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战场之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场“元旦海战”的胜利可谓是3喜临门,元旦、国庆与胜利。
但主力舰队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刚刚占领的大凑港虽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但这里本来就是个小港口,维修1些炮舰都费劲,自然不必说战列舰了。
因此,舰队在自行维修之后,所有参战舰艇在当天便航向了横须贺,各舰将在横须贺进行初步修理,随后返回长崎进行全面维修。
碧波之上,1支庞大的舰队劈开海浪,带起雪白的尾迹,在飘扬的“铁血共和”旗旁,两艘巡洋舰挂着药膏旗在1旁“护送”。
横须贺——日本目前最大的造船厂。
在1899年,日本与英国签订了《日英横须贺条约》,日本将横须贺海军基地开放给英国海军,横须贺造船厂在英国人的帮助下能够维修大型舰艇。
东乡平8郎站在春日号的露天舰桥上,望着不远处的海若号战列舰,心中不禁叹息。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自然是比不过满清的血厚,没那么大的本事支撑起后续的海军计划,在数年间,日本海军只添置了6艘炮舰和4艘驱逐舰。
不过,在这次战争中,按照中日同盟条约,日本海军原本应该接收大凑港内的沙俄炮舰和驱逐舰,但日本6军却认为这是他们的战利品,将其收入囊中,建立了6军舰队。
对于日本的海6矛盾,国防军自然是乐见其成。
这次前往横须贺,日本海军和6军都派出了军舰护航,两方分别在国防军舰队的1边,挂的军旗都不1样。
海若号上,陈英与程璧光站在舰桥内,说了两句日本海6军的笑话之后,又将话题放到了中俄战争上。
这场战争很显然已经到了尾声。
外东北只剩下1个海参崴要塞还在苦苦支撑,而北海道的俄军自然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当时光倒回开战之初,谁也不会想到这场战争会是这么1个情况,为了这场“东方战争”,俄国人可谓是处心积虑,准备多年,而中国亦是深思熟虑,上下1心。
但冷静与坚定是1种极其稀缺的品质,古往今来,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短见往往会被那些政客渲染成“政治远见”,并为此沾沾自喜。
从下定开战的决心时起,中国就认定了这将是1场举全国之力的持久战争,并投入了巨量的人力物力。
在筹备之处,诸如“这是穷兵黩武”、“浪费民膏民脂”、“不爱惜民力”等等言论并不少。
在海参崴战争之后,更有甚者提议削减国防军后续采购的重炮数量,以他们的说法便是“既然现有军备规模足以战胜敌人,那又何必继续斥巨资添置更多无所谓的重炮。”
对于这些人,左念微在联合会议上直接1句“见小利则忘义,干大事而惜身,打仗的时候花钱扣扣搜搜,赔款的时候倒是大方,你们要做满清第2吗?”
不得不说,前面有1个反面教材确实好用,这群人脸皮是挺厚的,前面几句话其实都没啥用,就最后1句——“你们要做满清第2吗?”才是真正的有杀伤力的质问。
当然,政府内还是很冷静的,联合会议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割裂的,并不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联系紧密,这样有坏处,自然也有好处,好处即是不容易受到乱78糟的思想影响,国家政策连续性好,坏处自然是难以做到真正的民主,将反动议员挡在外面的同时,民主议员的思想也难以传达到政府中,政府1旦变质,难以挽救。
但在国家建设之初,这么做还是利大于弊的,因此中国相较于沙俄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尽管俄国也知道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并很早就开始了针对性的应对,但沙俄始终没有把这东方的对手真正放在眼中。
他们还幻想着可以同以往1样,通过赢得1两场决定性的会战,便可以轻松的结束这场战争。
此外,沙俄高层发动东方战争的目的也不是那么的纯粹,并不像中国那样坚定且凝聚人心。
除了争夺东方的土地和资源,巩固霸权和贵族们的利益以外,沙俄政府还想借助战争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
从最初的,这便是1场由专制和霸权组织的侵略战争,这自然就要求他们必须能够赢得这场战争,而沙俄高层对此深信不疑。
但大势不以人为意志转移,俗话说“大炮1响,黄金万两”,自古以来战争对物资、金钱和人力等的消耗都十分巨大的。
而在以工业化为背景下的近代战争中,对后勤的需求则更是要不知翻上多少倍。
这不仅会影响到交战两国的外交,还会在经济上,特别是金融领域生出不小的波澜,这些看似与战争本不挨边的事情,却都会在战争的进程当中产生很大的作用。
交战双方的中俄两国,皆是土地和人口的大国,两国在战前都存在着1些内部的问题,相较对方也都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
沙俄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其统治的方式和民族政策,以及其国土巨大的地区跨度。
在交战区与核心地域之间的距离上,中国的情况要相对好1些。
但中国境内的很多地方,刚刚归于现政权不久,在战争的背景下,各地的稳定性和民心,都有待考验。
若从军力和国力上进行对比,在欧洲已经同其他列强博弈了百余年的沙俄,似乎被外界认为会更强1些,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1认知已经被啪啪打脸了。
虽然中国在大规模的现代战争中反映出了动员体系不完善,效率低下,大规模作战保障不足等问题,但凭借着优秀的军员素质和更多的准备,还是占据了上风。
在财政方面,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控制地域的不断扩大、备战等原因,国内的重工业和1些其他产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值上升,但国家的财政状况也因此而债台高筑。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内,中国的基础财政收入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地区,增长速度明显赶不上急速膨胀的国家生产总值。
同时,为了统1战争和对俄作战,各种资金的支出需求却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大,其幅度远超收入的增长幅度。
因此两国交战过程中,借款、债券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开战之初,中国的境况自然要比另1个时空的日本要好得多,相同利息下,中国的债券在英国、德国都压了俄国1头,更受欢迎,不必像日本那样发行高利息的债券来吸引投机客。
开战之初,中国在伦敦以5厘的低利息发行战争公债,初期数批,总价值3000万英镑的公债刚被引入交易市场就立即被热情的公众认购1空。
紧接着,在柏林发行的价值2亿马克(1000万英镑)的公债和在纽约发行的价值1亿美元(2000万英镑)的债券也受到了追捧。
在国防军1路胜利之后,中国在美公债利率甚至降到了3点5厘的超低标准,但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财大气粗的美国金融家的热情——
债券才几个钱?
最重要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在美国获得这些资金当中,有很大1部分直接在当地购买了大批粮食、机械和钢铁等中国急需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的各个港口。
而沙俄,其经济情况向来乏善可陈,不过好在有巨大的体量,以及面向西方的持续增长的粮食出口来支撑,让其从总体上看还算说得过去。
然而,沙俄的债券则基本只能指望法国,虽说沙俄也很希望能从美英的金融市场中获得资源,只可惜的是,其推行的民族政策和前些年的行径,严重的伤害了这两国1些很有影响力的金融托拉斯的心,而沙俄自己也只得喝下这杯自酿的苦酒。
而法国对于沙俄来说,既是盟友,也是近些年来沙俄国内许多重大项目的投资者,双方早已因利益捆绑在了1起。
就算是为了防止沙俄破产,保护自己已经投入的资本的安全,法国人也得对自己的这个伙伴继续支持下去。
再加上法国作为当世第1的金融帝国,俄国人的日子倒是过的下去。
但法国自然是不可能任由沙皇胡闹,中国不是日本,沙俄想要扳回1局的可能性极低,法国人不可能也决不能陪着俄国人1起赌。
法国需要俄国将力量留在欧洲牵制德国,而不是把精锐的6军和庞大的海军送到远东去4意浪费。
英德两国则希望继续打下去,德国希望缓解欧洲压力,英国希望缓解中亚压力,只有俄国人将兵力调到远东,才能缓解两国的压力。
但英国和德国的支持力度又不1样,英国希望中国停下来,就打到赤塔就行,这样中俄才能相互牵制。而德国则不然,德国自然是希望中国打的越远越好。
这场“元旦海战”的胜利可谓是3喜临门,元旦、国庆与胜利。
但主力舰队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刚刚占领的大凑港虽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但这里本来就是个小港口,维修1些炮舰都费劲,自然不必说战列舰了。
因此,舰队在自行维修之后,所有参战舰艇在当天便航向了横须贺,各舰将在横须贺进行初步修理,随后返回长崎进行全面维修。
碧波之上,1支庞大的舰队劈开海浪,带起雪白的尾迹,在飘扬的“铁血共和”旗旁,两艘巡洋舰挂着药膏旗在1旁“护送”。
横须贺——日本目前最大的造船厂。
在1899年,日本与英国签订了《日英横须贺条约》,日本将横须贺海军基地开放给英国海军,横须贺造船厂在英国人的帮助下能够维修大型舰艇。
东乡平8郎站在春日号的露天舰桥上,望着不远处的海若号战列舰,心中不禁叹息。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自然是比不过满清的血厚,没那么大的本事支撑起后续的海军计划,在数年间,日本海军只添置了6艘炮舰和4艘驱逐舰。
不过,在这次战争中,按照中日同盟条约,日本海军原本应该接收大凑港内的沙俄炮舰和驱逐舰,但日本6军却认为这是他们的战利品,将其收入囊中,建立了6军舰队。
对于日本的海6矛盾,国防军自然是乐见其成。
这次前往横须贺,日本海军和6军都派出了军舰护航,两方分别在国防军舰队的1边,挂的军旗都不1样。
海若号上,陈英与程璧光站在舰桥内,说了两句日本海6军的笑话之后,又将话题放到了中俄战争上。
这场战争很显然已经到了尾声。
外东北只剩下1个海参崴要塞还在苦苦支撑,而北海道的俄军自然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当时光倒回开战之初,谁也不会想到这场战争会是这么1个情况,为了这场“东方战争”,俄国人可谓是处心积虑,准备多年,而中国亦是深思熟虑,上下1心。
但冷静与坚定是1种极其稀缺的品质,古往今来,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短见往往会被那些政客渲染成“政治远见”,并为此沾沾自喜。
从下定开战的决心时起,中国就认定了这将是1场举全国之力的持久战争,并投入了巨量的人力物力。
在筹备之处,诸如“这是穷兵黩武”、“浪费民膏民脂”、“不爱惜民力”等等言论并不少。
在海参崴战争之后,更有甚者提议削减国防军后续采购的重炮数量,以他们的说法便是“既然现有军备规模足以战胜敌人,那又何必继续斥巨资添置更多无所谓的重炮。”
对于这些人,左念微在联合会议上直接1句“见小利则忘义,干大事而惜身,打仗的时候花钱扣扣搜搜,赔款的时候倒是大方,你们要做满清第2吗?”
不得不说,前面有1个反面教材确实好用,这群人脸皮是挺厚的,前面几句话其实都没啥用,就最后1句——“你们要做满清第2吗?”才是真正的有杀伤力的质问。
当然,政府内还是很冷静的,联合会议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割裂的,并不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联系紧密,这样有坏处,自然也有好处,好处即是不容易受到乱78糟的思想影响,国家政策连续性好,坏处自然是难以做到真正的民主,将反动议员挡在外面的同时,民主议员的思想也难以传达到政府中,政府1旦变质,难以挽救。
但在国家建设之初,这么做还是利大于弊的,因此中国相较于沙俄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尽管俄国也知道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并很早就开始了针对性的应对,但沙俄始终没有把这东方的对手真正放在眼中。
他们还幻想着可以同以往1样,通过赢得1两场决定性的会战,便可以轻松的结束这场战争。
此外,沙俄高层发动东方战争的目的也不是那么的纯粹,并不像中国那样坚定且凝聚人心。
除了争夺东方的土地和资源,巩固霸权和贵族们的利益以外,沙俄政府还想借助战争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
从最初的,这便是1场由专制和霸权组织的侵略战争,这自然就要求他们必须能够赢得这场战争,而沙俄高层对此深信不疑。
但大势不以人为意志转移,俗话说“大炮1响,黄金万两”,自古以来战争对物资、金钱和人力等的消耗都十分巨大的。
而在以工业化为背景下的近代战争中,对后勤的需求则更是要不知翻上多少倍。
这不仅会影响到交战两国的外交,还会在经济上,特别是金融领域生出不小的波澜,这些看似与战争本不挨边的事情,却都会在战争的进程当中产生很大的作用。
交战双方的中俄两国,皆是土地和人口的大国,两国在战前都存在着1些内部的问题,相较对方也都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
沙俄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其统治的方式和民族政策,以及其国土巨大的地区跨度。
在交战区与核心地域之间的距离上,中国的情况要相对好1些。
但中国境内的很多地方,刚刚归于现政权不久,在战争的背景下,各地的稳定性和民心,都有待考验。
若从军力和国力上进行对比,在欧洲已经同其他列强博弈了百余年的沙俄,似乎被外界认为会更强1些,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1认知已经被啪啪打脸了。
虽然中国在大规模的现代战争中反映出了动员体系不完善,效率低下,大规模作战保障不足等问题,但凭借着优秀的军员素质和更多的准备,还是占据了上风。
在财政方面,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控制地域的不断扩大、备战等原因,国内的重工业和1些其他产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值上升,但国家的财政状况也因此而债台高筑。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内,中国的基础财政收入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地区,增长速度明显赶不上急速膨胀的国家生产总值。
同时,为了统1战争和对俄作战,各种资金的支出需求却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大,其幅度远超收入的增长幅度。
因此两国交战过程中,借款、债券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开战之初,中国的境况自然要比另1个时空的日本要好得多,相同利息下,中国的债券在英国、德国都压了俄国1头,更受欢迎,不必像日本那样发行高利息的债券来吸引投机客。
开战之初,中国在伦敦以5厘的低利息发行战争公债,初期数批,总价值3000万英镑的公债刚被引入交易市场就立即被热情的公众认购1空。
紧接着,在柏林发行的价值2亿马克(1000万英镑)的公债和在纽约发行的价值1亿美元(2000万英镑)的债券也受到了追捧。
在国防军1路胜利之后,中国在美公债利率甚至降到了3点5厘的超低标准,但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财大气粗的美国金融家的热情——
债券才几个钱?
最重要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在美国获得这些资金当中,有很大1部分直接在当地购买了大批粮食、机械和钢铁等中国急需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的各个港口。
而沙俄,其经济情况向来乏善可陈,不过好在有巨大的体量,以及面向西方的持续增长的粮食出口来支撑,让其从总体上看还算说得过去。
然而,沙俄的债券则基本只能指望法国,虽说沙俄也很希望能从美英的金融市场中获得资源,只可惜的是,其推行的民族政策和前些年的行径,严重的伤害了这两国1些很有影响力的金融托拉斯的心,而沙俄自己也只得喝下这杯自酿的苦酒。
而法国对于沙俄来说,既是盟友,也是近些年来沙俄国内许多重大项目的投资者,双方早已因利益捆绑在了1起。
就算是为了防止沙俄破产,保护自己已经投入的资本的安全,法国人也得对自己的这个伙伴继续支持下去。
再加上法国作为当世第1的金融帝国,俄国人的日子倒是过的下去。
但法国自然是不可能任由沙皇胡闹,中国不是日本,沙俄想要扳回1局的可能性极低,法国人不可能也决不能陪着俄国人1起赌。
法国需要俄国将力量留在欧洲牵制德国,而不是把精锐的6军和庞大的海军送到远东去4意浪费。
英德两国则希望继续打下去,德国希望缓解欧洲压力,英国希望缓解中亚压力,只有俄国人将兵力调到远东,才能缓解两国的压力。
但英国和德国的支持力度又不1样,英国希望中国停下来,就打到赤塔就行,这样中俄才能相互牵制。而德国则不然,德国自然是希望中国打的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