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风帆传奇 > 第087章 为生存而战

第087章 为生存而战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天翼首先从在实力方面讲起。

    HL海军无论在战舰的数量、大小,还是火炮、人员的数量,都明显优于我方。我方处于弱势,只有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出奇制胜。

    在战船方面。

    虽然HL有三条战船,而我们只有一条,但在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不胜枚举。

    例如1513年的马六甲海战,葡萄牙有12条船,350人参战;马六甲有200条船,10000人参战;战船比例高达1:16.7,结果马六甲除一条船外,其余都被击沉,军队基本被摧毁。再例如1529年的卡利卡特之战,葡萄牙有19条船参战;卡利卡特有130条船参战;战船比例达到了1:6.8,结果葡萄牙大获全胜。如今,我们和HL的战船比例不过才1:3而已,和上述战例相比还差的远呢!所以,战船数量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依据。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决不能同时和敌人的三条战船作战。

    在战略战术方面。

    17世纪HL海军的战术是以跳帮战为主,炮战只是作为支援手段。

    HL海军这次不是为我们这些贱命一条的海盗而来,也不是因为我们抢了他们一点破烂东西,他们是为苏珊娜而来,想捉到她去要挟她父亲。因此,HL海军不会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炮击,那样很容易误伤苏珊娜,甚至致其死亡。HL海军一定会采用拦截+围堵来迫降我们,最后实在不行才会采取跳帮战来抢回苏珊娜。了解HL海军的目的和战术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将敌人分割开来,实施各个击破的战术。

    在武器方面。

    HL海军使用的是红夷大炮,我方使用的是霹雳炮。

    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所谓“红夷”者,红毛HL与葡萄牙也。清朝人嫌红夷大炮不好听,便将“夷”改成“衣”,也就是后来的红衣大炮的由来。红衣大炮其实就是中国人对西洋火炮的统称,主要有加农炮和寇菲林长炮等,按照炮弹重量还可以划分更多等级,但都属于前膛火炮。

    首先,在武器射速方面。

    前膛火炮每发射一次以后,必须往炮膛灌水降温,熄灭火星,用绑着干布的木棒伸进炮膛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然后再点火放炮。这一系列的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这是前装火炮的通病,所以,就是训练最有素的英国海军也只能做到两分钟发射一次。

    我们的霹雳炮只要40眨就可以发射一次,而一些高手30多眨就可以发射一次,因此,霹雳炮射速是红衣火炮的三至四倍。

    其次,在武器射程方面。

    1598年,意大利工程师EugenioGentilini发表了一份各种火器的直瞄射程和最大射程的表格。根据这份表格,火炮的直瞄射程约在200-300码(1码≈0.91米)之间,重炮的最大射程约为3.5-4公里,轻型火炮约为2.5公里左右。

    根据1639年的一份英国的火炮型录,5.5英寸(1英寸=2.54厘米)口径,重4500磅(1磅≈2.2斤)的Culverin火炮(大蛇铳),装药12磅,发射17磅炮弹的直射距离为360米,最大射程为2275米。

    周天翼根据海鲨号上的火炮实际情况,认为这些数据有点偏高,当然海鲨号的火炮也不全是外国制造的火炮。但那些数据都是在陆地上的实验数据,船上的火炮情况和陆地上的火炮是完全不同的。

    船上的火炮分为两种情况。

    首先是船首和船尾的火炮,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在很远的距离就可以攻击敌人,所以,船首和船尾一般布置的都是一至两门重炮辅以几门轻型火炮。

    其次是侧舷的火炮,侧舷一般在上层布置轻型火炮,在下层布置重炮。轻型火炮主要攻击敌方主甲板上的人或者桅杆等,因此预设角度稍大;侧舷的重炮由于很重,都装在四个轮子的炮车座上,主要攻击敌船的侧舷吃水线部位,几乎是水平发射的,因此,不能任意调整角度,射程也就200米左右。

    霹雳炮的射程相比红衣大炮还是望尘莫及的。

    5斤铁制霹雳弹的直瞄射程为300米左右,5斤铁制霹雳弹的最大射程也就七八百米,所以在500外几乎没有多少命中率。但在海战中,一般侧舷互射的距离都在200米左右,因此霹雳炮在互射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另外,霹雳炮可以实现360°旋转和0-60°的仰角发射,这是独具的优势。

    第三,在武器命中率方面。

    海军往往都是在直瞄射程内开火,在最短的时间那发射最多的炮弹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因此,在1779年英国人发明正切瞄准法之前,人们普遍采用的火炮瞄准方法都是凭借炮手自己的感觉,在理论方面几乎为零。

    在命中率方面,我们的霹雳炮有着红衣大炮还是望尘莫及的优势。

    我设计制造的霹雳炮,在实验数据和我的知识、经验支持下,不仅在霹雳炮上刻有仰角刻度,而且在发射槽上刻有与仰角刻度对应的霹雳弹重量、直射距离、抛射距离的对应数据表。识字的炮手即使没有经过培训也可以此作为瞄准的依据,有经验的炮手在四百米以内的命中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第四,在武器威力方面。

    在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也只有两艘军舰是在和英国舰队长达数天的海战中被直接击沉的。

    在1596年,英国舰队偷袭加的斯时,“无畏号”携带了576枚炮弹,发射了353枚(61%),“彩虹号”携带了670枚炮弹,发射了392枚(58%),这意味着一场战争,平均每艘战舰发射近400枚炮弹,而且是在一天内发射的,击沉率更是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即使到了战列舰时代,火炮齐射发射的实心弹威力仍然不足以彻底击沉一艘大型战舰。

    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近战和接弦战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直到1823年,法国将军亨利?约瑟夫?佩克桑发明了使用舰炮发射爆炸炮弹的佩克桑型加农炮,才终结了风帆时代的战列舰,使舰船开始走向装甲化。

    综上所述,HL军舰使用的实心炮弹对我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霹雳炮使用的霹雳弹分为爆炸爆炸dan和霹雳燃shao弹两种。霹雳爆炸dan也就是开花弹,所谓的“开花弹”,就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来杀伤或爆破的弹药,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榴弹、榴散弹。霹雳燃shao弹是装有希腊火这样燃烧剂的炸dan,它主要用于烧伤敌方有生力量,烧毁易燃的军事技术装备和设备。

    根据《武经总要》的记述,以及中国内蒙古地区的出土文物,都可以证实明朝确实已经有了老式开花弹。

    这种老式开花弹的引信是一根中空的芦管内置药捻,装填前根据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开炮前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速燃火门上引信发射。由于滑膛前装火炮的内膛直径略大于炮弹的直径,发she药爆炸时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的前方,极容易引燃炮弹露出来的药捻,从而导致炮弹提前爆炸甚至炸膛。

    开花弹的缺点太多,不但不安全,而且制造成本昂贵,所以,全世界只有明朝军队有极少的装配,而其他各国军队都没有配备。正因为如此,敌人才想不到我方会使用开花弹,也就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风帆时代,风帆战舰的最大敌人并不是重达五六十磅的巨大实心炮弹,而是“火”。

    装有21门重型青铜火炮和130门铁质火炮的“亨利?格瑞斯”号,于1553年毁于火灾;17世纪前期,世界上最大的一艘风帆战舰,也是第一艘拥有三层火炮甲板的“海上主权号”,于1703年毁于意外火灾。这些体型巨大、火炮众多的战舰没有被敌舰齐射的炮弹击沉,而都毁于大火,所以说,“火”才是风帆战舰的天敌。

    同样是火,咱们的希腊火就是火的祖师爷了。

    霹雳燃shao弹就结合了古代希腊火的配方,具有燃shao弹的功能,因此,它具有超乎想象的杀伤威力。尤其是对木质的风帆战舰而言,霹雳燃shao弹可以说就是它们的天敌。

    现在,我给大家看一下我在无人岛试爆霹雳弹的数据。

    我和袁老道带着科研小组曾经试验过,在一颗直径三米粗的树干上掏了个洞,装入一颗50斤的霹雳爆炸dan,引爆后直接就将树干拦腰炸碎。这还没有计算希腊火的破坏力,所以,我认为一艘排水量为500吨的大帆船,只要两三颗50斤的霹雳爆炸dan,就足以将其彻底地摧毁。如果击中敌船的吃水线部位,一枚就可以炸沉它。因为一颗50斤的铁制霹雳爆炸dan,可以将木质的船身炸开一个数米大的大洞,西洋船只都没有水密隔仓,这样大的洞,就是排水量为50000吨的大帆船也没救了。

    周天翼本想说就是航空母舰这样的大洞也没救了,但随即就将已经到嘴边的航空母舰改成50000吨的大帆船了。

    上述事实说明,我们使用的武器和敌人的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在双方的对射中,即使HL战船击中海鲨号吃水线很多炮,也不会造成海鲨号沉没;而我们只需要几颗霹雳爆炸dan击中HL军舰的吃水线,就可以击沉它;如果是50斤的霹雳爆炸dan只需要一颗就足矣。

    周天翼的长篇大论目的就是先将海盗们置之死地,然后再给他们生的希望,让他们为生存而战。

    海盗们听了周天翼利用具体数据进行的详细分析和对比说明后,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什么?两三颗50斤的霹雳爆炸dan就能够让一艘排水量500吨的大帆船完蛋?”

    “如果击中吃水线部位,一颗50斤的霹雳爆炸dan就可以炸沉它。这也太厉害了吧?”

    “简直不敢相信,那我们一起开炮,那炮弹还不像下雨一样啊!”

    “对啊!对啊!”

    “再大的战船也消灭了啊!”

    “既然我们的霹雳炮这么厉害,那还怕HL人个球啊?揍他个狗日的。”

    “那就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