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规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吃饭时杨丛义听其他生员讨论叹息,说昨天得到消息,国子监有官员一早会来察看他们的表现,极有可能就在演武场,谁知却是假消息,就一个监承在讲武堂等他们,让他们一个个排队进门,实在是丢面子。
杨丛义听得暗自庆幸,幸好早早就去了讲武堂,不然就得跟他们一样,既然是学生就该把学习放在心上,这个武学生员的机会好不容易才得来,不珍惜那就对不起自己。况且作为学生,就应当早起好好学习才是,想要投机取巧,骗取老师好感,那完全是骗自己。
等两刻钟后,所有人回到讲武堂,赵监承已经等在那里。
“今日是南渡之后,武学开学第一天,不讲课,只讲规矩。”赵监承见所有人都已经回来,便开始讲他今天要讲的内容。
“既然进了武学,我想你们多数人将来都会进入禁军为将校,在禁军需要服从军令将令,军令将令便是规矩,但这是你等进入禁军以后的事情,今日暂且不说,只说武学的规矩。”说完扫视众人,见大家听的认真,便接着说道:“武学与太学一样,有五大规矩,一讲课堂,二讲师生,三讲同学,四讲考试,五讲斋舍。我们先讲课堂规矩,夏秋每日申时开课,春冬每日巳时开课,课堂不得迟到,迟到则罚半个时辰不得落座;课堂不得喧哗,喧哗则罚抄文章十遍;不得无故缺课,缺课一次当月考试成绩降一等;不得打盹睡觉,发现一次,抄当日文章一遍;不得随意发问,打断先生授课,否则赶出讲堂门外,罚站一个时辰,罚抄当日文章十遍;不得将吃食带入讲堂,发现一次,罚抄文章十遍;不得做与本课无关之事,发现一次,罚抄当日文章两遍;一个月内无故缺课三天以上,当月考试成绩不得评为高于中等;一个月内无故缺课七天以上,当月考试成绩定为下等;一个月内无故缺课十天以上,当月考试成绩定位劣等;无故缺课一月以上,内舍降为外舍,外舍停课三个月,回家反省;无故缺课三个月以上,开除学籍;无故缺课一年以上,永久开除学籍,不得再应试入学......”
“师生规矩,学生要尊师重道,不论何时学生遇到先生必须行礼;讲堂之内不得与先生争辩,争辩者讲堂外反省一个时辰......”
“同学规矩,同学之间应当和睦相处,不得随意争吵,有动手打架有辱斯文者,停课反省三天......”
“考试规矩,月考年考都计入学生成绩,作为升内舍、上舍的依据。任何考试不得作弊,发现一次,当次考试成绩作废......”
“斋舍规矩,所有学生都需住在斋舍内,不得在外住宿,不得随意外出。每十天放假一天,除此之外,重要节假日放假休息......”
“好了,这便是各位在武学期间要遵守的主要规矩,务必谨记,不得随意违背。还有诸多其他规矩,以后自会知悉。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给各位一刻钟休息,一刻钟后,随我去领取笔墨纸砚,武学书籍,武学衣衫。”
五大规则,慢慢悠悠说完,都过去了一个多时辰,看众人精神不佳,有些疲惫,赵监承自己也有些累,赶紧打住,这些武学生可跟太学生不一样,都是什么情况他非常清楚。
众人听的早就直打瞌睡,赵监承一说结束,立马就乱哄哄的出了讲武堂,一哄而散。
当天武学生统一领取了学习用具,自由活动不说。
晚间,福宁殿内。
赵构坐在榻上,手拿奏折仔细观看,一名近侍站在一旁,偌大的宫殿显得十分冷清、空荡。
“官家,夜深了,该睡了。”近侍在一旁见赵构看着奏折,眉头紧锁,心有不忍,于是开口提醒。
赵构将奏折放下,抬手揉揉眼睛,有几分担忧的说道:“利州西路安抚使吴璘上奏说夏国近来不*分,恐有战事。”
近侍道:“这天下才安稳几年,夏人又来惹事。官家也不用忧心,有吴璘在,夏人也占不到便宜。”
赵构道:“战事一起,百姓无辜,到时候不知川陕又有多少流民。川陕租赋几十年来供给西北战事都不够,府库还要时常拨付一些,如今天下初安,百废待兴,府库却空空如也,让我如何不忧心。”
近侍道:“官家确实不需太忧心,如今安定了,府库可比前几年好了不少,再安定几年,府库也就充裕了,到时候想做什么都可以。”
赵构叹道:“你说的对,想前几年战事不断,江北战火连天,民生凋敝,如今这两年倒也百姓安居,民生渐渐富足。”
近侍笑道:“可不是嘛,我老家来信说,村里年节每家每户都能吃上肉呢。”
赵构笑道:“你这消息可真?可不要编些胡话来骗我。”
近侍道:“我哪敢啊,官家。老家里的四郎如今有出息了,考进了太学,我都是听他说的,他总不能骗我吧。”
赵构很高兴,笑道:“好好好,你家四郎能从村里考进太学着实不易,想来在临安也生活困难,你该帮衬一些。”
近侍抬衣袖擦了擦眼泪:“谁说不是,老家里终于也有读书人了,我再服侍官家也不算丢人了。”
赵构道:“这是好事,你哭什么。你私下里替我赐他银钱百贯,好好叮嘱他,若不能学有所成,便是负我一片心意。”
近侍赶紧谢道:“我代四郎多谢官家,愿官家江山永固,福寿安康!”
赵构道:“好了,不说你家四郎了。我交代你去看看武学,结果怎么样?”
近侍从怀里拿出几张纸递给赵构,这才回道:“今天一早天不亮我就出宫,花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到岳王府,在那儿还遇到其他人,为了不生事端,我没跟他们交谈,虽然我不认识,但据我估计多半是兵部、礼部和国子监的人。我们一早就在讲武堂等着,卯时有两个学生当先进来,坐在最前排。快到巳时其他人才一起赶来,后来听人说是他们提前放风了,说今天一早国子监祭酒会去演武场,后到的那些学生估计都在演武场。”
赵构看着接在手里的纸张,轻问道:“哦,兵部、礼部也有人去?”
近侍道:“我也只是猜测,并不认识他们,看国子监监承赵珉对他们的态度,他们似乎官职不高。”
赵构道:“从朝堂争到地方,太学没建成几年就分成两派,弄的乌烟瘴气,如今这武学刚开,就都来了。一天不争,就像没事做。算了,不去管他们。这些武学生都是什么出身?你觉得这些武学生怎么样?”
近侍道:“这次武学录取了九十一个,今天来了七十三,我找赵珉查了一下,七十三人里,有三个是清河郡王张俊的后辈,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官宦子弟,最小的十几岁,最大的都快五十了,我看啊,都是来挂个名的。”
赵构眉头轻锁:“张俊子侄后辈在太学的也不少吧。”
近侍道:“有六七人。”
赵构听后忽道:“算了,随他去。这些武学生里,可有出身较为一般的?”
近侍道:“还真有几人,其中有两人,就是最先到讲武堂的杨丛义和汤鷽。杨丛义是淮西蕲州平民出身,汤鷽是福建南剑州乡绅出身,是当地大户,祖上曾经有人在朝为官。”
赵构道:“年初复建武学心切,兵部建议从子弟中选拔,我就没有反对,先看看能不能有几个可造之才吧。汤鷽是乡绅大户,能找到门路进了武学,还可以理解。这杨丛义平民出生,如何就能有这个资格了?”
近侍回道:“他们两个今天去讲武堂最早,我注意到他们,就私下问了赵珉,听他说这个杨丛义是安庆军知军陈如是举荐,淮西宣抚司联名推荐,其他的他也不知道。还听赵珉说,杨丛义是九月十一才来报名,昨天临时加试一场,才把他录进武学。”
赵构哦了一声,然后道:“陈如是是以何理由举荐?”
近侍回道:“在安庆军协办了大案,陈如是举荐信中说,他做事踏实用命,勇武而有谋略,若加以培养,或许能成栋梁之才。”
赵构道:“陈如是进士及第,十多年来,一直外任,也殊为不易,他既然如此举荐一个平民,就替我好好看看,若真是良才,以后也可重用。”
近侍想到一事,欲言又止,被赵构看到,便道:“有话就说,不要做这模样。”
近侍道:“是这样,今天上午赵珉在讲武学复建经过时说,官家日夜期盼恢复中原,他提到恢复中原两次。”
赵构道:“随他去,他也是我赵家宗室,说句恢复中原又怎么了。以后这种事就不要跟我说了。”
近侍点头,却又道:“今天在讲武堂,不只赵珉说了恢复中原的话,其中杨丛义公开说了一句,驱除鞑虏,恢复中原。我在后边都听的清清楚楚,大庭广众之下,怕是不妥。”
赵构微微一惊,低声念道:“驱除鞑虏,恢复中原。”默想片刻之后才道:“武学生在讲武堂里不说恢复中原,朝廷花那么多钱养他们做什么。要是大宋所有人都不想打仗,只凭一条长江天险也不能保我大宋江山永固。你传出话去,武学生和太学生一样,都可以议论朝政,不得打压。”
近侍道:“是。官家真是宽厚。”
赵构道:“武学你时常去看看,有什么事及时跟我说,不要让他们把武学办废了,如今朝廷内外舆论,都对武学发展很不利,有史以来,天下都没有永久的安定,不培养一些将校怎么能行。”
近侍道:“是,我会替官家好好看着。”
赵构道:“好了,伺候我休息。”
吃饭时杨丛义听其他生员讨论叹息,说昨天得到消息,国子监有官员一早会来察看他们的表现,极有可能就在演武场,谁知却是假消息,就一个监承在讲武堂等他们,让他们一个个排队进门,实在是丢面子。
杨丛义听得暗自庆幸,幸好早早就去了讲武堂,不然就得跟他们一样,既然是学生就该把学习放在心上,这个武学生员的机会好不容易才得来,不珍惜那就对不起自己。况且作为学生,就应当早起好好学习才是,想要投机取巧,骗取老师好感,那完全是骗自己。
等两刻钟后,所有人回到讲武堂,赵监承已经等在那里。
“今日是南渡之后,武学开学第一天,不讲课,只讲规矩。”赵监承见所有人都已经回来,便开始讲他今天要讲的内容。
“既然进了武学,我想你们多数人将来都会进入禁军为将校,在禁军需要服从军令将令,军令将令便是规矩,但这是你等进入禁军以后的事情,今日暂且不说,只说武学的规矩。”说完扫视众人,见大家听的认真,便接着说道:“武学与太学一样,有五大规矩,一讲课堂,二讲师生,三讲同学,四讲考试,五讲斋舍。我们先讲课堂规矩,夏秋每日申时开课,春冬每日巳时开课,课堂不得迟到,迟到则罚半个时辰不得落座;课堂不得喧哗,喧哗则罚抄文章十遍;不得无故缺课,缺课一次当月考试成绩降一等;不得打盹睡觉,发现一次,抄当日文章一遍;不得随意发问,打断先生授课,否则赶出讲堂门外,罚站一个时辰,罚抄当日文章十遍;不得将吃食带入讲堂,发现一次,罚抄文章十遍;不得做与本课无关之事,发现一次,罚抄当日文章两遍;一个月内无故缺课三天以上,当月考试成绩不得评为高于中等;一个月内无故缺课七天以上,当月考试成绩定为下等;一个月内无故缺课十天以上,当月考试成绩定位劣等;无故缺课一月以上,内舍降为外舍,外舍停课三个月,回家反省;无故缺课三个月以上,开除学籍;无故缺课一年以上,永久开除学籍,不得再应试入学......”
“师生规矩,学生要尊师重道,不论何时学生遇到先生必须行礼;讲堂之内不得与先生争辩,争辩者讲堂外反省一个时辰......”
“同学规矩,同学之间应当和睦相处,不得随意争吵,有动手打架有辱斯文者,停课反省三天......”
“考试规矩,月考年考都计入学生成绩,作为升内舍、上舍的依据。任何考试不得作弊,发现一次,当次考试成绩作废......”
“斋舍规矩,所有学生都需住在斋舍内,不得在外住宿,不得随意外出。每十天放假一天,除此之外,重要节假日放假休息......”
“好了,这便是各位在武学期间要遵守的主要规矩,务必谨记,不得随意违背。还有诸多其他规矩,以后自会知悉。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给各位一刻钟休息,一刻钟后,随我去领取笔墨纸砚,武学书籍,武学衣衫。”
五大规则,慢慢悠悠说完,都过去了一个多时辰,看众人精神不佳,有些疲惫,赵监承自己也有些累,赶紧打住,这些武学生可跟太学生不一样,都是什么情况他非常清楚。
众人听的早就直打瞌睡,赵监承一说结束,立马就乱哄哄的出了讲武堂,一哄而散。
当天武学生统一领取了学习用具,自由活动不说。
晚间,福宁殿内。
赵构坐在榻上,手拿奏折仔细观看,一名近侍站在一旁,偌大的宫殿显得十分冷清、空荡。
“官家,夜深了,该睡了。”近侍在一旁见赵构看着奏折,眉头紧锁,心有不忍,于是开口提醒。
赵构将奏折放下,抬手揉揉眼睛,有几分担忧的说道:“利州西路安抚使吴璘上奏说夏国近来不*分,恐有战事。”
近侍道:“这天下才安稳几年,夏人又来惹事。官家也不用忧心,有吴璘在,夏人也占不到便宜。”
赵构道:“战事一起,百姓无辜,到时候不知川陕又有多少流民。川陕租赋几十年来供给西北战事都不够,府库还要时常拨付一些,如今天下初安,百废待兴,府库却空空如也,让我如何不忧心。”
近侍道:“官家确实不需太忧心,如今安定了,府库可比前几年好了不少,再安定几年,府库也就充裕了,到时候想做什么都可以。”
赵构叹道:“你说的对,想前几年战事不断,江北战火连天,民生凋敝,如今这两年倒也百姓安居,民生渐渐富足。”
近侍笑道:“可不是嘛,我老家来信说,村里年节每家每户都能吃上肉呢。”
赵构笑道:“你这消息可真?可不要编些胡话来骗我。”
近侍道:“我哪敢啊,官家。老家里的四郎如今有出息了,考进了太学,我都是听他说的,他总不能骗我吧。”
赵构很高兴,笑道:“好好好,你家四郎能从村里考进太学着实不易,想来在临安也生活困难,你该帮衬一些。”
近侍抬衣袖擦了擦眼泪:“谁说不是,老家里终于也有读书人了,我再服侍官家也不算丢人了。”
赵构道:“这是好事,你哭什么。你私下里替我赐他银钱百贯,好好叮嘱他,若不能学有所成,便是负我一片心意。”
近侍赶紧谢道:“我代四郎多谢官家,愿官家江山永固,福寿安康!”
赵构道:“好了,不说你家四郎了。我交代你去看看武学,结果怎么样?”
近侍从怀里拿出几张纸递给赵构,这才回道:“今天一早天不亮我就出宫,花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到岳王府,在那儿还遇到其他人,为了不生事端,我没跟他们交谈,虽然我不认识,但据我估计多半是兵部、礼部和国子监的人。我们一早就在讲武堂等着,卯时有两个学生当先进来,坐在最前排。快到巳时其他人才一起赶来,后来听人说是他们提前放风了,说今天一早国子监祭酒会去演武场,后到的那些学生估计都在演武场。”
赵构看着接在手里的纸张,轻问道:“哦,兵部、礼部也有人去?”
近侍道:“我也只是猜测,并不认识他们,看国子监监承赵珉对他们的态度,他们似乎官职不高。”
赵构道:“从朝堂争到地方,太学没建成几年就分成两派,弄的乌烟瘴气,如今这武学刚开,就都来了。一天不争,就像没事做。算了,不去管他们。这些武学生都是什么出身?你觉得这些武学生怎么样?”
近侍道:“这次武学录取了九十一个,今天来了七十三,我找赵珉查了一下,七十三人里,有三个是清河郡王张俊的后辈,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官宦子弟,最小的十几岁,最大的都快五十了,我看啊,都是来挂个名的。”
赵构眉头轻锁:“张俊子侄后辈在太学的也不少吧。”
近侍道:“有六七人。”
赵构听后忽道:“算了,随他去。这些武学生里,可有出身较为一般的?”
近侍道:“还真有几人,其中有两人,就是最先到讲武堂的杨丛义和汤鷽。杨丛义是淮西蕲州平民出身,汤鷽是福建南剑州乡绅出身,是当地大户,祖上曾经有人在朝为官。”
赵构道:“年初复建武学心切,兵部建议从子弟中选拔,我就没有反对,先看看能不能有几个可造之才吧。汤鷽是乡绅大户,能找到门路进了武学,还可以理解。这杨丛义平民出生,如何就能有这个资格了?”
近侍回道:“他们两个今天去讲武堂最早,我注意到他们,就私下问了赵珉,听他说这个杨丛义是安庆军知军陈如是举荐,淮西宣抚司联名推荐,其他的他也不知道。还听赵珉说,杨丛义是九月十一才来报名,昨天临时加试一场,才把他录进武学。”
赵构哦了一声,然后道:“陈如是是以何理由举荐?”
近侍回道:“在安庆军协办了大案,陈如是举荐信中说,他做事踏实用命,勇武而有谋略,若加以培养,或许能成栋梁之才。”
赵构道:“陈如是进士及第,十多年来,一直外任,也殊为不易,他既然如此举荐一个平民,就替我好好看看,若真是良才,以后也可重用。”
近侍想到一事,欲言又止,被赵构看到,便道:“有话就说,不要做这模样。”
近侍道:“是这样,今天上午赵珉在讲武学复建经过时说,官家日夜期盼恢复中原,他提到恢复中原两次。”
赵构道:“随他去,他也是我赵家宗室,说句恢复中原又怎么了。以后这种事就不要跟我说了。”
近侍点头,却又道:“今天在讲武堂,不只赵珉说了恢复中原的话,其中杨丛义公开说了一句,驱除鞑虏,恢复中原。我在后边都听的清清楚楚,大庭广众之下,怕是不妥。”
赵构微微一惊,低声念道:“驱除鞑虏,恢复中原。”默想片刻之后才道:“武学生在讲武堂里不说恢复中原,朝廷花那么多钱养他们做什么。要是大宋所有人都不想打仗,只凭一条长江天险也不能保我大宋江山永固。你传出话去,武学生和太学生一样,都可以议论朝政,不得打压。”
近侍道:“是。官家真是宽厚。”
赵构道:“武学你时常去看看,有什么事及时跟我说,不要让他们把武学办废了,如今朝廷内外舆论,都对武学发展很不利,有史以来,天下都没有永久的安定,不培养一些将校怎么能行。”
近侍道:“是,我会替官家好好看着。”
赵构道:“好了,伺候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