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琼台谣 > 第四章 前尘往事

第四章 前尘往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齐辅成了从龙功臣,因着开国辅运之功封了正一品世袭的安国公,领着太子太保的虚衔在刑部尚书位置上致了仕。

    如果故事就讲到这里,还真是一个令人感动、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至少对齐昉的嫡亲祖母王氏这么个任劳任怨,尽心尽力辅佐夫君一路打拼,最后位极人臣的女子来说。

    可惜自古男儿多薄幸,世事常常不尽如人意,齐辅功成名就之后,原配王氏就成了那过河后被拆掉的桥。

    那时,天下尚在战乱之中,大周赵氏父子初初在西北一带站稳脚跟,以长安为都建立了大周。

    但前朝烈帝先是以身守城,为城中的百姓争取到了逃离南迁的时机,后又颁发诏书,“大宁享国三百余年,时至今日气运已尽,天下有志之士不必追随宁氏,若遇明主则尽投之,望诸君从今往后守土一方,护佑华夏。”

    因此,宁朝虽亡多年,天下人仍思念故国。

    宁氏宗亲淮安郡王借机收拢了不少势力,在南方重新打出了大宁的旗帜。

    这就造成了虽有烈帝的话在前,但在天下人眼中,大周始终并非正统。

    同样的,太祖赵虎最信任的也始终是追随自己揭竿起义,从关中拉起的那帮草台班底。

    出于某种考量,赵虎决定从老铁们家中挑选些女儿,嫁入新投效过来的臣子家中,美名曰加强双方感情交流。

    其实众人都清楚,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加深彼此间的利益绑定,防止投靠了大周的人又转投南宁怀安郡王。

    这时齐辅的处境就颇为尴尬了。

    有人别有用心地指出榆中齐氏本是宁朝重臣,对宁氏一向忠心耿耿,为何不去南边反而投靠大周,开始质疑起齐辅投靠大周的用心来。

    一旦赵虎父子起了疑心,则齐氏一族危在旦夕,更遑论位极人臣,挣那份从龙之功了。

    为了破解僵局,齐辅最终选择了牺牲发妻,他向王氏提出了和离,并亲自恳求赵虎赐婚,迎娶了安陆侯柳猛男的妹妹柳氏。

    从那时起,齐辅便彻底取得了赵氏父子的信任,一跃成为了赵虎的心腹重臣。

    这位猛男兄弟,不对,现在是舅老太爷了,根正苗红的寒门出身,原是景明帝赵真自幼的拳脚师傅,后来跟着景明帝上了战场,真正的人如其名,作战勇猛暴烈。

    不仅如此,他还极其幸运,是景明帝放出去的一众护卫中,为数不多从几场惨烈的生死大战中活下来了的人。

    因为这些过往,柳侯爷很受赵氏父子,特别是景明帝的信任赏识,如今早已累军功至侯爵,彻底改换了柳家的门庭。

    柳氏是再醮的寡妇,她之前的丈夫死在了战场上,死时只是一名小小校尉,柳猛男怜惜唯一的妹子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又愧疚是自己将妹夫带去战场上挣前程的,便做主将柳氏接回娘家安置。

    谁知柳氏那时已怀了身孕,并于几个月后产下一名男婴。

    那几十年连年征战,人死的太多,人命尚贱如草芥,又有几个在乎守节不守节的呢?不论官府还是民间都鼓励寡妇再嫁。

    柳氏新寡后,柳侯爷便提出不如将孩子记在自己名下,再给妹子寻户好人家。

    谁知柳氏却牛心左性的,非说自己伤透了心,无论如何不肯再嫁人了。

    世事无常,本打算守着独子过活的柳氏,不过十几年光阴,竟眼睁睁目睹了赵氏父子建立起大周朝,她们柳家也随之水长船高,越发尊贵富庶起来,而她自己,则不可避免的被搅进了联姻事件中。

    齐辅前头夫人是荥阳王氏的嫡女,虽说荥阳王氏早已随着被拓跋氏灭族而灰飞烟灭,可王氏女自来就以风仪闻名天下,自有族谱以来,一共出过五位皇后,诸家都以能娶到王氏女为荣,时至今日,这天下还没几家敢把自家闺女同王氏女放在一起掂量计较的。

    加上王氏本人素有贤名,齐辅因着权势自保就做出停妻另娶之事,心性未免凉薄,明眼人都知道他不是良配。

    更遑论王氏的两个儿子均已长成,老大齐守眼瞅着就能成亲生子了,即便将女儿嫁过去生下儿子,今后能不能继承家业尚且难说,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算清这笔账后,几家功臣都不愿将女儿嫁来齐家,推来推去的,这事就落到了根基最浅的柳家头上。

    柳氏感念兄嫂这些年对自己的好,又实在不忍花一样年纪的侄女儿嫁给个四十多岁的半老头子,不就是联姻吗,只要是姓柳的都行!

    于是她将心一横,就带着儿子自己嫁了过来。

    那年柳氏尚不满三十,儿子十二岁。

    儿子就是如今的齐家三老爷,齐辅将他收作养子,按照齐守兄弟的排行改名齐宏。

    只可惜,祸害遗千年这话也不是每回都灵验的,单看齐辅,便是做了坏人也没能长命。

    柳氏过门次年生下一女,就是齐昉的小姑齐宛。

    齐宛周岁时,齐辅便因偶感风寒撒手人寰,柳氏就此晋级成了太夫人。

    两度嫁人两度很快守寡,外间不由纷纷给柳氏安上了命硬的名声,使得柳氏本就孤拐的性子变得愈发古怪起来。

    齐辅死了,已经进门生女的柳氏却不能被退回去,这烂摊子就此留了下来。

    后来齐守兄弟各自婚娶,齐昉的大伯娘出身京兆卢氏、阿娘则出身东海束氏,都是七大世家嫡枝的姑娘,嫁进齐家尚算俯就,自然更看不上行事做派十分粗鄙的柳氏了。

    说到底,齐家三房只是顶着齐姓而已,与齐家人并无血缘关系,彼此自然不能亲密无间。

    大房、二房和三房就这么别别扭扭的相处了快二十年,彼此间井水不犯河水。

    四娘子便是大老爷齐守的嫡女,八娘子则是三老爷齐宏的嫡女。

    帘子被掀起,齐昉瞧见两位小娘子联袂而来。

    前面那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年纪,穿一件月白色满绣缠枝纹窄袖上衣,下配湖蓝净面齐胸襦裙,肩披一条鹅黄细纱披帛,典型的齐家人相貌,容长脸,柳叶眉,烟管鼻,樱桃小嘴,头梳双平髻,左右各簪一对指甲盖大小的蜜蜡珠花,小小年纪,眉宇间已有几份沉稳端庄之感。

    后面那名女童年纪约在九、十岁之间,穿了一件藕粉色对襟上衣,外罩桃粉色半袖,下配一条杏黄色襦裙,一张甲字脸只有巴掌大小,脸颊上的婴儿肥尚未完全褪去,越发能映衬出她那双俊眼水泠泠的,头上一左一右梳着两个小揪揪,上面各缠一串肉粉色米粒大小的珊瑚珠串。

    四娘子齐暄见齐昉这个时辰竟还懒在塌上,不由抿嘴一笑,戏谑道:“八妹妹快来瞧,好一个安乐窝里未醒人。”

    找不出破解齐家灭门之祸的办法,齐昉见着姐妹们也提不起精神来,甚至她更觉痛心。

    任齐暄再贤淑又如何?任齐昳再刚烈又如何?眼前的诸般美好,都是昙花一现罢了,在齐家这个倾巢之下,她们姐妹终将以不同的方式走向毁灭。

    即便是向来沉稳的齐暄罕见地俏皮了一回,也不能逗的齐昉一乐。

    她只是看向窗外那热闹浩大的驱邪团队,懒懒道:“四姐姐和八妹妹怎的有空过来?前头的祈福法会可还顺利?”

    齐暄见齐昉淡淡的,不像往常那般与自己亲近,更没有一听姐妹们揶揄自己就张牙舞爪地跳起来回嘴,很是有些意外。

    不过她向来涵养上佳,丝毫不介意自己讨了个没趣,好脾气地顺着齐昉的话耐心作答,“阿娘请动了两间禅寺并两个道观的师父们,说是先要在府中念上七日的经,再挪去寺中、观中,要前后足足做满四十九日的法事不能间断呢。”

    “明日就是在家中的最后一场了,因阿娘安排布置得当,这次的法会很有些体面排场。如今外头都说祖父过世十五年了,咱们齐家也不曾分家,眼下又大肆为他老人家的冥寿祝祷,实乃子孙贤孝、亲族和睦的积善之家呢。”

    齐暄自幼以母亲大夫人卢氏的端庄贤淑为榜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效仿卢氏,因此提起自己母亲的这番能干来,她很是骄傲欢喜。

    此时齐暄年纪不大,尚不能完全做到喜怒皆不行于色,她捏了捏帕子,勉强压下面上的得意之色,顿了顿才接着道,“前面的法会暂告一段落了,阿娘怕我跟八妹妹跪久了累着,又怕二婶挂心着七妹妹你,这不,就打发我跟八妹妹过来看看你。”

    前世宫中寂寥,齐昉常将齐家的旧事翻来覆去地琢磨,想从中寻找到一星半点齐家败落的原因。

    后来她查出,齐辅离世前曾留下两条遗言,其中一条便是自他死后,齐家三代之内不得分家。

    在经历那场大祸前,齐昉也如眼前的齐暄一般,对齐家的四世同堂、亲族和睦很是自得,认为这才是世家大族应有的典范,让他们齐氏子孙能昂首于人前。

    可经历了两次宫变的齐昉,再不是从前那个单纯的闺阁女儿,家族名声于她而言不过就像是手边的折扇,需要便顺手拿起来用用,但决不会天真的为了名声而做出有损齐家利益的事情。

    于是齐辅的这条遗言就成了齐昉想不通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