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重逢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七月十八日,瑕阳君、惠施一行抵达汾阴,奈何河口一带到处都是秦军的巡逻队,于是他们又被带往汾阴。
秦人长期受到中原诸国的歧视,对魏人印象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驻汾阴秦将王响倒也没有为难这一行人,一听说对方是出访少梁的使者,王响便痛快地释放了众人,不说派了一队秦卒护送瑕阳君等人前往河口,甚至还为他们准备了一艘小船。
这让惠施有些难以置信,感觉秦人也不是那么难以相处。
瑕阳君对此解释道:“只因为我等是出访少梁的使者,那秦将不敢阻拦。”
这也是他选择了最近的路线,直接穿越秦军占区的原因。
然而听到这话,惠施就愈发感觉奇怪了,仔细想想,之前嬴虔也没有阻止他们见李郃……
之后一行人渡河来到东梁城,东梁大夫范鹄出于礼数出城相迎。
在相迎的队伍中,瑕阳君见到了昔日的部将郑侯、华贾二人,一愣一惊之后,神色颇为复杂。
只见瑕阳君婉言谢拒了范鹄为其设宴接风之事,诚恳说道:“我国大王命我来见东梁君,商讨两国邦交之事,我不敢怠慢。”
范鹄理解地点点头,随即转头对郑侯、华贾二将道:“郑二千将,华二千将,能否麻烦两位护送瑕阳君前往少梁?”
如今整个天下,最太平的就属少梁,堪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瑕阳君此行前往少梁能有什么危险?范鹄此举,无非就是让瑕阳君、郑侯、华贾三人能够一个私下交谈的机会罢了。
郑侯与华贾也明白这一点,抱拳领命毫无二话。
片刻后,待少梁军卒驾来了马车,郑侯向瑕阳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瑕阳君,请。”
“……”
瑕阳君深深看了一眼郑侯、华贾二人,与惠施一同乘上马车。
旋即,郑侯与华贾对视一眼,也乘了上去。
马车缓缓起步,朝着少梁城方向而去,车厢内,瑕阳君、惠施、郑侯、华贾四人彼此相视,气氛稍有些尴尬。
良久,郑侯舔舔嘴唇打破了僵局:“瑕阳君,我与华贾……呃,已投奔了少梁。”
显而易见的事,瑕阳君也不意外,皱着眉头看似平静地问道:“为何?”
“怎么说呢,可能是有点……盛情难却吧。”郑侯用了一个让瑕阳君意想不到的词。
但等到郑侯将合阳之战后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瑕阳君,瑕阳君终于明白,郑侯说出盛情难却,确实没什么问题。
毕竟同样是作为秦梁联军的俘虏,段付、王述等人及其麾下的兵将被抓住后就丢到了芝川营寨,要为少梁耕种五年才能换取自由之身,可郑侯、华贾这些‘元里卒’,他们甚至可以仗剑自由出入东梁城,出入少梁的每一寸土地。
再加上东梁城内为他元里魏军建造的丰功碑,郑侯、华贾二人实在难以割舍少梁对他们的厚待,于是便趁着昌佰军五千魏武卒进攻东梁城的契机,投身到了少梁,摇身一变成为了少梁的将领。
听完郑侯、华贾二人的讲述,瑕阳君沉默了。
他无法指责二人,毕竟从仓城之战到合阳之战,郑侯、华贾二人已经尽到了其作为魏国将领的职责,要怪只能怪少梁在收买人心方面确实有一手……
话是这么说,可让郑侯、华贾说起东梁城内其中一座石柱浮雕专门为他元里魏军而设时,就连瑕阳君亦不由得嘴角上扬。
毕竟那是他元里魏军独一份的殊荣。
欣慰之余,他故作不满地说道:“亏我当日在东梁出生入死,东梁就不曾为我刻一幅浮雕么?”
可能是发现瑕阳君是佯装不满,郑侯笑着说道:“瑕阳君当年在东梁,大多都在后方指挥,那有什么出生入死之说?就算要刻,也得是刻我二人啊。”
说起东梁城内那座元里魏卒的石柱浮雕,其实上头只刻了六名魏军,前方是一名伍长及四名普通魏卒在奋勇抗击秦军,后方是一名百人将在指挥,如此来引起了魏军底层兵将的共鸣,以至于一日间就有一千五百名魏卒投奔少梁。
顺便一说,其余几座雕刻有少梁军卒作战英姿的浮雕亦是如此,上头只有普通的军卒,少梁奇兵也有,但翟虎、范鹄等人却都没有出现,就作为最大功臣的李郃都没有出现,可见这座丰功碑与从旁的几座石柱浮雕是专门为普通士卒而设,正应和了丰功碑上那两句颂赞。
聊着聊着,车厢内的气氛渐渐好了起来,瑕阳君渐渐接受了昔日麾下部将转投少梁的事实。
趁着还有些工夫,瑕阳君便向郑侯、华贾二人问起了少梁的现状,包括被俘的昌佰军四千魏武卒。
说起这事,郑侯的表情就有点古怪,摇摇头说道:“昌佰那四千武卒,如今处境不是很好……”
“唔?”瑕阳君奇道:“怎么回事,莫非少梁有人要报复他们?”
郑侯表情古怪地说道:“少梁倒是不曾,但其他人都不好说了,瑕阳君你可能也听说了,当初昌佰那群人袭芝川营寨时,杀了一些……河东卒。”
瑕阳君这才知道,原来‘报复’那四千魏武卒的不是别人,正是芝川营寨的近两万隶垦军,或者说已被少梁减刑,只剩下短短两年‘刑期’就可恢复自由的魏军俘虏。
谁让那群魏武卒之前杀了人呢,如今落到两万隶垦军手里,虽然有墨行等二百余墨家弟子看着,吴婴、王述等二千人将不好明目张胆地报复,但私底下的针对那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隶垦军表现良好,与少梁军队关系很不错,况且又有近两万之众,在彼此都没有兵器的情况下,昌佰军四千魏武卒又哪里斗地过,在几次摩擦之后,只得老老实实、安分守己,有时纵使遭到挑衅也不敢滋事。
“难以置信。”
瑕阳君苦笑着叹了口气,一听郑侯所言他就知道,那近两万前河东魏军,如今恐怕已经都姓少梁了。
较为沉重的话题过后,郑侯又向瑕阳君提及了一桩比较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少梁在继‘东梁’这个军队番号后,正式确定了第二支军队的番号:元里军。
暂定编制为五千人,由郑侯与华贾担任主将与副将。
对此瑕阳君摇头苦笑:少梁在笼络人心方面,当真是不遗余力。
感慨归感慨,但他对此并无反感,毕竟他也明白,他魏国已经彻底失去了河西,日后再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元里军’,少梁将元里作为第二支军队的番号,又任命郑侯、华贾二人担任主副将领,对他而言也算是一种安慰。
但愿这支军队日后莫要出现在他魏国的土地上,与他魏国为敌。
而在瑕阳君、郑侯、华贾三人谈聊之际,惠施则饶有兴致地从车窗看向车外,看着他们所行驶的这条宽敞平常的道路。
平心而论,如此平整的官道,惠施从未见过,哪怕是大梁周边的官道,也难以达到如此平整的地步,以至于他们这一行数辆马车行驶在这条路上简直如飞驰一般。
终于他按捺不住心底的疑问,惊讶地问郑侯、华贾二人:“两位将军,少梁是如何将路修得如此平整的?”
“路?”
华贾愣了一下,旋即恍然道:“哦,先生说这条路啊?……具体的我也不知,我只知道少梁的路都是墨造司带人修建,据说是用到一种特殊的泥灰,凝固后硬如坚石,哪怕下一场暴雨也不会淋坏,修一次据说能用好几年。”
惠施听得啧啧称奇。
毕竟天下的道路大多都是泥路,下一场暴雨就完了,到处都是坑洼,需要有人再去打理,而少梁所修建的这条路居然能用上好几年,这让惠施颇感兴趣,想了解华贾所说的‘特殊泥灰’到底是什么。
但他也猜得到,这种神奇的事物肯定是少梁秘而不宣的机密,就跟韩国的造弩技术一样,应该是不会随便对外人开放的。
托这条平整道路的福,以往从东梁前往少梁城所需六、七个时辰的时间,被短了整整一半,仅过了三个时辰左右,一行人便抵达了少梁城。
少梁城作为梁姬的居城,这里的变化倒不大,就在瑕阳君感慨怀念之际,惠施地好奇地打量着城外,话语间有几分失望:“这便是少梁城?怎么感觉反而不如东梁。”
郑侯笑着做出了解释:“少梁城固然是少梁的国都不假,但却谈不上是少梁最繁荣的城邑,如今少梁最繁荣的城邑是旧梁,墨者的总部还有墨造司都在旧梁,就连秦、韩两国的驻使也在旧梁。其次才是东梁、繁庞……”
“李大夫治下的旧梁?”惠施想起了前几日在安邑见过的李郃。
“正是。”
在郑侯点头之际,从旁华贾亦补充道:“若算上合阳的话,如今是合阳第一,旧梁第二,然后是东梁与繁庞,少梁城连前三都排不进去。不过我曾听范大夫说过,最多两年,旧梁就能赶超合阳,随后东梁、繁庞二城亦可赶超合阳……”
“当真?”瑕阳君也产生了几分兴致,一脸讶异。
毕竟就前些年来说,旧梁、东梁、繁庞三城加在一起,都未必有合阳邑繁荣。
面对瑕阳君的惊疑,郑侯与华贾对视一眼,笑着说道:“告知瑕阳君应该也无妨,目前少梁正准备在东梁、繁庞二城各修建一座河港,东梁的河港主要用于商事,按照国内的规划,日后东梁会成为与各国水运贸易的港口城邑;而繁庞的河港,则用于军事,少梁将在那里建造军用的战船……抱歉,我只能说到这了。”
“哦……”
瑕阳君点了点头,心下微惊。
七月十八日,瑕阳君、惠施一行抵达汾阴,奈何河口一带到处都是秦军的巡逻队,于是他们又被带往汾阴。
秦人长期受到中原诸国的歧视,对魏人印象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驻汾阴秦将王响倒也没有为难这一行人,一听说对方是出访少梁的使者,王响便痛快地释放了众人,不说派了一队秦卒护送瑕阳君等人前往河口,甚至还为他们准备了一艘小船。
这让惠施有些难以置信,感觉秦人也不是那么难以相处。
瑕阳君对此解释道:“只因为我等是出访少梁的使者,那秦将不敢阻拦。”
这也是他选择了最近的路线,直接穿越秦军占区的原因。
然而听到这话,惠施就愈发感觉奇怪了,仔细想想,之前嬴虔也没有阻止他们见李郃……
之后一行人渡河来到东梁城,东梁大夫范鹄出于礼数出城相迎。
在相迎的队伍中,瑕阳君见到了昔日的部将郑侯、华贾二人,一愣一惊之后,神色颇为复杂。
只见瑕阳君婉言谢拒了范鹄为其设宴接风之事,诚恳说道:“我国大王命我来见东梁君,商讨两国邦交之事,我不敢怠慢。”
范鹄理解地点点头,随即转头对郑侯、华贾二将道:“郑二千将,华二千将,能否麻烦两位护送瑕阳君前往少梁?”
如今整个天下,最太平的就属少梁,堪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瑕阳君此行前往少梁能有什么危险?范鹄此举,无非就是让瑕阳君、郑侯、华贾三人能够一个私下交谈的机会罢了。
郑侯与华贾也明白这一点,抱拳领命毫无二话。
片刻后,待少梁军卒驾来了马车,郑侯向瑕阳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瑕阳君,请。”
“……”
瑕阳君深深看了一眼郑侯、华贾二人,与惠施一同乘上马车。
旋即,郑侯与华贾对视一眼,也乘了上去。
马车缓缓起步,朝着少梁城方向而去,车厢内,瑕阳君、惠施、郑侯、华贾四人彼此相视,气氛稍有些尴尬。
良久,郑侯舔舔嘴唇打破了僵局:“瑕阳君,我与华贾……呃,已投奔了少梁。”
显而易见的事,瑕阳君也不意外,皱着眉头看似平静地问道:“为何?”
“怎么说呢,可能是有点……盛情难却吧。”郑侯用了一个让瑕阳君意想不到的词。
但等到郑侯将合阳之战后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瑕阳君,瑕阳君终于明白,郑侯说出盛情难却,确实没什么问题。
毕竟同样是作为秦梁联军的俘虏,段付、王述等人及其麾下的兵将被抓住后就丢到了芝川营寨,要为少梁耕种五年才能换取自由之身,可郑侯、华贾这些‘元里卒’,他们甚至可以仗剑自由出入东梁城,出入少梁的每一寸土地。
再加上东梁城内为他元里魏军建造的丰功碑,郑侯、华贾二人实在难以割舍少梁对他们的厚待,于是便趁着昌佰军五千魏武卒进攻东梁城的契机,投身到了少梁,摇身一变成为了少梁的将领。
听完郑侯、华贾二人的讲述,瑕阳君沉默了。
他无法指责二人,毕竟从仓城之战到合阳之战,郑侯、华贾二人已经尽到了其作为魏国将领的职责,要怪只能怪少梁在收买人心方面确实有一手……
话是这么说,可让郑侯、华贾说起东梁城内其中一座石柱浮雕专门为他元里魏军而设时,就连瑕阳君亦不由得嘴角上扬。
毕竟那是他元里魏军独一份的殊荣。
欣慰之余,他故作不满地说道:“亏我当日在东梁出生入死,东梁就不曾为我刻一幅浮雕么?”
可能是发现瑕阳君是佯装不满,郑侯笑着说道:“瑕阳君当年在东梁,大多都在后方指挥,那有什么出生入死之说?就算要刻,也得是刻我二人啊。”
说起东梁城内那座元里魏卒的石柱浮雕,其实上头只刻了六名魏军,前方是一名伍长及四名普通魏卒在奋勇抗击秦军,后方是一名百人将在指挥,如此来引起了魏军底层兵将的共鸣,以至于一日间就有一千五百名魏卒投奔少梁。
顺便一说,其余几座雕刻有少梁军卒作战英姿的浮雕亦是如此,上头只有普通的军卒,少梁奇兵也有,但翟虎、范鹄等人却都没有出现,就作为最大功臣的李郃都没有出现,可见这座丰功碑与从旁的几座石柱浮雕是专门为普通士卒而设,正应和了丰功碑上那两句颂赞。
聊着聊着,车厢内的气氛渐渐好了起来,瑕阳君渐渐接受了昔日麾下部将转投少梁的事实。
趁着还有些工夫,瑕阳君便向郑侯、华贾二人问起了少梁的现状,包括被俘的昌佰军四千魏武卒。
说起这事,郑侯的表情就有点古怪,摇摇头说道:“昌佰那四千武卒,如今处境不是很好……”
“唔?”瑕阳君奇道:“怎么回事,莫非少梁有人要报复他们?”
郑侯表情古怪地说道:“少梁倒是不曾,但其他人都不好说了,瑕阳君你可能也听说了,当初昌佰那群人袭芝川营寨时,杀了一些……河东卒。”
瑕阳君这才知道,原来‘报复’那四千魏武卒的不是别人,正是芝川营寨的近两万隶垦军,或者说已被少梁减刑,只剩下短短两年‘刑期’就可恢复自由的魏军俘虏。
谁让那群魏武卒之前杀了人呢,如今落到两万隶垦军手里,虽然有墨行等二百余墨家弟子看着,吴婴、王述等二千人将不好明目张胆地报复,但私底下的针对那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隶垦军表现良好,与少梁军队关系很不错,况且又有近两万之众,在彼此都没有兵器的情况下,昌佰军四千魏武卒又哪里斗地过,在几次摩擦之后,只得老老实实、安分守己,有时纵使遭到挑衅也不敢滋事。
“难以置信。”
瑕阳君苦笑着叹了口气,一听郑侯所言他就知道,那近两万前河东魏军,如今恐怕已经都姓少梁了。
较为沉重的话题过后,郑侯又向瑕阳君提及了一桩比较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少梁在继‘东梁’这个军队番号后,正式确定了第二支军队的番号:元里军。
暂定编制为五千人,由郑侯与华贾担任主将与副将。
对此瑕阳君摇头苦笑:少梁在笼络人心方面,当真是不遗余力。
感慨归感慨,但他对此并无反感,毕竟他也明白,他魏国已经彻底失去了河西,日后再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元里军’,少梁将元里作为第二支军队的番号,又任命郑侯、华贾二人担任主副将领,对他而言也算是一种安慰。
但愿这支军队日后莫要出现在他魏国的土地上,与他魏国为敌。
而在瑕阳君、郑侯、华贾三人谈聊之际,惠施则饶有兴致地从车窗看向车外,看着他们所行驶的这条宽敞平常的道路。
平心而论,如此平整的官道,惠施从未见过,哪怕是大梁周边的官道,也难以达到如此平整的地步,以至于他们这一行数辆马车行驶在这条路上简直如飞驰一般。
终于他按捺不住心底的疑问,惊讶地问郑侯、华贾二人:“两位将军,少梁是如何将路修得如此平整的?”
“路?”
华贾愣了一下,旋即恍然道:“哦,先生说这条路啊?……具体的我也不知,我只知道少梁的路都是墨造司带人修建,据说是用到一种特殊的泥灰,凝固后硬如坚石,哪怕下一场暴雨也不会淋坏,修一次据说能用好几年。”
惠施听得啧啧称奇。
毕竟天下的道路大多都是泥路,下一场暴雨就完了,到处都是坑洼,需要有人再去打理,而少梁所修建的这条路居然能用上好几年,这让惠施颇感兴趣,想了解华贾所说的‘特殊泥灰’到底是什么。
但他也猜得到,这种神奇的事物肯定是少梁秘而不宣的机密,就跟韩国的造弩技术一样,应该是不会随便对外人开放的。
托这条平整道路的福,以往从东梁前往少梁城所需六、七个时辰的时间,被短了整整一半,仅过了三个时辰左右,一行人便抵达了少梁城。
少梁城作为梁姬的居城,这里的变化倒不大,就在瑕阳君感慨怀念之际,惠施地好奇地打量着城外,话语间有几分失望:“这便是少梁城?怎么感觉反而不如东梁。”
郑侯笑着做出了解释:“少梁城固然是少梁的国都不假,但却谈不上是少梁最繁荣的城邑,如今少梁最繁荣的城邑是旧梁,墨者的总部还有墨造司都在旧梁,就连秦、韩两国的驻使也在旧梁。其次才是东梁、繁庞……”
“李大夫治下的旧梁?”惠施想起了前几日在安邑见过的李郃。
“正是。”
在郑侯点头之际,从旁华贾亦补充道:“若算上合阳的话,如今是合阳第一,旧梁第二,然后是东梁与繁庞,少梁城连前三都排不进去。不过我曾听范大夫说过,最多两年,旧梁就能赶超合阳,随后东梁、繁庞二城亦可赶超合阳……”
“当真?”瑕阳君也产生了几分兴致,一脸讶异。
毕竟就前些年来说,旧梁、东梁、繁庞三城加在一起,都未必有合阳邑繁荣。
面对瑕阳君的惊疑,郑侯与华贾对视一眼,笑着说道:“告知瑕阳君应该也无妨,目前少梁正准备在东梁、繁庞二城各修建一座河港,东梁的河港主要用于商事,按照国内的规划,日后东梁会成为与各国水运贸易的港口城邑;而繁庞的河港,则用于军事,少梁将在那里建造军用的战船……抱歉,我只能说到这了。”
“哦……”
瑕阳君点了点头,心下微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