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风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胤祚拱手道:“今儿个得闲了,想上朝看看,毕竟做儿臣的也要为皇阿玛分忧不是?”说罢,目光扫过阿尔吉善,后者笑着冲他拱拱手,但是眼中浮现一抹明显的不屑之色。
三人又闲聊了一阵,不多时,午门开启,穿着黄色软甲的禁宫侍卫们鱼贯而出分列两旁,司礼太监从无门中走出,尖细的嗓音高喊道:”时辰已到,百官上朝!“
列为臣工们停止了交谈,按照各自的品级站好,索额图和纳兰明珠二人站在百官的最前面,而胤祚作为皇子则站在了百官的斜前方,保持着这种队形,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肃穆前行。
一扇扇宫门在身前打开,一路直通太和殿,文武百官低头弯腰,小步前行,漫长的道路上没有一人说话,行走其间有种庄严的仪式感。
看着直通太和殿的御阶,胤祚觉得心中既熟悉又无比陌生。
百官们走到了乾清门前就停住了,明清历史上,早朝都是在乾清门前召开的,又称为”御门听政“,并没有后世电视剧上那种太和殿中开大会的景象。
康熙帝的龙椅坐落在乾清门前的汉白玉阶上,身前是一方铺着黄布的案几。此时康熙帝还没有离开,百官们都各自站好,供应康熙帝的到来。
不多时,乾清门中走出一个身影,一袭龙袍,贵气逼人,锐不可当,文武百官齐齐跪下,口中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胤祚也随着百官一起跪下,身体激动的微微发抖,这是真正的早朝,这是真正的历史,而他,胤祚,就将在今天迈出改变历史的第一步。
”平身吧。“康熙帝的语气随意,并没有坐到龙椅上,而是站在玉阶上,颇有一番举重若轻的气度。
”谢皇上。“百官们纷纷站起。
”列为臣工,今日可有何事要奏吗?“康熙沉声道。
百官沉静片刻,走出来一人,拱手道:“禀皇上,昨夜户部接到山东急奏,去年十月,山东因遭遇蝗灾歉收,超过二十万亩田地被蝗虫啃食一空,粮食短缺,现饥民人数已逾十万,还在不断增加之中,臣拟定由国库拨付白银五十万两,粮食二十万担赈济灾区。“
胤祚一听那声音有些熟悉,回头一看,说话的那人正是户部尚书陈廷敬,他一身仙鹤补服,语气不急不缓。
因为是昨晚刚到的急奏,是以身为户部主事的胤祚并不知晓这件事情。
康熙短暂思量片刻,道:“准奏。”
陈廷敬道了声“嗻”就退回了队列中,又一身着代表二品官员的锦鸡补服的人,站了出来,禀报关于西北军情的问题。那人就没有陈廷敬这么简明扼要了,洋洋洒洒说了好久,康熙批复:着兵部、户部协商,拟个条陈出来,再行禀报。
接下来大臣们又一一站出来,胤祚初始还能勉强听上几句,时间久了渐渐又开始走神。
再过了小半个时辰后,终于没有人再站出来了,沉默片刻,康熙帝道:“都讲完了?”场中无人应答。
”好,都讲完了,换朕跟你们讲个事。”胤祚心中一紧,终于到正事了!
“昨晚上有人给朕上了一道秘折,随着折子送上来的还有两个物件,列为臣工看看。“康熙帝说着给内侍太监李德全使了个眼色,李德全端着个锦木托盘,在每个大臣的面前走过,众大臣只见托盘之上是两个圆块状的东西,有点像土疙瘩。
”列位可有人认识这是什么啊?“康熙问道。
大臣中站出来一个,拱手道:“禀皇上,臣认得此物。”此人生的黑壮,大耳阔鼻,皮肤粗糙无比,一眼看上去像是个渔民,但是眼神之中精光闪烁,绝非寻常人,穿着一身狮子补服,代表二品武职。
胤祚不禁对这人来了兴趣,一来他穿越而来后见过的武将极少,二来也觉得他认识此物颇为奇怪,毕竟连工部尚书可都没开口呢。
“哦,施将军,给大家讲讲吧。”康熙帝道。
一听施将军这称呼,胤祚顿时心中了然,这不是人称”海霹雳“的施琅吗?他在收复台湾之战中立下大功,以大清国区区百余条战船,击败拥有上千条战船的台湾水师,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收复了台湾全岛,实堪称大清国水师第一人。
施琅得了康熙的允许,开口道:”此二物一黑一黄,形似土块,其实是两种植物的根茎,黑的叫地瓜,黄的叫土豆,吃起来无甚滋味,但是胜在产量颇多,台湾岛上这两种作物有不少,都是荷兰黄毛鬼带来的。“
康熙点头笑道:”不错,此二物民间称为土豆、地瓜,本是饥民们没到灾年用以充饥之物,民间少有种植,但是昨天有人给朕上了折子,说这两种作物,每亩可产千余斤,而且种植简单,建议在全国推广。“康熙说道这里,看了眼众大臣的反应,多数人是一脸茫然,索额图一脸淡然,皇子们……
康熙颇有些错愕的发现,大阿哥和二阿哥的身后站着一个身穿青色蟒袍的身影,正是六阿哥胤祚,这惫懒的家伙,竟让会主动上朝,康熙面上却不动声色,移开目光。
大臣们骚乱了片刻后,纳兰明珠站了出来,道:“皇上,大清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巨大,这两种作物能适应如此复杂的气候变化吗?而且,农民大多守旧,如种小麦、水稻就能吃饱的话,恐怕没有人会愿意种一种陌生的作物的,朝廷就算全力推广,短时间也难以见到成效。”
纳兰明珠的发言,让康熙帝的眉毛微不可查的皱了皱,随即道:“索额图啊,你给他们讲讲吧。”
众臣顿时把目光聚集到了索额图的身上,索额图微微一笑道:”皇上,列为臣工,老臣初得此二物时也心存疑惑,于是派飞马在直隶农户们种探查,结果发现,此物不但亩产极高,而且比之小麦更为耐旱,而且种植简单,就算在坡地、山谷也可种植,如能将此物在全国推行,不禁能让大清的粮产大增,而且还能凭空多出千万亩良田啊。“
众臣工一阵惊呼,如果索额图所言为真,那这二物对于大清的意义可重于泰山了,大清每年的粮产都是捉襟见肘,一旦一道天灾人祸国库很难拨出余粮,去年征战葛尔丹退兵,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军粮短缺,如果能解决粮食问题,那么许许多多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胤祚看着大臣们的反应,心中一阵嘲笑,才区区亩产千斤,就这反应,在后世土豆亩产四千斤都不在话下,如果管理的好,亩产万斤都不是不可能,清朝中后期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土豆、地瓜、玉米的推广。
”仅仅走访直隶,恐怕不够吧。毕竟索大人是要在全国推广的,全国各地的气候可是天差地别呢,农事乃国家之本,不可不慎啊。“纳兰明珠眯着眼,淡淡道,他与索额图是老对头了,以前他得势的时候就天天和索额图对着干,就算现在没实权了,嘴上也不拉下。
”纳兰大人提醒的是,老臣其实早已派飞马去往全国各省调查,只是老臣一人之力毕竟有限,要想真正的了解清楚这两种作物的习性,恐怕就要皇上下旨了。“索额图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康熙见大臣们不说话了,露出笑容道:”好,那朕就下旨,着工部派人在全国勘察,仔细甄选土豆、地瓜适合种植的地域,同时在直隶的皇庄率先试种这两种作物。如果结果与索额图所言不差的话,那索额图你可是居功至伟啊。“
索额图连忙长鞠到地,口中忙道:”圣上言重了,臣不过是向圣上尽忠而已,况且就算要论功,首功也要算在六阿哥的身上。“
康熙一听这话,顿时眯起了眼睛,道:“哦?这是何意啊?”
“回皇上,此二物是六阿哥向臣推荐的,他怕拿不准这其中利害,便委托臣向圣上进献,现在此二物的习性已被臣查明,这首功,自然也要算在六阿哥身上。”索额图说完还看了一眼六阿哥,后者正用错愕和愤怒混合的目光望着他。
胤祚没有想到,索额图宁可这么大的功劳不要,也要把他拉下水,本来他不想居功就是不想受到康熙和众臣们的注意,现在可好,他还偏偏在今天上朝,显得就想是来邀功的一般。
满朝的文武包括皇上以及大阿哥和二阿哥都把目光投向了胤祚,迷惑、忌惮、赞许、惊讶的眼神从不同方向射来,胤祚气的牙根痒痒,盯着索额图,心中狠狠道“既然你不仁,那也别怪我不义了”。
康熙眼中疑惑和欣慰之色并存,半晌开口道:“胤祚倒是长进了,不错,如若此事能成,功劳自是少不了你的。”
胤祚赶忙出来谢恩,心中把索额图全家上上下下骂个遍,脸上还是装作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
康熙又勉励了胤祚几句,本来胤祚是他最不看好的儿子,但是没想到今日竟给他这样一个惊喜,康熙感到一丝欣慰。
“好了,众臣工,今日如无事就散了吧。“
就在大臣们准备山呼万岁退朝的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响了起来:“皇上,儿臣有本要奏!”
胤祚站在大臣们中间,望着索额图露出冷笑,心中喊道:“既然出了风头,就出的更猛烈一些吧!”
胤祚拱手道:“今儿个得闲了,想上朝看看,毕竟做儿臣的也要为皇阿玛分忧不是?”说罢,目光扫过阿尔吉善,后者笑着冲他拱拱手,但是眼中浮现一抹明显的不屑之色。
三人又闲聊了一阵,不多时,午门开启,穿着黄色软甲的禁宫侍卫们鱼贯而出分列两旁,司礼太监从无门中走出,尖细的嗓音高喊道:”时辰已到,百官上朝!“
列为臣工们停止了交谈,按照各自的品级站好,索额图和纳兰明珠二人站在百官的最前面,而胤祚作为皇子则站在了百官的斜前方,保持着这种队形,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肃穆前行。
一扇扇宫门在身前打开,一路直通太和殿,文武百官低头弯腰,小步前行,漫长的道路上没有一人说话,行走其间有种庄严的仪式感。
看着直通太和殿的御阶,胤祚觉得心中既熟悉又无比陌生。
百官们走到了乾清门前就停住了,明清历史上,早朝都是在乾清门前召开的,又称为”御门听政“,并没有后世电视剧上那种太和殿中开大会的景象。
康熙帝的龙椅坐落在乾清门前的汉白玉阶上,身前是一方铺着黄布的案几。此时康熙帝还没有离开,百官们都各自站好,供应康熙帝的到来。
不多时,乾清门中走出一个身影,一袭龙袍,贵气逼人,锐不可当,文武百官齐齐跪下,口中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胤祚也随着百官一起跪下,身体激动的微微发抖,这是真正的早朝,这是真正的历史,而他,胤祚,就将在今天迈出改变历史的第一步。
”平身吧。“康熙帝的语气随意,并没有坐到龙椅上,而是站在玉阶上,颇有一番举重若轻的气度。
”谢皇上。“百官们纷纷站起。
”列为臣工,今日可有何事要奏吗?“康熙沉声道。
百官沉静片刻,走出来一人,拱手道:“禀皇上,昨夜户部接到山东急奏,去年十月,山东因遭遇蝗灾歉收,超过二十万亩田地被蝗虫啃食一空,粮食短缺,现饥民人数已逾十万,还在不断增加之中,臣拟定由国库拨付白银五十万两,粮食二十万担赈济灾区。“
胤祚一听那声音有些熟悉,回头一看,说话的那人正是户部尚书陈廷敬,他一身仙鹤补服,语气不急不缓。
因为是昨晚刚到的急奏,是以身为户部主事的胤祚并不知晓这件事情。
康熙短暂思量片刻,道:“准奏。”
陈廷敬道了声“嗻”就退回了队列中,又一身着代表二品官员的锦鸡补服的人,站了出来,禀报关于西北军情的问题。那人就没有陈廷敬这么简明扼要了,洋洋洒洒说了好久,康熙批复:着兵部、户部协商,拟个条陈出来,再行禀报。
接下来大臣们又一一站出来,胤祚初始还能勉强听上几句,时间久了渐渐又开始走神。
再过了小半个时辰后,终于没有人再站出来了,沉默片刻,康熙帝道:“都讲完了?”场中无人应答。
”好,都讲完了,换朕跟你们讲个事。”胤祚心中一紧,终于到正事了!
“昨晚上有人给朕上了一道秘折,随着折子送上来的还有两个物件,列为臣工看看。“康熙帝说着给内侍太监李德全使了个眼色,李德全端着个锦木托盘,在每个大臣的面前走过,众大臣只见托盘之上是两个圆块状的东西,有点像土疙瘩。
”列位可有人认识这是什么啊?“康熙问道。
大臣中站出来一个,拱手道:“禀皇上,臣认得此物。”此人生的黑壮,大耳阔鼻,皮肤粗糙无比,一眼看上去像是个渔民,但是眼神之中精光闪烁,绝非寻常人,穿着一身狮子补服,代表二品武职。
胤祚不禁对这人来了兴趣,一来他穿越而来后见过的武将极少,二来也觉得他认识此物颇为奇怪,毕竟连工部尚书可都没开口呢。
“哦,施将军,给大家讲讲吧。”康熙帝道。
一听施将军这称呼,胤祚顿时心中了然,这不是人称”海霹雳“的施琅吗?他在收复台湾之战中立下大功,以大清国区区百余条战船,击败拥有上千条战船的台湾水师,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收复了台湾全岛,实堪称大清国水师第一人。
施琅得了康熙的允许,开口道:”此二物一黑一黄,形似土块,其实是两种植物的根茎,黑的叫地瓜,黄的叫土豆,吃起来无甚滋味,但是胜在产量颇多,台湾岛上这两种作物有不少,都是荷兰黄毛鬼带来的。“
康熙点头笑道:”不错,此二物民间称为土豆、地瓜,本是饥民们没到灾年用以充饥之物,民间少有种植,但是昨天有人给朕上了折子,说这两种作物,每亩可产千余斤,而且种植简单,建议在全国推广。“康熙说道这里,看了眼众大臣的反应,多数人是一脸茫然,索额图一脸淡然,皇子们……
康熙颇有些错愕的发现,大阿哥和二阿哥的身后站着一个身穿青色蟒袍的身影,正是六阿哥胤祚,这惫懒的家伙,竟让会主动上朝,康熙面上却不动声色,移开目光。
大臣们骚乱了片刻后,纳兰明珠站了出来,道:“皇上,大清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巨大,这两种作物能适应如此复杂的气候变化吗?而且,农民大多守旧,如种小麦、水稻就能吃饱的话,恐怕没有人会愿意种一种陌生的作物的,朝廷就算全力推广,短时间也难以见到成效。”
纳兰明珠的发言,让康熙帝的眉毛微不可查的皱了皱,随即道:“索额图啊,你给他们讲讲吧。”
众臣顿时把目光聚集到了索额图的身上,索额图微微一笑道:”皇上,列为臣工,老臣初得此二物时也心存疑惑,于是派飞马在直隶农户们种探查,结果发现,此物不但亩产极高,而且比之小麦更为耐旱,而且种植简单,就算在坡地、山谷也可种植,如能将此物在全国推行,不禁能让大清的粮产大增,而且还能凭空多出千万亩良田啊。“
众臣工一阵惊呼,如果索额图所言为真,那这二物对于大清的意义可重于泰山了,大清每年的粮产都是捉襟见肘,一旦一道天灾人祸国库很难拨出余粮,去年征战葛尔丹退兵,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军粮短缺,如果能解决粮食问题,那么许许多多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胤祚看着大臣们的反应,心中一阵嘲笑,才区区亩产千斤,就这反应,在后世土豆亩产四千斤都不在话下,如果管理的好,亩产万斤都不是不可能,清朝中后期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土豆、地瓜、玉米的推广。
”仅仅走访直隶,恐怕不够吧。毕竟索大人是要在全国推广的,全国各地的气候可是天差地别呢,农事乃国家之本,不可不慎啊。“纳兰明珠眯着眼,淡淡道,他与索额图是老对头了,以前他得势的时候就天天和索额图对着干,就算现在没实权了,嘴上也不拉下。
”纳兰大人提醒的是,老臣其实早已派飞马去往全国各省调查,只是老臣一人之力毕竟有限,要想真正的了解清楚这两种作物的习性,恐怕就要皇上下旨了。“索额图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康熙见大臣们不说话了,露出笑容道:”好,那朕就下旨,着工部派人在全国勘察,仔细甄选土豆、地瓜适合种植的地域,同时在直隶的皇庄率先试种这两种作物。如果结果与索额图所言不差的话,那索额图你可是居功至伟啊。“
索额图连忙长鞠到地,口中忙道:”圣上言重了,臣不过是向圣上尽忠而已,况且就算要论功,首功也要算在六阿哥的身上。“
康熙一听这话,顿时眯起了眼睛,道:“哦?这是何意啊?”
“回皇上,此二物是六阿哥向臣推荐的,他怕拿不准这其中利害,便委托臣向圣上进献,现在此二物的习性已被臣查明,这首功,自然也要算在六阿哥身上。”索额图说完还看了一眼六阿哥,后者正用错愕和愤怒混合的目光望着他。
胤祚没有想到,索额图宁可这么大的功劳不要,也要把他拉下水,本来他不想居功就是不想受到康熙和众臣们的注意,现在可好,他还偏偏在今天上朝,显得就想是来邀功的一般。
满朝的文武包括皇上以及大阿哥和二阿哥都把目光投向了胤祚,迷惑、忌惮、赞许、惊讶的眼神从不同方向射来,胤祚气的牙根痒痒,盯着索额图,心中狠狠道“既然你不仁,那也别怪我不义了”。
康熙眼中疑惑和欣慰之色并存,半晌开口道:“胤祚倒是长进了,不错,如若此事能成,功劳自是少不了你的。”
胤祚赶忙出来谢恩,心中把索额图全家上上下下骂个遍,脸上还是装作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
康熙又勉励了胤祚几句,本来胤祚是他最不看好的儿子,但是没想到今日竟给他这样一个惊喜,康熙感到一丝欣慰。
“好了,众臣工,今日如无事就散了吧。“
就在大臣们准备山呼万岁退朝的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响了起来:“皇上,儿臣有本要奏!”
胤祚站在大臣们中间,望着索额图露出冷笑,心中喊道:“既然出了风头,就出的更猛烈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