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劝谏(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四十章 劝谏(一)
老道士一番话,可谓是高屋建瓴,给李自成醍醐灌顶的感觉。
可是东征以来,攻必克,战必取,若是不去拿北京,先不说天下好英雄,帐下的兵士不会同意,就连李自成自己都不同意。
李自成俯身上前问道:“从秦之故土,到三晋大地如今全都入我囊中,北京城近在咫尺,若是不去摘最后的果实,断然没有道理。然而以仙长之高见,如何才算的上是明智之选。”
老道士见到崇祯为了见自己,连鞋子都没有穿,而且想起他诸多益民之事,心中颇为怜悯他的不容易。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陛下既然心怀天下,当选取一个既能取得北京,又能不受意外挫折的方法,才算是明智之选。既然陛下想让我说,请陛下先饶恕我忤逆您的罪过。”
李自成点头说道:“先生尽可言来,李自成不是那种不明事理之辈。”
老道士说道:“陛下倾全国之力,将半数中国纳入囊中,看似风光正劲,实则是轻师冒进,拿下京师绰绰有余,但是却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这是宋献策和牛金星缺乏锻炼,没有主持大局的缺陷。
大顺朝堂之上的君臣,没有主持国政的经验,更是没有长远之见。所有人都盼着您去北京登基,至于祸福之事,却没有看在眼里。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此理,陛下您且思量,大顺军攻克京师,就是最后的胜利了吗?”
李自成疑惑的说道:“仙长此话何意?”
老道士微微一笑说道:“东虏可在陛下这一盘大棋之中?”
李自成猛然一惊,问道:“仙长的意思是满清会与我为敌?”
老道士呵呵一笑,“难道陛下满朝文武就没有商议过此事?”
李自成摇摇头说道:“不是没有提过此时,不过声音却并不明显。”
老道士笑着说道:“满洲人觊觎我中原神器日久,从努尔哈赤开始,多次南下进犯,卢象升和洪承畴等当世名将名帅全都败在他们手中,你们莫非以为这些昔日打败你们的人物,不如你们强吗?他们都不败的敌人,你们就能轻易打败了吗?”
李自成看出了老道士对自己的嘲讽的意味,可是他却并不恼怒,在他看来,凡是对自己大顺好的事情,都值得自己去尊敬。
他谦逊的点点头说道:“不瞒仙长您说,眼下连战连捷,大家心里都是想着如何夺取京师,坐享荣华,至于鞑子的事情,却没有多少人上心,倒是李过和李岩跟我提过几次这件事情,但是都没引起我的重视。”
“为什么您不重视呢?莫非您认为李岩和李过这样的良将会蒙骗您不成?”
“我大顺的丞相牛金星和宋献策都认为,满洲人欺负欺负崇祯也就算了,若是敢来进犯我大顺,我大顺定然能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你们这想法有些奇特啊!你们这点儿人,能打得过他们的十万精锐?”
李自成辩解说道:“我们的细作送回情报,说鞑子的皇帝黄台吉已经病死了,多尔衮做了摄政王,朝中的大臣都不服气,他们的君主新丧,处理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他们应该不会南侵吧?”
“您就这点儿见识?还是回陕西吧。”老道士转过身去,做送客的姿态。
李自成赶忙行了一大礼说道:“还请仙长示下。”
见到李自成如此放下身份,老道士不忍心,再次转过头来说道:“多尔衮此人,在满清诸王之中,兵力最为雄厚,而且年纪轻轻,却雄才大略,昔年南侵都是他主持的,虽然朝臣不服他,但是军队却服他。他若是出征,朝臣虽然有意见,却不得不倾力支持他。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有新的中原王朝崛起,下一步打击的必然是他们。
所以他们会在你们稳定下来之前,不顾一切的打击你们。”
若是你们屯兵京师之下,立足不稳,崇祯与满清搭成协议,夹击与你,你该如何应对?再或者,你们攻克了京师,多尔衮趁你立足未稳,坐收渔翁之利,你又该如何应对?你的兵马在攻克京师中损失起码半数,到时候你又如何抗击鞑子?”
李自成皱着眉头,他深深的知道老道士言重深意,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询问道:“那我该如何应对鞑子的进犯呢?”
老道士眺望西北,确实见到龙气弥漫,这李自成该有皇帝命,若是他真的做了皇帝,也未必是坏事。
当下说道:“陛下若是龙登九五,在北京登基,可否会一如既往的爱民如子?”
李自成恭敬的说道:“我李自成就是一布衣,怎么会慢待我的兄弟姐妹?”
经过了反复的思考,老道士说道:“以贫僧之见,陛下不应该急于北上,而应该以现有土地为根据,修养生息,整顿吏治,训练士卒。同时消灭地方反抗势力,等到自身的内功修炼好,在调集全国精锐之兵,以真正的五十万精兵,去打北京,这才是万全之策。顺军虽然未必比鞑子的士兵精锐,但是料想五十万大军,也不是鞑子的十万精锐可以抗衡的。”
李自成觉得老道士说的非常有道理,可是他又想到;“自己现在俘虏了那么多官兵,身边粮草就已经不足了,而且这些年自己走的都是以战养战的路子,让他手下的文武治理国家,很可能将现在养起来的这一口锐气给化解掉,到时候在想打京师,就难了。”
李自成说道:“我大顺走到今天,靠得就是一口锐气,若是我停下脚步,先不说我们能否消化今日的领土,就算是消化了,士兵的太平久了,未必有今日的骁勇,再拿京师,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不知道仙长可有他法?”
老道士看着李自成,见到他神态焦急,知道他确实等不及了,而且眼下的形势,也不允许他去等。
心里顿时明白,刚才自己动了恻隐之心是错误的,完全是逆天而行,这天下本来就不是他李自成的,自己刚才又何必多言呢?
但是李自成爱民如子,又让他心生敬畏,难免就多了两句嘴。
老道士摇摇头说道:“陛下着急,我明白您的难处,可是鞑子若是不来也就罢了,若是真的来了,您感觉您真的能守住吗?您占据京师之后,跟大明不一样。他是集合中原之力与鞑子对抗,而您不一样,您能依仗的只是您身边的十万兵士。朝野的文人都不会帮您的,百姓也不会帮您的。陛下您如果不相信我所说,不若去让你那宋献策给您算上一卦,看看老道说的对不对。”
李自成魔障了一般,“万一鞑子杀来了,我大顺凭借京师与往日朝廷一般,与他们决战,能赢吗?”
第一百四十章 劝谏(一)
老道士一番话,可谓是高屋建瓴,给李自成醍醐灌顶的感觉。
可是东征以来,攻必克,战必取,若是不去拿北京,先不说天下好英雄,帐下的兵士不会同意,就连李自成自己都不同意。
李自成俯身上前问道:“从秦之故土,到三晋大地如今全都入我囊中,北京城近在咫尺,若是不去摘最后的果实,断然没有道理。然而以仙长之高见,如何才算的上是明智之选。”
老道士见到崇祯为了见自己,连鞋子都没有穿,而且想起他诸多益民之事,心中颇为怜悯他的不容易。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陛下既然心怀天下,当选取一个既能取得北京,又能不受意外挫折的方法,才算是明智之选。既然陛下想让我说,请陛下先饶恕我忤逆您的罪过。”
李自成点头说道:“先生尽可言来,李自成不是那种不明事理之辈。”
老道士说道:“陛下倾全国之力,将半数中国纳入囊中,看似风光正劲,实则是轻师冒进,拿下京师绰绰有余,但是却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这是宋献策和牛金星缺乏锻炼,没有主持大局的缺陷。
大顺朝堂之上的君臣,没有主持国政的经验,更是没有长远之见。所有人都盼着您去北京登基,至于祸福之事,却没有看在眼里。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此理,陛下您且思量,大顺军攻克京师,就是最后的胜利了吗?”
李自成疑惑的说道:“仙长此话何意?”
老道士微微一笑说道:“东虏可在陛下这一盘大棋之中?”
李自成猛然一惊,问道:“仙长的意思是满清会与我为敌?”
老道士呵呵一笑,“难道陛下满朝文武就没有商议过此事?”
李自成摇摇头说道:“不是没有提过此时,不过声音却并不明显。”
老道士笑着说道:“满洲人觊觎我中原神器日久,从努尔哈赤开始,多次南下进犯,卢象升和洪承畴等当世名将名帅全都败在他们手中,你们莫非以为这些昔日打败你们的人物,不如你们强吗?他们都不败的敌人,你们就能轻易打败了吗?”
李自成看出了老道士对自己的嘲讽的意味,可是他却并不恼怒,在他看来,凡是对自己大顺好的事情,都值得自己去尊敬。
他谦逊的点点头说道:“不瞒仙长您说,眼下连战连捷,大家心里都是想着如何夺取京师,坐享荣华,至于鞑子的事情,却没有多少人上心,倒是李过和李岩跟我提过几次这件事情,但是都没引起我的重视。”
“为什么您不重视呢?莫非您认为李岩和李过这样的良将会蒙骗您不成?”
“我大顺的丞相牛金星和宋献策都认为,满洲人欺负欺负崇祯也就算了,若是敢来进犯我大顺,我大顺定然能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你们这想法有些奇特啊!你们这点儿人,能打得过他们的十万精锐?”
李自成辩解说道:“我们的细作送回情报,说鞑子的皇帝黄台吉已经病死了,多尔衮做了摄政王,朝中的大臣都不服气,他们的君主新丧,处理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他们应该不会南侵吧?”
“您就这点儿见识?还是回陕西吧。”老道士转过身去,做送客的姿态。
李自成赶忙行了一大礼说道:“还请仙长示下。”
见到李自成如此放下身份,老道士不忍心,再次转过头来说道:“多尔衮此人,在满清诸王之中,兵力最为雄厚,而且年纪轻轻,却雄才大略,昔年南侵都是他主持的,虽然朝臣不服他,但是军队却服他。他若是出征,朝臣虽然有意见,却不得不倾力支持他。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有新的中原王朝崛起,下一步打击的必然是他们。
所以他们会在你们稳定下来之前,不顾一切的打击你们。”
若是你们屯兵京师之下,立足不稳,崇祯与满清搭成协议,夹击与你,你该如何应对?再或者,你们攻克了京师,多尔衮趁你立足未稳,坐收渔翁之利,你又该如何应对?你的兵马在攻克京师中损失起码半数,到时候你又如何抗击鞑子?”
李自成皱着眉头,他深深的知道老道士言重深意,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询问道:“那我该如何应对鞑子的进犯呢?”
老道士眺望西北,确实见到龙气弥漫,这李自成该有皇帝命,若是他真的做了皇帝,也未必是坏事。
当下说道:“陛下若是龙登九五,在北京登基,可否会一如既往的爱民如子?”
李自成恭敬的说道:“我李自成就是一布衣,怎么会慢待我的兄弟姐妹?”
经过了反复的思考,老道士说道:“以贫僧之见,陛下不应该急于北上,而应该以现有土地为根据,修养生息,整顿吏治,训练士卒。同时消灭地方反抗势力,等到自身的内功修炼好,在调集全国精锐之兵,以真正的五十万精兵,去打北京,这才是万全之策。顺军虽然未必比鞑子的士兵精锐,但是料想五十万大军,也不是鞑子的十万精锐可以抗衡的。”
李自成觉得老道士说的非常有道理,可是他又想到;“自己现在俘虏了那么多官兵,身边粮草就已经不足了,而且这些年自己走的都是以战养战的路子,让他手下的文武治理国家,很可能将现在养起来的这一口锐气给化解掉,到时候在想打京师,就难了。”
李自成说道:“我大顺走到今天,靠得就是一口锐气,若是我停下脚步,先不说我们能否消化今日的领土,就算是消化了,士兵的太平久了,未必有今日的骁勇,再拿京师,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不知道仙长可有他法?”
老道士看着李自成,见到他神态焦急,知道他确实等不及了,而且眼下的形势,也不允许他去等。
心里顿时明白,刚才自己动了恻隐之心是错误的,完全是逆天而行,这天下本来就不是他李自成的,自己刚才又何必多言呢?
但是李自成爱民如子,又让他心生敬畏,难免就多了两句嘴。
老道士摇摇头说道:“陛下着急,我明白您的难处,可是鞑子若是不来也就罢了,若是真的来了,您感觉您真的能守住吗?您占据京师之后,跟大明不一样。他是集合中原之力与鞑子对抗,而您不一样,您能依仗的只是您身边的十万兵士。朝野的文人都不会帮您的,百姓也不会帮您的。陛下您如果不相信我所说,不若去让你那宋献策给您算上一卦,看看老道说的对不对。”
李自成魔障了一般,“万一鞑子杀来了,我大顺凭借京师与往日朝廷一般,与他们决战,能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