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决战建业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227决战建业
邓安国麾下有一万骑兵,这些骑兵的骑术或许还很堪忧,但是其机动性却是两腿走路的吴军难以想象的。邓安国的哨骑远撒各地,他早早就接到了诸葛恪大军回援的消息。
“我们看见了诸葛恪的大旗,肯定是他亲自回防!”侦查回来的骑兵战士确凿无疑地说道,“其兵力不少,应该有十万之众,吴军的主力全都赶过来了!”
听见了如此消息,邓安国的第一反应倒不是思考这场仗应该怎么打,反而是大喜过望,拍手称快:“好!吴军的主力被我们吸引回来了,荆州之地只怕就要喜迎解放了!”
看着身边战士们的疑惑眼神,邓安国大笑:“你们都不知道,其实孙承彦早就到了前线。现在我们的六万工农人民军主力只怕已经攻破了吴军的乌龟壳防线,一路东进了!”
邓安国思忖片刻,又道:“诸葛恪手里有十万吴军,再算上建业城内至少有两三万吴军,敌军恐怕要有十三万之众……几乎是吴国的全部主力了。”
一旁的参谋适时地递上了一沓文件:“如今我军的人数,大致上也有这个数目。”
进入吴国境内作战的这段时间以来,邓安国一直率领队伍南征北战,虽然麾下的队伍如同滚雪球一般急剧膨胀,但是他却没时间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少兵力。如今听了参谋的话,邓安国大吃一惊。
“我们如今也有十二三万人之多?”邓安国难以置信地问道。
参谋点点头:“细致的普查还没做过,但是单从发放的武器数目来看,我们已经发下去了十多万套装备了。”
自发投奔邓安国的吴国平民数量众多,邓安国则给他们提供作战用的武器。唯一不能提供的就是粮食,交州水师只有一条大船,也就是堪堪提供邓安国麾下所用的粮草补给,是不够满足十几万人之多的。
这些平民得到的武器不算十分完备,至少和工农人民军主力部队的精良装具存在极大的差距。这些临时加入队伍的吴国平民只有制式的刀剑和盾牌,至于全套盔甲等防护装备则难以全部供应。
参谋看上去信心十足:“我们也有十几万人,诸葛恪的十三万吴军听起来很多,但也不过如此。”
邓安国却摇了摇头:“此言差矣……我知道你肯定想到了当初孙承彦攻蜀时,部队快速膨胀的战例。但是我们此时的情况,和当时孙承彦的快速扩张又有很大的区别。”
参谋一怔,不由自主地说道:“都是在敌后快速扩张,区别何以见得?”
邓安国冷静地道:“当初孙承彦西进攻蜀时,兵力从几万人快速膨胀到了十几万人,看上去膨胀的幅度和我们现在差不多,但是其中却有本质上的区别。”
邓安国顿了顿,逐条分析道:“第一,孙承彦当时背靠涪陵老根据地,虽然人员迅速扩张,但是却始终能得到来自根据地源源不断的供给。整个西进战事中,武器装具以及其他各项物资,孙承彦可谓予求予取。”
“而我们只有交州水师能给我们带来有限的后勤补给,新加入队伍的吴国籍战士们没有充足的武装,因此战斗力和孙承彦当时全副武装的十几万人自然不同。”
参谋皱着眉毛,辩论道:“决定战斗胜利的绝不只是武器,后勤不足并不代表我们的战斗力就会低下。据我所知,新来的战士们和吴国封建统治者都有刻骨仇恨,我相信他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将会有更强的战斗力。”
邓安国再次摇头:“装具和后勤上的差距只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差距是人员上的差距。参谋同志,你仔细想一想。当时孙承彦西进途中,麾下扩编出来的战士们,都是在敌后斗争多年的游击队战士,他们不但受过军事训练,甚至还有不逊色于主力部队的实战经验。”
“而我们现在的新战士们不但年龄上不分老幼,最主要的是他们都是些没受过基本军事训练的普通平民。这只是一支纯粹由国仇家恨凝聚起来的农民队伍,守备地方绰绰有余,与正规军队作战则力有不逮。并不是一群人拿起武器,就可以称之为军队的。”
仅仅几句话,盲目自信的参谋就被邓安国说服了,他思忖片刻,也跟着点点头:“而且……我们缺乏称职的军官。”
邓安国赞许地点点头:“不错!我们这支队伍经受不起太大的打击,正面作战极可能一触即溃……不能和诸葛恪的吴军主力硬碰硬!”
参谋笑了:“好在吴国人反应慢,我们现在有足够的战略空间。”
如今邓安国席卷会稽郡,吴郡也有大片土地被邓安国攻克。要是且战且退,吴国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消灭邓安国的。何况邓安国此时手里尚有一万骑兵,几乎不可能在平原地区被诸葛恪彻底消灭。
邓安国沉声道:“全军停止前进!各部精简队伍,老弱妇孺分散撤退,精壮青年跟随主力部队布防。同志们,我们的任务不是挺进建业,而只是吸引诸葛恪的主力回援。现在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只要等待孙承彦来救我们就好了。”
邓安国自小有一颗好勇斗狠的心,可此刻他却表现出来一名合格的统帅应有的冷静气质。他对着地图仔细分析,规划出了一系列的撤退路线。
“我们的任务是且战且退,保存有生力量,尽可能拖住诸葛恪!”邓安国如是说。
……
在得知诸葛恪大军回援的第一时间,邓安国麾下的大军就一改狂飙猛进的攻击态势,选择将部队分散驻防。
好在邓安国素有善守之名,此刻麾下虽然是骑兵,但是队伍上下对于工事构造却颇有造诣。虽然现在邓安国手上并没有水泥铁丝网等防守利器,但是他还是指挥军队,快速构建起了行之有效的防御体系。
——分割线——
(早上好呀!)
227决战建业
邓安国麾下有一万骑兵,这些骑兵的骑术或许还很堪忧,但是其机动性却是两腿走路的吴军难以想象的。邓安国的哨骑远撒各地,他早早就接到了诸葛恪大军回援的消息。
“我们看见了诸葛恪的大旗,肯定是他亲自回防!”侦查回来的骑兵战士确凿无疑地说道,“其兵力不少,应该有十万之众,吴军的主力全都赶过来了!”
听见了如此消息,邓安国的第一反应倒不是思考这场仗应该怎么打,反而是大喜过望,拍手称快:“好!吴军的主力被我们吸引回来了,荆州之地只怕就要喜迎解放了!”
看着身边战士们的疑惑眼神,邓安国大笑:“你们都不知道,其实孙承彦早就到了前线。现在我们的六万工农人民军主力只怕已经攻破了吴军的乌龟壳防线,一路东进了!”
邓安国思忖片刻,又道:“诸葛恪手里有十万吴军,再算上建业城内至少有两三万吴军,敌军恐怕要有十三万之众……几乎是吴国的全部主力了。”
一旁的参谋适时地递上了一沓文件:“如今我军的人数,大致上也有这个数目。”
进入吴国境内作战的这段时间以来,邓安国一直率领队伍南征北战,虽然麾下的队伍如同滚雪球一般急剧膨胀,但是他却没时间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少兵力。如今听了参谋的话,邓安国大吃一惊。
“我们如今也有十二三万人之多?”邓安国难以置信地问道。
参谋点点头:“细致的普查还没做过,但是单从发放的武器数目来看,我们已经发下去了十多万套装备了。”
自发投奔邓安国的吴国平民数量众多,邓安国则给他们提供作战用的武器。唯一不能提供的就是粮食,交州水师只有一条大船,也就是堪堪提供邓安国麾下所用的粮草补给,是不够满足十几万人之多的。
这些平民得到的武器不算十分完备,至少和工农人民军主力部队的精良装具存在极大的差距。这些临时加入队伍的吴国平民只有制式的刀剑和盾牌,至于全套盔甲等防护装备则难以全部供应。
参谋看上去信心十足:“我们也有十几万人,诸葛恪的十三万吴军听起来很多,但也不过如此。”
邓安国却摇了摇头:“此言差矣……我知道你肯定想到了当初孙承彦攻蜀时,部队快速膨胀的战例。但是我们此时的情况,和当时孙承彦的快速扩张又有很大的区别。”
参谋一怔,不由自主地说道:“都是在敌后快速扩张,区别何以见得?”
邓安国冷静地道:“当初孙承彦西进攻蜀时,兵力从几万人快速膨胀到了十几万人,看上去膨胀的幅度和我们现在差不多,但是其中却有本质上的区别。”
邓安国顿了顿,逐条分析道:“第一,孙承彦当时背靠涪陵老根据地,虽然人员迅速扩张,但是却始终能得到来自根据地源源不断的供给。整个西进战事中,武器装具以及其他各项物资,孙承彦可谓予求予取。”
“而我们只有交州水师能给我们带来有限的后勤补给,新加入队伍的吴国籍战士们没有充足的武装,因此战斗力和孙承彦当时全副武装的十几万人自然不同。”
参谋皱着眉毛,辩论道:“决定战斗胜利的绝不只是武器,后勤不足并不代表我们的战斗力就会低下。据我所知,新来的战士们和吴国封建统治者都有刻骨仇恨,我相信他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将会有更强的战斗力。”
邓安国再次摇头:“装具和后勤上的差距只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差距是人员上的差距。参谋同志,你仔细想一想。当时孙承彦西进途中,麾下扩编出来的战士们,都是在敌后斗争多年的游击队战士,他们不但受过军事训练,甚至还有不逊色于主力部队的实战经验。”
“而我们现在的新战士们不但年龄上不分老幼,最主要的是他们都是些没受过基本军事训练的普通平民。这只是一支纯粹由国仇家恨凝聚起来的农民队伍,守备地方绰绰有余,与正规军队作战则力有不逮。并不是一群人拿起武器,就可以称之为军队的。”
仅仅几句话,盲目自信的参谋就被邓安国说服了,他思忖片刻,也跟着点点头:“而且……我们缺乏称职的军官。”
邓安国赞许地点点头:“不错!我们这支队伍经受不起太大的打击,正面作战极可能一触即溃……不能和诸葛恪的吴军主力硬碰硬!”
参谋笑了:“好在吴国人反应慢,我们现在有足够的战略空间。”
如今邓安国席卷会稽郡,吴郡也有大片土地被邓安国攻克。要是且战且退,吴国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消灭邓安国的。何况邓安国此时手里尚有一万骑兵,几乎不可能在平原地区被诸葛恪彻底消灭。
邓安国沉声道:“全军停止前进!各部精简队伍,老弱妇孺分散撤退,精壮青年跟随主力部队布防。同志们,我们的任务不是挺进建业,而只是吸引诸葛恪的主力回援。现在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只要等待孙承彦来救我们就好了。”
邓安国自小有一颗好勇斗狠的心,可此刻他却表现出来一名合格的统帅应有的冷静气质。他对着地图仔细分析,规划出了一系列的撤退路线。
“我们的任务是且战且退,保存有生力量,尽可能拖住诸葛恪!”邓安国如是说。
……
在得知诸葛恪大军回援的第一时间,邓安国麾下的大军就一改狂飙猛进的攻击态势,选择将部队分散驻防。
好在邓安国素有善守之名,此刻麾下虽然是骑兵,但是队伍上下对于工事构造却颇有造诣。虽然现在邓安国手上并没有水泥铁丝网等防守利器,但是他还是指挥军队,快速构建起了行之有效的防御体系。
——分割线——
(早上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