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愤怒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直以来,朱怡成都以名君自誉,在他心里,能够在这个时代复明成功,同时带领崭新的大明一步步走到如今地步,是让他尤其自豪的。
可以说,等到神州尽复之时,他的功绩已不亚于当年的朱元璋了,甚至还有再造中华的美誉。而且在朱怡成自己的内心中,他觉得自己能够超过朱元璋为后人铭记,因为他有着比朱元璋更远大的理想和目光,在他的手中,如今的大明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初型,科技进步、商贸发达,重视海洋,何况还有了北美新明的领土,如此发展下去,等到数十年后,朱怡成坚信大明会成为世界霸主,他也必然会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从而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中原大战的结果,让朱怡成更为对这个目标充满了信心,可是漠北的消息却如同一盆冷水一般浇得他透心凉。尤其是漠北丢失,罗刹国占据漠北,这让朱怡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虽说大明还没彻底收复神州,漠北也还不属于大明目前的地盘,可是朱怡成一直都认为无论是长城内外,这些区域都是大明的疆土,大明的疆土是绝对不允许其他人染指的,罗刹国的这种举动已触及了朱怡成的底线。
说句实话,眼下的朱怡成恨不能把面前这几个军机大臣全臭骂一通,尤其是跪在自己面前的董大山。你董大山当初不是说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么?对了,还有锦衣卫的张冉!这时候朱怡成才发现自己忘记把张冉这个混蛋喊来了,这两个家伙亏得自己当初早就提醒了他们,可现在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
听到董大山自请罪责,朱怡成第一反应就是想答应下来,并且把他丢到北边去领兵,带着部队给自己把漠北打回来。可是,长期的帝王生涯,使得朱怡成最终还是忍住了怒气,内心谨慎考虑起来。
说句实话,漠北之变归根结底也怪不得董大山,就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虽然当初朱怡成就有所警觉,可毕竟漠北不是大明的地盘,再加上这件事以目前的情报来看,分明就是满清为了对付大明出卖了漠北,从而借此获得了罗刹国的正式出兵。
这种事不要说董大山和张冉了,就换其他人也是无能为力。何况谁又能想得到,满清居然会如此行事?但仔细想想又是必然的,对于满清而言,无论是长城内外的国土,其实都并非他们的祖地,当年满清趁着明末大乱的机会侥幸窃取了神州天下,而现在用区区漠北来换取中原的统治,这些以满清贵族的嘴脸完全干得出。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还真是一脉相承啊!
想到这,朱怡成顿时发出了阵阵冷笑,董大山把脑袋更底了几分,伏在地上丝毫不敢抬头。
“皇爷!”这时候,王东站起了身道:“漠北之变董帅虽有失查之则,但漠北原本就在满清手中,何况其中还牵涉到了北方蒙古各部,此事董帅实在是无能为力,还请皇爷明查!”
“王帅所言的确如此。”史贻直的脾气比较直,随后也起身道:“对于此事分明就是满清的过错,董帅何有错?皇爷向来英明,漠北之失虽然可惜,可我大明眼下更重要的是关注长城之内,至于草原上的问题之后解决也不迟啊!”
紧接着,廖焕之和王樊也为董大山说了话,几个军机大臣都表示如果以此追究董大山的责任是极为不妥的,并且一致认为漠北之变虽然严重,可暂时威胁不到眼下的收复各地战略,朝廷只需令北方明军验收各处要道,密切关注局势,等彻底平定了四边的满清残余势力后再解决草原问题也不迟。
众人的话让朱怡成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仔细想平心而论的确如此,董大山固然有过错,但这种过错一方面不完全是因为他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朱怡成对于漠北之变的反应也过大了些,让这些臣子很是不解。
这点,是朱怡成和这些臣子思维的区别,相比于后世中国人的那种大中华的概念早已根深蒂固,再加上清末百年的羞辱和沦丧,好不容易站起来的中国人对于这些更为看重。而在这时代的人中,他们的眼光不可能看到数百年后,也不可能为了一个根本还不属于大明国土的漠北感到痛心。
对于漠北之变,各人的反应只是觉得此事之后满清的实力会有所增加,再加上罗刹国的介入和其他蒙古各部的联合,使得将来明军攻击西北或者东北很有可能会遇到些麻烦。
可是这只不过是麻烦而已,眼下西北、西南、东北三处未平,大明完全可以一步步来,以大明如今日益上升的国力,花上数年时间必然会平定四方。至于罗刹国,这些化外之人又能如何?占领了漠北又怎么样?
大明的火器如今可以说是最先进的,再加上大明新军的战法,难道罗刹人就能挡得住大明的脚步?要说人多,中原从来不担心兵源的问题,上万罗刹人在强大的大明眼里又能算得了什么?作为大明的皇帝,朱怡成这样大惊小怪实在是有些让人奇怪。
“起来吧。”朱怡成终于开口道:“此事你虽有错,但毕竟漠北遥远,你也是鞭长莫及。不过罗刹人究竟是何等货色,想来你之前去过北方也了解过,如今罗刹人同满清、蒙古三者联合,瓜分漠北,接下来依朕判断就要向南出手了。”
顿了顿,朱怡成继续说道:“幸亏如今中原大战已经结束,我明军也能就此腾出手来,如果漠北之事早一两个月倒是棘手,眼下朕打算抽调兵力加强北方防御,你如何看?”
董大山磕首谢恩,这才起身。随后他并未坐回位置,而是站着静静想了想道:“回皇爷,臣觉得可先调林建章的主力回师北京,确保北方一线的安全。至于后续,江北的兵员也可向北调动,以防敌人由东北一带入侵。而南方一线,依旧以杨勖为主帅,如需要还能调马功成部至西北。”
“你们几个意见呢?”朱怡成不置可否地看着其他几人问。
“臣等暂无异议,眼下中原大战已经结束,中原之地的主力原本就要调走,地方只需留部分兵力驻扎即可。”
朱怡成微微点头,开口道:“既然如此,由军机处商讨后确定方案再报朕阅吧……。”
一直以来,朱怡成都以名君自誉,在他心里,能够在这个时代复明成功,同时带领崭新的大明一步步走到如今地步,是让他尤其自豪的。
可以说,等到神州尽复之时,他的功绩已不亚于当年的朱元璋了,甚至还有再造中华的美誉。而且在朱怡成自己的内心中,他觉得自己能够超过朱元璋为后人铭记,因为他有着比朱元璋更远大的理想和目光,在他的手中,如今的大明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初型,科技进步、商贸发达,重视海洋,何况还有了北美新明的领土,如此发展下去,等到数十年后,朱怡成坚信大明会成为世界霸主,他也必然会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从而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中原大战的结果,让朱怡成更为对这个目标充满了信心,可是漠北的消息却如同一盆冷水一般浇得他透心凉。尤其是漠北丢失,罗刹国占据漠北,这让朱怡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虽说大明还没彻底收复神州,漠北也还不属于大明目前的地盘,可是朱怡成一直都认为无论是长城内外,这些区域都是大明的疆土,大明的疆土是绝对不允许其他人染指的,罗刹国的这种举动已触及了朱怡成的底线。
说句实话,眼下的朱怡成恨不能把面前这几个军机大臣全臭骂一通,尤其是跪在自己面前的董大山。你董大山当初不是说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么?对了,还有锦衣卫的张冉!这时候朱怡成才发现自己忘记把张冉这个混蛋喊来了,这两个家伙亏得自己当初早就提醒了他们,可现在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
听到董大山自请罪责,朱怡成第一反应就是想答应下来,并且把他丢到北边去领兵,带着部队给自己把漠北打回来。可是,长期的帝王生涯,使得朱怡成最终还是忍住了怒气,内心谨慎考虑起来。
说句实话,漠北之变归根结底也怪不得董大山,就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虽然当初朱怡成就有所警觉,可毕竟漠北不是大明的地盘,再加上这件事以目前的情报来看,分明就是满清为了对付大明出卖了漠北,从而借此获得了罗刹国的正式出兵。
这种事不要说董大山和张冉了,就换其他人也是无能为力。何况谁又能想得到,满清居然会如此行事?但仔细想想又是必然的,对于满清而言,无论是长城内外的国土,其实都并非他们的祖地,当年满清趁着明末大乱的机会侥幸窃取了神州天下,而现在用区区漠北来换取中原的统治,这些以满清贵族的嘴脸完全干得出。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还真是一脉相承啊!
想到这,朱怡成顿时发出了阵阵冷笑,董大山把脑袋更底了几分,伏在地上丝毫不敢抬头。
“皇爷!”这时候,王东站起了身道:“漠北之变董帅虽有失查之则,但漠北原本就在满清手中,何况其中还牵涉到了北方蒙古各部,此事董帅实在是无能为力,还请皇爷明查!”
“王帅所言的确如此。”史贻直的脾气比较直,随后也起身道:“对于此事分明就是满清的过错,董帅何有错?皇爷向来英明,漠北之失虽然可惜,可我大明眼下更重要的是关注长城之内,至于草原上的问题之后解决也不迟啊!”
紧接着,廖焕之和王樊也为董大山说了话,几个军机大臣都表示如果以此追究董大山的责任是极为不妥的,并且一致认为漠北之变虽然严重,可暂时威胁不到眼下的收复各地战略,朝廷只需令北方明军验收各处要道,密切关注局势,等彻底平定了四边的满清残余势力后再解决草原问题也不迟。
众人的话让朱怡成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仔细想平心而论的确如此,董大山固然有过错,但这种过错一方面不完全是因为他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朱怡成对于漠北之变的反应也过大了些,让这些臣子很是不解。
这点,是朱怡成和这些臣子思维的区别,相比于后世中国人的那种大中华的概念早已根深蒂固,再加上清末百年的羞辱和沦丧,好不容易站起来的中国人对于这些更为看重。而在这时代的人中,他们的眼光不可能看到数百年后,也不可能为了一个根本还不属于大明国土的漠北感到痛心。
对于漠北之变,各人的反应只是觉得此事之后满清的实力会有所增加,再加上罗刹国的介入和其他蒙古各部的联合,使得将来明军攻击西北或者东北很有可能会遇到些麻烦。
可是这只不过是麻烦而已,眼下西北、西南、东北三处未平,大明完全可以一步步来,以大明如今日益上升的国力,花上数年时间必然会平定四方。至于罗刹国,这些化外之人又能如何?占领了漠北又怎么样?
大明的火器如今可以说是最先进的,再加上大明新军的战法,难道罗刹人就能挡得住大明的脚步?要说人多,中原从来不担心兵源的问题,上万罗刹人在强大的大明眼里又能算得了什么?作为大明的皇帝,朱怡成这样大惊小怪实在是有些让人奇怪。
“起来吧。”朱怡成终于开口道:“此事你虽有错,但毕竟漠北遥远,你也是鞭长莫及。不过罗刹人究竟是何等货色,想来你之前去过北方也了解过,如今罗刹人同满清、蒙古三者联合,瓜分漠北,接下来依朕判断就要向南出手了。”
顿了顿,朱怡成继续说道:“幸亏如今中原大战已经结束,我明军也能就此腾出手来,如果漠北之事早一两个月倒是棘手,眼下朕打算抽调兵力加强北方防御,你如何看?”
董大山磕首谢恩,这才起身。随后他并未坐回位置,而是站着静静想了想道:“回皇爷,臣觉得可先调林建章的主力回师北京,确保北方一线的安全。至于后续,江北的兵员也可向北调动,以防敌人由东北一带入侵。而南方一线,依旧以杨勖为主帅,如需要还能调马功成部至西北。”
“你们几个意见呢?”朱怡成不置可否地看着其他几人问。
“臣等暂无异议,眼下中原大战已经结束,中原之地的主力原本就要调走,地方只需留部分兵力驻扎即可。”
朱怡成微微点头,开口道:“既然如此,由军机处商讨后确定方案再报朕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