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借粮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国四十万骑兵军团的最高统帅,如今由聂家嫡子聂正邦担任,庞大的骑兵军团在赵国人眼里,俨然成了聂家的私家军,各大骑将、谋士、主簿等官职,皆由聂家的嫡系心腹任职。
因此,原本在赵国皇室眼里的荣耀军团,也由此成了皇室的心腹大患。
聂正邦接棒聂来安的统帅一职已有十年,在此期间,继续打击云国,欲完成聂来安的未竟之志,心里更想超越其父,成为赵国人眼里的名将。
可惜,聂正邦虽然继承了聂来安的政治遗产,却没有学会其父的军事本领,虽然在对云国的战争中占据上风,却都只是小胜,不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更无法彻底毁灭云国。
前不久,云国皇帝考虑到国内经济环境萧条,反对势力蠢蠢欲动等等因素,于是主动向赵国求和,并提出联姻的请求。
让赵国皇室集体气愤抓狂的是,云国皇帝请求的联姻对象,竟然是聂正邦。
云国皇帝要将公主许配给聂正邦,而不是赵国皇室的子弟。
这岂不是说,聂正邦才是赵国的实际统治者。
换成别人,但凡有点政治情商的,都会拒绝云国皇帝的联姻请求,胆子小点的,怕是还会跑到宫里磕头请罪。
但聂正邦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大大咧咧的接受了。
如此一来,聂正邦在名义上就成了云国的驸马爷,如果继续攻打云国,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为了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和赚取更大的政治资本,聂正邦向皇帝上书,调动军队南下,趁楚国衰弱之际,并吞楚国。
赵国皇帝畏惧聂正邦的权势,不敢驳回聂正邦的请求,只得同意。
距河州二百里,高城县。
黄华押解着三千卸甲的民夫刚到此地,便碰上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暴雨。
官道泥泞难行不说,所带的粮草也快没了,而且发霉腐烂。
黄华看着手下的一百个士兵,个个愁眉苦脸,满腹牢骚。
三千民夫就更不用说,早就一肚子怨气和怒火。
“百夫长,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们只有三天的口粮,后续的粮草根本接不上,如此下去,三天后,肯定是要暴乱的。”
一名十夫长忧心忡忡的对黄华说道。
“事情的严重性我当然知道,如今暴雨连连,官道难行,我们已经连续几天都没有行进了,所以,我想进城,一来避雨,大家也好休息,二来在城内也可以得到补给。”
黄华思索道。
“我们没有军令,是不能随意进城的。”十夫长道。
“如果冒然进城,是会被视为违抗军令,形同造反。”
“百夫长,咱们还是不要进城,只派人进城求高城县县令拨一批粮草给咱们度过难关,日子虽然难挨一点,总好过日后被清算的好。”
黄华叹了口气,点点头,“我听说陛下已经下令,命大都督回京述职,大都督之位由杨洪暂代,俗话说的一点没错,狡兔死,走狗烹,大都督一心为国,却总是不被陛下信任。”
“忠臣良将没有好下场,奸诈小人却能步步高升,好好一个国家被搅和的乌烟瘴气,真是苍天无眼啊。”
“这样的话,以后还是少说吧。”
黄华略带深意的看了一眼十夫长。
“选几个机灵一点的,随我一起进城。”
黄华思索再三,决定不能率众进城,但粮草是眼下的大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唯一的方法就是找高城县借粮。
这件事,还是得由他亲自出马才行。
十夫长立刻在士兵中选了三人,其中就有王秦。
王秦平日里虽然沉默寡言,但言行举止有章有法,年龄不大,但毅力惊人,那些老**子个个叫苦连天,唯独王秦没有怨言。
王秦戴上斗笠,跟在黄华身后,亦步亦趋,朝着高城县走去。
转头一瞥,那是一处平地,三千一百人全挤在一起,临时搭建的帐篷破破烂烂,没有一个人浑身不是湿透的。
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连落汤鸡都不如。
高城县,因为大批的民夫不断被押解路过此地,有一些人受不了苦,便趁着暴雨黑夜,偷偷的溜走,身无分文的他们,想要回家的盘缠,就得偷鸡摸狗,作奸犯科。
于是,高城县的治安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维护秩序,高城县县令刘波下令封闭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
当守城的百夫长见到几个将士模样的人来到城下时,立即问道:“县令大人有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请回禀县令大人,某乃是百夫长黄华,押解民夫赶往河州,路经高城县,粮草短缺,恳请县令大人慷慨,拨一批粮草应急。”
“待日后某回到军中,一定向大将军汇报此事,数倍奉还。”
“借粮?”
守城的百夫长很是诧异,“怎么又有人前来借粮,这已经是这两天以来的第四批。”
黄华、王秦听到此话后,都在心中一惊,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暗含着巨大的危机。
两百万民夫的粮草供给,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带来天大的后果。
难道朝廷方面一点准备都没有?
还是说,他们根本不在乎两百万民夫的生存问题?
但愿这只是因为天气的影响,使粮草辎重延缓。
黄华心中这般想到。
“还请县令大人借粮。”
黄华又道。
“不借!”
城头上,百夫长断然回道。
“……”
黄华皱了皱眉头,还想说话。
守城的百夫长又道:“第一次时,县令大人已经借粮,第二次,县令大人又借了粮,第三次时,已经无粮可借,你们是第四批,更是没有粮借。”
“哪怕只借三千石,不,两千石都可以!还请兄弟向县令大人……”
黄华抱拳哀求。
“一石都没有。”
“你们快走吧。”
“此地向西五十里,还有一座县城,你们不如去哪里碰碰运气。”
黄华道:“这么大的暴雨,就是前进一里都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是五十里,再说了,远水救不了近渴。”
“……”
城头上的百夫长失去了耐心,不在理会黄华。
“娘希匹的,你聋了吗?老子再和你说话,听见了吗?”
黄华见没人答话,原本和和气气的他,恼羞成怒,破口大骂。
“他娘的,老子早晚掀翻了你们这座城!”
“你再说一句!”
城头上,一个文官模样的人出现,大声呵斥道。
“你知不知道,就凭你刚才说的这句话,等同于谋反,凭此我便可以斩了你,我念你无心之过,不予追究,速速离去。”
赵国四十万骑兵军团的最高统帅,如今由聂家嫡子聂正邦担任,庞大的骑兵军团在赵国人眼里,俨然成了聂家的私家军,各大骑将、谋士、主簿等官职,皆由聂家的嫡系心腹任职。
因此,原本在赵国皇室眼里的荣耀军团,也由此成了皇室的心腹大患。
聂正邦接棒聂来安的统帅一职已有十年,在此期间,继续打击云国,欲完成聂来安的未竟之志,心里更想超越其父,成为赵国人眼里的名将。
可惜,聂正邦虽然继承了聂来安的政治遗产,却没有学会其父的军事本领,虽然在对云国的战争中占据上风,却都只是小胜,不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更无法彻底毁灭云国。
前不久,云国皇帝考虑到国内经济环境萧条,反对势力蠢蠢欲动等等因素,于是主动向赵国求和,并提出联姻的请求。
让赵国皇室集体气愤抓狂的是,云国皇帝请求的联姻对象,竟然是聂正邦。
云国皇帝要将公主许配给聂正邦,而不是赵国皇室的子弟。
这岂不是说,聂正邦才是赵国的实际统治者。
换成别人,但凡有点政治情商的,都会拒绝云国皇帝的联姻请求,胆子小点的,怕是还会跑到宫里磕头请罪。
但聂正邦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大大咧咧的接受了。
如此一来,聂正邦在名义上就成了云国的驸马爷,如果继续攻打云国,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为了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和赚取更大的政治资本,聂正邦向皇帝上书,调动军队南下,趁楚国衰弱之际,并吞楚国。
赵国皇帝畏惧聂正邦的权势,不敢驳回聂正邦的请求,只得同意。
距河州二百里,高城县。
黄华押解着三千卸甲的民夫刚到此地,便碰上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暴雨。
官道泥泞难行不说,所带的粮草也快没了,而且发霉腐烂。
黄华看着手下的一百个士兵,个个愁眉苦脸,满腹牢骚。
三千民夫就更不用说,早就一肚子怨气和怒火。
“百夫长,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们只有三天的口粮,后续的粮草根本接不上,如此下去,三天后,肯定是要暴乱的。”
一名十夫长忧心忡忡的对黄华说道。
“事情的严重性我当然知道,如今暴雨连连,官道难行,我们已经连续几天都没有行进了,所以,我想进城,一来避雨,大家也好休息,二来在城内也可以得到补给。”
黄华思索道。
“我们没有军令,是不能随意进城的。”十夫长道。
“如果冒然进城,是会被视为违抗军令,形同造反。”
“百夫长,咱们还是不要进城,只派人进城求高城县县令拨一批粮草给咱们度过难关,日子虽然难挨一点,总好过日后被清算的好。”
黄华叹了口气,点点头,“我听说陛下已经下令,命大都督回京述职,大都督之位由杨洪暂代,俗话说的一点没错,狡兔死,走狗烹,大都督一心为国,却总是不被陛下信任。”
“忠臣良将没有好下场,奸诈小人却能步步高升,好好一个国家被搅和的乌烟瘴气,真是苍天无眼啊。”
“这样的话,以后还是少说吧。”
黄华略带深意的看了一眼十夫长。
“选几个机灵一点的,随我一起进城。”
黄华思索再三,决定不能率众进城,但粮草是眼下的大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唯一的方法就是找高城县借粮。
这件事,还是得由他亲自出马才行。
十夫长立刻在士兵中选了三人,其中就有王秦。
王秦平日里虽然沉默寡言,但言行举止有章有法,年龄不大,但毅力惊人,那些老**子个个叫苦连天,唯独王秦没有怨言。
王秦戴上斗笠,跟在黄华身后,亦步亦趋,朝着高城县走去。
转头一瞥,那是一处平地,三千一百人全挤在一起,临时搭建的帐篷破破烂烂,没有一个人浑身不是湿透的。
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连落汤鸡都不如。
高城县,因为大批的民夫不断被押解路过此地,有一些人受不了苦,便趁着暴雨黑夜,偷偷的溜走,身无分文的他们,想要回家的盘缠,就得偷鸡摸狗,作奸犯科。
于是,高城县的治安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维护秩序,高城县县令刘波下令封闭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
当守城的百夫长见到几个将士模样的人来到城下时,立即问道:“县令大人有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请回禀县令大人,某乃是百夫长黄华,押解民夫赶往河州,路经高城县,粮草短缺,恳请县令大人慷慨,拨一批粮草应急。”
“待日后某回到军中,一定向大将军汇报此事,数倍奉还。”
“借粮?”
守城的百夫长很是诧异,“怎么又有人前来借粮,这已经是这两天以来的第四批。”
黄华、王秦听到此话后,都在心中一惊,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暗含着巨大的危机。
两百万民夫的粮草供给,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带来天大的后果。
难道朝廷方面一点准备都没有?
还是说,他们根本不在乎两百万民夫的生存问题?
但愿这只是因为天气的影响,使粮草辎重延缓。
黄华心中这般想到。
“还请县令大人借粮。”
黄华又道。
“不借!”
城头上,百夫长断然回道。
“……”
黄华皱了皱眉头,还想说话。
守城的百夫长又道:“第一次时,县令大人已经借粮,第二次,县令大人又借了粮,第三次时,已经无粮可借,你们是第四批,更是没有粮借。”
“哪怕只借三千石,不,两千石都可以!还请兄弟向县令大人……”
黄华抱拳哀求。
“一石都没有。”
“你们快走吧。”
“此地向西五十里,还有一座县城,你们不如去哪里碰碰运气。”
黄华道:“这么大的暴雨,就是前进一里都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是五十里,再说了,远水救不了近渴。”
“……”
城头上的百夫长失去了耐心,不在理会黄华。
“娘希匹的,你聋了吗?老子再和你说话,听见了吗?”
黄华见没人答话,原本和和气气的他,恼羞成怒,破口大骂。
“他娘的,老子早晚掀翻了你们这座城!”
“你再说一句!”
城头上,一个文官模样的人出现,大声呵斥道。
“你知不知道,就凭你刚才说的这句话,等同于谋反,凭此我便可以斩了你,我念你无心之过,不予追究,速速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