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郭药师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筑宋第一部筑草之城第182章郭药师第182章郭药师
郭药师辞别众人,匆匆赶回里城后,甚至不及再更换洗漱,就直接大马往皇宫跑去。因为他家院子里等着的小太监和班直卫,早已在坐卧不安发脾气了。
官家是中午想要传郭药师的,到了傍晚才见他老郭,大半天的时间啊。如今的官家可没有太好的耐性听你解释,轻则一顿板子,重则?把你开去巩县守祖陵都不意外。
看着小太监的焦灼,老郭也吓了一跳。还以为出了甚样大事情!“难道金国南下了?”
进宫后才发现赵桓难得意定神闲,吩咐小太监看茶已毕,这才轻声慢语问起平时居家是否舒适、习惯等等无聊话题。此外透漏朝廷这次打算荫他两个儿子入朝堂为官的意思。
郭药师赶紧作揖敬谢管家厚爱,自己对朝廷之忠贞如黄河之水泛滥云云。一顿没影子的话题后,赵桓忽然问起郭药师昔日在辽国为官时的一些情况,以及怨军由来?
郭药师心中一咯噔,心说自己和金国那点事,难道暴露了?不像啊,真要暴露了,官家怎敢如此近身问话,不怕郭某如何怎样吗?
“昔日渤海人高永昌杀辽东京留守萧保先占辽东五十余州。辽以耶律淳为都元帅,募辽东饥民,取报怨于女真之意,谓之怨军,共八营两万八千人,臣为其一部偏将也。
怨军以董小丑为帅,然其成军皆为饥民,不知战阵之妙用,故每临战皆败亡,遂生叛乱。臣随辽都统耶律余睹、萧干等人率兵平叛,杀罗青汉、董仲孙等人,怨军遂安。
此后耶律淳改怨军为常胜军,选精锐两千人编为四营,以臣为都管押常胜军,帅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从征渤海国,前后积功为诸卫上将军,迁涿州留守。
此外余众六千人分入耶律余睹、萧干军中。此后萧干簪越为帝,侵我宋境,为臣所破,其众亦多投常胜军也。耶律余睹后降金国,如今为大金西府元帅右都监,驻军蔚州。”
其实,郭药师的故事中,还隐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萧干曾经对他有大恩德,而他郭药师却收买了萧干的部将白得歌,在乱军中袭杀萧干,献其首级于朝廷。
当年怨军作乱,身为怨军大将的郭药师先是暗中投靠了耶律淳,绑缚怨军主将董小丑献功。此后再残杀同僚罗青汉、董仲孙等人,非常的反复无常,刻薄寡恩。
甚至辽人都很不齿他,当时耶律余睹就向萧干建议:“怨军前年两营叛,劫掠乾州,已从招安;今岁全军复叛,而攻锦州。苟我军不来,城破,则数万居民被害。
所谓怨军,未能报怨于金人,而屡怨叛于我家。今若乘其解甲,遣兵掩杀净尽,则永诀后患。”但萧干却认为怨军亦有忠义为一时胁从者,岂可尽诛杀之?郭药师才保得性命。
此后燕京失守,萧干回奚族故地自立称帝。宣和五年萧干破景州,又陷蓟州。郭药师乃暗中收买萧干军中的怨军残部,乘乱再次弄死了对他有恩的萧干。
一个人,能够连续对自己的头领、恩人下黑手,那么他对自己的仇人就更欲处之以为后快了。此前安兆铭斩杀张觉坏了他的事,他便要勾结金兀术在燕京设局陷害安兆铭。
如今赵桓问起这些北方的人情世故来,郭药师又怎么可能放过耶律余睹?
“以郭卿家看,我大宋与他金国,当战当和?”赵桓忽然问出一个莫名其妙的话题。
郭药师听得莫名其妙!什么叫当战当和?咱们不是一直都在拿钱卖平安吗?如今哪来的战和底气?“官家明鉴,臣是武将,原本不该议论战和事。
若以臣的本意,则彼辈金人野蛮贪婪,且狡猾反复,我朝绝不可与之媾和也!金人欲以黄河为界,则我朝就要尽弃河北之地。此乃国之根本,绝不可轻弃!
一旦议和割让河北,则朝廷必要迁都东南,从此成偏安之局,再难收拾旧日河山局面!然而今日敌强我弱,我朝如仓促出战,或有不测之虞也。
故臣以为,则凡兵家之事,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和。暂避锋芒,以图后世再来也。不签约,则失地尚可图谋收复。若签约割地,则后世再难有所作为。
故臣以为,如今局面,还是暂以岁币安敌之心。我朝却要赶紧整修武备,再要去敌营中多布间谍、内应,招纳归附,以缓缓图之。”
郭药师说了半天,其实等于什么都没说。但是赵桓听了,却非常悦耳动听。特别是“去敌营中多布间谍、内应,招纳归附”,更加引为知己也。
赵桓之所以想着问讯郭药师,的确是因为宇文虚中的定策极有说服力。赵桓哪怕平日故作老成,而且性格怯懦,但他毕竟才是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
年轻人,都应该容易冲动才对。赵桓贵为大宋官家,却无一毫得意的机会。他的父皇,也就是太上皇赵佶,离岗不离休,经常要给他这样那样的指示或提示。
让赵桓尴尬的是,太上皇的旨意,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比他这个大宋官家的旨意更正确、更精准、更老辣、也更得人心。
但他赵桓却是大宋官家,不是提面木偶!也许因为过早处在太子位子上战战兢兢,赵桓似乎没有经历过青春期的叛逆时光,如今在他二十六岁时,终于补上这一课。
“隔阻内外”,其实就是从梁方平调去郭药师军中监军开始的。安兆铭的各种苦头,也是从那时起变本加厉起来。
然而他的父皇却并未收敛几分,他依然还在“善意”地坚持他的训政!在赵佶的眼里,儿子永远都是长不大,需要父亲的引导。但是儿子,其实已经长大了。
所以,赵桓开始不顾一切地叛逆起来。总之,太上皇说往东,他就往西。说要上天,他就入地。太上皇让他安静地一些,他就要千方百计去作死。
一点脑回路都不带的鲁莽!赵桓的心理实在太脆弱了。
大宋没有钱了!甚至赵桓都不知道为何会没钱?去年的救灾、军备,不是都花的海州钱粮吗?那么为何如今就要缺钱了?
这就很让人无语。因为海州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它是裹挟了地方州县的钱在生发。海州发行的债券,最大的客户群其实还是各地州县的税银故意存放在乾贞记生息。他们只是延期递交汴京,多赚一些利息而已。
就算不计较这些,河东、河北、京东两路,总共四路地方忽然没有产出,或者产出的钱粮都被金国和边军卷走,你还想有钱?大宋一共才二十三路的生财之地!
如果说,前面的这两件事情都让他着急上火,但却毫无办法的话。那么的确只剩下金国的威胁,这件事情可以由他“做主”了。
赵桓很容易就能把所有事情串在一起。父皇成了太上皇,是被金国逼的。大宋缺钱是因为要备战,备战是因为金国要入侵。
所以?只要解决了金国,此前的所有问题全都迎刃而解。可惜赵桓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反而不是最急迫的事情,也是最难搞定的事情。
宇文虚中只想在金国内部找到高层人物下手拉拢,到了赵桓这里就想要一个内应。意思都是一样,只是宇文虚中偏于间谍察报,赵桓却更青睐策反举义。
但是这样的人,并不好找,甚至他们连个合适的人选都没有。赵桓很自然就想到了郭药师,他在北面的人头很熟悉,问问老郭不就行了?
郭药师本来还有些惶恐,不知道赵桓忽然找自己何事?等到赵桓拐弯抹角说出想法后,郭药师目瞪口呆。这种作死的事情,怎么可以由一国的皇帝干呢?
昔日张觉事件后,王安中和郭药师说过的话,老郭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可是现在官家要做的事情,却又不是王安中说的那样逻辑缜密了?
“此官家非彼官家也!”郭药师心中叹息,决定还是不要把自己在北朝营造的人脉送给官家去祸害了。不过有个人倒是可以试试嘛!
耶律余睹啊!自己此前在大辽怨军中左右逢源,曾经很快活了一段时间。偏偏那时就有耶律余睹要给萧干进谗言。说自己有反复之志,劝萧干阴谋处置自己?
现在好了,自己是反复投了大宋,可逆耶律余睹不也是反复投了他大金?!
想起此事郭药师就很后悔,当时若不是他耶律余睹先投大金的话,我郭某如今也该是大金重臣了!何至于如今困顿局面?
现在嘛?老郭决定要好好阴一下耶律余睹。就让大宋去策反他好了。无论策反结果如何,耶律余睹都是在劫难逃了。
成了,无非投到大宋来。那又如何?不说昔日张觉的下场,便是自己也能弄死他。不成?不成就事发呗,他大金是不可能重用一个曾经被人当做策反目标的人。
何况这种事情,一般不成的概率更大些。所以那些成功的策反事件,才会被史册记载。甚至就是因为这类成功的事情太稀少,才会被记录史册。
只是这些干他老郭何事?这都是官家和宇文虚中干的!
郭药师并未言之凿凿去热心介入,他只是干巴巴地讲述了他在辽国时的一些故事,泛泛提了几个北地的人名,其中就有耶律余睹而已。
官家,自然有他自己的办法找上耶律余睹,郭药师一点因果都不愿沾上。
筑宋第一部筑草之城第182章郭药师第182章郭药师
郭药师辞别众人,匆匆赶回里城后,甚至不及再更换洗漱,就直接大马往皇宫跑去。因为他家院子里等着的小太监和班直卫,早已在坐卧不安发脾气了。
官家是中午想要传郭药师的,到了傍晚才见他老郭,大半天的时间啊。如今的官家可没有太好的耐性听你解释,轻则一顿板子,重则?把你开去巩县守祖陵都不意外。
看着小太监的焦灼,老郭也吓了一跳。还以为出了甚样大事情!“难道金国南下了?”
进宫后才发现赵桓难得意定神闲,吩咐小太监看茶已毕,这才轻声慢语问起平时居家是否舒适、习惯等等无聊话题。此外透漏朝廷这次打算荫他两个儿子入朝堂为官的意思。
郭药师赶紧作揖敬谢管家厚爱,自己对朝廷之忠贞如黄河之水泛滥云云。一顿没影子的话题后,赵桓忽然问起郭药师昔日在辽国为官时的一些情况,以及怨军由来?
郭药师心中一咯噔,心说自己和金国那点事,难道暴露了?不像啊,真要暴露了,官家怎敢如此近身问话,不怕郭某如何怎样吗?
“昔日渤海人高永昌杀辽东京留守萧保先占辽东五十余州。辽以耶律淳为都元帅,募辽东饥民,取报怨于女真之意,谓之怨军,共八营两万八千人,臣为其一部偏将也。
怨军以董小丑为帅,然其成军皆为饥民,不知战阵之妙用,故每临战皆败亡,遂生叛乱。臣随辽都统耶律余睹、萧干等人率兵平叛,杀罗青汉、董仲孙等人,怨军遂安。
此后耶律淳改怨军为常胜军,选精锐两千人编为四营,以臣为都管押常胜军,帅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从征渤海国,前后积功为诸卫上将军,迁涿州留守。
此外余众六千人分入耶律余睹、萧干军中。此后萧干簪越为帝,侵我宋境,为臣所破,其众亦多投常胜军也。耶律余睹后降金国,如今为大金西府元帅右都监,驻军蔚州。”
其实,郭药师的故事中,还隐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萧干曾经对他有大恩德,而他郭药师却收买了萧干的部将白得歌,在乱军中袭杀萧干,献其首级于朝廷。
当年怨军作乱,身为怨军大将的郭药师先是暗中投靠了耶律淳,绑缚怨军主将董小丑献功。此后再残杀同僚罗青汉、董仲孙等人,非常的反复无常,刻薄寡恩。
甚至辽人都很不齿他,当时耶律余睹就向萧干建议:“怨军前年两营叛,劫掠乾州,已从招安;今岁全军复叛,而攻锦州。苟我军不来,城破,则数万居民被害。
所谓怨军,未能报怨于金人,而屡怨叛于我家。今若乘其解甲,遣兵掩杀净尽,则永诀后患。”但萧干却认为怨军亦有忠义为一时胁从者,岂可尽诛杀之?郭药师才保得性命。
此后燕京失守,萧干回奚族故地自立称帝。宣和五年萧干破景州,又陷蓟州。郭药师乃暗中收买萧干军中的怨军残部,乘乱再次弄死了对他有恩的萧干。
一个人,能够连续对自己的头领、恩人下黑手,那么他对自己的仇人就更欲处之以为后快了。此前安兆铭斩杀张觉坏了他的事,他便要勾结金兀术在燕京设局陷害安兆铭。
如今赵桓问起这些北方的人情世故来,郭药师又怎么可能放过耶律余睹?
“以郭卿家看,我大宋与他金国,当战当和?”赵桓忽然问出一个莫名其妙的话题。
郭药师听得莫名其妙!什么叫当战当和?咱们不是一直都在拿钱卖平安吗?如今哪来的战和底气?“官家明鉴,臣是武将,原本不该议论战和事。
若以臣的本意,则彼辈金人野蛮贪婪,且狡猾反复,我朝绝不可与之媾和也!金人欲以黄河为界,则我朝就要尽弃河北之地。此乃国之根本,绝不可轻弃!
一旦议和割让河北,则朝廷必要迁都东南,从此成偏安之局,再难收拾旧日河山局面!然而今日敌强我弱,我朝如仓促出战,或有不测之虞也。
故臣以为,则凡兵家之事,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和。暂避锋芒,以图后世再来也。不签约,则失地尚可图谋收复。若签约割地,则后世再难有所作为。
故臣以为,如今局面,还是暂以岁币安敌之心。我朝却要赶紧整修武备,再要去敌营中多布间谍、内应,招纳归附,以缓缓图之。”
郭药师说了半天,其实等于什么都没说。但是赵桓听了,却非常悦耳动听。特别是“去敌营中多布间谍、内应,招纳归附”,更加引为知己也。
赵桓之所以想着问讯郭药师,的确是因为宇文虚中的定策极有说服力。赵桓哪怕平日故作老成,而且性格怯懦,但他毕竟才是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
年轻人,都应该容易冲动才对。赵桓贵为大宋官家,却无一毫得意的机会。他的父皇,也就是太上皇赵佶,离岗不离休,经常要给他这样那样的指示或提示。
让赵桓尴尬的是,太上皇的旨意,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比他这个大宋官家的旨意更正确、更精准、更老辣、也更得人心。
但他赵桓却是大宋官家,不是提面木偶!也许因为过早处在太子位子上战战兢兢,赵桓似乎没有经历过青春期的叛逆时光,如今在他二十六岁时,终于补上这一课。
“隔阻内外”,其实就是从梁方平调去郭药师军中监军开始的。安兆铭的各种苦头,也是从那时起变本加厉起来。
然而他的父皇却并未收敛几分,他依然还在“善意”地坚持他的训政!在赵佶的眼里,儿子永远都是长不大,需要父亲的引导。但是儿子,其实已经长大了。
所以,赵桓开始不顾一切地叛逆起来。总之,太上皇说往东,他就往西。说要上天,他就入地。太上皇让他安静地一些,他就要千方百计去作死。
一点脑回路都不带的鲁莽!赵桓的心理实在太脆弱了。
大宋没有钱了!甚至赵桓都不知道为何会没钱?去年的救灾、军备,不是都花的海州钱粮吗?那么为何如今就要缺钱了?
这就很让人无语。因为海州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它是裹挟了地方州县的钱在生发。海州发行的债券,最大的客户群其实还是各地州县的税银故意存放在乾贞记生息。他们只是延期递交汴京,多赚一些利息而已。
就算不计较这些,河东、河北、京东两路,总共四路地方忽然没有产出,或者产出的钱粮都被金国和边军卷走,你还想有钱?大宋一共才二十三路的生财之地!
如果说,前面的这两件事情都让他着急上火,但却毫无办法的话。那么的确只剩下金国的威胁,这件事情可以由他“做主”了。
赵桓很容易就能把所有事情串在一起。父皇成了太上皇,是被金国逼的。大宋缺钱是因为要备战,备战是因为金国要入侵。
所以?只要解决了金国,此前的所有问题全都迎刃而解。可惜赵桓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反而不是最急迫的事情,也是最难搞定的事情。
宇文虚中只想在金国内部找到高层人物下手拉拢,到了赵桓这里就想要一个内应。意思都是一样,只是宇文虚中偏于间谍察报,赵桓却更青睐策反举义。
但是这样的人,并不好找,甚至他们连个合适的人选都没有。赵桓很自然就想到了郭药师,他在北面的人头很熟悉,问问老郭不就行了?
郭药师本来还有些惶恐,不知道赵桓忽然找自己何事?等到赵桓拐弯抹角说出想法后,郭药师目瞪口呆。这种作死的事情,怎么可以由一国的皇帝干呢?
昔日张觉事件后,王安中和郭药师说过的话,老郭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可是现在官家要做的事情,却又不是王安中说的那样逻辑缜密了?
“此官家非彼官家也!”郭药师心中叹息,决定还是不要把自己在北朝营造的人脉送给官家去祸害了。不过有个人倒是可以试试嘛!
耶律余睹啊!自己此前在大辽怨军中左右逢源,曾经很快活了一段时间。偏偏那时就有耶律余睹要给萧干进谗言。说自己有反复之志,劝萧干阴谋处置自己?
现在好了,自己是反复投了大宋,可逆耶律余睹不也是反复投了他大金?!
想起此事郭药师就很后悔,当时若不是他耶律余睹先投大金的话,我郭某如今也该是大金重臣了!何至于如今困顿局面?
现在嘛?老郭决定要好好阴一下耶律余睹。就让大宋去策反他好了。无论策反结果如何,耶律余睹都是在劫难逃了。
成了,无非投到大宋来。那又如何?不说昔日张觉的下场,便是自己也能弄死他。不成?不成就事发呗,他大金是不可能重用一个曾经被人当做策反目标的人。
何况这种事情,一般不成的概率更大些。所以那些成功的策反事件,才会被史册记载。甚至就是因为这类成功的事情太稀少,才会被记录史册。
只是这些干他老郭何事?这都是官家和宇文虚中干的!
郭药师并未言之凿凿去热心介入,他只是干巴巴地讲述了他在辽国时的一些故事,泛泛提了几个北地的人名,其中就有耶律余睹而已。
官家,自然有他自己的办法找上耶律余睹,郭药师一点因果都不愿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