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凿通逸史 > 第六十二回 兄弟阋墙惊风雪 顽童笑闹惹波涛

第六十二回 兄弟阋墙惊风雪 顽童笑闹惹波涛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兽性总裁求负责纯阳第一掌教通天神捕正版修仙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兄弟同心利断金,古论在耳谁复闻?君看多少亲骨肉,翻脸无情杀至亲!

    乌丹太子看着武士砍瓜切菜一般的诛杀着围困中的人,心情舒畅,这是他很长时间都没有的感觉了,他没想到这一次果断出手,竟然如此的顺利,没有半点阻碍就成了大功。看着乌丹笑嘻嘻的对着眼前的惨景,铖乙心头寒战,那里面有他的亲兄弟,和他关系最亲近的人,他仍然毫不犹豫的下了杀手,而且志得意满!

    终于,广袤的雪原上只剩下狂风的怒号,五千骑士恐怖的狰狞面孔,齐刷刷的立于风雪中,地面上没有了能够移动的活物,白雪迅速地掩盖住了满地的殷红。乌丹挥手,骑士齐声欢呼:“呜嗷!”声彻九天,铖乙被匈奴骑士的精神震撼了,胸中狂热的烈火在燃烧,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喊:“呜嗷!”

    收拢了无主的战马,盔甲器帐,乌丹率领骑士凯旋而归。战马小心地绕过地上的死人、死马,迤逦而行。乌丹的脸上涨红,他的眼睛明亮的瞪着,鼻孔急剧的煽动,他还没有平息自己的情绪。突然,有人惊叫起来,众人只见地上一个露出了雪层的干枯无血的手伸出,在乌丹经过的时候,抓住了马上的乌丹,把乌丹扯下马来!这一切发生的如此突然,铖乙、宇侣之等人都是高手,也来不及反应,眼睁睁的看着乌丹被人捉进了雪窝中,两个人在雪地里翻滚,厮打。众人却是束手无策。那个人竟然是儋岩王子!他脸上满是血泥。恐怖极了。他双手紧扼住乌丹的咽喉,把仅剩的一点点力气合着满腔的愤恨灌注双手,压进乌丹的体内。他没想到乌丹如此的卑鄙,偷袭了他,而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他本来正骑着马,急于回到单于庭的大帐中享受自己的惬意生命,羊羔美酒,绝色的美人。一阵狂风,刮起了一蓬飞雪,他刚想骂一句“该死的老天!”发觉不对,一支利箭已经在飞雪后面到了面门!他来不及多想,仰身避过,刚刚坐起,又是一支箭,他不用看,也根本看不到对方,却也知道是谁射的。这么劲道、霸气的箭,当今只有一个人。他知道的一个人能够射出。他躲得了第一箭,躲不过第二箭,这一箭中在了他的脸上,他一头栽到马下,耳中听得四面喊杀的声响,他的手下的惨叫连连,战马的悲鸣,对手的狂笑,原来怒号的狂风反而好像女人温柔的喘息。他失去了知觉。

    乌丹十分自信自己的箭法,他的连珠三箭在草原上是当之无愧的一绝,没有人能够躲避、破解得了的,儋岩的本领自是不弱,只是看跟谁比。在乌丹的眼里,他还是一个孩子,虽然他的胡子一经长出来了,身边也有很多的女人。他过于自信了,见儋岩中箭,心中有点愧疚,就没有上前验证,也没有让人验证。没想到儋岩虽然是脸上中箭,但他也算了得,躲得一躲,避得一避,并没有伤到要害。他顺势落马,窝在雪泥里。他也没有想到乌丹并没有去查看他的死活,竟然是非常的自信一箭就要了他的命!躲在雪窝里的儋岩心头滴血,他本想等着乌丹的人马离开,再悄悄地逃脱。只是,他难以忍受乌丹的洋洋自得,在乌丹熟悉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乌丹粗鲁的喘息声清晰可闻时,他终于放弃了隐忍的念头,在乌丹经过身边的机会,上前偷袭。只是他忘了自己毕竟身负重伤,毕竟他的武艺大半是跟乌丹学的,乌丹在开始的时候心中慌乱,被儋岩占了上风,很快的,他回过神来,翻过了身,拳脚雨点一般的落在儋岩的身上、头上,儋岩迅速地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眼睛没有了光彩,嘴鼻、耳朵、眼睛中流出了血,呼吸微弱了。众人也回过神来,上前扶起了乌丹,乌丹挣脱了大伙,拔出了佩刀,一刀劈落,儋岩的头颅滚到了一边,他才长出了一口气,一下子坐在了雪窝里,起不来了!

    宇侣之命大队人马继续前行,儋岩偷袭乌丹,两人厮打,说起来话长,实际只是转瞬间的事。前面的人马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后面的人马也只是看到前面有些混乱,想要停下看看,被人轰走了。

    乌丹终于站了起来,把儋岩的脑袋拿起了,看着肿胀的人头,虽然已经分辨不出眉眼,但是那种狠戾、不平之气仍在。乌丹想了想,扔下人头,跨上马,众人跟着,没有了兴高采烈地气氛。

    在乌丹的人马过去了很长时间,在雪窝里有人钻了出来,掸掸身上的雪,舔舔嘴唇,到了儋岩尸体跟前,注目了一会,把儋岩的人头拿起,放进了一个牛尿胞里。儋岩的佩刀、佩剑早已经没有了影子,他在尸体上摸索了一会,摇头站起,消失在茫茫风雪中。

    德诚带着人马和战利品回到了自己的营帐,立马拔营起帐,回到了左贤王部,剩下擦屁股的事,他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乌丹太子带着铖乙、宇侣之等人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大帐。他知道,一天的风雪,才刚刚开始。

    铖乙走出了太子的大帐,正不知该往哪里,一个人远远地招手,铖乙过去,没想到他一过去,那人转身就走,看身形和走路的姿势,铖乙奇怪,跟着那人在雪地里款款而行。这时候人们都躲在帐幕里面喝酒、烤火,外面即使有几个人,也找避风的地方去躲避风雪去了,竟然没有一个人。铖乙远远地跟着那人到了一处帐幕的前面,那人躬身进了帐幕,铖乙艺高人胆大,也跟着进了帐幕。里面和外面就是两个世界,热气腾腾,人声鼎沸的。那个人在一群喝酒的人旁边对他点头。铖乙跟过去,那人这一次没有再走,招手要伙计过来。一个满脸油光的人过来。躬身说道:“大爷。要怎样?”

    “给我们找个地方。”声音竟然是个女人。伙计领着两人到了一个昏暗的角落,一个破败的坐头,腐烂的气息,铖乙皱眉,那人却是一屁股坐下,对铖乙一笑:“您大老爷包涵了!”

    铖乙只得坐下,他这时候已经知道对方是谁了,居然是黎幹公主米叶尔的侍女。好像叫做密尔萨姆的。

    那人摘下了风帽,露出了花一样的脸,笑眯眯的看着铖乙,说道:“抱歉得很,请大人到这里相见。”

    铖乙恍然,她就是前些天刚到单于庭时,夜里在帐幕间穿行的夜行人,当时虽然没有见到她的容貌,她的身形、眼睛却是印象深刻,在外面走的时候就觉得眼熟。只是想不起在什么时候见过,现在对面坐下了。就记起来了。铖乙笑笑,知道对方肯定还有话说,他不急。伙计送上了几只羊蹄,一袋酒,两只盛酒的牛角,走了。萨姆把酒倒进了牛角杯,递给了铖乙一杯,自己拿了一杯,举手示意,一口饮了,铖乙也喝了,两人都没有说话,一杯一杯不停地倒,一袋酒很快喝干了。萨姆对铖乙微笑,她的脸红晕满脸,眼睛水汪汪的,娇艳欲滴,铖乙心中微动,原来黎幹美女,不仅是公主貌若天仙,侍婢也个个美艳如花,自己的眼睛和心思只是放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忽略了其他。他尴尬的对萨姆一笑,脸上腾起了红云。

    萨姆却不知道他的心思,招手又要了一袋酒。铖乙微笑道:“原来你是要找人陪你喝酒的!我却已经不能喝了,我有个大哥,他喝酒的本领不是天下第一,也是天下第二!我找他来陪你喝酒怎样?”

    萨姆皱起了鼻子,哼道:“谁要你找人!我哪里不能喝酒了,多的人想我陪喝酒。”她是个黎幹女子,说话有些混乱,本来想说“很多人想要陪我喝酒。”却说成了“想我陪喝酒。”不过大致的意思是一样的。

    铖乙笑笑,擦擦脸上的汗,他本就不善于跟女子打交道,小时候,整天跟着母亲,母亲对他自然是呵护备至,然后就是学文习武,身边都是些男孩们,家中就没有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后来到了草原上,就是主人的两个女儿,每天只是使唤他,欺负他,他从来没有跟小女孩在一起过,觉得自己就是应该被女孩使唤的,每天给她们干这干那的,心中却是欢愉多于恼怒;后来跟着卫长风、难容,难容虽然跟他年纪相仿,却像个大姐姐一样,像他妈一样对他嘘寒问暖的,根本不像玩伴;后来遇见了赤鹰,两人在一起,有时候像是敞开了心扉的朋友,无所不谈;有时候又像是陌路人一般,互相提防着,害怕对方伤害自己,铖乙一直闹不清赤鹰跟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是利用自己呢,还是真的喜欢自己?他有时候想要问问她,只是张不开嘴。赤鹰的死,使得他一时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也后悔自己没有及时问清楚她的想法。后来,在他心情落寞的时候,遇见了天人一般的米叶尔公主,他的心魂自然就放到了她的身上,再也无法挪开!他爹和乌丹等人都给他女人,他总觉得索然无味,打不起精神。那些女人到处传扬他的“无用”,他爹铖铁旋焦急的不得了,以为他有什么毛病,请驼子给他看病、开药。乌丹也推荐了几个医生,拿出了从汉地皇宫中得到的秘药给他。铖乙弄得哭笑不得,把所有的药都给扔了,气的不愿回家。

    萨姆看他不说话了,以为他生气了,笑道:“你,大男人,还脾气发了!”

    本来想说“你还要发脾气”,说成了“脾气发了”。铖乙笑笑,“不是。我没有脾气发的。对了,你到底找我什么事?不单单是喝酒吧。”

    “怎么?大姐喊你喝酒不愿意?那行,你走吧!不过,有一个人你恐怕再也见不到了!”

    铖乙作势要走,萨姆讥笑的看着他,他坐了下来,拿起酒袋给萨姆倒了一杯酒,自己也倒了一杯,说道:“来来,我敬你一杯!”喝干了,让萨姆看。萨姆笑了:“真的是有人让我找你!不然。我才懒得理你!有人在暗中打算对你们汉人不利!你一定要注意了。不然丢了小命。可来不及了。”

    铖乙一愣,不知她说的真的假的,但是不管真假,这都是十分重要的消息,特别是对他们家,他爹的紫极宫。他看着萨姆的眼睛,说道:“是谁?”知道对方不会告诉他的,还是不死心要问一问。果然萨姆摇头了。“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那,是谁让你告诉我的总可以吧?”

    “哦,不可以。到了该你知道的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两人把一袋酒又喝完了,萨姆戴上了风帽,重新让人难辨雌雄了。铖乙喊过伙计,算了酒钱。伙计点头哈腰的陪着笑脸,把他们送到外面。萨姆大摇大摆的走了,铖乙看着她的身形消失在帐幕群中,正要上前追踪。那个伙计又出现了,说道:“都尉大人。有人请!”

    铖乙看着他油光发亮的圆脸,他的眼睛眯成了缝,看不出别的表情,说道:“头前带路。”跟着伙计到了另一个帐幕,掀开帘子进去了,一个伙计打扮的人接着了,原来的伙计退出去了。铖乙觉得他们有点虚张声势,故作神秘了。这个伙计腰身伛偻,走着路叹着气,好像有太多的不如意,铖乙听着他的叹息,心情无端也沉重起来。伙计领他到了一个坐头,两个人已经在坐着,面前的酒菜没有丝毫的挑动。伙计到了跟前低声说:“二位大爷,都尉大人到。”

    那两人急忙站起,对着铖乙躬身施礼,铖乙赶忙还礼,一人说道:“都尉大人莫怪!唐突得很,不想大人还是来了!”言下之意竟然是算到铖乙不会来。

    铖乙看着两人,面生得很,心中起疑,不知对方是什么人,也暗中后悔,不该过来。两人伸手,请铖乙坐了上位,两人在铖乙坐下后,才重新坐下。二人一个三十多岁,粗壮精悍,一个四十来岁,面色白皙,两人竟然看不出主从,居然是同时说话,同时进退。铖乙暗暗纳罕。两人坐下之后,不停地劝铖乙吃菜喝酒,铖乙摆手,说自己刚刚吃喝了,二人哪里肯依?铖乙弄得哭笑不得,只得勉强吃了几口。停下了,说道:“二位不知招呼在下何事?敬请见告,在下还有事情,不能多等。”

    两人互相看看,那个白面人说道:“在下司空文正,这位是司徒否英。我们两人奉了汉使大人之命,前来见都尉大人。”

    铖乙一愣,这两个名字他有点耳熟,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听到过,“汉使?哪位汉使?”

    这些年到单于庭的汉使也有几位,都被匈奴扣留了,不让回去汉庭,这些汉使还有他们的随从在单于庭穷极无聊,每天都有几辈因为惹是生非被都尉部的卫士捉了,诈些钱物,不然就打一顿,或者带到汉使住处羞辱一番。铖乙来了之后还抓过几次,铖乙让卫士把他们放了,卫士见铖乙没有兴趣,也渐渐的不理他们了。不过铖乙听说还有卫士捉了人私下里讹诈钱物,他也没工夫多管。以为这两人也是为了这些事来的。

    司徒否英说道:“哪位汉使?只有张骞一位!”

    铖乙又是一愣:“张骞大人?怎么回事?哦,你们两位,我想起来了,你们也是跟着张骞大人到了草原的!两位可好?”他站了起来,给二人行礼。这俩人在汉地中土,可是大大有名。两人见铖乙记起了他们,略有些得意,毕竟好多年没有人还知道他们两人了,虽然浮名对他们已经不再重要了,但往昔的岁月又怎能轻易地忘却?

    铖乙给两人行了礼,三人重新坐下,铖乙动问:“两位前辈,这些年到了哪里?我以为再也见不到前辈了!”

    司空文正抿了一口酒,说道:“到了草原上,我们兄弟在单于庭待了一段时间,在大人和众英雄在嫣然山大战的时候,我们已经跟着丁零王离开了单于庭,没有机会襄逢盛事。”

    这司空文正和司徒否英乃是汉丞相卫绾的弟子,学得了满腹的经书战策,以为老师当了丞相,他们就可以飞黄腾达,跟着在朝中施展自己的怀抱,治国安邦。辅佐圣主。怎奈那卫绾丞相是个大儒。心中只有皇帝。一心要做个忠臣、名臣,得罪了皇太后,被迫自杀了。一时间儒生人人自危,许多人废弃了诗书的学业,转而学道练功。司空文正和司徒否英不忍离开老师,照顾师娘和老师的家庭,你想,如今树倒猢狲散。有多少人盯着丞相家中的产业?有一个歪头三,一个吊眼能,平日里因为跟卫丞相夫人有些远亲,在家中走动过几次,想要仗着丞相的威风,做些事情。怎奈丞相一时大事缠身,顾不了这么些亲戚,两人心中气愤。如今见丞相倒了,就带着人到丞相家中寻事。司空文正、司徒否英本就看不起这样的无赖之徒,现在见他们上门欺负恩人。心中恼怒,上前拦挡。这些人又岂是两个学生弟子能够阻止得了的?两人却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被歪头三、吊眼能推推搡搡推倒地上,旁边几个落井下石之辈见了,正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上前是一阵的拳打脚踢,打的两人口鼻蹿血,昏头涨脑。卫夫人让人拦也拦不住,气得不行,坐在堂上流泪。这些人打了人,拿了一些东西,挤挤搡搡的就要出门。那司空文正年轻气盛,司徒否英头脑发热,随手抓住了身边的东西,上前对着歪头三、吊眼能头上、身上就是一下子,两人头一歪,身子一秃噜,就没了气息了。也是两人该死,也是司空文正、司徒否英该当受苦,他们两个手中竟然拿的是平日里用来装门面的宝剑,给了两个无赖一人一下。两个无赖也没有想到两人竟然敢动家伙,失了防范,被两个书生得了手。出了人命之后,官府不得不管了,把两人抓了起来。一时间满城轰动,很多老人走上公堂替二人请命。这时候皇太后也后悔逼死了卫绾丞相,心中亏欠,暗示大臣对卫绾的门人弟子从轻发落;丞相窦婴,感激他们为旧主忠心,为老师尽孝,只是把他们下入大牢,流配边庭效力。这时候正好汉使张骞出使西极大月氏,缺少人手,两人就做了汉使的随从。

    张骞对二人也是心中敬佩,如何敢以随从相看?处处优礼有加。二人经了牢狱之灾,心中的火气竟然没有丝毫的减去,反而是更加的气盛。要不说名气也害人,两人有了天下的盛名,就以为自己如何的了不起,在出使的路上就跟四方的豪杰不对劲了,目中无人,盛气凌人。张骞毕竟只是一个护卫出身的使臣,对于这些成名的人物也不知道如何劝解。汉使被匈奴人劫持了,众人没有了约束,各自想法,两人和三山五岳的江湖豪客说不到一起,只是跟铖铁旋、门先生等少数几个持重的人谈得来,大伙结伴到了单于庭,也就是那时候,铖乙听说了他们的故事,对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后来铖乙丢了,两人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

    他们到了单于庭,想着如何把汉使带出匈奴,只是匈奴看顾得紧,一直没有机会。他们在单于庭,为了生存,这司空文正写得一手好字,司徒否英却是雕刻的好手,有几个匈奴的贵人,向慕中华的文明,见两人文质彬彬的,听说他们的手艺高明,请到家中,教小孩写字刻花。两人没想到自己的满腹治国安邦的才学,如今为了糊口,竟只能做些蒙学之事!两人在单于庭贵官家中就没有能做三天的,一般不是一场就跟人吵起来,就是一天下来,人家请他们另谋高就。两人心中正在不忿,丁零王找上门来。

    丁零王却是听了张骞的议论,说汉庭如何的繁华,文明如何的兴盛,丁零王欣羡莫名,要求张骞能够派人前往丁零,帮助他教化部族的蒙昧。张骞就想到了两人,知道两人的抱负,也知道两人的本事,才推荐了两人给丁零王。丁零王马上就找到了两人,请两人到自己的帐幕。这两人在中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学,到了匈奴还是无人赏识,突然就有一个人,而且是一国之君礼贤下士,前来邀请!两人大喜过望。两人抑制住心中的激荡,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跟丁零王谈起了中原的山水城郭,教化文明,他们两人跟张骞另有不同。那张骞虽然是个使节的身份,不过说到底也只是朝廷的一个武骑郎,没有多少书墨在肚子里。这俩人却是名师教下的高徒。说起话来引经据典的。什么子曰诗云的说的丁零王和他的部从目瞪口呆,想不到世上还有这样的文明经典。两人尽展胸中所学,丁零王却是洗耳恭听,自然是宾主尽欢,一番倾谈之后,丁零王更是坚定了向慕中华文明之心,礼聘两人为丁零的国师。

    同时跟他们一起被丁零王聘取的还有三人,一个是孔几近。一个是孟平通,还有一个叫做曾大眼。这几人本是名门之后,只是这名门望族也有外人不知道的难处,他们的子孙从小受得是诗书传家的教训,每天耳濡目染的是家族的荣耀,前人的光辉,树有千枝,总有些不直的枝杈,这三人不幸就是那些长歪的枝杈。几个人在家里总是因为不好好读书而挨打,打的多了。大人也放弃了,小孩挨打多了。自然有着不一样的气质。三人一见之下,就成了好朋友,把另外两人当做了知己。三人呼朋引伴,四处游荡,家里人见他们已经如此,也就懒得再管了。这三人更是如没尾巴鹰一样,十天半月也不回家一趟。三人胡闹了几年之后,看看家里其他孩子都在人前慢慢的出息了,心中开始焦躁起来,也是合该有事,当今太子还是太子的时候,征集天下贤才,那鲁地乃是礼教圣地,自然是很多的硕儒被安车蒲轮礼请到了长安。三人不学无术,不知道安车蒲轮乃是朝廷对有学问,年高德劭的人的礼遇,三人看那车子华美,转转悠悠在车子周围来来去去的。大人以为他们小孩子好奇,就没有在意。三人看看周围没有了人,瞅马夫一不注意钻进了车里,在车里打闹了起来。车子却是骏马所拉的,那马只觉得身后不停的有人晃动,以为是让自己跑起来呢!“咴咴”嘶鸣,挣脱缰绳,迈开腿,跑了起来。三人只觉得马车腾云驾雾一般,身子咯噔噔的挺美,却不知道已经闯下了大祸。

    马车没有人跑开了,大伙都出来看怎么回事,马车已经顺着大街一路跑远了,街上行人见几匹马疯了一般拉着一辆马车,马车上恍惚还有几个小孩,都是惊叫连连。直到马车跑到了城门边,被巡城的军官上前抓住了马缰,才停了下来。车上三个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冷汗的小孩,已经昏头十二章了。再看马车,已经快散了架了!

    官府不敢隐瞒,把三人的事情上报,一直报到了长安,皇帝大怒,这是欺君之罪啊!只是本来是请人家大人的,现在因为出了这事,怪罪人家,也好像说不过去,就把马夫给杀了,对负责办事的官员罚俸了事。虽然对三家没有什么责罚,这三家却是脸上无光,把自己孩子领回去严加看管。这几个孩子也算是出了名,成了没出息的代名词。

    听说张骞要出使大月氏,几家大人一商量,这几个人啊,别留在眼前生气了,干脆找人让他们出塞去吧,不求他们建功立业,只求他们历练历练,不惹事就行。虽然他们的母亲都不愿意,哭诉求情,只是已经无法更改了。窦婴和灌夫如何愿意要他们?只是看他们苦苦相求,可怜他们家门不幸,摊上了这样的儿孙,勉强取了他们。张骞却不知道其中的底细,以为他们是名门之后,是给自己这支队伍增光添彩的,欣喜不已。这几人听家里人说是让他们出使历练的,还以为是让他们做汉庭的使节的,一个个兴冲冲地到了长安。结果是大失所望,却是做别人的随从。几人心头郁闷,只是被家人看的紧,只得跟着汉使来到塞外,不过却因此脱离了家人的看管,队伍中没有人敢给他们脸色看,就连汉使张骞也不行。几人这一下大乐,自由自在的,既没有什么人管束,也不用每天读经典、背诗数,彻底地放松了。张骞原来以为他们家世渊源,一定是饱读诗书,胸中才学惊世,哪知道跟他们谈过几次,几人却是懵懂得很,不知所云,开始还以为他们也是犯了事,心里胆怯,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几个却是怪胎、奇葩,名人之后不假,却是硬壳的如假包换的三个混球!心里那个气啊!心说,这出来吃苦受罪的,还有人托人情、找关系的?对三人的心情就淡了,三人觉得张骞不够意思,对他们不尊重,对于汉使被匈奴截留,不以为然,觉得张骞丢了人了,如果是咱们兄弟,就不会这样。张骞在丁零王面前,把几个人的家世一说,丁零王却知道孔子是中国大儒,欣喜若狂,非要这几个人不可。

    丁零王爷慕华风,重金礼聘汉家雄;齐鲁自来多豪杰,捉笔无剑傲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