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平泉镇只有两条主干街,呈“”型,供销社、邮局、国营饭店、公社、g委会等都在这两条街上,剩下还有一些镇居民住的小街巷,镇的外圈还有不算多的几个小工厂。
因平泉镇靠近燕京市,镇上的主要建设外观来看起来都修得还不错,红墙黑瓦,卫生也干净整洁。
这么一小点儿地方,十几人的知青小队怎么走都不会迷路。
何况作为第一批大规模下乡的知青,镇上居民现在对他们是好奇和欢迎的,不需要问他们已经帮忙指路,又有流鼻涕的小孩儿跟在他们屁股后头瞧热闹。
老实说,他们真有点像是在围观动物园里的猴子。
猴子之一叶榆与一小屁孩视线对上,那一小屁孩像是被踩了尾巴飞快躲开,好吧,小孩儿有点害羞。
她眨了眨眼睛,一边走,一边在脑子里画了一幅的平泉镇地图,这是她到一个陌生地方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公社在型两条主街交接处,还未靠近,他们看见公社门口挂着一张鲜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同志来到平泉大队”。
因火车比汽车先到,平泉公社门口已经结合了一群主要来自南方各座城市的知青,约有近四十人,加上本市的十几人,一共有五十多名知青。
可能因第一批知青多有自主选择权的缘故,知青们选择的要么特别艰苦的地方,亦或者听说富裕或让人向往的地方,燕京市附近的大队明显属于后者。
等过了前面几批,知青们基本上缺失自主选择权,就不能这样随心所欲了。
平泉公社一共有十二个大队,每个大队平均分三到五名知青。
据公社副社长说,再等一个小时左右,每个公社的大队长会亲自或派大队干部来镇上接走分配的知青。
第一批下乡知青还没来得及与当地闹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村民们还希望知青能真正帮忙建设他们的大队和改善当地的生活,对于知青多数人都是欢迎的。
大队被多分配一名,大队长还会认为这是公社重视自己,他们很高兴。
在等待的过程中,公社也为远道而来的知青们免费一顿午餐,每个人一个白面大馒头和两张杂粮饼,配上咸菜。
这其实已经算精心准备。
尤其是白面馒头,若非刚过了秋收还不一定能供的起,农村人虽然种小麦,但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吃几次白面。
城里的知青们家庭条件参差不齐,再富也不敢说自家天天顿顿白面馒头,哪怕钱够粮票未必够。
但任何时代总有装逼者。
来到乡下的他们还没有适应过来,带着一种从城里来的优越感,描述家乡的城市话语略显夸张,有的人已经在“指点江山”,关于如何建设好乡村。
还有人拿出他们家乡的特产显摆,也的确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
其中,又以一个扎着俩长辫子的苹果脸女孩最为夸张。
她带了一个文具盒,盒里没有装笔,装的是满满当当的大白兔奶糖,据说她妈就在沪上全国出名的大白兔奶糖厂里工作,从小吃大白兔奶糖长大的。
一下子成为焦点中心。
女孩还没有傻到把大白兔奶糖分给在坐全部人,毕竟知青加上公社干部,一文具盒的奶糖也不够,她用十颗奶糖泡了一大壶水,分给每个人一点。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大白兔奶糖是真的奶香浓郁,七颗大白兔奶糖泡一杯牛奶的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尽管因一大壶水量过大,十颗大白兔奶糖并没有泡成牛奶,但这甜甜的奶香味儿,即便很淡,在这个时代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不少人喝得很珍惜。
叶榆蹭着甜水,也记住这个异常大方的苹果脸女孩的名字花菲菲,笑起来像一只傻乎乎的可爱兔子。
在等大队长的同时,他们也去发电报给家里人报平安,这个时代没有电话,电报一个字需要一毛三,很多人能精简就精简。
尤其是叶榆这样家人已知她所到公社大队的知青,随大流发了一个“安”字回去。
各大队的人到了,基本上都是大队长亲自过来,大队长没时间也会派干部大队会计或民兵连长替他过来。
王家沟来的是大队长王志明,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看上去三十来岁,在诸位大队长当中绝对算年轻的。
他不仅壮,个子也很高,初步估计一米八以上,外罩一件长款军绿色的棉大衣,来自军人同款,腰杆挺得看笔直,脸也一直板着,看上去挺能唬人。
可能因王志明曾经当过兵,公社副社长对他态度上挺客气,但被鹤立鸡群的其他公社大队长对他未必全都服气,有好几个在他们聊天时有私下眼神打架。
叶榆以她超人的听力,还听见有人小声嘀咕:“有什么了不起。”
人缘有点差啊。
王志明不管也听不见其他的窃窃私语,和副社长聊了几句后,便开始叫人:“叶榆。”
“到。”叶榆举了个手,扛着行李往大队长那边走去。
因知青办那边有提前打招呼,王志明知道叶榆是村里嫁出去女儿的闺女,在看见叶榆第一眼时拧了下眉。
只觉得她未免也太瘦了,皮肤也比在场全部人都白,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城里的,地里的活也不知受不受得了。
直到又看见叶榆轻松扛起行李,方知什么叫“人不可貌相”,这精气神儿,不愧是他们王家沟出去的姑娘
“行李放在驴车上吧,”王志明介绍了下驴车旁边站着的一位老村民,“这是王进财同志,队里的牛和驴,王进财同志把他们都照顾得很好,你可以叫他财叔。”
叶榆跟着唤了声:“财叔。”
王志明又叫下一个:“花菲菲。”
巧了,正是那个苹果脸女孩儿。
花菲菲的行李也是大包小包,她人不算瘦,但个头小小的,力气不大,一下子拿不起这么多包裹,但因先前大白兔奶糖结下的人脉,周围有不少人帮她。
“韩景,徐飞。”
剩下两名知青是男青年,其中韩景来自燕京市,不要问叶榆为什么知道,因为他正是与叶榆同坐一辆车的路人甲青年。
韩景个头高,只比大队长王志明矮一点点,但可能因青春期在长身体,非常瘦,瘦成竹竿,脸上还有几颗藏不住的青春痘,正处于丑小鸭尴尬时期。
至于徐飞,身高一米七,带着眼镜,长得一副斯文书生的模样,但性子似乎不是,常笑出一行整齐的白牙。
两人都是外向的性子,他们声音洪亮地叫:“大队长,财叔。”又自来熟地和叶榆、花菲菲打招呼。
而花菲菲也是一个自来熟的性子,三人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
韩景,徐飞:“花菲菲同志,刚刚谢谢你的大白兔奶糖。”
花菲菲:“不客气,韩景你是燕京的啊有没有去看升旗我是为了这个特意报的燕京附近的公社。”
徐飞:“我也是我也是,还有长城”
韩景问:“叶榆同志,你这力气怎么练的”
花菲菲:“对啊,对啊,你扛着行李好轻松的样子,但你行李也不轻啊。”
叶榆:“天生的。”
花菲菲,韩景,徐飞:“牛啊”
叶榆:“”
闹腾是闹腾了点,但挺其乐融融的,在短暂的时间里,三人还认识不少其他知青,尤其是花菲菲,也不忘和他们告别,约好一定要去彼此的大队串门之类。
大队长听他们聊天也挺新鲜的,可能因这群年轻人为平泉镇带来不一样的活力吧,这和当年他刚参军成为新兵蛋子一样,到后面,才知道什么叫做军营的苦和累。
他催道:“行了行了,再不走,等回村里太阳都下山了。”
几人忙乖乖爬上驴车。
驴车载了他们一段不长的平地距离后,一到开始爬坡,大队长从驴车上下来,从坐车改为步行。
其他人:
财叔只说:“太重了,怕驴承不住。”
其实一两个人坐上去还是可以的,但大队长认为这些知青和刚入营的新兵蛋子一样,需要锻炼一下,本地村民赶集谁不是一人来回走个三、四十里不喘气,十岁小孩儿都可以,他们必须得可以。
何况驴车走山路真载不了那么多人,这年头,驴也很精贵。
于是除了驾驴车的财叔,剩下其他人都开始走路,遇见陡峭的下坡,需要按住行李,遇见陡峭的上坡,需要帮忙推车。
大队长也一样。
他们还发现,大队长的一只腿有点儿毛病,走路的时候,行走更是一高一低,这可能正是他退役的原因,但哪怕脚跛,上坡下坡的速度却一点都不慢。
花菲菲几人更不好说什么了,只能闷头往前走。
这个时代的山路和未来基建狂魔修的山路不同,有不少段路根本就是迅哥儿所说的“人走多了便成了路”,总之挺难走的,走路的时候需要一些小技巧。
韩景、徐飞、花菲菲仨从小在城里长大,除了徐飞因家乡山多见过外,其他两人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山路,走更不用说了,技巧什么的完全没有。
昨夜下过雨,山上泥坑又多。
他们的鞋子很快被污泥包裹,秋天的露水浸进去冷丝丝的。
三个人都以不同程度摔过跤,其中又以花菲菲次数最多,正因如此,她漂亮的皮鞋、棉衣里的白衬衣都脏兮兮不成样子。
花菲菲何成受过这些苦啊,胃疼腿疼腰疼屁股疼浑身都疼,眼泪汪汪的,但除了韩景徐飞这俩难兄难弟能激励她一两句让他们帮忙更像是帮倒忙外,其他人的心都好像是寒铁做的。
财叔且不说,驾车必须专注精神,他干活儿做事一向认真;
大队长通常目不斜视,除非害怕他们真摔到什么悬崖下面,才会叫他们小心这一段路,并且拒绝花菲菲多次的休息请求,整个路程都按他的节奏来;
再说叶榆,不仅她的力气与其外表极其不符合,体力也一样,崎岖不平的山路她走的比大队长都轻松,那么大一个泥坑,她刷一下子就飞了过去,轻飘飘落在对面的石头上。
那真的就是飞
若不是现在绝对不兴搞封建迷信,花菲菲都想问一下她是不是山里的妖精变得,话说她这外貌也像啊。
除了鞋底,叶榆和出发前一模一样,身上干干净净,不知情的看她还以为在郊游呢,实在有点打击队友。
叶榆并不知同队队友的幽怨与吐槽,知道了也不在意,用一句凡尔赛的话来说,她不仅在走山路,还在脑中画地图。
耳朵轻轻抖一抖,超人的听力又听见远处山林传来野味不,野生动物的叫声。
叶榆突问:“大队长,山里有狼吗”
什么
狼
花菲菲红红的兔子眼又飙出泪来,韩景和李飞腿一软差点摔倒。
平泉镇只有两条主干街,呈“”型,供销社、邮局、国营饭店、公社、g委会等都在这两条街上,剩下还有一些镇居民住的小街巷,镇的外圈还有不算多的几个小工厂。
因平泉镇靠近燕京市,镇上的主要建设外观来看起来都修得还不错,红墙黑瓦,卫生也干净整洁。
这么一小点儿地方,十几人的知青小队怎么走都不会迷路。
何况作为第一批大规模下乡的知青,镇上居民现在对他们是好奇和欢迎的,不需要问他们已经帮忙指路,又有流鼻涕的小孩儿跟在他们屁股后头瞧热闹。
老实说,他们真有点像是在围观动物园里的猴子。
猴子之一叶榆与一小屁孩视线对上,那一小屁孩像是被踩了尾巴飞快躲开,好吧,小孩儿有点害羞。
她眨了眨眼睛,一边走,一边在脑子里画了一幅的平泉镇地图,这是她到一个陌生地方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公社在型两条主街交接处,还未靠近,他们看见公社门口挂着一张鲜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同志来到平泉大队”。
因火车比汽车先到,平泉公社门口已经结合了一群主要来自南方各座城市的知青,约有近四十人,加上本市的十几人,一共有五十多名知青。
可能因第一批知青多有自主选择权的缘故,知青们选择的要么特别艰苦的地方,亦或者听说富裕或让人向往的地方,燕京市附近的大队明显属于后者。
等过了前面几批,知青们基本上缺失自主选择权,就不能这样随心所欲了。
平泉公社一共有十二个大队,每个大队平均分三到五名知青。
据公社副社长说,再等一个小时左右,每个公社的大队长会亲自或派大队干部来镇上接走分配的知青。
第一批下乡知青还没来得及与当地闹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村民们还希望知青能真正帮忙建设他们的大队和改善当地的生活,对于知青多数人都是欢迎的。
大队被多分配一名,大队长还会认为这是公社重视自己,他们很高兴。
在等待的过程中,公社也为远道而来的知青们免费一顿午餐,每个人一个白面大馒头和两张杂粮饼,配上咸菜。
这其实已经算精心准备。
尤其是白面馒头,若非刚过了秋收还不一定能供的起,农村人虽然种小麦,但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吃几次白面。
城里的知青们家庭条件参差不齐,再富也不敢说自家天天顿顿白面馒头,哪怕钱够粮票未必够。
但任何时代总有装逼者。
来到乡下的他们还没有适应过来,带着一种从城里来的优越感,描述家乡的城市话语略显夸张,有的人已经在“指点江山”,关于如何建设好乡村。
还有人拿出他们家乡的特产显摆,也的确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
其中,又以一个扎着俩长辫子的苹果脸女孩最为夸张。
她带了一个文具盒,盒里没有装笔,装的是满满当当的大白兔奶糖,据说她妈就在沪上全国出名的大白兔奶糖厂里工作,从小吃大白兔奶糖长大的。
一下子成为焦点中心。
女孩还没有傻到把大白兔奶糖分给在坐全部人,毕竟知青加上公社干部,一文具盒的奶糖也不够,她用十颗奶糖泡了一大壶水,分给每个人一点。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大白兔奶糖是真的奶香浓郁,七颗大白兔奶糖泡一杯牛奶的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尽管因一大壶水量过大,十颗大白兔奶糖并没有泡成牛奶,但这甜甜的奶香味儿,即便很淡,在这个时代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不少人喝得很珍惜。
叶榆蹭着甜水,也记住这个异常大方的苹果脸女孩的名字花菲菲,笑起来像一只傻乎乎的可爱兔子。
在等大队长的同时,他们也去发电报给家里人报平安,这个时代没有电话,电报一个字需要一毛三,很多人能精简就精简。
尤其是叶榆这样家人已知她所到公社大队的知青,随大流发了一个“安”字回去。
各大队的人到了,基本上都是大队长亲自过来,大队长没时间也会派干部大队会计或民兵连长替他过来。
王家沟来的是大队长王志明,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看上去三十来岁,在诸位大队长当中绝对算年轻的。
他不仅壮,个子也很高,初步估计一米八以上,外罩一件长款军绿色的棉大衣,来自军人同款,腰杆挺得看笔直,脸也一直板着,看上去挺能唬人。
可能因王志明曾经当过兵,公社副社长对他态度上挺客气,但被鹤立鸡群的其他公社大队长对他未必全都服气,有好几个在他们聊天时有私下眼神打架。
叶榆以她超人的听力,还听见有人小声嘀咕:“有什么了不起。”
人缘有点差啊。
王志明不管也听不见其他的窃窃私语,和副社长聊了几句后,便开始叫人:“叶榆。”
“到。”叶榆举了个手,扛着行李往大队长那边走去。
因知青办那边有提前打招呼,王志明知道叶榆是村里嫁出去女儿的闺女,在看见叶榆第一眼时拧了下眉。
只觉得她未免也太瘦了,皮肤也比在场全部人都白,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城里的,地里的活也不知受不受得了。
直到又看见叶榆轻松扛起行李,方知什么叫“人不可貌相”,这精气神儿,不愧是他们王家沟出去的姑娘
“行李放在驴车上吧,”王志明介绍了下驴车旁边站着的一位老村民,“这是王进财同志,队里的牛和驴,王进财同志把他们都照顾得很好,你可以叫他财叔。”
叶榆跟着唤了声:“财叔。”
王志明又叫下一个:“花菲菲。”
巧了,正是那个苹果脸女孩儿。
花菲菲的行李也是大包小包,她人不算瘦,但个头小小的,力气不大,一下子拿不起这么多包裹,但因先前大白兔奶糖结下的人脉,周围有不少人帮她。
“韩景,徐飞。”
剩下两名知青是男青年,其中韩景来自燕京市,不要问叶榆为什么知道,因为他正是与叶榆同坐一辆车的路人甲青年。
韩景个头高,只比大队长王志明矮一点点,但可能因青春期在长身体,非常瘦,瘦成竹竿,脸上还有几颗藏不住的青春痘,正处于丑小鸭尴尬时期。
至于徐飞,身高一米七,带着眼镜,长得一副斯文书生的模样,但性子似乎不是,常笑出一行整齐的白牙。
两人都是外向的性子,他们声音洪亮地叫:“大队长,财叔。”又自来熟地和叶榆、花菲菲打招呼。
而花菲菲也是一个自来熟的性子,三人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
韩景,徐飞:“花菲菲同志,刚刚谢谢你的大白兔奶糖。”
花菲菲:“不客气,韩景你是燕京的啊有没有去看升旗我是为了这个特意报的燕京附近的公社。”
徐飞:“我也是我也是,还有长城”
韩景问:“叶榆同志,你这力气怎么练的”
花菲菲:“对啊,对啊,你扛着行李好轻松的样子,但你行李也不轻啊。”
叶榆:“天生的。”
花菲菲,韩景,徐飞:“牛啊”
叶榆:“”
闹腾是闹腾了点,但挺其乐融融的,在短暂的时间里,三人还认识不少其他知青,尤其是花菲菲,也不忘和他们告别,约好一定要去彼此的大队串门之类。
大队长听他们聊天也挺新鲜的,可能因这群年轻人为平泉镇带来不一样的活力吧,这和当年他刚参军成为新兵蛋子一样,到后面,才知道什么叫做军营的苦和累。
他催道:“行了行了,再不走,等回村里太阳都下山了。”
几人忙乖乖爬上驴车。
驴车载了他们一段不长的平地距离后,一到开始爬坡,大队长从驴车上下来,从坐车改为步行。
其他人:
财叔只说:“太重了,怕驴承不住。”
其实一两个人坐上去还是可以的,但大队长认为这些知青和刚入营的新兵蛋子一样,需要锻炼一下,本地村民赶集谁不是一人来回走个三、四十里不喘气,十岁小孩儿都可以,他们必须得可以。
何况驴车走山路真载不了那么多人,这年头,驴也很精贵。
于是除了驾驴车的财叔,剩下其他人都开始走路,遇见陡峭的下坡,需要按住行李,遇见陡峭的上坡,需要帮忙推车。
大队长也一样。
他们还发现,大队长的一只腿有点儿毛病,走路的时候,行走更是一高一低,这可能正是他退役的原因,但哪怕脚跛,上坡下坡的速度却一点都不慢。
花菲菲几人更不好说什么了,只能闷头往前走。
这个时代的山路和未来基建狂魔修的山路不同,有不少段路根本就是迅哥儿所说的“人走多了便成了路”,总之挺难走的,走路的时候需要一些小技巧。
韩景、徐飞、花菲菲仨从小在城里长大,除了徐飞因家乡山多见过外,其他两人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山路,走更不用说了,技巧什么的完全没有。
昨夜下过雨,山上泥坑又多。
他们的鞋子很快被污泥包裹,秋天的露水浸进去冷丝丝的。
三个人都以不同程度摔过跤,其中又以花菲菲次数最多,正因如此,她漂亮的皮鞋、棉衣里的白衬衣都脏兮兮不成样子。
花菲菲何成受过这些苦啊,胃疼腿疼腰疼屁股疼浑身都疼,眼泪汪汪的,但除了韩景徐飞这俩难兄难弟能激励她一两句让他们帮忙更像是帮倒忙外,其他人的心都好像是寒铁做的。
财叔且不说,驾车必须专注精神,他干活儿做事一向认真;
大队长通常目不斜视,除非害怕他们真摔到什么悬崖下面,才会叫他们小心这一段路,并且拒绝花菲菲多次的休息请求,整个路程都按他的节奏来;
再说叶榆,不仅她的力气与其外表极其不符合,体力也一样,崎岖不平的山路她走的比大队长都轻松,那么大一个泥坑,她刷一下子就飞了过去,轻飘飘落在对面的石头上。
那真的就是飞
若不是现在绝对不兴搞封建迷信,花菲菲都想问一下她是不是山里的妖精变得,话说她这外貌也像啊。
除了鞋底,叶榆和出发前一模一样,身上干干净净,不知情的看她还以为在郊游呢,实在有点打击队友。
叶榆并不知同队队友的幽怨与吐槽,知道了也不在意,用一句凡尔赛的话来说,她不仅在走山路,还在脑中画地图。
耳朵轻轻抖一抖,超人的听力又听见远处山林传来野味不,野生动物的叫声。
叶榆突问:“大队长,山里有狼吗”
什么
狼
花菲菲红红的兔子眼又飙出泪来,韩景和李飞腿一软差点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