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二章 回长安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卷第十二章回长安
去长安的官道上,来往的马车与行人卷起阵阵沙尘,一行三马车众多精骑拥着的车队正行走在官道上。
李旦坐在马车中,呼出长长的一口气,觉得有点头大。自李旦与孙道长讲过一次微生物与病毒概念之后,便被孙思邈一连串的问题所烦扰。李旦知道自己的斤两,前世也只是人云亦云的知道些皮毛,自己又不是生物系学生,哪知道那么多的为什么,只得告诉孙思邈孙道长可以从发霉的东西中提取出一种可以消除炎症的东西,且对治病救人有着特殊疗效的结果告知。
孙思邈于是让人弄得一些发霉的东西到了自己的马车上研究去了,李旦总算有了片刻的清静,李旦发誓,再也不说这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了,太要命。
柳儿坐在李旦的身后给自家少爷按摩着头部,李旦发生一声愉悦的呻吟。伸出头,望着马车外随行的袁尚,“袁首领,还有多久能够到长安?”
袁尚见问,抬头打量了下四周,“已到万年县地界,再有半天就能到达皇宫。”
李旦点了点头,坐回马车中,端起车内小桌上的水,喝了两口,心里在思量着,是不是想个办法将孙道长也给留在长安。
有这样一个神医在身边能省很多的事,谁还没个病啊,就说杜如晦吧,如果有孙思邈在,几年后这位杜相也不会英年早逝,现在自己介绍到杜府给杜相治病,这也是一个人情的投资。自家父亲作为外戚,想在朝堂中有所作为,团结一些对长孙家族有好感的文武大臣也是必要的,最起码不会再失落时被群起而攻,落井下石。
玄武门已在望,袁尚递过百骑司腰牌,马车顺利的进入太极宫中。李旦带着孙道长直接来到了长孙的寝宫。这时的长孙在李旦留下的食疗中状态好了些,正呆在宫中安心养胎。李旦让通报后走进去的时候,发现李世民也在,看来这对夫妻感情很好,在李旦来说,这也是好事。
见过礼,孙道长便开始了诊脉,搭着长孙的腕脉,孙思邈轻抚着自己的胡须,闭眼静静地感觉着脉搏的跳动。
一刻钟后,孙思邈放开了手。李世民急切的看着孙思邈,希望自家观音婢的病会没事。“陛下,娘娘的病确像长孙公子所讲,气疾,也就是公子所说的什么哮喘。已经很重了,建议娘娘这次怀胎过后,不要再生了,这个病不但对身体损害较大,且对胎儿发育并不好,请娘娘与陛下三思而行啊。”
长孙听完孙思邈所言,低下头,不发一言。
“这次,我在终南山中采到了一些对娘娘的病对症之药,我这就开出药方,一天一服,一月左右便能恢复正常,但须避免再次复发。这种病症,并不能完全根治,正如长孙公子所言,只能养。公子之前所开的食疗方子,我也看了,可以配合我所开的药方在旁辅助治疗,对恢复娘娘的元气将有所兴益处。”孙思邈说完,自去偏殿开出药方,让宫人去抓药煎药去了。
见长孙已服药躺下,李世民带着李旦回到了太极宫御书房内,孙道长已让李旦送回长孙府暂住。
坐定,李世民望着李旦,见其满脸风尘之色,不由更加欣赏和爱怜。“淹儿,这次去请孙道长,你功不可没,联将重重有赏,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
李旦抬起头,直视着李世民的眼睛,想分辨这名话的真假,真的任何要求都可以提。李旦想想,还真不好提。“启稟陛下,孙道长请回这件事,首功当属袁首领领导的各位侍卫们,淹不敢居功。”
“他们是他们,他们会有所封赏下来的,联不可能会忘了他们的。你,联也要封赏。”
李旦低头不语,主要是一些要求,李旦并不适合现在提出来,只能闭口不言,让李世民自己看着办,不费那脑子了。
告别了李世民,李旦出宫唤过马车,赶往半月未回的家里。回到家,李旦拜见完父亲母亲,找到了孙思邈。
李旦想与孙思邈商量他接下来的安排,李旦劝说孙思邈留下来。但孙思邈却并不愿意住到长孙府中,只是提出住到城外的长孙府别院中,李旦想想,也罢,反正自己也更愿意住到别院去,大不了处理完长安的事,自己也出城去,没事,不想再回城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旦与孙思邈分别给长乐公主、长孙无忌、长孙顺德、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恭、牛进达等文武将看了个遍,毕意这么多年征战下来,这些人多少都会有一些暗疾之类的病症,这次来个大清除。
只要这些年朝堂安稳,李旦相信自己家里也能安稳,自己也能逍遥的过个几年安生日子,平日里读读书,写写字,也不用再来回折腾。李旦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怕麻烦的人。
李旦躺在别院的榆树下,懒散的一口一口啜着水,脑袋里的空空的,简称发呆。李旦发呆的这个习惯,府上的仆人们早就已经熟悉了,只是在路过的时候放慢放轻了脚步,可不敢打扰到主家。
苹儿与柳儿站在屋檐下的荫凉处候着。李旦的这种状态,可让孙思邈深恶痛绝,怀着满身的异术,却懒散轻慢,有点恨其不争。李旦很想说,算了吧,如果我不懒散,这个天下就该有很多人担心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反正没招惹到自己,自己就这样懒散着,很好。
李旦想懒散,可有人偏不让他太舒服了。李泰蛮横的闯入了别院中,踢开正准备通报的下人,自己直接走到了李旦面前。
李旦抬了眼都没抬,“我说越王殿下,什么时候开始擅闯民宅了?这样可不是一个皇子应该有的修养。”
李泰将李旦从躺椅上推了下来,自己躺在了椅上,舒服的呻吟了声就当回答了。
李泰现在已经见胖了,只是还没发展到肉球的程度,历史上的记载里,李泰是很胖的。看着闭着眼,只顾着享受的李泰,李旦忍不住了,“殿下今天到来,所谓何事,如果无事就请离开,别打扰我。”
“表弟,起码我是你表哥吧,哪有你这样的,客人刚来你就要赶人走,这可不是待客之道。”
“客人?你这最多算是恶客。说吧,干嘛来了?”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李泰一直有事没事都来长孙别院,甚至有时候还借宿在李旦家,这些也就罢了,李泰是一个爱好文学的文青,知敏好学,老是缠着李旦有没有新的诗。
一来二去的,便熟悉了,李旦觉得李泰还算合得来,后来与李承乾争储之争,应该现在还没有萌生,也可能是府上的人还不有鼓动其生出争储的念头。李旦觉得,自己是不是救一救?把李泰从那个皇家那个烂泥塘里拉出来。
“我办了文会,让你也去参加下。”李泰闭着言道。
李旦一听文会就头大,三天两头的李泰就办文会,一办就来烦李旦,李旦觉得李泰的这个爱好是病,得治才行。“不去,那有咐意思。”
李泰睁开眼坐了起来,“这次文会可不同哦,马上端午快到了,我就人了个文会,你确定不去?有小娘子哦。”
李泰早认清了李旦是什么人,用李旦自己的话说,骚人一个。听说有小娘子,李旦来了精神,“哦,美不?”
“美,当然美,郑丽婉,听说过不,长安第一美人,怎么样,我够照顾你吧。”郑丽婉名满长安,李旦当然知道这么一个人。
郑丽婉与李世民有着不可言述的事情,李旦也听人私下里传过,对这个人,李旦有点好奇。李世民连弟媳都能下手的人,怎么会放过郑丽婉?李旦很好奇郑丽婉这个人,还真想去见见。
李旦想了下,点了点头。李泰递过一张请贴,李旦看了看,哟,金丝缠边的,看来这个诗会是别人借了李泰的名办的吧,但李旦也没问,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该问的别问就对了。
李泰见李旦答应了,也就离开了别院,文会就在明天了,要不是为了邀请李旦,他今天也不会抛下各种准备事且要处理而来到城外,虽然不远,但也较费时。
送走李泰,李旦躺在躺椅上,想着诗会的事情,端午的诗词自己记得的倒不少,应付应付那肯定是没有啥问题,去就去吧,就当自己去长安散散心,总是在别院呆着,李旦自己也有点静极思动。
端午节了啊,一眨眼,来这大唐已快一年半有余。想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李旦有点迷茫,有点自得,自己算是名声打出去了,好像被贴上了文人的标签,这不对啊,自己想做个文武双全的人啊。唤过柳儿,让柳儿教自己练武,自己可不想光当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所谓文人。
大唐,是个尚武的时代,功名马上取的思想为当下的主流。就算是自已父亲长孙无忌也是带过兵的,房玄龄等人同样如此。自己做为有思想有觉悟的官二代,也想自己博取自己的功名,以传后代。
今年的贞观二年,朝堂上对突厥也用了兵,记得明年也就是贞观三年大唐与突厥有一场大战,李靖也因此一战成就战神之名,恰逢其会,不能错过才行。
第一卷第十二章回长安
去长安的官道上,来往的马车与行人卷起阵阵沙尘,一行三马车众多精骑拥着的车队正行走在官道上。
李旦坐在马车中,呼出长长的一口气,觉得有点头大。自李旦与孙道长讲过一次微生物与病毒概念之后,便被孙思邈一连串的问题所烦扰。李旦知道自己的斤两,前世也只是人云亦云的知道些皮毛,自己又不是生物系学生,哪知道那么多的为什么,只得告诉孙思邈孙道长可以从发霉的东西中提取出一种可以消除炎症的东西,且对治病救人有着特殊疗效的结果告知。
孙思邈于是让人弄得一些发霉的东西到了自己的马车上研究去了,李旦总算有了片刻的清静,李旦发誓,再也不说这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了,太要命。
柳儿坐在李旦的身后给自家少爷按摩着头部,李旦发生一声愉悦的呻吟。伸出头,望着马车外随行的袁尚,“袁首领,还有多久能够到长安?”
袁尚见问,抬头打量了下四周,“已到万年县地界,再有半天就能到达皇宫。”
李旦点了点头,坐回马车中,端起车内小桌上的水,喝了两口,心里在思量着,是不是想个办法将孙道长也给留在长安。
有这样一个神医在身边能省很多的事,谁还没个病啊,就说杜如晦吧,如果有孙思邈在,几年后这位杜相也不会英年早逝,现在自己介绍到杜府给杜相治病,这也是一个人情的投资。自家父亲作为外戚,想在朝堂中有所作为,团结一些对长孙家族有好感的文武大臣也是必要的,最起码不会再失落时被群起而攻,落井下石。
玄武门已在望,袁尚递过百骑司腰牌,马车顺利的进入太极宫中。李旦带着孙道长直接来到了长孙的寝宫。这时的长孙在李旦留下的食疗中状态好了些,正呆在宫中安心养胎。李旦让通报后走进去的时候,发现李世民也在,看来这对夫妻感情很好,在李旦来说,这也是好事。
见过礼,孙道长便开始了诊脉,搭着长孙的腕脉,孙思邈轻抚着自己的胡须,闭眼静静地感觉着脉搏的跳动。
一刻钟后,孙思邈放开了手。李世民急切的看着孙思邈,希望自家观音婢的病会没事。“陛下,娘娘的病确像长孙公子所讲,气疾,也就是公子所说的什么哮喘。已经很重了,建议娘娘这次怀胎过后,不要再生了,这个病不但对身体损害较大,且对胎儿发育并不好,请娘娘与陛下三思而行啊。”
长孙听完孙思邈所言,低下头,不发一言。
“这次,我在终南山中采到了一些对娘娘的病对症之药,我这就开出药方,一天一服,一月左右便能恢复正常,但须避免再次复发。这种病症,并不能完全根治,正如长孙公子所言,只能养。公子之前所开的食疗方子,我也看了,可以配合我所开的药方在旁辅助治疗,对恢复娘娘的元气将有所兴益处。”孙思邈说完,自去偏殿开出药方,让宫人去抓药煎药去了。
见长孙已服药躺下,李世民带着李旦回到了太极宫御书房内,孙道长已让李旦送回长孙府暂住。
坐定,李世民望着李旦,见其满脸风尘之色,不由更加欣赏和爱怜。“淹儿,这次去请孙道长,你功不可没,联将重重有赏,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
李旦抬起头,直视着李世民的眼睛,想分辨这名话的真假,真的任何要求都可以提。李旦想想,还真不好提。“启稟陛下,孙道长请回这件事,首功当属袁首领领导的各位侍卫们,淹不敢居功。”
“他们是他们,他们会有所封赏下来的,联不可能会忘了他们的。你,联也要封赏。”
李旦低头不语,主要是一些要求,李旦并不适合现在提出来,只能闭口不言,让李世民自己看着办,不费那脑子了。
告别了李世民,李旦出宫唤过马车,赶往半月未回的家里。回到家,李旦拜见完父亲母亲,找到了孙思邈。
李旦想与孙思邈商量他接下来的安排,李旦劝说孙思邈留下来。但孙思邈却并不愿意住到长孙府中,只是提出住到城外的长孙府别院中,李旦想想,也罢,反正自己也更愿意住到别院去,大不了处理完长安的事,自己也出城去,没事,不想再回城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旦与孙思邈分别给长乐公主、长孙无忌、长孙顺德、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恭、牛进达等文武将看了个遍,毕意这么多年征战下来,这些人多少都会有一些暗疾之类的病症,这次来个大清除。
只要这些年朝堂安稳,李旦相信自己家里也能安稳,自己也能逍遥的过个几年安生日子,平日里读读书,写写字,也不用再来回折腾。李旦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怕麻烦的人。
李旦躺在别院的榆树下,懒散的一口一口啜着水,脑袋里的空空的,简称发呆。李旦发呆的这个习惯,府上的仆人们早就已经熟悉了,只是在路过的时候放慢放轻了脚步,可不敢打扰到主家。
苹儿与柳儿站在屋檐下的荫凉处候着。李旦的这种状态,可让孙思邈深恶痛绝,怀着满身的异术,却懒散轻慢,有点恨其不争。李旦很想说,算了吧,如果我不懒散,这个天下就该有很多人担心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反正没招惹到自己,自己就这样懒散着,很好。
李旦想懒散,可有人偏不让他太舒服了。李泰蛮横的闯入了别院中,踢开正准备通报的下人,自己直接走到了李旦面前。
李旦抬了眼都没抬,“我说越王殿下,什么时候开始擅闯民宅了?这样可不是一个皇子应该有的修养。”
李泰将李旦从躺椅上推了下来,自己躺在了椅上,舒服的呻吟了声就当回答了。
李泰现在已经见胖了,只是还没发展到肉球的程度,历史上的记载里,李泰是很胖的。看着闭着眼,只顾着享受的李泰,李旦忍不住了,“殿下今天到来,所谓何事,如果无事就请离开,别打扰我。”
“表弟,起码我是你表哥吧,哪有你这样的,客人刚来你就要赶人走,这可不是待客之道。”
“客人?你这最多算是恶客。说吧,干嘛来了?”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李泰一直有事没事都来长孙别院,甚至有时候还借宿在李旦家,这些也就罢了,李泰是一个爱好文学的文青,知敏好学,老是缠着李旦有没有新的诗。
一来二去的,便熟悉了,李旦觉得李泰还算合得来,后来与李承乾争储之争,应该现在还没有萌生,也可能是府上的人还不有鼓动其生出争储的念头。李旦觉得,自己是不是救一救?把李泰从那个皇家那个烂泥塘里拉出来。
“我办了文会,让你也去参加下。”李泰闭着言道。
李旦一听文会就头大,三天两头的李泰就办文会,一办就来烦李旦,李旦觉得李泰的这个爱好是病,得治才行。“不去,那有咐意思。”
李泰睁开眼坐了起来,“这次文会可不同哦,马上端午快到了,我就人了个文会,你确定不去?有小娘子哦。”
李泰早认清了李旦是什么人,用李旦自己的话说,骚人一个。听说有小娘子,李旦来了精神,“哦,美不?”
“美,当然美,郑丽婉,听说过不,长安第一美人,怎么样,我够照顾你吧。”郑丽婉名满长安,李旦当然知道这么一个人。
郑丽婉与李世民有着不可言述的事情,李旦也听人私下里传过,对这个人,李旦有点好奇。李世民连弟媳都能下手的人,怎么会放过郑丽婉?李旦很好奇郑丽婉这个人,还真想去见见。
李旦想了下,点了点头。李泰递过一张请贴,李旦看了看,哟,金丝缠边的,看来这个诗会是别人借了李泰的名办的吧,但李旦也没问,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该问的别问就对了。
李泰见李旦答应了,也就离开了别院,文会就在明天了,要不是为了邀请李旦,他今天也不会抛下各种准备事且要处理而来到城外,虽然不远,但也较费时。
送走李泰,李旦躺在躺椅上,想着诗会的事情,端午的诗词自己记得的倒不少,应付应付那肯定是没有啥问题,去就去吧,就当自己去长安散散心,总是在别院呆着,李旦自己也有点静极思动。
端午节了啊,一眨眼,来这大唐已快一年半有余。想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李旦有点迷茫,有点自得,自己算是名声打出去了,好像被贴上了文人的标签,这不对啊,自己想做个文武双全的人啊。唤过柳儿,让柳儿教自己练武,自己可不想光当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所谓文人。
大唐,是个尚武的时代,功名马上取的思想为当下的主流。就算是自已父亲长孙无忌也是带过兵的,房玄龄等人同样如此。自己做为有思想有觉悟的官二代,也想自己博取自己的功名,以传后代。
今年的贞观二年,朝堂上对突厥也用了兵,记得明年也就是贞观三年大唐与突厥有一场大战,李靖也因此一战成就战神之名,恰逢其会,不能错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