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逆流伐清 > 第八十二章 胜利的标志

第八十二章 胜利的标志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哦!”线国安象是愣了一下,把目光投注到张勇脸上,等着他继续解说。

    “伪宗室出缅入滇,大张旗鼓于腾冲,又在高黎贡山阻挡我军一月有余,声名已经传出,他的目的也算基本达到,怎肯冒险再与我军决战?”张勇抿了抿嘴角,带着一丝轻篾,也不知是对朱永兴,还是对线国安,“但伪宗室显然还存着着许幻想,如果我军就此退兵,他便更可大肆宣扬战胜我军。所以,暂驻于腾冲不动,以观风色。”

    “张都督是说我军到了腾冲,也只是得到一座空城,伪宗室带着伪明残军早就逃跑了?”线国安眨了眨眼睛,似乎听明白了张勇的分析,只是想了片刻,他又摇了摇头,说道:“即便如此,我军还是要开到腾冲,然后方能撤兵而回。”

    张勇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线提督所言极是,我军必须要占领腾冲,方算圆满。”

    腾冲是一座边外小城,如果没有大明的宗室留守在,便根本算不上什么战略目标,也没有什么价值。但对于清军来说,不占领这里,便宣告了此次军事行动的失败。

    哪怕是占领了一座空城,这支由甘陕绿营和汉军混合的部队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班师回去了。抓不到大明宗室,自然可以说是朱永兴和南明残军畏于清军兵威,逃窜边外,不得深追。

    可要是现在退兵,张勇和线国安便很可能遭到昆明的处罚。险阻已破,路程不远,伪明宗室又尚在腾冲,根本没有充分的理由让昆明相信退兵是必要的事情。也就是说,明军的不断弃险而退,逼得张勇和线国安不得不前进,前进,再前进。

    若是只有一支清军,可能情况会好些,欺上瞒下的招数谁不会呢?可偏偏是分属两支,张勇和线国安又是面合心不合,谁也不想留下什么畏敌不前、虚报欺瞒的把柄,以便日后让对方反咬一口。

    困难是很大,比如雨季、道路运输、伤病等等,但从昆明传来的命令可以看出,昆明并不认为这是不能克服的。而且,命令中还说到擒杀或逼迫伪明宗室仓惶而逃,对在云南实施剿抚结合的政策非常重要,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安定云南。

    不言而喻,清军的这次军事行动已经蒙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如果放任蛊惑人心的伪明宗室继续呆在腾冲,将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无形之中也就给张勇和线国安堵死了中途退兵的选择。

    这极有可能是昆明的满洲将领的想法,张勇对此心中不满,觉得满洲将领把伪明宗室的作用夸大了,而且不体恤前线将士的困难。但他没有胆量违抗命令,更相信自己的判断。那就是伪明残军只是施展阴谋诡计,迫使其退兵,然后便会以腾冲未失作为宣传胜利的借口。好吧,只能到腾冲打个转儿,住上几天便退兵了。这样便堵住了所有人的嘴,不管是昆明那边的,还是伪明这边的。

    线国安呢,与张勇的想法差不多,他也知道现在退兵是无论如何不行的。不光是来自昆明的压力,还有张勇这个家伙在盯着,不能授人以柄。既然已经把胜利的目标降低到了占领腾冲、赶跑伪宗室,尽管路上难走一些,可也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收复腾冲,伪明宗室仓惶窜于边外,嗯,这样也算是立了不小的功劳。

    两个名将计议已定,难得地取得了统一意见,并且做出了一个看似很巧妙的决定。既然伪明军队肯定不会死守腾冲,伪明宗室也基本达到目的,更不会以身犯险,那全军前行去占领一座空城,就有些小题大做,空耗力量了。派出一部精锐去腾冲打个转儿,在城中驻上两天,不是一样达到了目的。

    当然,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根据现实的情况。清军在外作战已经一个多月,各种不利因素加在一起,伤病者众多,辅兵和民伕也有很多逃跑的,路又难行,全军缓慢推进实在是令人头痛的事情。

    虽然多半是去腾冲打个转儿,但这也是战功啊,张勇和线国安谁也不想落下,便只能共同出兵。最后的结果便是甘陕绿营和汉军各出三千精锐,并带上七天左右的粮食,象征性地去占领腾冲。而清军的大队则在固东停下脚步休整,为了以防万一,张勇和线国安又派出了两支人马,一部清军两千人前出至马站,保证前锋的退路,并能尽快地支援作战;另一部清军也是两千余人,向东面的曲石搜剿,与马站形成突出的两点,互为犄角之势。

    其实,这六千前锋再加上四千前出的援军,已经是清军的一多半主力了。留在固东的清军战兵只剩下了三千多,另外就是数千的伤病,上万的辅兵和民伕。这样一算,从清军攻打灰坡到现在,连战死到伤病,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而且清军士兵的体力都损耗很大,说是疲兵也不为过,确实应该停下来好好休整一番。

    张勇和线国安的布置也算是煞费苦心,既结合了目前军队的疲弊,又能达到占领腾冲的目的。他们的猜想也有理有据,唯独忽略了一点,也是他们绝想不到的。那就是朱永兴并不是真的大明宗室,他的想法和思路与当时的所有人都不同,岂能以常理揣度?

    换上任何一个真的皇室宗亲,首先考虑的便是自己的安危,即便能做出一些鼓舞人心之举,也绝不会有朱永兴那样的眼光和紧迫感,更不会有他那样的勇敢和赌徒精神。

    正如张勇所说,朱永兴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作为一个宗室子弟,他已经表现得很好,折腾得也够凶,即便南撤边外,也不会有损他的名声,甚至能保护他安全地到达边外休整,正是大多数明军文臣武将所希望的。毕竟这样一个代表朝廷的宗室留守,是目前大明中兴的希望所在,是大家伙的希望寄托。

    但朱永兴却觉得还不够,还欠缺那么点实质性的功绩。明军以逸待劳,又有腾冲古城在手,趁着清军疲弊,不战而退实在是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