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 125 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25章
纪彬目送李家父子离开,他们即刻就要开工,这可是他们最近几年结果最大的买卖。而且还收到纪彬给的一千两定金。
这定金已经不算多了,毕竟算是新船,估计这个船建造下来,没有四千两下不来。可这是大船啊!谁不心动呢。
送走他们纪彬更开心了些。
陈乙也觉得厉害,他之前也坐过三百五百料的船,那船已经够大了,不知道两于料的,到底有多夸界
纪彬笑∶"有些船只看似如山高,等咱们这边码头彻底开放,肯定可以看到的。"
这是实话,之前兴华府有乱,很多大船只是停泊补给,然后立刻离开,甚至愿意去隔壁无仙城的小港口,也不愿意在这边停留。
但总归还是能看到的。
等大码头修建好,估计会有更多船只经过,说不定还有从这出发的大商船,纪彬可是知道,他们南军国还有四千料的大船,只是那船已经朝海洋深处行进,三五个月的还回不来。
等回来的时候,纪彬一定要去凑凑热闹。
听说最近造船厂李家生意还不错,他家没那么坑人不说,而且兴华府环境也好起来,不少人都想做船,不管是打渔还是做买卖,那都是可以的。
百姓们的生机是最强的,只要帮他们清扫好障碍,民生很快就能恢复。再说各地的建设也让无数人看到希望。
虽然纪彬对普通百姓比对各个家族要好吧,可他们依旧是感激纪彬的,不是因为纪彬,他们还要被谈家等人吸血。
许多蚂螨趴在身上,谁不害怕呢。
骆金川也给在江南扬州的家人写信,让他们赶紧回来吧,家里一切都好,比之前更好了。
兴华府渐渐恢复生机,物价也跟着回落,不会再有虚高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纪彬的杂货店。
别看他的店面不大,但是却掌握着兴华府的物价,因为纪彬身份特殊,而且卖东西确实厚道,他家的货物总是最划算的。
其他家想卖东西,自然是按照他的价格标准来。这样一搞,兴华府的物价可不就回落许多。
而且纪彬并不限制众人去邑伊县进货,只要大家愿意,都能去邑伊县的作坊进货,然后再到兴华府买卖,他都是不介意的。
甚至愿意让出份额出来。
纪彬想做,还是买进卖出的货郎生意,更有商船上的买卖,跟普通商贩争利,那是欺负人。要说大方也谈不上,只是要给大家活路,不能自己硬着垄断,否则他不就是第二个谈峰,第二个魏家了吗。
纪彬对赚钱这事一直大方,信奉的就是大家一起赚钱,那才是真的赚钱,总不好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别人什么都没有吧。
他不是那么自私的人。
船只的事算是打了个岔,不过各地的修建还是继续,骆家以及其他做船运买卖也陆陆续续开工。因为纪彬跟王巡查严格规定了所有船工的待遇问题,现在船工们条件也好起来。
如果在船上有问题,回来后可以向衙门举报,只要事情如实,那船只东家就会受到惩罚,不论是罚款,还是罚停泊时间,都是让人肉疼的事。
这些船工们谁能想到,有一天他们也能去衙门状告这些东家。
在纪彬的怂恿下,甚至一个船队的船工可以抱团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组织,用来对抗东家们的苛待。
这个小组织自然受到船只东家们的不满,可如今纪彬去哪都受拥戴,谁也不敢说什么。纪彬也不在乎这些人说什么,只有把同胞当人,那你才是个人。
不仅是船工,当初的很多盐奴如今也恢复了自由身,他们都在荒地村里做事,荒地村现在一共有六千多人,其中一半都是盐奴,他们生来就在盐场,生来就伤痕累累,能活到现在实属不易。
出来之后,很多人都木木愣愣,好在有徐杰在,徐杰并不多说什么,只是让大家先吃饱,先盖自己的房子。
很多事情,都在是干活里想明白的。
毕竟大家是给自己干活,不再是盐场里的盐奴。
而且人都是有欲望的,今日你吃到一碗香喷喷的米粥,你就会想米饭是什么味道,如果有汤汁拌饭又是什么味道,一菜一汤呢,四菜一汤呢。
只要有欲望就有进取心。就会努力做事。
现在的盐场暂时还在关闭,毕意盐场的事情太大,暂时还不能开放,只有等兴华府彻底安稳,彻底平静下来。
盐场才能继续做事。
纪彬只好让徐杰观察之前的盐奴,又或者叫他们曾经的盐工。
如果有聪明点,又会思考,熟悉盐场流程,并且不排斥过去的,都可以记下名字。等他们的房子建好,自己会找他们谈谈。这三千多人里面,应该能找出来十几个吧?实在不行可以培养。
而且他只用定下来买卖规则,具体的还是王巡查来做,他毕竟只是个编外,跟这种正经朝廷官员不同。
之前的牙行也打理干净,虽然流放的犯人仍然是戴罪之身等着被买卖,但好歹活得像个人了。最重要的是,这里曾经被拐卖的人,如今都已经放了出来。想回家的回家,不想回家的去荒地村,孩子则在慈幼院。
慈幼院雇了几个附近的婶娘负责孩子们的衣食住行,虽说比较简陋,但至少饿不着了。
想谈家人在的时候,慈幼院许久都没开门。
现在重新开门,不管是孤寡老人还是无父无母的孤儿,都能在此落脚。在纪彬身边的林豪就是从慈幼院出来的。
林豪一直被纪彬派去看着牙行那边,现在牙行清静了才回自己身边。
林豪对慈幼院的感情很深,他跟他哥林博都是在邑伊县慈幼院长大,以至于让他以为,很多地方的慈幼院都跟他们那样,虽说吃不是最好的,穿也寒酸,可至少能平安长大。
而且根据林豪的经验,给慈幼院提了不少建议,都纪彬让人记下来,加以完善。让慈幼院真正发挥作用。
等这些事做完,兴华府这边就差官学了,官学则是王巡查负责,他已经召集兴华府能读会写的人。
可惜这里但凡有点本事的,不是已经跑了,就是被关起来。这官学倒是最麻烦的,只能暂时搁置。
剩下就是海太城的基础建设。
但现在兴华府的人手都不够,只能等这边完工之后,再往海太城的方向走。
而且纪彬他们也鼓励海太城的人到兴华府来,先集中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等人口多了,再往那边走。
毕竟两个城加起来,也就是两万多人,实在是太少。
也有人继续留在海太城,倒是不打紧,反正不管哪个地方,都会慢慢发展起来的。海太城那边估计要等明年了,而且有兴华府这边打样,那边建设得会比这里更好看。
这边基础建设有条不紊,纪彬忽然发现,好像没他什么事了。不论哪一个地方,都有专门的人负责,走访几趟基本都没问题。
看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大家好像很认真的。
不仅如此,因为王巡查重新清理府衙,还找来不少能用的小吏,可以代替徐杰等人的活计。徐杰毕竟新婚,不好天天守在六个荒地村,现在换成了六个小吏天天在那边看着,处理问题也及时。
除了纪一飞李栋还在杂货店之外,大家渐渐都闲下来。
说是闲下来,但一封封催促纪彬回去的书信倒是让他无奈。
也不是引娘催他回家,而是春安城的作坊老板们想见他,如果不出意外,多是商议在邑伊县开作坊的事。
纪彬看看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十二,他带着柴力陈乙从六月就到这里,竟然在这待了三个月时间。
看来还是要回家一趟。
不止他有家室,柴力也是有家室的人。陈乙也会要回去探亲。
至于严庆云还是留在兴华府,他如今等着上面的任职下来,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是兴华府的指挥使,肯定要留在这。
剩下的江志乌革也该回到邑伊县,他们的职位毕竟是在邑伊县,这里事情了了,就要回到原地,否则上面也不好交代。
算着算着,怎么都要回家,反而是王巡查傻眼了。怎么都要走了啊。
纪彬怕拍他肩膀∶"自然是回家看看,我娘子还在家中呢。"
王巡查无奈,好像他没家世一样。
不过王巡查也理解,纪彬回去肯定还有要紧事。
这么说也没错,那边棉花收得火热,还有从春安城搬过去的作坊,他要是再不去看一眼,说不定发展成什么样了。
身为东家,不去看一眼,怎么都说不过去。
特别是春安城的作坊们,原本就是他怂恿过来的,如今不过去,只怕很多人不安心。
反正兴华府这边先建着,等他把春安城来的作坊都安排好,再回来看看。他对基建还是很上心的啊。
只有等兴华府基建结束,估计他才能安心。
安心干什么。安心做生意!
他的船,他的货都在做准备。
他甚至都做好春安城邑伊县所有商品远销海外了。
以南军国的货物,远销海外肯定非常正常。
就算先不想那么远,通过海运航运,销往整个南军国也是可以的啊。他们邑伊县的酒,邑伊县的布料刺绣,都是极好的商品。纪彬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既然绝对要回去,他们收拾得还是很快。
一行几人基本都是骑马,自己有马的骑自己的,没马的租一匹。从兴华府到邑伊县这段路,基本上三天就到家了。而这条路的动工时间差不多也已经计算好。
等到兴华府的主街道路跟码头街修缮好,蔡运就带人去修海太城眼兴华府之间的路,柴伯父则修这条官道。
这两条官道没有一年多的时间下不来。
但毕竟是官府的活计,到时候工具不会那么棘手,肯定会比普通人修路要快很多。
兴华府到海太城那段路,自然是兴华府承担,邑伊县跟兴华府的路则是两边共同承担。邑伊县肯定是没问题,不管是棉花还是他家,这税收肯定够的。就是兴华府这边估计差点事。
不过没关系!
他可以问船运买卖的收税啊,而且那时候码头建好,什么停泊费,什么过路的买卖,这些都能赚钱。
赚了钱修路,就能赚更多钱。这账纪彬已经算得明明白白了。
回到邑伊县,江志乌革直接回县衙,他们也辛苦很久,该好好休息。
经过这一趟,他们对纪彬算是佩服万分,虽然纪彬比他们年纪小,但人人都想喊句大哥。没办法,谁让纪彬那么厉害呢。他们就佩服如此厉害的人。
纪彬给兴华府百姓谋的福利,是多少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都说平定兴华府容易,但真正稳住兴华府百姓,稳住里面商户们,却是极难的。但纪彬不声不响,通过一件件小事,竟然把这件事办成了。中间甚至没有出现太大纰漏。
不是这事情太简单,而是纪彬对每一件事都有预估,如今兴华府这么快恢复建设,也是因为纪彬早就做好准备,发生什么事都有应对的方案,这才能安抚民心。
如此厉害的人,怪不得柴大哥愿意跟着他!他们都想跟着纪彬做事了!
柴力陈乙也被纪彬安排回家,先回家休息休息,以后还有很多事要忙。
还有个单独的林博,林博则是回冰铺休息,现在冰铺生意不如从前,店里的伙计们也能休息,不时可以去对面杂货店帮忙。
伙计们原本以为到冰铺淡季,纪彬东家说不定会辞退他们。
当时林博就说了∶"东家生意做得那么大,只有再招人的份,根本不会辞退你们。"原本新来的伙计们还不怎么相信。毕竟是卖冰,只有天热的时候生意好啊。
现在九月份,冰块确实渐渐卖不动了,引娘也知道他们的想法,只让他们去杂货店帮忙,那边事情也不少的。
反正不会辞退就对了。明年还要继续忙呢。
春安城冰铺基本也是这种情况,特别是徐杰跟纪一飞都被喊回去帮兴华府的忙,冰铺的伙计自然而然就去了杂货店。
反正这两个店面不仅离得近,平时关系也好,对伙计们来说,基本也没换活计。不出意外的话,以后都会这样了。
而且因为第三个杂货店分店开业,估计等到明年冰铺开业时,他们杂货店还是要招人。不然人手肯定不够。
纪彬回到家时,引娘非常惊喜,她以为纪彬要等等才能回来呢。她这会正在算账。
如今家里一个刺绣坊,一个酿酒坊,一个商会,一条船,几百亩棉花小麦,还有两个暂时闭店的冰铺,三个杂货店。
那账本都厚厚一摞。
也是现在每个店里的管事掌柜都不错,否则引娘天天都要账本上过日子了。
就算是这样,也还是家里三个小姑娘帮忙,当初从兴华府买的三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都跟在引娘身边,学着打算盘记账,可以给引娘打打下手。
其中最用心的就是棉紫的女儿小芸,另外两个叫小雾跟小霜。后两个算着跟着前一个起的名字,都没什么姓氏,就这么喊着。三个小孩一个八岁,一个十岁,一个十二。
都是吃过苦的孩子,极为懂事,见主君回来,十分有眼力的退下。
纪彬倒是没多管,引娘用得顺手就行。
"你怎么现在回来了,我以为兴华府那边还要忙很久呢。"引娘笑着问,纪彬坐到她身边,随便翻了翻。
纪彬随口道∶"确实要忙很久,但这种基础建不是一时半会能建成的,等他们那边忙过这一阵,我再过去。"
这就是不当官的好处啊,他可以出主意,也可以帮忙拿主意,但具体的监工却不用他处理。如果他真的当了布政使,只怕要天天守在那,哪有功夫回家看看。
"春安城那边的人催得着急,他们是不是很想来邑伊县开铺子?"纪彬问道。
引娘立刻点头∶"还是因为梁家二女儿的货单被人知道,大家这才明白她在这能赚多少钱。''毕竟纪彬硬生生打通了兴华府的关节。
就算那边还没平乱的时候,其中的货单就让人震惊了。
旁的不说,就胭脂水粉,钗环首饰,梁家二女儿一个月能买三千件。
要知道以前的老梁那边,一个月也才这么多而已。
如今在三千的基础上翻倍,确实按照纪彬承诺的,不会让春安城梁家生意受损,但不代表他不会给梁家二女儿这边提量啊。
等于总数增加了,但是多的全给梁家二女儿,老梁那还是跟之前一样。这样一来,老梁他大儿子大儿媳能不着急吗。
可着急也没用,不管是梁二还是纪彬,都按照当初的要求来做,不损害兰阿巷子梁家的订单。
毕竟当时谁准能想到,纪彬还能做成兴华府的生意。
老梁本人无所谓,不管哪个孩子挣钱,那都是他挣,再说他手头挣的钱已经不少了。甚至也知道纪彬引娘故意让二女儿挣钱,好做给兰阿巷子的作坊们看。
当初请你们来邑伊县开分坊,你们都不来,现在知道挣钱了,着急了?
还是跟纪彬当初说的一样。
他就是要把梁二这边打造成模范试点。不仅作坊是他免费提供,订单也是头一个供应。人家梁二家吃不下的订单,才会给到别人。基本等于人家有做不完的买卖啊。
所以春安城兰阿巷子那都坐不住了。多好的买卖,他们怎么就没把握住呢!
可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运作,梁二这个试点非常成功,吸引了很多春安城作坊想来找门路。就是派家里的分支又或者不能继承家业的孩子过来,开个分坊也不是很费事的事情。赚的钱怎么分纪彬是不管的,只要来人就行。
以前大家还有犹豫。现在都挤破头了。
哪家能攀交情给纪彬写封信,那都是让人羡慕的。
谁不知道纪彬在兴华府都做了什么啊!
人家一边开店,一边跟官府里应外合,抓住了兴华府最大的贪官,还在帮忙那边做基础建设。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震惊的。但震惊之余又觉得很合理。
发生在别人身上可能不合理,但在纪彬身上?太合理了!
合理的让人立刻可以相信。
甚至有人隐隐传消息,说纪彬跟汴京那边关系都很好,所以他在兴华府的生意立刻能做起来。
也有人说了,反正都是做货物,那在兰阿巷子做,又或者在邑伊县做,岂不是一样的?如果说了这话,那就会引来一阵笑声。请问运费不花钱吗?
运费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啊。
你是从春安城经过邑伊县再到兴华府的运费便宜,还是直接邑伊县到兴华府好?
所以大家都想明白了,以后纪彬说什么他们都信什么。听纪彬的,就能赚兼钱!
看看人家梁二!人家梁二已经发达了啊!比她哥嫂厉害太多了!
这会已经有十几家作坊老板在邑伊县客栈住着,都是为了等纪彬回来。
在纪彬跟引娘聊家里情况这个功夫,这些老板们都已经快到纪宅了。他们从春安城赶来,又在邑伊县等了好几天,这会终于让他们抓到人了!
但他们还没到,詹明先出现了。
纪彬一看詹明,竟然吓了一跳∶"你怎么这么黑。"
詹明还没表达对纪彬的想念,忽然就遭到暴击。"还不是摘棉花摘的!"
纪彬不在,引娘有段时间也不在,可不就剩他了,去年焦十一焦十五还在,今年就剩他了啊!不止是邑伊县的棉花,甚至还有春安城棉花让他去照看。他黑谁黑!
纪彬哭笑不得赶紧让他坐下。
今年棉花收成还不错,但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除了邑伊县棉花增长了快三倍之外,宿勤郡其他地方似乎冷静下来。
也不是人真的冷静,而是除了去年除了邑伊县,不知道关了多少人。就连周家也差点被抄家。
所以整个宿勤郡,除了邑伊县之外,其他地方不那么疯狂种棉花了,估计是留下心理阴影。
所以永义十七年的时候,邑伊县棉花差不多是一百五十多万斤,除开邑伊县之外的宿勤郡产量是三百三十万斤。
到了今年,也就是永义十八年九月,邑伊县这边基本上有三百九十万斤左右。其他地方加起来也只有五百四十万斤。
要知道去年其他地方还是邑伊县的两倍重量,毕竟其他地方大啊。他们只是个小县城而已。
可今年一个县城的产量,都快占到整个宿勤郡一半了,实在是惊人的数字。
詹明道∶"除了邑伊县的棉农棉商之外,其他人都比较谨慎,也就是周小公子种的多了点,有人还说他不怕再被查吗,他也没吭声。"
"如今周家低调,其他人户也差不多。"
这也正常,其他人那是经历了按察使过来问棉价的,今年肯定收敛。除了邑伊县这边仗着有纪彬在,还是在努力种棉。
无意间,他们邑伊县竟然成了宿勤郡种棉的中流砥柱,也是有意思是很。这跟荆高庄思华也分不开。
他们这里有棉花,有机器,已经有不少种不了棉花的地方主动来采购了。在这里买还是要划算点。
詹明道∶"我的意思是,零散的收购就收,只要价格是不吃亏的,自然没什么,咱们也不是一定要卖往江南。"
纪彬非常同意。
他们有了商会,也有棉花商会分支,目的又不是为了控制棉花,只是为了更好合作而已。
詹明又把振生带过去的那批数量给到纪彬∶"振生带了八十万斤的棉花过去,除了徐顾景三家之外,还有些松江府老谭介绍的客户,这些是第一批。"
"后面的还有三批,到时候我会跟过去,到时候自然能找到买家。""只是纪老爹说,今年天气可能会冷的比较早,让大家快点收获。"
农人们有自己的规律可循,是能感受到天气变化的,这点是要注意。
至于那句自然能找到买家,这可不是詹明夸口,而是他们邑伊县的棉花确实有这个口碑。特别是纪彬詹明的名字,在江南卖棉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
有经常跑商路的詹明做主,纪彬自然是放心的,他也是走了许多年边域买卖的人,这点事情还难不住他。
反正詹明一口气讲完,就差指着纪彬念叨∶"说起来,你那白叠子是好看,卢益他们驾船的时候我看了,崭新崭新的船,你怎么就喊上我,让我一起去瞧瞧。"
纪彬笑∶"那时候兴华府太乱了,我就是提心吊胆。"
提起这件事,詹明也是为纪彬捏把汗,这事以后说起来轻松,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但凡纪彬当时露出一丝马脚,他肯定必死无疑。
以谈家父子现在的名声,已经流传出来骇人听闻的事情,谁能不害怕呢。
只怕纪彬要是被发现真实目的,只会被扔到海底喂鱼。
纪彬听到海底喂鱼,笑道∶"你这是不是在咒我?"
詹明也笑起来∶"怎么会,大家都指望你发财呢!"
别的不说,詹明现在还有一百五十万在纪彬家里放着,他只会指望纪彬越来越好啊。
棉花如今的安安稳稳,有詹明跟纪老爹在,基本上没问题。纪彬也是因为这样,才能安心在兴华府待那么长时间。
不是他这帮兄弟,不是有引娘坐镇,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所以不管是哪个生意的利润,他都是愿意让利的。能用钱解决的事,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们这里聊得开心,不时有人来找纪彬,谁让他离开太久,大家都想见见他啊。
纪彬在兴华府做的事让大家更加佩服他。
同样也是想问问兴华府那边有没有什么发财的机会。谁让纪彬是纪财神!跟着他一定能则赚兼钱!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们,还有赶过来的春安城兰阿巷作坊老板们。十几个老板齐刷刷过来,纪滦村的村民们都习惯了。不就是来找纪彬引娘的吗!来找他们的人可太多了。
纪彬送走里长他们,并吩咐可以适当增加酸果酒黄米酒的产量,黄稠桂酒就不用了,不适合长时间运输,而且价格不便宜。
有潜力的还是另外两种。
一听纪彬这么说,里长就知道生意又要来了。
纪彬也是未雨绸缪,等兴华府建设好,他就要开始把酒往外卖了。好在当时作坊建的大,只要招人足够,产量就能增加。
里长家其实拿的利润不少,但做的事也很多,再加上还有个包达在里面,纪彬根本不用操心里面的事。
等于花钱雇了个全能的管事,他只要操心好订单就行。剩下的事情一概不用管。
不能因为计较那点,把自己绊在这里。
也是因为利润丰厚,里长家算是全心给纪彬帮忙,他既是里长,又是长辈,也因为这层身份,也方便纪彬在纪滦村做事。
送走里长他们,十几个作坊老板已经到了。门房小厮迎着他们进来,现在做得已经非常熟练。他们主君夫人,哪日没有客人,而且来的客人都很客气。他们都习惯了啊。
家里的小厮婢女们,在知道主君去兴华府帮忙清理了牙行,还救下很多人,都忍不住落泪,这也算帮他们报仇了吧。
那些可恨的恶吏,最恶的已经斩首,其他人最少也是受刑去做苦役。谁听了心里不痛快。
因为东家帮他们报仇,家里小厮婢女乃至孩子们,全都忠心不二,他们都愿意为纪家做事,做一辈子的事。
纪彬看着众人的细微变化,倒是非常感慨。
不过这点感慨很快消散,谁身边围着十几个热情的人,都不会再有感慨,只会头疼啊。詹明见此挑眉,立刻开溜,让纪彬跟引娘应付吧,他还是赶紧去看看棉花怎么样。
纪彬想拉人都没拉到,只好跟引娘一起让大家先冷静,不就是开分坊吗,不用着急。
谁知道这么一说,大家七嘴八舌开口了。
"不用冷静不用冷静,以前就是太冷静了你知道吗。"
"对啊,我们还看到梁家二女儿的作坊了,她雇了那么多人帮忙做事?而且村里给她帮忙收费还那么少?"
"她家堆了快两车的东西,真的可以卖完?"
"我家是确定要来开分坊了,我家小儿子跟小儿媳过来,你觉得如何。""兴华府那边潜力应该不怎么大吧?那边穷得厉害,人口是不是也很少?"
这些问题基本都说在了关键地方。
不愧是老作坊老板们,在这也没闲着,一直在打听消息。
其中说的一点,村里人给梁二帮忙,收费好像很少。这是没错的。
首先邑伊县毕竟是县城,跟春安城比不了,物价人工都比不了。纪滦村更不用说。
在村里请一个村里人做工,跟在城里请人做工,这价格能一样吗?
首先这成本就降下来了。
成本低了利润就高,这都不用多想。
然后问东西那么多能不能卖完,兴华府是不是没那么有钱。消费能力代表了物件消耗的多少,人数也代表了其中的潜力。这些问题都没错。
但纪彬却反问道∶"现在永义十四年,十五年,乃至十六年的时候,你们对邑伊县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现在已经是永义十八年,两三年前,三四年前。他们对邑伊县的看法?
所有人心里都冒出一个字。穷。
穷乡僻壤,没有潜力。
也有人问道∶"但邑伊县不同,这里有你。""而且发现了漫山遍坚酸果的妙用。""再有棉花也让你们这富裕起来。"
"只是棉花吗?"纪彬又问,"之前的山货皮货,这没有改变大家的生活吗?"
"不提这些。兴华府有的,却是邑伊县都眼馋的。"纪彬继续道,"邑伊县是能种棉花,兴华府却不行。"
"但那里有码头,出港口往北行,就是无仙城,就是江浙乃至鲁地甚至到辽东,这一路都是水路,沿途还有码头补给。"
"往西行既是海洋深处,还能到古佛国,那里的香料木材,前朝皇室都喜爱的。"
"只是如今水路发展较慢,或者说是兴华府发展较慢。他们有码头有港口,邑伊县的棉花一比,那都是薄利了。"
听着纪彬分析,众人只觉得兴华府是不是马上要腾飞了啊!听着就让人激动!
纪彬道∶"以前我不敢确定,因为不知道那边的码头质量怎么样,深浅如何,官府如何。""可现在能确定,只要那里不出什么么蛾子,那兴华府的发展,不出五年,必然超过宿勤郡。"
超过宿勤郡?!
他们宿勤郡可以种棉花啊!怎么可能!
他们无仙城也是有小码头的,春安城还有著名的兰阿巷子。哪个会差?
但这话是纪彬说的,总是让人不得不信。
纪彬见大家沉思,又道∶"所以兴华府的财富,不是你我几人能赚够的,这样是我想让大家来开分坊的原因。"
纪彬的一番话下,在座的十几位老板已经觉得兴华府遍地黄金等着他们去拿了!.不少人都准备开始算银子,算算在哪租铺子合适了!别说了,现在就开!他们一定会把分坊开起来的!
纪彬看着他们,最后道∶"我建议分成两批,若是所用的原材料是其他地方,要靠水路运过来的,分坊甚至可以建在兴华府。"
"若是材料依靠咱们宿勤郡里面,则在邑伊县这边建分坊更为合适。''
"但不要一窝蜂地过去,更不要肆意抬价,到时候市场乱了,吃亏的还是我们。"
众人不停点头,有些人甚至想把纪彬的话都给记下来。
再想送走这些老板们,天都快黑了。只好留下吃顿饭,然后住到家里的西院。
他家客房还真的没怎么闲过。
相信这些话,很快就会传到兰阿巷子所有老板耳朵里,至于怎么选择,纪彬已经给出来。
纪彬早在从兴华府出发的时候就想好了。
这些老板们想开分坊,其实不如直接开在兴华府,当然也要因地制宜。
像那些依靠本土材料的,自然开在本地,例如邓杉他们的陶罐,所用的土就是后山的,他们也搬不了家。
好在现在路不错,运起来也没那么难。
但像有些材料是用宿勤郡柳家的,这柳家又是走水路运到无仙城,再从无仙城运到春安城。如此一来,分坊开在兴华府,岂不是直接运到兴华府就好。不讨柳家那边的船会多跑一段路。
纪彬已经准备好收到柳家主的信了,肯定会调侃这件事。
但作坊们产量增加,对他们这种卖原材料的来说,那是赚钱的买卖,基本不会拒绝。
说起来两人书信来往过几次,倒是从未见过,说不定这次还真的有机会。这柳家就是收纪彬家刺绣如意楼的老板。
而且他家还做着春安城原材料买卖,更有宿勤郡大半布料生意。
说起布料,纪彬抽空又对引娘说了几句,到时候找找荆姐,看看有没有葛布之类的粗制布料,若是能抓紧生产,又或者介绍个作坊,兴华府那边非常需要,这也算个大买卖。
等这些事说完,引娘笑∶"我发现了,你这次回来,还是为兴华府在忙。"
别人可能感受不到,但引娘已经看清了。
从分坊的建设,到物品的买卖,纪大哥就是给兴华府拉买卖啊。
那边的基础建设正在进行,现在再把做买卖开作坊卖布料的介绍过去。基础建设是保证大家以后的日子,介绍做买卖的过去,更是长远打算。
那边现在百姓很少,百姓手里的钱跟物件都不多。
只有商品流进去,人员往那边走走,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切都会繁华起来。
纪彬听到引娘这么说,再喝口茶,笑眯眯道∶"还是娘子懂我。"
他心心念念的兰阿巷子分坊,自然要发挥大作用啊。现在眼看事情要成,自然要成得快些。
相信这次分坊大搬迁,不管是邑伊县还是兴华府,都会受益很多。
兰阿巷子真是谭清留下的财富,他们这群老板有见识有技术,到哪都是极好的。
如今他们在本地生意饱和,又在纪彬怂恿下走向其他地方,相信不用很长时间,兴华府那边也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物件。
这也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
纪彬跟引娘又聊几句,再把自己之前买的荒地图给拉出来。
纪彬引娘一共买过三次地,第一次是一千二百亩的沙土地跟山地。第二次只有四百亩的良田。
第三次则是五百亩良田加两千亩的沙土地跟山地。
第一次,第二次的地都已经加以利用,纪宅,作坊,棉花小麦,冬油菜,都是在这些上面。
唯独第三次的地还在空着,那差不多是一千亩的沙土地,一千亩山地,山地暂时不管,开发这种荒山不怎么容易。
重点是沙土地,这块地再往西一段距离,就到引娘的娘家堰河村。不管是堰河村还是纪彬这边,都是有水源的。可唯独这块地没有什么水源,土地还荒芜。
所以空在这有段时间了,很多人也不知道纪彬买来做什么。
纪彬对引娘道∶"这些空地很快就会派上用场。"
"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想来租我们家的地了。"一千亩的地全都租出去,想想就开心。
等作坊群在这附近建好,他这还是纪滦村吗,他这分明就是经济中心!
第125章
纪彬目送李家父子离开,他们即刻就要开工,这可是他们最近几年结果最大的买卖。而且还收到纪彬给的一千两定金。
这定金已经不算多了,毕竟算是新船,估计这个船建造下来,没有四千两下不来。可这是大船啊!谁不心动呢。
送走他们纪彬更开心了些。
陈乙也觉得厉害,他之前也坐过三百五百料的船,那船已经够大了,不知道两于料的,到底有多夸界
纪彬笑∶"有些船只看似如山高,等咱们这边码头彻底开放,肯定可以看到的。"
这是实话,之前兴华府有乱,很多大船只是停泊补给,然后立刻离开,甚至愿意去隔壁无仙城的小港口,也不愿意在这边停留。
但总归还是能看到的。
等大码头修建好,估计会有更多船只经过,说不定还有从这出发的大商船,纪彬可是知道,他们南军国还有四千料的大船,只是那船已经朝海洋深处行进,三五个月的还回不来。
等回来的时候,纪彬一定要去凑凑热闹。
听说最近造船厂李家生意还不错,他家没那么坑人不说,而且兴华府环境也好起来,不少人都想做船,不管是打渔还是做买卖,那都是可以的。
百姓们的生机是最强的,只要帮他们清扫好障碍,民生很快就能恢复。再说各地的建设也让无数人看到希望。
虽然纪彬对普通百姓比对各个家族要好吧,可他们依旧是感激纪彬的,不是因为纪彬,他们还要被谈家等人吸血。
许多蚂螨趴在身上,谁不害怕呢。
骆金川也给在江南扬州的家人写信,让他们赶紧回来吧,家里一切都好,比之前更好了。
兴华府渐渐恢复生机,物价也跟着回落,不会再有虚高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纪彬的杂货店。
别看他的店面不大,但是却掌握着兴华府的物价,因为纪彬身份特殊,而且卖东西确实厚道,他家的货物总是最划算的。
其他家想卖东西,自然是按照他的价格标准来。这样一搞,兴华府的物价可不就回落许多。
而且纪彬并不限制众人去邑伊县进货,只要大家愿意,都能去邑伊县的作坊进货,然后再到兴华府买卖,他都是不介意的。
甚至愿意让出份额出来。
纪彬想做,还是买进卖出的货郎生意,更有商船上的买卖,跟普通商贩争利,那是欺负人。要说大方也谈不上,只是要给大家活路,不能自己硬着垄断,否则他不就是第二个谈峰,第二个魏家了吗。
纪彬对赚钱这事一直大方,信奉的就是大家一起赚钱,那才是真的赚钱,总不好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别人什么都没有吧。
他不是那么自私的人。
船只的事算是打了个岔,不过各地的修建还是继续,骆家以及其他做船运买卖也陆陆续续开工。因为纪彬跟王巡查严格规定了所有船工的待遇问题,现在船工们条件也好起来。
如果在船上有问题,回来后可以向衙门举报,只要事情如实,那船只东家就会受到惩罚,不论是罚款,还是罚停泊时间,都是让人肉疼的事。
这些船工们谁能想到,有一天他们也能去衙门状告这些东家。
在纪彬的怂恿下,甚至一个船队的船工可以抱团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组织,用来对抗东家们的苛待。
这个小组织自然受到船只东家们的不满,可如今纪彬去哪都受拥戴,谁也不敢说什么。纪彬也不在乎这些人说什么,只有把同胞当人,那你才是个人。
不仅是船工,当初的很多盐奴如今也恢复了自由身,他们都在荒地村里做事,荒地村现在一共有六千多人,其中一半都是盐奴,他们生来就在盐场,生来就伤痕累累,能活到现在实属不易。
出来之后,很多人都木木愣愣,好在有徐杰在,徐杰并不多说什么,只是让大家先吃饱,先盖自己的房子。
很多事情,都在是干活里想明白的。
毕竟大家是给自己干活,不再是盐场里的盐奴。
而且人都是有欲望的,今日你吃到一碗香喷喷的米粥,你就会想米饭是什么味道,如果有汤汁拌饭又是什么味道,一菜一汤呢,四菜一汤呢。
只要有欲望就有进取心。就会努力做事。
现在的盐场暂时还在关闭,毕意盐场的事情太大,暂时还不能开放,只有等兴华府彻底安稳,彻底平静下来。
盐场才能继续做事。
纪彬只好让徐杰观察之前的盐奴,又或者叫他们曾经的盐工。
如果有聪明点,又会思考,熟悉盐场流程,并且不排斥过去的,都可以记下名字。等他们的房子建好,自己会找他们谈谈。这三千多人里面,应该能找出来十几个吧?实在不行可以培养。
而且他只用定下来买卖规则,具体的还是王巡查来做,他毕竟只是个编外,跟这种正经朝廷官员不同。
之前的牙行也打理干净,虽然流放的犯人仍然是戴罪之身等着被买卖,但好歹活得像个人了。最重要的是,这里曾经被拐卖的人,如今都已经放了出来。想回家的回家,不想回家的去荒地村,孩子则在慈幼院。
慈幼院雇了几个附近的婶娘负责孩子们的衣食住行,虽说比较简陋,但至少饿不着了。
想谈家人在的时候,慈幼院许久都没开门。
现在重新开门,不管是孤寡老人还是无父无母的孤儿,都能在此落脚。在纪彬身边的林豪就是从慈幼院出来的。
林豪一直被纪彬派去看着牙行那边,现在牙行清静了才回自己身边。
林豪对慈幼院的感情很深,他跟他哥林博都是在邑伊县慈幼院长大,以至于让他以为,很多地方的慈幼院都跟他们那样,虽说吃不是最好的,穿也寒酸,可至少能平安长大。
而且根据林豪的经验,给慈幼院提了不少建议,都纪彬让人记下来,加以完善。让慈幼院真正发挥作用。
等这些事做完,兴华府这边就差官学了,官学则是王巡查负责,他已经召集兴华府能读会写的人。
可惜这里但凡有点本事的,不是已经跑了,就是被关起来。这官学倒是最麻烦的,只能暂时搁置。
剩下就是海太城的基础建设。
但现在兴华府的人手都不够,只能等这边完工之后,再往海太城的方向走。
而且纪彬他们也鼓励海太城的人到兴华府来,先集中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等人口多了,再往那边走。
毕竟两个城加起来,也就是两万多人,实在是太少。
也有人继续留在海太城,倒是不打紧,反正不管哪个地方,都会慢慢发展起来的。海太城那边估计要等明年了,而且有兴华府这边打样,那边建设得会比这里更好看。
这边基础建设有条不紊,纪彬忽然发现,好像没他什么事了。不论哪一个地方,都有专门的人负责,走访几趟基本都没问题。
看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大家好像很认真的。
不仅如此,因为王巡查重新清理府衙,还找来不少能用的小吏,可以代替徐杰等人的活计。徐杰毕竟新婚,不好天天守在六个荒地村,现在换成了六个小吏天天在那边看着,处理问题也及时。
除了纪一飞李栋还在杂货店之外,大家渐渐都闲下来。
说是闲下来,但一封封催促纪彬回去的书信倒是让他无奈。
也不是引娘催他回家,而是春安城的作坊老板们想见他,如果不出意外,多是商议在邑伊县开作坊的事。
纪彬看看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十二,他带着柴力陈乙从六月就到这里,竟然在这待了三个月时间。
看来还是要回家一趟。
不止他有家室,柴力也是有家室的人。陈乙也会要回去探亲。
至于严庆云还是留在兴华府,他如今等着上面的任职下来,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是兴华府的指挥使,肯定要留在这。
剩下的江志乌革也该回到邑伊县,他们的职位毕竟是在邑伊县,这里事情了了,就要回到原地,否则上面也不好交代。
算着算着,怎么都要回家,反而是王巡查傻眼了。怎么都要走了啊。
纪彬怕拍他肩膀∶"自然是回家看看,我娘子还在家中呢。"
王巡查无奈,好像他没家世一样。
不过王巡查也理解,纪彬回去肯定还有要紧事。
这么说也没错,那边棉花收得火热,还有从春安城搬过去的作坊,他要是再不去看一眼,说不定发展成什么样了。
身为东家,不去看一眼,怎么都说不过去。
特别是春安城的作坊们,原本就是他怂恿过来的,如今不过去,只怕很多人不安心。
反正兴华府这边先建着,等他把春安城来的作坊都安排好,再回来看看。他对基建还是很上心的啊。
只有等兴华府基建结束,估计他才能安心。
安心干什么。安心做生意!
他的船,他的货都在做准备。
他甚至都做好春安城邑伊县所有商品远销海外了。
以南军国的货物,远销海外肯定非常正常。
就算先不想那么远,通过海运航运,销往整个南军国也是可以的啊。他们邑伊县的酒,邑伊县的布料刺绣,都是极好的商品。纪彬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既然绝对要回去,他们收拾得还是很快。
一行几人基本都是骑马,自己有马的骑自己的,没马的租一匹。从兴华府到邑伊县这段路,基本上三天就到家了。而这条路的动工时间差不多也已经计算好。
等到兴华府的主街道路跟码头街修缮好,蔡运就带人去修海太城眼兴华府之间的路,柴伯父则修这条官道。
这两条官道没有一年多的时间下不来。
但毕竟是官府的活计,到时候工具不会那么棘手,肯定会比普通人修路要快很多。
兴华府到海太城那段路,自然是兴华府承担,邑伊县跟兴华府的路则是两边共同承担。邑伊县肯定是没问题,不管是棉花还是他家,这税收肯定够的。就是兴华府这边估计差点事。
不过没关系!
他可以问船运买卖的收税啊,而且那时候码头建好,什么停泊费,什么过路的买卖,这些都能赚钱。
赚了钱修路,就能赚更多钱。这账纪彬已经算得明明白白了。
回到邑伊县,江志乌革直接回县衙,他们也辛苦很久,该好好休息。
经过这一趟,他们对纪彬算是佩服万分,虽然纪彬比他们年纪小,但人人都想喊句大哥。没办法,谁让纪彬那么厉害呢。他们就佩服如此厉害的人。
纪彬给兴华府百姓谋的福利,是多少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都说平定兴华府容易,但真正稳住兴华府百姓,稳住里面商户们,却是极难的。但纪彬不声不响,通过一件件小事,竟然把这件事办成了。中间甚至没有出现太大纰漏。
不是这事情太简单,而是纪彬对每一件事都有预估,如今兴华府这么快恢复建设,也是因为纪彬早就做好准备,发生什么事都有应对的方案,这才能安抚民心。
如此厉害的人,怪不得柴大哥愿意跟着他!他们都想跟着纪彬做事了!
柴力陈乙也被纪彬安排回家,先回家休息休息,以后还有很多事要忙。
还有个单独的林博,林博则是回冰铺休息,现在冰铺生意不如从前,店里的伙计们也能休息,不时可以去对面杂货店帮忙。
伙计们原本以为到冰铺淡季,纪彬东家说不定会辞退他们。
当时林博就说了∶"东家生意做得那么大,只有再招人的份,根本不会辞退你们。"原本新来的伙计们还不怎么相信。毕竟是卖冰,只有天热的时候生意好啊。
现在九月份,冰块确实渐渐卖不动了,引娘也知道他们的想法,只让他们去杂货店帮忙,那边事情也不少的。
反正不会辞退就对了。明年还要继续忙呢。
春安城冰铺基本也是这种情况,特别是徐杰跟纪一飞都被喊回去帮兴华府的忙,冰铺的伙计自然而然就去了杂货店。
反正这两个店面不仅离得近,平时关系也好,对伙计们来说,基本也没换活计。不出意外的话,以后都会这样了。
而且因为第三个杂货店分店开业,估计等到明年冰铺开业时,他们杂货店还是要招人。不然人手肯定不够。
纪彬回到家时,引娘非常惊喜,她以为纪彬要等等才能回来呢。她这会正在算账。
如今家里一个刺绣坊,一个酿酒坊,一个商会,一条船,几百亩棉花小麦,还有两个暂时闭店的冰铺,三个杂货店。
那账本都厚厚一摞。
也是现在每个店里的管事掌柜都不错,否则引娘天天都要账本上过日子了。
就算是这样,也还是家里三个小姑娘帮忙,当初从兴华府买的三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都跟在引娘身边,学着打算盘记账,可以给引娘打打下手。
其中最用心的就是棉紫的女儿小芸,另外两个叫小雾跟小霜。后两个算着跟着前一个起的名字,都没什么姓氏,就这么喊着。三个小孩一个八岁,一个十岁,一个十二。
都是吃过苦的孩子,极为懂事,见主君回来,十分有眼力的退下。
纪彬倒是没多管,引娘用得顺手就行。
"你怎么现在回来了,我以为兴华府那边还要忙很久呢。"引娘笑着问,纪彬坐到她身边,随便翻了翻。
纪彬随口道∶"确实要忙很久,但这种基础建不是一时半会能建成的,等他们那边忙过这一阵,我再过去。"
这就是不当官的好处啊,他可以出主意,也可以帮忙拿主意,但具体的监工却不用他处理。如果他真的当了布政使,只怕要天天守在那,哪有功夫回家看看。
"春安城那边的人催得着急,他们是不是很想来邑伊县开铺子?"纪彬问道。
引娘立刻点头∶"还是因为梁家二女儿的货单被人知道,大家这才明白她在这能赚多少钱。''毕竟纪彬硬生生打通了兴华府的关节。
就算那边还没平乱的时候,其中的货单就让人震惊了。
旁的不说,就胭脂水粉,钗环首饰,梁家二女儿一个月能买三千件。
要知道以前的老梁那边,一个月也才这么多而已。
如今在三千的基础上翻倍,确实按照纪彬承诺的,不会让春安城梁家生意受损,但不代表他不会给梁家二女儿这边提量啊。
等于总数增加了,但是多的全给梁家二女儿,老梁那还是跟之前一样。这样一来,老梁他大儿子大儿媳能不着急吗。
可着急也没用,不管是梁二还是纪彬,都按照当初的要求来做,不损害兰阿巷子梁家的订单。
毕竟当时谁准能想到,纪彬还能做成兴华府的生意。
老梁本人无所谓,不管哪个孩子挣钱,那都是他挣,再说他手头挣的钱已经不少了。甚至也知道纪彬引娘故意让二女儿挣钱,好做给兰阿巷子的作坊们看。
当初请你们来邑伊县开分坊,你们都不来,现在知道挣钱了,着急了?
还是跟纪彬当初说的一样。
他就是要把梁二这边打造成模范试点。不仅作坊是他免费提供,订单也是头一个供应。人家梁二家吃不下的订单,才会给到别人。基本等于人家有做不完的买卖啊。
所以春安城兰阿巷子那都坐不住了。多好的买卖,他们怎么就没把握住呢!
可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运作,梁二这个试点非常成功,吸引了很多春安城作坊想来找门路。就是派家里的分支又或者不能继承家业的孩子过来,开个分坊也不是很费事的事情。赚的钱怎么分纪彬是不管的,只要来人就行。
以前大家还有犹豫。现在都挤破头了。
哪家能攀交情给纪彬写封信,那都是让人羡慕的。
谁不知道纪彬在兴华府都做了什么啊!
人家一边开店,一边跟官府里应外合,抓住了兴华府最大的贪官,还在帮忙那边做基础建设。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震惊的。但震惊之余又觉得很合理。
发生在别人身上可能不合理,但在纪彬身上?太合理了!
合理的让人立刻可以相信。
甚至有人隐隐传消息,说纪彬跟汴京那边关系都很好,所以他在兴华府的生意立刻能做起来。
也有人说了,反正都是做货物,那在兰阿巷子做,又或者在邑伊县做,岂不是一样的?如果说了这话,那就会引来一阵笑声。请问运费不花钱吗?
运费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啊。
你是从春安城经过邑伊县再到兴华府的运费便宜,还是直接邑伊县到兴华府好?
所以大家都想明白了,以后纪彬说什么他们都信什么。听纪彬的,就能赚兼钱!
看看人家梁二!人家梁二已经发达了啊!比她哥嫂厉害太多了!
这会已经有十几家作坊老板在邑伊县客栈住着,都是为了等纪彬回来。
在纪彬跟引娘聊家里情况这个功夫,这些老板们都已经快到纪宅了。他们从春安城赶来,又在邑伊县等了好几天,这会终于让他们抓到人了!
但他们还没到,詹明先出现了。
纪彬一看詹明,竟然吓了一跳∶"你怎么这么黑。"
詹明还没表达对纪彬的想念,忽然就遭到暴击。"还不是摘棉花摘的!"
纪彬不在,引娘有段时间也不在,可不就剩他了,去年焦十一焦十五还在,今年就剩他了啊!不止是邑伊县的棉花,甚至还有春安城棉花让他去照看。他黑谁黑!
纪彬哭笑不得赶紧让他坐下。
今年棉花收成还不错,但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除了邑伊县棉花增长了快三倍之外,宿勤郡其他地方似乎冷静下来。
也不是人真的冷静,而是除了去年除了邑伊县,不知道关了多少人。就连周家也差点被抄家。
所以整个宿勤郡,除了邑伊县之外,其他地方不那么疯狂种棉花了,估计是留下心理阴影。
所以永义十七年的时候,邑伊县棉花差不多是一百五十多万斤,除开邑伊县之外的宿勤郡产量是三百三十万斤。
到了今年,也就是永义十八年九月,邑伊县这边基本上有三百九十万斤左右。其他地方加起来也只有五百四十万斤。
要知道去年其他地方还是邑伊县的两倍重量,毕竟其他地方大啊。他们只是个小县城而已。
可今年一个县城的产量,都快占到整个宿勤郡一半了,实在是惊人的数字。
詹明道∶"除了邑伊县的棉农棉商之外,其他人都比较谨慎,也就是周小公子种的多了点,有人还说他不怕再被查吗,他也没吭声。"
"如今周家低调,其他人户也差不多。"
这也正常,其他人那是经历了按察使过来问棉价的,今年肯定收敛。除了邑伊县这边仗着有纪彬在,还是在努力种棉。
无意间,他们邑伊县竟然成了宿勤郡种棉的中流砥柱,也是有意思是很。这跟荆高庄思华也分不开。
他们这里有棉花,有机器,已经有不少种不了棉花的地方主动来采购了。在这里买还是要划算点。
詹明道∶"我的意思是,零散的收购就收,只要价格是不吃亏的,自然没什么,咱们也不是一定要卖往江南。"
纪彬非常同意。
他们有了商会,也有棉花商会分支,目的又不是为了控制棉花,只是为了更好合作而已。
詹明又把振生带过去的那批数量给到纪彬∶"振生带了八十万斤的棉花过去,除了徐顾景三家之外,还有些松江府老谭介绍的客户,这些是第一批。"
"后面的还有三批,到时候我会跟过去,到时候自然能找到买家。""只是纪老爹说,今年天气可能会冷的比较早,让大家快点收获。"
农人们有自己的规律可循,是能感受到天气变化的,这点是要注意。
至于那句自然能找到买家,这可不是詹明夸口,而是他们邑伊县的棉花确实有这个口碑。特别是纪彬詹明的名字,在江南卖棉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
有经常跑商路的詹明做主,纪彬自然是放心的,他也是走了许多年边域买卖的人,这点事情还难不住他。
反正詹明一口气讲完,就差指着纪彬念叨∶"说起来,你那白叠子是好看,卢益他们驾船的时候我看了,崭新崭新的船,你怎么就喊上我,让我一起去瞧瞧。"
纪彬笑∶"那时候兴华府太乱了,我就是提心吊胆。"
提起这件事,詹明也是为纪彬捏把汗,这事以后说起来轻松,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但凡纪彬当时露出一丝马脚,他肯定必死无疑。
以谈家父子现在的名声,已经流传出来骇人听闻的事情,谁能不害怕呢。
只怕纪彬要是被发现真实目的,只会被扔到海底喂鱼。
纪彬听到海底喂鱼,笑道∶"你这是不是在咒我?"
詹明也笑起来∶"怎么会,大家都指望你发财呢!"
别的不说,詹明现在还有一百五十万在纪彬家里放着,他只会指望纪彬越来越好啊。
棉花如今的安安稳稳,有詹明跟纪老爹在,基本上没问题。纪彬也是因为这样,才能安心在兴华府待那么长时间。
不是他这帮兄弟,不是有引娘坐镇,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所以不管是哪个生意的利润,他都是愿意让利的。能用钱解决的事,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们这里聊得开心,不时有人来找纪彬,谁让他离开太久,大家都想见见他啊。
纪彬在兴华府做的事让大家更加佩服他。
同样也是想问问兴华府那边有没有什么发财的机会。谁让纪彬是纪财神!跟着他一定能则赚兼钱!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们,还有赶过来的春安城兰阿巷作坊老板们。十几个老板齐刷刷过来,纪滦村的村民们都习惯了。不就是来找纪彬引娘的吗!来找他们的人可太多了。
纪彬送走里长他们,并吩咐可以适当增加酸果酒黄米酒的产量,黄稠桂酒就不用了,不适合长时间运输,而且价格不便宜。
有潜力的还是另外两种。
一听纪彬这么说,里长就知道生意又要来了。
纪彬也是未雨绸缪,等兴华府建设好,他就要开始把酒往外卖了。好在当时作坊建的大,只要招人足够,产量就能增加。
里长家其实拿的利润不少,但做的事也很多,再加上还有个包达在里面,纪彬根本不用操心里面的事。
等于花钱雇了个全能的管事,他只要操心好订单就行。剩下的事情一概不用管。
不能因为计较那点,把自己绊在这里。
也是因为利润丰厚,里长家算是全心给纪彬帮忙,他既是里长,又是长辈,也因为这层身份,也方便纪彬在纪滦村做事。
送走里长他们,十几个作坊老板已经到了。门房小厮迎着他们进来,现在做得已经非常熟练。他们主君夫人,哪日没有客人,而且来的客人都很客气。他们都习惯了啊。
家里的小厮婢女们,在知道主君去兴华府帮忙清理了牙行,还救下很多人,都忍不住落泪,这也算帮他们报仇了吧。
那些可恨的恶吏,最恶的已经斩首,其他人最少也是受刑去做苦役。谁听了心里不痛快。
因为东家帮他们报仇,家里小厮婢女乃至孩子们,全都忠心不二,他们都愿意为纪家做事,做一辈子的事。
纪彬看着众人的细微变化,倒是非常感慨。
不过这点感慨很快消散,谁身边围着十几个热情的人,都不会再有感慨,只会头疼啊。詹明见此挑眉,立刻开溜,让纪彬跟引娘应付吧,他还是赶紧去看看棉花怎么样。
纪彬想拉人都没拉到,只好跟引娘一起让大家先冷静,不就是开分坊吗,不用着急。
谁知道这么一说,大家七嘴八舌开口了。
"不用冷静不用冷静,以前就是太冷静了你知道吗。"
"对啊,我们还看到梁家二女儿的作坊了,她雇了那么多人帮忙做事?而且村里给她帮忙收费还那么少?"
"她家堆了快两车的东西,真的可以卖完?"
"我家是确定要来开分坊了,我家小儿子跟小儿媳过来,你觉得如何。""兴华府那边潜力应该不怎么大吧?那边穷得厉害,人口是不是也很少?"
这些问题基本都说在了关键地方。
不愧是老作坊老板们,在这也没闲着,一直在打听消息。
其中说的一点,村里人给梁二帮忙,收费好像很少。这是没错的。
首先邑伊县毕竟是县城,跟春安城比不了,物价人工都比不了。纪滦村更不用说。
在村里请一个村里人做工,跟在城里请人做工,这价格能一样吗?
首先这成本就降下来了。
成本低了利润就高,这都不用多想。
然后问东西那么多能不能卖完,兴华府是不是没那么有钱。消费能力代表了物件消耗的多少,人数也代表了其中的潜力。这些问题都没错。
但纪彬却反问道∶"现在永义十四年,十五年,乃至十六年的时候,你们对邑伊县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现在已经是永义十八年,两三年前,三四年前。他们对邑伊县的看法?
所有人心里都冒出一个字。穷。
穷乡僻壤,没有潜力。
也有人问道∶"但邑伊县不同,这里有你。""而且发现了漫山遍坚酸果的妙用。""再有棉花也让你们这富裕起来。"
"只是棉花吗?"纪彬又问,"之前的山货皮货,这没有改变大家的生活吗?"
"不提这些。兴华府有的,却是邑伊县都眼馋的。"纪彬继续道,"邑伊县是能种棉花,兴华府却不行。"
"但那里有码头,出港口往北行,就是无仙城,就是江浙乃至鲁地甚至到辽东,这一路都是水路,沿途还有码头补给。"
"往西行既是海洋深处,还能到古佛国,那里的香料木材,前朝皇室都喜爱的。"
"只是如今水路发展较慢,或者说是兴华府发展较慢。他们有码头有港口,邑伊县的棉花一比,那都是薄利了。"
听着纪彬分析,众人只觉得兴华府是不是马上要腾飞了啊!听着就让人激动!
纪彬道∶"以前我不敢确定,因为不知道那边的码头质量怎么样,深浅如何,官府如何。""可现在能确定,只要那里不出什么么蛾子,那兴华府的发展,不出五年,必然超过宿勤郡。"
超过宿勤郡?!
他们宿勤郡可以种棉花啊!怎么可能!
他们无仙城也是有小码头的,春安城还有著名的兰阿巷子。哪个会差?
但这话是纪彬说的,总是让人不得不信。
纪彬见大家沉思,又道∶"所以兴华府的财富,不是你我几人能赚够的,这样是我想让大家来开分坊的原因。"
纪彬的一番话下,在座的十几位老板已经觉得兴华府遍地黄金等着他们去拿了!.不少人都准备开始算银子,算算在哪租铺子合适了!别说了,现在就开!他们一定会把分坊开起来的!
纪彬看着他们,最后道∶"我建议分成两批,若是所用的原材料是其他地方,要靠水路运过来的,分坊甚至可以建在兴华府。"
"若是材料依靠咱们宿勤郡里面,则在邑伊县这边建分坊更为合适。''
"但不要一窝蜂地过去,更不要肆意抬价,到时候市场乱了,吃亏的还是我们。"
众人不停点头,有些人甚至想把纪彬的话都给记下来。
再想送走这些老板们,天都快黑了。只好留下吃顿饭,然后住到家里的西院。
他家客房还真的没怎么闲过。
相信这些话,很快就会传到兰阿巷子所有老板耳朵里,至于怎么选择,纪彬已经给出来。
纪彬早在从兴华府出发的时候就想好了。
这些老板们想开分坊,其实不如直接开在兴华府,当然也要因地制宜。
像那些依靠本土材料的,自然开在本地,例如邓杉他们的陶罐,所用的土就是后山的,他们也搬不了家。
好在现在路不错,运起来也没那么难。
但像有些材料是用宿勤郡柳家的,这柳家又是走水路运到无仙城,再从无仙城运到春安城。如此一来,分坊开在兴华府,岂不是直接运到兴华府就好。不讨柳家那边的船会多跑一段路。
纪彬已经准备好收到柳家主的信了,肯定会调侃这件事。
但作坊们产量增加,对他们这种卖原材料的来说,那是赚钱的买卖,基本不会拒绝。
说起来两人书信来往过几次,倒是从未见过,说不定这次还真的有机会。这柳家就是收纪彬家刺绣如意楼的老板。
而且他家还做着春安城原材料买卖,更有宿勤郡大半布料生意。
说起布料,纪彬抽空又对引娘说了几句,到时候找找荆姐,看看有没有葛布之类的粗制布料,若是能抓紧生产,又或者介绍个作坊,兴华府那边非常需要,这也算个大买卖。
等这些事说完,引娘笑∶"我发现了,你这次回来,还是为兴华府在忙。"
别人可能感受不到,但引娘已经看清了。
从分坊的建设,到物品的买卖,纪大哥就是给兴华府拉买卖啊。
那边的基础建设正在进行,现在再把做买卖开作坊卖布料的介绍过去。基础建设是保证大家以后的日子,介绍做买卖的过去,更是长远打算。
那边现在百姓很少,百姓手里的钱跟物件都不多。
只有商品流进去,人员往那边走走,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切都会繁华起来。
纪彬听到引娘这么说,再喝口茶,笑眯眯道∶"还是娘子懂我。"
他心心念念的兰阿巷子分坊,自然要发挥大作用啊。现在眼看事情要成,自然要成得快些。
相信这次分坊大搬迁,不管是邑伊县还是兴华府,都会受益很多。
兰阿巷子真是谭清留下的财富,他们这群老板有见识有技术,到哪都是极好的。
如今他们在本地生意饱和,又在纪彬怂恿下走向其他地方,相信不用很长时间,兴华府那边也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物件。
这也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
纪彬跟引娘又聊几句,再把自己之前买的荒地图给拉出来。
纪彬引娘一共买过三次地,第一次是一千二百亩的沙土地跟山地。第二次只有四百亩的良田。
第三次则是五百亩良田加两千亩的沙土地跟山地。
第一次,第二次的地都已经加以利用,纪宅,作坊,棉花小麦,冬油菜,都是在这些上面。
唯独第三次的地还在空着,那差不多是一千亩的沙土地,一千亩山地,山地暂时不管,开发这种荒山不怎么容易。
重点是沙土地,这块地再往西一段距离,就到引娘的娘家堰河村。不管是堰河村还是纪彬这边,都是有水源的。可唯独这块地没有什么水源,土地还荒芜。
所以空在这有段时间了,很多人也不知道纪彬买来做什么。
纪彬对引娘道∶"这些空地很快就会派上用场。"
"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想来租我们家的地了。"一千亩的地全都租出去,想想就开心。
等作坊群在这附近建好,他这还是纪滦村吗,他这分明就是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