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普宜乐莫轰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彝族莫轰历史悠久,它是彝族最古老的传统乐器,比唢呐要早几百年,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彝族莫轰具有制作过程和工艺独特、吹奏方法和技巧独特以及音域宽广浑厚等特点,是彝族人民长期用作嫁娶、乔迁、祭祀等活动不可缺少。
七星关区普宜乐都彝族莫轰传承人马登杰介绍,彝族莫轰从用途上可分为彝族喜庆唢呐和彝族丧葬祭祀唢呐两种。彝族喜庆唢呐曲调悠扬、节奏明快,具有喜庆气氛,一般用于农村新房乔迁、老人上寿、上梁立碑和结婚嫁女等喜庆活动。每逢这样的喜庆日子,从礼节上讲,如果主人或客人能请上一对或几对喜庆唢呐庆贺,并接受“吹师们”一连串四言八句吉庆语的恭贺后,就预示着今后家庭荣华富贵、福寿康宁、兴旺发达、一帆风顺,喜事才算圆满。彝族喜庆莫轰不单是彝族所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包括汉族在内的其它民族的青睐,只要是喜事场合,基本上都离不开彝族喜庆莫轰的朝贺,乐都喜庆莫轰曾被邀请远到毗邻川省古蔺和叙永一带参加喜庆活动。
彝族喜庆莫轰从吹奏的曲谱上可分为喜调新谱、喜调老谱、离娘调、周堂调、过江调、过山调、加冠调等,不同的喜事要吹奏不同的喜调曲谱才能表达相应的思想感情,这是?“吹师们”?长期以来大家共同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矩。如:新娘要从娘家出阁到婆家时就要吹“离娘调”;新娘家要给新郎穿衣服时吹师就要吹“加冠调”;新娘来到婆家周堂时要吹“周堂调”;送新娘过河时,吹师在船上要吹“过江调”,并要一口气吹完,中间不允许停顿,船夫划船的杆只能划十二杆子,不能多划,喻意“十二个月”都一帆风顺等。什么喜事吹什么调,习俗多,要求严,在同行中如果发现你的调吹奏错了,那肯定是不行的,当场一定要受到责罚。
第二种是彝族丧葬祭祀莫轰。彝族莫轰大多是用于丧葬祭祀场合,这是彝族人在老人过世后请布摩(彝先生)操度亡灵时必不可少的乐器。据七星关区大屯乡天生桥布摩(彝先生)潘正文介绍,彝族祭祀莫轰主要是营造祭祀氛围,用不同的乐音配合布摩完成各种法事。在彝族丧事活动中,条件好的丧事主人既要请布摩又要请祭祀莫轰,如果条件不好请不起布摩操度的,根据彝俗一定要用彝族唢呐进行祭祀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彝族丧葬祭祀活动中,请不起布摩操度的可以不要,但没有祭祀莫轰是不行的,可见彝族祭祀莫轰在彝族祭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彝族祭祀莫轰按吹奏的曲谱可分为新谱、草谱、老谱、叫谱、倒点、三合、四六、八扣等。一天二十四小时,哪一个时段吹奏什么曲谱,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有规定的,时段不同,吹奏曲谱不同,布摩所做的法事也不一样,至于彝族莫轰与彝族丧葬祭祀布摩所做的法事程序意义有什么关联待以后考证。
新谱也叫迎宾调。吹奏时间一般是在白天中午十二点到晚上十二点左右,这个时段是亲戚朋友从家里一路吹奏来到丧事主人家,主人家与亲戚之间、亲戚与亲戚之间在相互问候时,吹奏的都是新谱。如果遇到死者的老后家和老姑婆家“下祭”来了,孝家更不能怠慢,要立即组织正孝和所有孝子在总管的带领下用“坐堂”莫轰吹起新谱(迎宾调)在半路用最高礼节来迎接。孝家家奠和亲戚祭奠死者以及晚上十二点前布摩所完成的法事吹的都是新谱。新谱在莫轰曲谱中吹奏的时间最长,曲调也是最多的,高明的吹师有四五百首之多,差不多占整个祭祀莫轰曲调的一半左右。由于新谱曲调欢快、优雅,鼓点有力,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大致意思就是劝主人不要因死者离世而悲伤,要化悲痛为力量,把忧事当喜事办,用莫轰乐音让死者早到天堂极乐世界。
草谱和倒点的吹奏指法与其它曲谱不完全相同,因此曲谱韵律显得低沉、凄凉和哀伤,吹奏时间一般是在凌晨一点到三点左右,正值过更是在死者“入殓”装入棺木或地面布摩主持的一场法事“吃孝饭”的时候吹奏,它表达了孝子对死者的最后离别伤感情绪。草谱曲调最多的也就是二百余首。
老谱也叫敬酒调。在凌晨三点以后,快天亮了,死者快要离开亲人入土为安,按照彝族丧葬风俗,总管和孝家要请起“坐堂”莫轰吹起敬酒调在地面布摩的指引下,来到死者灵柩前“递酒”给死者喝,让死者安心上路,礼仪结束后还要“递酒”给死者的老后家喝,表示对老后家的歉意、安慰和尊重。其他亲戚朋友在看到主人家已完成了这个礼仪后,不能怠慢,也紧跟其后,同样吹起敬酒调向死者“敬酒”后再依次敬死者的“老后家”和“老姑婆家”,这些礼节必须用敬酒调来完成。老谱曲调韵律悠扬、鼓点节奏快、扣人心弦,也有一丝悲凉。吹奏时间一般是在凌晨三点到早上十点左右,包括“递酒”、死者出殡到送上山安葬这一时段吹的都是老谱,吹奏的曲目数量和吹奏时间仅次于新谱。
叫谱是老谱的一种表现形式,吹奏的时候中间部分采取你问我答、你叫我应、一唱一合的一种吹奏形式,意在主人与客人、客人与客人之间相互打招呼的一种礼貌行为,当然也有吹师们在“斗莫轰”的时候相互指责甚至漫骂的曲调,但这种调是很少的。
三合、四六、八扣是彝族丧葬莫轰吹奏的最高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新谱三合四六八扣、草谱三合四六八扣和老谱三合四六八扣等。在一首三合四六八扣的曲调中,它是以一首新谱、草谱或老谱为基础调,三次转调和变换调值,也就是每一轮用不同的调值吹奏一遍。“三合”即是吹奏完基础调后二次转调用二种调值各翻一次后收尾结束,“四六”即是在三合的基础上再一次转调“称倒点”收尾结束,而“八扣”则是在四六正吹结束后又继续反吹到基础调收尾结束。三合四六八扣的曲调具有吹奏难度大、吹奏技巧高、吹奏时间长的特点,一般“吹师”要过三合四六八扣这一关是很难的,相当于吹师们“过级”考试,这要经过“师傅”的指点学习后才能完成。
彝族莫轰历史悠久,它是彝族最古老的传统乐器,比唢呐要早几百年,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彝族莫轰具有制作过程和工艺独特、吹奏方法和技巧独特以及音域宽广浑厚等特点,是彝族人民长期用作嫁娶、乔迁、祭祀等活动不可缺少。
七星关区普宜乐都彝族莫轰传承人马登杰介绍,彝族莫轰从用途上可分为彝族喜庆唢呐和彝族丧葬祭祀唢呐两种。彝族喜庆唢呐曲调悠扬、节奏明快,具有喜庆气氛,一般用于农村新房乔迁、老人上寿、上梁立碑和结婚嫁女等喜庆活动。每逢这样的喜庆日子,从礼节上讲,如果主人或客人能请上一对或几对喜庆唢呐庆贺,并接受“吹师们”一连串四言八句吉庆语的恭贺后,就预示着今后家庭荣华富贵、福寿康宁、兴旺发达、一帆风顺,喜事才算圆满。彝族喜庆莫轰不单是彝族所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包括汉族在内的其它民族的青睐,只要是喜事场合,基本上都离不开彝族喜庆莫轰的朝贺,乐都喜庆莫轰曾被邀请远到毗邻川省古蔺和叙永一带参加喜庆活动。
彝族喜庆莫轰从吹奏的曲谱上可分为喜调新谱、喜调老谱、离娘调、周堂调、过江调、过山调、加冠调等,不同的喜事要吹奏不同的喜调曲谱才能表达相应的思想感情,这是?“吹师们”?长期以来大家共同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矩。如:新娘要从娘家出阁到婆家时就要吹“离娘调”;新娘家要给新郎穿衣服时吹师就要吹“加冠调”;新娘来到婆家周堂时要吹“周堂调”;送新娘过河时,吹师在船上要吹“过江调”,并要一口气吹完,中间不允许停顿,船夫划船的杆只能划十二杆子,不能多划,喻意“十二个月”都一帆风顺等。什么喜事吹什么调,习俗多,要求严,在同行中如果发现你的调吹奏错了,那肯定是不行的,当场一定要受到责罚。
第二种是彝族丧葬祭祀莫轰。彝族莫轰大多是用于丧葬祭祀场合,这是彝族人在老人过世后请布摩(彝先生)操度亡灵时必不可少的乐器。据七星关区大屯乡天生桥布摩(彝先生)潘正文介绍,彝族祭祀莫轰主要是营造祭祀氛围,用不同的乐音配合布摩完成各种法事。在彝族丧事活动中,条件好的丧事主人既要请布摩又要请祭祀莫轰,如果条件不好请不起布摩操度的,根据彝俗一定要用彝族唢呐进行祭祀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彝族丧葬祭祀活动中,请不起布摩操度的可以不要,但没有祭祀莫轰是不行的,可见彝族祭祀莫轰在彝族祭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彝族祭祀莫轰按吹奏的曲谱可分为新谱、草谱、老谱、叫谱、倒点、三合、四六、八扣等。一天二十四小时,哪一个时段吹奏什么曲谱,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有规定的,时段不同,吹奏曲谱不同,布摩所做的法事也不一样,至于彝族莫轰与彝族丧葬祭祀布摩所做的法事程序意义有什么关联待以后考证。
新谱也叫迎宾调。吹奏时间一般是在白天中午十二点到晚上十二点左右,这个时段是亲戚朋友从家里一路吹奏来到丧事主人家,主人家与亲戚之间、亲戚与亲戚之间在相互问候时,吹奏的都是新谱。如果遇到死者的老后家和老姑婆家“下祭”来了,孝家更不能怠慢,要立即组织正孝和所有孝子在总管的带领下用“坐堂”莫轰吹起新谱(迎宾调)在半路用最高礼节来迎接。孝家家奠和亲戚祭奠死者以及晚上十二点前布摩所完成的法事吹的都是新谱。新谱在莫轰曲谱中吹奏的时间最长,曲调也是最多的,高明的吹师有四五百首之多,差不多占整个祭祀莫轰曲调的一半左右。由于新谱曲调欢快、优雅,鼓点有力,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大致意思就是劝主人不要因死者离世而悲伤,要化悲痛为力量,把忧事当喜事办,用莫轰乐音让死者早到天堂极乐世界。
草谱和倒点的吹奏指法与其它曲谱不完全相同,因此曲谱韵律显得低沉、凄凉和哀伤,吹奏时间一般是在凌晨一点到三点左右,正值过更是在死者“入殓”装入棺木或地面布摩主持的一场法事“吃孝饭”的时候吹奏,它表达了孝子对死者的最后离别伤感情绪。草谱曲调最多的也就是二百余首。
老谱也叫敬酒调。在凌晨三点以后,快天亮了,死者快要离开亲人入土为安,按照彝族丧葬风俗,总管和孝家要请起“坐堂”莫轰吹起敬酒调在地面布摩的指引下,来到死者灵柩前“递酒”给死者喝,让死者安心上路,礼仪结束后还要“递酒”给死者的老后家喝,表示对老后家的歉意、安慰和尊重。其他亲戚朋友在看到主人家已完成了这个礼仪后,不能怠慢,也紧跟其后,同样吹起敬酒调向死者“敬酒”后再依次敬死者的“老后家”和“老姑婆家”,这些礼节必须用敬酒调来完成。老谱曲调韵律悠扬、鼓点节奏快、扣人心弦,也有一丝悲凉。吹奏时间一般是在凌晨三点到早上十点左右,包括“递酒”、死者出殡到送上山安葬这一时段吹的都是老谱,吹奏的曲目数量和吹奏时间仅次于新谱。
叫谱是老谱的一种表现形式,吹奏的时候中间部分采取你问我答、你叫我应、一唱一合的一种吹奏形式,意在主人与客人、客人与客人之间相互打招呼的一种礼貌行为,当然也有吹师们在“斗莫轰”的时候相互指责甚至漫骂的曲调,但这种调是很少的。
三合、四六、八扣是彝族丧葬莫轰吹奏的最高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新谱三合四六八扣、草谱三合四六八扣和老谱三合四六八扣等。在一首三合四六八扣的曲调中,它是以一首新谱、草谱或老谱为基础调,三次转调和变换调值,也就是每一轮用不同的调值吹奏一遍。“三合”即是吹奏完基础调后二次转调用二种调值各翻一次后收尾结束,“四六”即是在三合的基础上再一次转调“称倒点”收尾结束,而“八扣”则是在四六正吹结束后又继续反吹到基础调收尾结束。三合四六八扣的曲调具有吹奏难度大、吹奏技巧高、吹奏时间长的特点,一般“吹师”要过三合四六八扣这一关是很难的,相当于吹师们“过级”考试,这要经过“师傅”的指点学习后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