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只能说是时代特色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侯氏之主侯摽率军抵达之前,家族所属的“滑2”已经陷落。
侯摽到来后并没有立即尝试夺回城池,派人沟通了智首,随后亲自来了晋军这一边。
“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赎回‘滑2’呢?”侯摽的姿态很低。
智首全程保持微笑,沉吟了一下下,说道:“这个需要跟中军将协商。”
晋国不是换了新的中军将吗?
讲实话,列国对郤克很了解,对于栾书真就了解不多。
那是之前栾书没有什么存在感,世人哪怕听过栾书的消息,大多也跟栾书的憋屈史有关。
因此,侯摽回忆了一下关于栾书的过往,郁闷的发现自己竟然对栾书的了解极其有限。
这对侯摽或是任何将要与晋国进行沟通或联系的一国诸侯或一家之主,真不是什么太好的消息。
侯摽将军队留在“滑2”附近,亲自去了栾书所在的营寨。
话说,侯摽怎么就不怕留下军队被晋军吃掉,或是进入交战状态亲自去见栾书会被扣押?这个就要提到当代规则,以及天下人对晋国信誉的信任度了。
侯摽去见栾书将会发生什么事,那是另一段故事。
在“滑2”这边,晋军攻克城池之后,军队其实并没有进入城中,城池仍旧由侯氏的部队去把守,城内的管理也是侯氏的人在进行。
要说有什么变化,楼令率本部进入城内,城头换上了晋军的旌旗,城门时时刻刻打开,把守以及管理城池的郑人暂时归于智首指挥了。
楼令带着本部进入城中干什么的?他们在做的事情是维持治安,再保护己方的辅兵将一些运出城外。
该怎么说呢?这种情况大概是超乎现代人的理解了。
只不过,诸夏这边春秋时代的规则,一直到公元十世纪,乃至于是到近现代,规则还在周边的诸夏文化圈执行,其中就包括日本。
例如,日本那边的战争,分出胜负后兵卒归于胜利方,败方几乎不会有任何的抗拒,转眼间就能够立刻适应新的身份,马上献出自己的忠心。
有些学者将那种行为称之为“慕强”行为,其实就是诸夏古话“识时务者”的一种体现而已。
因为那样,近现代的日本搞出一种武士道,来扭转古已有之的规则,要求战败后兵卒宁愿自杀也不能立刻转换阵营。
美国一直试图摧毁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同时在日本搞“文化复兴”运动。
其实,美国想要的就是日本重新回到“慕强”的时代,变成一条听话的狗。
只能说,美国搞得挺不错,日本果然变成了听话的狗。
楼令所看到的每一个郑人,他们对于战败没有抗拒,无论有什么吩咐都会立刻执行,实话实说就是看不起那些郑人了。
“同样战败,齐人就表现得比郑人有骨气。”楼令心想。
然而,楼令显然是见识少了。
在当前时代,郑人的表现才符合春秋时代的三观,反倒是齐人的表现显得比较离经叛道。
那是齐人一直不服晋国,由于不服气而产生抗拒,自然不愿意配合。
郑人不一样,他们不止一次被晋军打得满头包,充分了解双方的差距,知道怎么做才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那也不能说郑人没有骨气,时代规则塑造的三观而已,多数诸侯国都是这样子的。
毕竟,诸夏列国的交战不是那种你死我活的战争,不涉及到国祚存亡,又与文化竞争无关,大多就是“点到为止”的打法,自然不会铆足劲拼命了。
换作诸夏列国与异族去打,情况就将变得不一样。
现在的楼令显然不知道区别,才会看不起投降后诸事配合的郑人。
侯氏的“滑2(现代巩县的西南区域)”并不是什么大城,居住在城内的人口不会超过三千,涵盖周边的总人口其实也就六七千。
储备在城内的粮食大多被运走,随同被运走的还有各类青铜器与农具、牲口。
“还留下部分粮食?”楼令巡视到粮仓,真的看到留下不少的粮食。
智兜笑呵呵地说道:“总不能让他们被饿死。”
听后,楼令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心想:“这大概就是郑人没有拼死抵抗的原因之一?”
另外,晋军是有在搬运城内的物资,只是跟大肆劫掠属于两回事。
军队只有司马所属的执法队入城,其余官兵都待在城内,抢劫也抢得很文明,更加不存在奸淫的情况发生了。
同时,不见有晋人去随意欺辱郑人,双方见到了基本就是相安无事,愿意聊几句也能笑脸相对。
第一次当占领军的楼令进行思考,大致归纳是一种:兄弟打架。
打归打,不弄成死仇。
这时候交锋,不久变成并肩而战的盟友,简直就是太正常。
后面,楼令得知战利品也有自己的一份,搞清楚情况之后,心想:“难怪都想往上爬啊!”
一场战争,主将与军佐必然分润来自下属的战利品,担任各种职位的人也能够分润,只是他们分润的占比少。
例如楼令成了司马,尽管没有实际参战,却是能够从全军获得的战利品里面分润到半成。
是半成,也就是百分之五,不是一半。
“撤出?”楼令被智首召唤过来,听到这个消息。
智首颔首说道:“侯氏退出战争,我们要继续推进了。”
啊?还能单独一个家族退出战争的?
这是楼令少见多怪了。
战场上选择偃旗都能退出交战,何况是国家模式呢。
只不过,侯氏要是没有取得郑君坚的允许就退出战争,逃过了这一场战争,后面却是一定要有很多罪得受。
智首的这一支部队等来了栾书的主力,两支部队会合之后,没有逗留向一个叫“密(位处现代密县的东南区域)”的地方开拔。
而没有等他们穿过太室山,栾书却是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栾书也没有通知为什么停止进军,更是看不出将大军驻扎在山区有什么担忧。
“看来,是邦交战场出现结果了?”楼令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种情况对于楼令还是首次碰上。
以前,楼令可是能够随意进出主将军帐,平时也能够旁听。
轮到栾书当政之后?楼令进帐要通名,更没有时刻去待在中军大帐的待遇了……
侯氏之主侯摽率军抵达之前,家族所属的“滑2”已经陷落。
侯摽到来后并没有立即尝试夺回城池,派人沟通了智首,随后亲自来了晋军这一边。
“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赎回‘滑2’呢?”侯摽的姿态很低。
智首全程保持微笑,沉吟了一下下,说道:“这个需要跟中军将协商。”
晋国不是换了新的中军将吗?
讲实话,列国对郤克很了解,对于栾书真就了解不多。
那是之前栾书没有什么存在感,世人哪怕听过栾书的消息,大多也跟栾书的憋屈史有关。
因此,侯摽回忆了一下关于栾书的过往,郁闷的发现自己竟然对栾书的了解极其有限。
这对侯摽或是任何将要与晋国进行沟通或联系的一国诸侯或一家之主,真不是什么太好的消息。
侯摽将军队留在“滑2”附近,亲自去了栾书所在的营寨。
话说,侯摽怎么就不怕留下军队被晋军吃掉,或是进入交战状态亲自去见栾书会被扣押?这个就要提到当代规则,以及天下人对晋国信誉的信任度了。
侯摽去见栾书将会发生什么事,那是另一段故事。
在“滑2”这边,晋军攻克城池之后,军队其实并没有进入城中,城池仍旧由侯氏的部队去把守,城内的管理也是侯氏的人在进行。
要说有什么变化,楼令率本部进入城内,城头换上了晋军的旌旗,城门时时刻刻打开,把守以及管理城池的郑人暂时归于智首指挥了。
楼令带着本部进入城中干什么的?他们在做的事情是维持治安,再保护己方的辅兵将一些运出城外。
该怎么说呢?这种情况大概是超乎现代人的理解了。
只不过,诸夏这边春秋时代的规则,一直到公元十世纪,乃至于是到近现代,规则还在周边的诸夏文化圈执行,其中就包括日本。
例如,日本那边的战争,分出胜负后兵卒归于胜利方,败方几乎不会有任何的抗拒,转眼间就能够立刻适应新的身份,马上献出自己的忠心。
有些学者将那种行为称之为“慕强”行为,其实就是诸夏古话“识时务者”的一种体现而已。
因为那样,近现代的日本搞出一种武士道,来扭转古已有之的规则,要求战败后兵卒宁愿自杀也不能立刻转换阵营。
美国一直试图摧毁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同时在日本搞“文化复兴”运动。
其实,美国想要的就是日本重新回到“慕强”的时代,变成一条听话的狗。
只能说,美国搞得挺不错,日本果然变成了听话的狗。
楼令所看到的每一个郑人,他们对于战败没有抗拒,无论有什么吩咐都会立刻执行,实话实说就是看不起那些郑人了。
“同样战败,齐人就表现得比郑人有骨气。”楼令心想。
然而,楼令显然是见识少了。
在当前时代,郑人的表现才符合春秋时代的三观,反倒是齐人的表现显得比较离经叛道。
那是齐人一直不服晋国,由于不服气而产生抗拒,自然不愿意配合。
郑人不一样,他们不止一次被晋军打得满头包,充分了解双方的差距,知道怎么做才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那也不能说郑人没有骨气,时代规则塑造的三观而已,多数诸侯国都是这样子的。
毕竟,诸夏列国的交战不是那种你死我活的战争,不涉及到国祚存亡,又与文化竞争无关,大多就是“点到为止”的打法,自然不会铆足劲拼命了。
换作诸夏列国与异族去打,情况就将变得不一样。
现在的楼令显然不知道区别,才会看不起投降后诸事配合的郑人。
侯氏的“滑2(现代巩县的西南区域)”并不是什么大城,居住在城内的人口不会超过三千,涵盖周边的总人口其实也就六七千。
储备在城内的粮食大多被运走,随同被运走的还有各类青铜器与农具、牲口。
“还留下部分粮食?”楼令巡视到粮仓,真的看到留下不少的粮食。
智兜笑呵呵地说道:“总不能让他们被饿死。”
听后,楼令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心想:“这大概就是郑人没有拼死抵抗的原因之一?”
另外,晋军是有在搬运城内的物资,只是跟大肆劫掠属于两回事。
军队只有司马所属的执法队入城,其余官兵都待在城内,抢劫也抢得很文明,更加不存在奸淫的情况发生了。
同时,不见有晋人去随意欺辱郑人,双方见到了基本就是相安无事,愿意聊几句也能笑脸相对。
第一次当占领军的楼令进行思考,大致归纳是一种:兄弟打架。
打归打,不弄成死仇。
这时候交锋,不久变成并肩而战的盟友,简直就是太正常。
后面,楼令得知战利品也有自己的一份,搞清楚情况之后,心想:“难怪都想往上爬啊!”
一场战争,主将与军佐必然分润来自下属的战利品,担任各种职位的人也能够分润,只是他们分润的占比少。
例如楼令成了司马,尽管没有实际参战,却是能够从全军获得的战利品里面分润到半成。
是半成,也就是百分之五,不是一半。
“撤出?”楼令被智首召唤过来,听到这个消息。
智首颔首说道:“侯氏退出战争,我们要继续推进了。”
啊?还能单独一个家族退出战争的?
这是楼令少见多怪了。
战场上选择偃旗都能退出交战,何况是国家模式呢。
只不过,侯氏要是没有取得郑君坚的允许就退出战争,逃过了这一场战争,后面却是一定要有很多罪得受。
智首的这一支部队等来了栾书的主力,两支部队会合之后,没有逗留向一个叫“密(位处现代密县的东南区域)”的地方开拔。
而没有等他们穿过太室山,栾书却是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栾书也没有通知为什么停止进军,更是看不出将大军驻扎在山区有什么担忧。
“看来,是邦交战场出现结果了?”楼令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种情况对于楼令还是首次碰上。
以前,楼令可是能够随意进出主将军帐,平时也能够旁听。
轮到栾书当政之后?楼令进帐要通名,更没有时刻去待在中军大帐的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