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我师父是骆宾王 > 第十五章 长江天险

第十五章 长江天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敬业都已经这样说了,明摆着是支持薛仲璋的想法。

    魏思温长叹一声,却没有再说话了,个中意思大家都心照不宣,李敬业也对魏思温微微不满。

    于是李敬业下令,由左长史唐之奇领兵三万守卫扬州。

    由他的弟弟李敬猷和右司马李宗臣领兵五千,向西攻打和州。

    中郎将尉迟昭领兵两万向北攻打盱眙,他亲自率领大军,准备渡过长江,攻打润州。

    于是,在控制扬州之后,十月初十这天,自称扬州大都督,匡复府上将的英国公李敬业,带着他的右长史杜求仁,左司马薛仲璋,军师魏思温,记室参军骆宾王,以及韦超等将领,旗帜鲜明,盔甲明亮,六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奔长江而去。

    临行前,骆宾王还回到客栈嘱咐郑东,不要轻易离开扬州。

    而郑东却递给骆宾王一个信封,告诉他必要的时候可以打开看看,再用一番长篇大论,告诉骆宾王不可为李敬业出谋划策,骆宾王听完之后很是震惊,但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郑东,之后便离开了客栈。

    骑在马上的时候,骆宾王还在想郑东说的那些话。

    这个年少的渔民徒弟告诉骆宾王,李敬业起兵举事,最大的本钱既不是他屡世公侯,将门之后的英国公的名号,也不是那个偷偷找来的假冒的故皇太子李贤,更不是他仓猝集结的这十几万乌合之众,而是“志在勤王,匡扶李唐”的政治口号。

    然而此时的他被薛仲璋的几句巧言令色的话说的鬼迷心窍,竟然举兵南下,与自己的政治口号背道而驰,这无异于向世人明言,他李敬业并不是真的为了勤王室,而是借此机会满足他割地称王的政治野心,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李敬业这样做,应该难成大事,活不到新年了!

    正当骆宾王为郑东的这番话而沉思的时候,军师魏思温和杜求仁两人因为边走边聊,速度慢了下来,被骆宾王追上了。

    两人见骆宾王过来,先是对视一眼,魏思温扭头看了看低头发呆的骆宾王,又望向杜求仁,微微点了点头。然后两人便朝骆宾王打招呼。

    骆宾王反应过来,连忙拱手回礼,与二人聊了起来。

    说话间,魏思温突然长叹一声,骆宾王虽然疑惑,但并没有开口问,杜求仁则忍不住问道,

    “军师何故唉声叹气?”

    “哎…兵势合则强,分则弱,英公不谙此道,此时不并力渡淮,收山东之众以取洛阳,大军败在眼中矣。”

    听闻此言,杜求仁和骆宾王都暗暗心惊,前者心说原来身为军师的魏思温竟然如此不看好义军,不知道英国公知道此事该作何感想。

    而令骆宾王惊讶的是,魏思温说的话竟然和郑东说的结果一模一样,骆宾王心中暗暗计较,看来在这方面还是得听徒弟的。

    杜求仁震惊之余,接着问道,

    “军师有此担忧,为何不向大都督明言?”

    “英公一心要用左司马之计,且在堂上,我已察觉到英公对我不满,如果我再坚持下去,范言直谏,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啊。”

    骆宾王觉得如果一直不说话反而会遭到怀疑,于是决定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来表明自己也不是置身事外,

    “军师此言差矣,英公自来器重军师,岂会因为军师的几句逆耳忠言而大动干戈!”

    杜求仁也接过话茬,温言劝道,

    “观光兄所言极是,军师且宽心,日后英公仰仗军师之处甚多,还得看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啊!”

    魏思温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二人的劝慰,没有再提此事,换个话题便接着聊开了。聊着聊着就聊到骆宾王的徒弟,郑东身上。杜求仁先说道,

    “在下听之奇兄说起,观光兄在临海收了一个徒弟,虽然是个十四岁的小渔民,但在观光兄的教导之下,竟如神童一般,作诗如同探囊取物!”

    “哦?”魏思温没听说过郑东,听杜求仁如此吹捧,便起了好奇心,转头看向骆宾王,“果真有此事?”

    骆宾王不好意思的说道,

    “山野小童,不知世事,随口胡诌罢了,两位切莫当真!”

    “观光兄太谦虚啦!”杜求仁哈哈笑道,“如果令徒是随口胡诌,那前朝那些诗文大家算什么?小儿做戏吗?哈哈哈…”

    “杜兄可记得世侄诗作,诵来听听!”魏思温有些迫不及待了。

    “好!”杜求仁捋了捋胡子,高声诵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念完诗,杜求仁解释道,

    “这首诗乃是当日在杭州,谢家在钱塘湖畔慕才亭边曲水流觞以诗会友时,观光兄的爱徒郑东郑公子与谢家家主谢维桢唱和时所作!韵律美妙,对仗工整,真乃一时之佳作!”

    魏思温在嘴边念叨两边之后,也朝着骆宾王拱手称贺,

    “观光兄收得佳徒,可喜可贺啊!只是无缘相见,不能一睹郑公子之风采,可惜可惜!”

    骆宾王尴尬的笑笑,向两人拱手不迭,却没想到杜求仁兴致不减,把骆宾王在杭州诗会上作的三首《忆江南》诵了出来,还附带分析和解释,让一旁的魏思温惊讶不已,高叫“名师出高徒!”把骆宾王夸的都马都坐不住了。

    而正在扬州城中客栈内和谢瑜一起吃饭的郑公子,扭过头狠狠的打了两个喷嚏,谢瑜担心的看着郑东,要为他找个郎中来,郑东摆摆手说不用,可能是今天的菜里香料放多了,被呛到了。

    再回过头看大军行进。扬州城距长江不过四五十里,上马便到。

    近看长江,波澜壮阔,古人云,“长江无风三尺浪”,不愧是天险。

    但大军过处,自是逢山开道,遇水叠桥,即使是长江天险,也要想办法跨过去。

    大军到了瓜洲渡口,发现这里已经是帆樯林立,人声鼎沸,从昨天命令下达,到今天早晨,先头部队便收罗了附近大大小小几百条船只,只待李敬业一声令下,大军就可以渡过长江,到达对岸的润州。

    但润州也不是一个人没有。

    在叛乱发生之后,润州刺史李思文就向朝廷递上了六百里加急塘报,请求朝廷派大军支援。

    李思文自己也早早的做了准备,将附近百姓和粮草都聚集在城中,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防止润州百姓被叛军蛊惑,成为附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