐所有人愤怒。
【天宝十四载冬,公元755年,十二月十六日,安史之乱爆发。】
大唐
唐明皇李隆基坐直了身子,他倒是要看看到底谁是这逆贼!居然要亡他大唐,虽然身边有人猜测,但没有确凿的证据面前,他还是难以相信。
他双眼紧紧地盯着天幕,势必要争个明白。
现在他大唐繁荣昌盛,周边更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他倒是要看看这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
旁边候着的高力士,看着李隆基这个样子,哪里不知道他根本没有想过那个被他器重的胡人已不是他心里的那般纯善。
李世民正色,看着安史之乱他就心痛。
几代人共同建立的大唐盛世却亡于享乐,那李隆基既然前半生能兢兢业业做好政事,怎么?老了就不中用了!
视频还在继续。
【这是一个刺骨寒冷的夜晚。
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携部下史思明以奉密诏,讨伐当朝宰相杨国忠为名。
从河北起兵反叛,惊天之变,猝不及防,叛乱如晴天霹雳一般,震撼了太平已久的大唐帝国。
安禄山的部队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拱卫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潼关,半年后失守。
72岁的唐玄宗带着几千禁军,携家眷亲信,在夜色中逃离长安,如此强大的帝国几乎瞬间崩塌。
叛乱者安禄山,恰恰是皇帝一手提拔重用宠幸之人。】
李隆基“嘭”的一声摔碎了手中的酒杯,御案之上的东西也尽数被扫落。
“竟然真的是他?!”李隆基心中不可置信,瞳孔瞪圆,面色苍白。
双眸仿佛渗着血,一股被欺骗和背叛的怒火涌上头脑。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的!明明,明明他这么重视他,不仅给他极大的权力,三镇节度使都给他了,他还让玉环收他做干儿子,全心全意讨他欢心。
李隆基此刻满是错愕和一丝不解,这样的他怎么可能谋反?
可天幕是未来之人,通晓古今之事,即便现在没有发生却不代表未来不可能发生。
【安禄山对于李隆基来说是忠臣,更是孝子,是他的爱妃杨玉环认下的干儿子,承欢膝下,这样的人怎么会谋反?
在安禄山史思明造反的消息传回长安时,唐明皇李隆基根本不相信。】
被天幕戳穿想法的李隆基:……
确实,他刚刚想的就是他的忠臣孝子怎么会谋反,结果,这下一秒就被打脸了。
李世民有些气恼,不是,这么大的权力让一人担任,就这么信任这个安禄山?
这李隆基是这安禄山的爹吗!
天子弃城而逃,那他的大唐怎么办?
李世民有些想象不到后面发生的悲剧了,他大唐当真是系一人之间啊,是盛世明君,也是老年昏君。
【安禄山的势力和野心最终刺破了绚烂盛景的气泡,帝国潜在已久的危险以最激烈的方式席卷了所有人。
长安,再不是那座流光溢彩的都城。
贵妃杨玉环,被突然推上一条奔赴黄泉的不归路,道路尽头,就将天人两隔。
兵变发生在皇帝一行向西逃亡的第三天,护卫的禁军在马嵬坡止步不前。
矛头直指杨氏一族,宰相杨国忠被杀,但这还是无法平息官兵的愤怒。
他们要求,杨国忠的妹妹杨贵妃同罪,唐玄宗需要做出抉择。
安史之乱的源头,归根到底是治国者之失,但此刻,她如何坐在一个被点燃的火药桶上性命攸关。
威名一世的唐玄宗放弃了他的爱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当年李白曾为她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诗句,可能她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结局是这样的。】
各朝历代的所有人:……
马嵬坡兵变。
一国之君处死当朝贵妃。
从盛世大唐的美梦中醒来的李隆基听着这一桩桩一件件,他怎么会呢?他怎么会处死他的玉环呢?
而后宫的杨玉环看着铜镜中的那张面容,白嫩无瑕,盛世大唐时她是骄傲,可若是这个王朝败落了呢。
不禁一行清泪落下,打湿了身上的裙衫,留下点点痕迹。
而杨国忠早已被吓得惊慌失措,未来自己就这么死了,这怎么可以!
想到宫中的杨玉环,只期望陛下不要怪罪,绝望的闭眼,收拾一下后进宫请罪了。
【李隆基缢死杨贵妃后,随即带着剩下的将领逃至成都,苟延残喘。
这也拉开了唐朝“天子九迁,国都六陷”的序幕。
政治时有腐败,财富时有困竭,武力时有崩溃,家国时有灾难,但只要维持“大道”的人在,中国的历史命脉就不会断。
沦陷的长安城,凋敝零落,死寂一般。
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大唐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此刻还是大唐皇帝的李隆基:……
大唐的人默默的看着天幕,大唐是他们的骄傲,可大唐落败了,周边的国家会安稳吗?
皇帝群中,后面的皇帝也讨论不止。
大宋赵匡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这唐皇却十分器重胡人,听任宰相李林甫之言,重用胡将安禄山,让其独掌大权,实在是令人心寒啊。
大宋赵构:就是就是,像我们重用文臣多好,也不会危及汉人江山了。
忽必烈:所以你大宋才有了被灭国的机会。
赵构:……
大宋皇帝们:……
朱棣:不仅胡人掌权,大唐内部文臣弄权,奸臣当道也是一大问题,即便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其他人,大唐是自取灭亡,已经是祸根难除了。
胤禛:毁灭大唐的只有自己,唐军打的是另一个唐军。年老的唐明皇,身边已没有了当初治国时的忠臣,反之围绕的是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人。
正准备大干一场尚年轻的李隆基只觉得一阵昏暗,天幕之上真的是他吗?
实在是想不到未来老年的他是这般模样。
【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转折在兵荒马乱中仓促上演。
<安史之乱>
<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