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 124 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24章
中秋这日晚上,兴华府衙在街前摆了流水宴,不管是兴华府,还是海太城的百姓,都能过来吃饭。不止是官府的人送了许多食物,兴华府仅存的两个大家族,骆家,李家,同样跟着摆了宴席。他们整个兴华府的人才两万多一点。就算全都到了,其实也没多少人。
大片的土地,却有这么少的百姓,看着就心酸。可此时的众人依旧开心。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这里变化太大了,大的有些不敢认。
这时有些年迈些的人,才想到起兴华府以前的模样,那时候依旧是不繁荣的,但至少没有谈家人在,至少大家打渔为生,还算活得下去。
不提以前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所有人都暂时相信这一点。不是他们不信任旁人,而是这份信任,早在以前磨没了。但能有片刻的高兴,他们就知足了啊。
纪彬自然看出众人的想法,他也不好说什么安慰的话,毕竟他在这也只是帮忙而已。
兴华府具体要怎么样,还是看汴京那边的回信。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轻易动手。
不出意外的话,王巡查应该会留在这,至少把兴华府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才会走。而宗轮将军则不能久留,让他过来处理这些事,原本就是杀鸡用牛刀。不是十一皇子的身份特殊,他根本不会出现。纪彬也看出来了,这位将军的能力确实厉害。手里两千五百人却将对方四千人玩弄在鼓掌之间。
此次中秋宴上,纪彬刚一说这话,柴力就先笑。
柴力道∶"这算什么,当年边域一战,将军带着我们八百人溜对面八千人,等他们精疲力尽的时候,直接擒住将领,还带着我们顺利逃脱。"
即使柴力没说,纪彬也明白这应该是八百精兵。
但八百对八千,还是让人不敢置信,可见宗轮将军笑笑,就知道这是真的,可能在他无数战役中只是微不足道的那个。
纪彬一边吃酒一边听柴力,严庆云他们说边关的事。
不由得感叹,若不是有这样的精兵强将,边域也不会安稳这么久。兴华府平乱这么快,跟将军的铁腕本事也是分不开的。
只是提到冬天的时候,乌革叹气∶"冬天是最难熬的,偏偏冬天事情还多。"
纪彬知道这点,一到秋冬时节,关外草木枯黄,游牧自然没了去处。
而此时关内则刚刚丰收,要是天气暖和点还好,天气一冷,这些人就会到关内掠夺抢粮,要让自己过个冬天。
他们是过了,但关内的百姓被杀被掳,粮食全都被抢光,他们又何其无辜。
在永义十四年那场胜仗之前,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这种事,近几年是把他们打怕了,天气也不会太差,所以边关还算安稳。
只是谢阁老说过,正赤部落的人随时都可能杀回去。毕竟首领尔托的父亲死于太子之手,这个仇肯定要报。
如今的太平,不过是为将来某一日的大仗做准备。
好在近几年还算风调雨顺,去年今年的粮食虽然没前几年那么好,但也算不错了。
纪彬闪过这个想法,就听宗轮将军道∶"冬日寒冷,手握兵器都握不住,而那边的人又是习惯寒冷,又有良马在手,自然比我们活络。而且这些人是为了抢粮,都是小股敌兵也不好收拾,烦扰不断,最是麻烦。"
"是啊,我们的兵士每年冻得耳朵都要掉了,实在难熬。""不过好在咱们这物资供应还行,总算有的吃喝。"
在冬天意志力都是不同的,对面的人一心想要你的食物,不抢过来他们就会冻死饿死。这边的兵士也因天气寒冷不好活动,但没有不打仗就会死的信念。
所以每逢春夏两季,都是南军国这边百姓勇猛,到了秋冬寒冷,则是对方厉害。纵观许多边关骚扰,也多是秋冬抢粮。
纪彬听着他们闲话,不时看看旁边的引娘,怕她觉得枯燥。只见她也听得极认真,而且略有思索,看样子是全都听懂了的。纪彬嘴角弯了弯,他家引娘不过上几年学,又经了几年事,就如此聪慧。在他看来,引娘若是男子,也可以考科举。
不过提到这个,纪彬低声道∶"最近事情太多,我忘记问你家三姐的事,万秀才考上举人了,你们知晓吗?"
引娘点头,她也把这事给忘了∶"知晓的,三姐婆婆听到消息,还喜晕过去,急忙请了大夫才救过来。"
"只是三姐夫还不能回来,他在汴京等着授官,约莫是不准备再考进士,准备某个差事做了。"举人上面还有进士。
可以大概这么理解,考上举人之后,需要在汴京官学略略学习,则有两条路,一个是等着做官,但分配的官职可能非常小,连县令这种都轮不到。
还有一个是继续考试,考上进士之后,就前途远大了。
这万举人有自知之明,而且知道养家的重要,他妻儿母亲俱在,不好拖累全家。如此,倒是有担当了不少。
纪彬点头∶"你可以送信过去,他若是想考,我家可以资助。"
不是纪彬大方,这在古代就跟投资一样。哪个潜力股提前投资了,说不定就有收获。
引娘笑∶"我也是这么说的,还让三姐去了信,只等回复了。"
"不过看三姐夫的信件,他对我们多加感谢,而且意思比较明显,实在不想考了。
谁让科举实在太磨人。
纪彬明白了,这事也就是提一嘴,并没什么关紧的。
既然都聊到这了,引娘继续道∶"家里的棉花都有詹明在负责,春安城有十几家棉花也愿意托付给咱们,邑伊县的还是尽数交给我们,詹明已经在登记造册,而且卢益赖亚那边也准备好了,只是咱们的船太小,还要雇几,条大船跟着。"
"不过詹明说,今年倒是不用跟着其他商队,咱们自己就是商队了。"
纪彬笑∶"确实,咱们就是商队。"
今年邑伊县的棉花,加上春安城的棉花,估计百万斤不止,这么大的份额自然是要雇船队的。估计还要分批送过去,不能再等到全部收获再送了,这棉花一茬一茬地开,数量少还能等,数量多不行的。
不过今年数量多,价格估计也很稳定,所以不用那么着急。
说起来,荆高庄思华的去棉籽机器已经在南军国遍地开花,江南那边也靠着卖机器赚了不少钱。有这东西就是方便啊。
而且按照太子的规定,每个县衙必须有,以便宜的价格租给百姓们使用。
邑伊县这边程知县虽然在外面平乱,但都是主簿在操办,也是有条不紊。整个宿勤郡这边都是在荆高庄购买,毕竟思华监督做出来的,大家更为信赖。
思华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整个南军国都知道这个女子,如此厉害的女子,甚至被汴京那边记载,甚至想招过去做女官。
不过最近乱事频发,这才不了了之。
可思华女官的名字却喊了出来,任谁见了,都要喊句女官的,宿勤郡的知府甚至默认了这个称呼,屡屡送来赏赐。
除了今年官方定价还没出之外,别的都挺好的。只要等价格一出,该卖就要卖了。
今年也有人问纪彬这边的价格,但他一直没松口,只讲以朝廷为主,自然是不肯给出价格的。万一到时候跟朝廷价格有出入,那可不太好。
不过纪彬心里觉得,去年已经到了两千文,今年差不多会继续降价,降到一千二到一千五中间。这个降幅很多人都能接受,而且还有得赚,不过棉花暴利的时间差不多也要结束了。就在这几年时间吧。
但官方定价也没那么简单,要天下棉农棉商估计重量,送给当地衙门,当地官员再报给汴京。知道今年总产之后,才能有个合理的价格,既不让棉农棉商吃亏,又要最大限度惠民。这一层层上次,效率自然不是很高,但总比炒出天价棉花要好。
而且时间慢慢久了,这定价权也能下放到各郡府,由汴京督查就好,如今刚开始自然万事汴京做主。
不得不说,太子真的太勤政了,要是圣人来做,肯定懒得管。这话纪彬也只能在心里说说。可有一位勤政的上司总是好的。
纪彬想想就知道太子在忙什么,朝中不用讲,棉花是一桩,兴华府这边也是事,甚至还有抓紧塞满国库,随时应对正赤部落。
但就算是这样,他还是想催催,兴华府这边什么时候开始建设。他已经等不及了。
看着善良容易满足的百姓们,有什么事都可以往后放!
这个中秋团圆节,兴华府官府放起了五彩的烟花,漂亮的烟花在天空炸起,灿烂又美丽,那轮海上明月也愈发幽静美丽。
如此好的月光,再加上享用不尽的美食,这个夜晚会让很多兴华府的人终身难忘。
中秋节一过,秋日的气氛更浓了。
过了今日,港口陆陆续续开放,该做工的做工,该打渔的人打渔,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现在有官府先发着秋季种子,总能有事做的。好在这里靠近海边,很多食物都可以吃。
而且还能去邑伊县那边做工,虽然走路要五六天才能到,但是能赚钱啊。
其中磕头妇人就已经打算好了,看着谈家父子死刑,他们就继续去做工,之前跟那户人家已经说好了,他们还是可以去摘棉花,摘完棉花还有弹棉花的活计,一直能做到十月份。
到时候她就有钱买点线头,也可以学着做刺绣。纪滦村的刺绣坊也对她们兴华府女子开放,都可以去学的。以后她刺绣,相公打渔,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但看着一个个恶人被杀,唯独谈家父子还在监牢里留着,很多人都有些疑惑,为什么还不把他们杀了。
他们两个是兴华府最大的恶人。只有他们死了,大家这口怨气才能出。
每次看到相公的手指,磕头妇人就恨得牙痒。
中秋过完,还是没有消息,好在她家赊来的渔网已经缝补好了,她相公跟着几个人一起打渔,再加上之前在邑伊县做工的钱,吃喝是不愁的。
这妇人盼啊盼,终于得到消息。
八月十八,极好的日子,最适合砍头。
纪彬,王巡查,宗轮将军终于松口气。
他们得到两个令,一个是棉花定价,今年棉花在一千二百文到一千五百文中间不得超过,低价最低是一干,再低就是恶意竞争。
这个价格在永义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底有效,以后怎么售卖,官府都不管。可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而且很大限度遏制高价。等到十二月之后,想卖低价也没人管,反正竞争是不大的。
程知县得到这个消息,也要回邑伊县了,他在兴华府已经待了大半个月,也过足征战的瘾,肯定要回去。
并且带着邑伊县春安城的六千兵士一起回。
兴华府还剩六千人,则暂时让严庆云带着,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还要看上面怎么安排。乌革,江志,还留在纪彬身边做事,暂时不走。
宗轮将军则要带着八个随从离开,他这边也不着急,反正汴京暂时没什么事。
而兴华府确实归王巡查统管,今年是科举之间,汴京官员变动也比较大,让王巡查暂时代管,很快会有新知府跟新指挥使前来接替文武官员。
至于所谓十一皇子跟维世子。
哪里还有什么皇子世子,就是两个犯上作乱的臣子罢了,直接杀给百姓们看,也杀给文武百官看。
还有西北谈家也被他们两个的罪行连累,已经派人去抄家,所谓的金矿也好,揽财也好,全都归于国库。
这明摆着说了,该杀就杀,不用顾及太多。
不仅他们要死,在朝中勾结的户部左中郎也好,欺上瞒下的西北他家也好,没有一个会放过。他们两个的真实身份也不用再提,让皇亲国戚们知道,恐怕还会节外生枝。不管是圣人还是太子,都一个意思,既然早就是死人了,那就已经死了。连汴京都不用押送,全部就地处决,务必斩草除根。
那十一皇子在监牢里,以为自己还有出路,却不曾想,他这谈峰的名字已经盖在身上,岂是他说摘就商的。
他已经死了,无论是什么身份早就已经死了。
如果说这些命令还算正常。
但接下来这个却是重中之重。
太子亲笔,大意是,特派小货郎纪彬恢复兴华府之经济,兴盛兴华府之民生。特别把小货郎三个字用笔极深,就差点名调侃了。
这些话说的,虽说没有官职,但恢复经济这话都讲了,这范围可大可小,可松可紧,完全在纪彬的掌控当中。
他若是个贪权的,自然能以此令跟王巡查平起平坐。
若是不贪恋权势的,也就会做好自己想做的,剩下的当甩手掌柜。
纪彬就发现了,自己跟太子是真有默契吧?
倒不是说当官不好,而是当官总会被人管辖,哪有手持这样的一张令舒服?说白了,权利也是有的,贵人信任同样有。有实无名,对他来讲,是最好不过的事。
不错,反正他很满意。
再说了,都放手让他管经济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搞啊!
纪彬不知道的是,王巡查手底下还有一封信,这里面说的是,让他尽力辅佐纪彬,纪彬这人至纯至善,对财政一道极为精妙,有他在兴华府定然能比肩江南,只是时间问题。
比肩江南?
王巡查看了都是眉头一跳。他何时见过太子对人这么推崇?
而且私下给的信,他以为是让自己约束纪彬,没想到却是敲打自己,让他听纪彬的。
王巡查能做到如今的位置,看似严肃,实际上自然明白这些道理。
现在的汴京朝堂,圣人一心拜佛求长寿,事情基本都是太子在处理,而余下的皇子早就没有争抢的心思,毕竟太子不是狠辣阴毒之人,也有容人之量。
再说禹王的下场大家是不知道吗?
他们这些皇子只要安心给太子办事,也不会有事的。
可以说汴京朝堂都在太子的掌控之中,这次借着兴华府震惊世人的大案,更是清扫了遍朝堂。别人可能不知,但王巡查是知晓的,这次不好往兴华府派人,不光因为今年是科举年,更因为朝廷上的官员变动极大,该上的上该下的下,不出意外百分之八十都是太子的人。
这才腾不出人手。
王巡查固然忠君,也明白太子基本上是以后的圣人,自然按照太子的意思办差。
而且王巡查跟纪彬接触这段时间,其实隐隐明白太子为什么那样看重他。纪彬值得这样的看重,这是绝对的。太子让他听纪彬的,那就听,这有什么了。
八月二十,谈家父子死在断头台,无数兴华府百姓前来看这场斩首,不是他们喜爱血腥,而是这些恨意必须用这种方法抒发。
过了今天,他们就能好好生活。
磕头妇人就在人群当中,她不是一个受苦的人,更不是唯一受过折磨的人。她的身边有无数跟她一样的百姓,紧咬牙关,想要看看这些人的下场。
她相公就在她身边,两人紧握双手,就在谈维坝跪着的正前方。
那谈维坝根本不敢抬头,他本就是个懦弱的人,本就胆小如鼠,他没瘫软在地上,只是因为被人拎着而已。
而谈峰则是双目无神,忽然猛地抬头,嘴里念叨着龙岛,可是话都没说完,刽子手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直接一刀砍下。
有些卑劣的人,是连遗言都不配说的。
从他们被抓之后,基本没人看过他们,纪彬等人更是懒得审问,他们的罪行早就被众人知道,他们等着的,只是死亡而已。
两颗人头落地,断头台下发出剧烈欢呼,死了!他们终于死了!而兴华府百姓的新生来了!
犯人全都处决后,监牢都空了大半。
而程知县,宗轮将军等人也要离开,这人一走,就剩下纪彬,王巡查等人。
引娘原本是过来送人的,走得也利落,只是算着时间,纪大哥二十岁生日的时候,希望这边的事可以忙完。
但也就剩一个多月,估计也来不及,到时候她可以主动来兴华府的。
纪彬带着柴力陈乙,徐杰纪一飞李栋,还有留下来当帮手的江志,乌革。一时间觉得手底的人也挺多的。
其中徐杰还是负责六个荒地村,如今大家做事已经很有条理了,只是时常会有些纠纷,有徐杰在肯定没错。
估计徐杰也没想到,原本应该是衙门小吏的活,如今竟然是他在做。而且每次带着兴华府兵士走来走去,竟然有些威风。
好在他从小吃过不少苦,知道这种心态不能有,还是安安分分做自己的事。
纪彬家的杂货店也重新开业,这自然交给李栋纪一飞来管。
两人平日都在杂货店做小弟的,如今竟然也成了管事,自然更加用心。
但杂货店这种都是小事,重要的还是纪彬之前记下的几个地方。重新整修码头。
这里毕竟是海岸,靠海吃海,这绝对没问题,兴华府绝大部分百姓都是渔民,这码头休整好了,扩建好了,自然能供应更多人吃喝。
海太城的新不说,兴华府这边则是一个大码头,还有两个小码头。小码头原本是私人码头,现在要重新整修。
以前不做,是纪彬不好动兴华府的钱,现在可以动用了,自然快快开始建设。柴力陈乙,江志乌革,都在帮他料理这些事。
兴华府本地就有会修缮码头的工匠,纪彬还写信去无仙城,请那边的工匠一起过来。先把大码头扩建一倍,之后再把小码头规整成能专供小船渔船行走的码头。三个码头功能不同,大小不同,所有的设计细节也是不同的。有人有钱,事情就好办。
现在还是八月下旬,天气刚刚好,干起活也是不冷不热。
有专门修码头的工匠,自然就需要招募工人,纪彬以优厚的价格招募本地百姓。
可以说活确实辛苦,但给的钱足够,而且不是抓壮丁,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找流放犯人。
这其中不少犯人,都是曾经奴役过兴华府百姓的,如今身份转换,倒是让人发笑。让他们也吃吃做苦役的苦头,也是罪有应得。
但现在的管事可比之前仁义多了,至少不是非打即骂,也能吃饭。
反正让兴华府百姓看得十分感慨。
其实很多百姓甚至自愿过来帮忙,还有骆家等人也是出钱出力。
毕竟这事不是修什么宫殿,也不是为大官们修马车修景观,修得是码头啊!
他们早就嫌兼弃这码头太破烂,可他们之前也没什么办法,谁敢说自己出钱修码头的,只怕那钱刚拿出来,就被贪污了吧。
现在好了,官府出钱,官府找人,他们也愿意的!
一时间所有做船运买卖的人家都翘首期盼,天天去码头看进度。
只可惜这码头要等到十月才能完工,然后再去建小码头,不过这已经让大家心满意足了。以前都羡慕人家的港口,如今他们的港口码头也能变得方便整洁。
其中骆家更是喜笑颜开。
骆金川作为兴华府船运生意最大的门户,原本已经打算壮士断腕,舍掉家里的船只,直接跑路去江南。
但因为纪彬的提醒,再有王巡查即使到来,他只是送走妻儿,自己留在这,还提供了不少证据。让他不仅可以明哲保身,还能保住家中富贵,他也算没有愧对祖先基业了。若是他爹看到如今的骆家,估计会非常高兴。
除了纪彬不时查账之外,什么都挺好的。
至于纪彬查账,当然那是查税收啊!
他是不苛刻大家平日里挣钱的,但税收必须交!
骆金川经过之前的官府,对税收这点钱根本不计较,给!不就是税收吗!之前他还要给谈家分利润呢!那钱可更多!
不止是骆家,兴华府所有商户都被清查一遍,该是他们的钱,那还是他们的,不是他们的钱,直接收缴用来建设兴华府。
当然也有人质疑过纪彬的身份,你一介白丁,有什么资格查我们的账?但贝纪彬自由进出兴华府府衙,还跟王巡查谈笑风生。
不仅如此,在王巡查刻意放消息出去之后,众人才知道,纪彬竟然是太子钦点管兴华府经济的?差不多等于兴华府的布政使?!
这怎么可能啊?
当初邑伊县王知县,从正七品跳到正三品布政使,已经是极大的升迁,多少年多难得见一次。
他一个布衣?凭什么啊?
太子要在这,肯定回答凭他的脑子。
但现在太子不在,王巡查自然放出消息让大家打消乱七八糟的想法。
人家纪彬早早就被太子欣赏,追着让他做官,但他就是不爱做,这次来拯救兴华府的经济,也是太子亲自写信给他。
什么布政使,若是纪彬想做官,这会都能去汴京做官!
什么?他连秀才童生都不是,怎么做官?别忘了,如今还有举孝廉呢。
太子甚至还给纪彬写信,跟他说可以送他去汴京太学读书,在太学读完书的学子,直接可以考进士。
这是什么意思,就不用说了吧?
多少人寒窗苦读,从童生到秀才,从秀才到举人。若是纪彬愿意,这些步骤都可以省了。
而且纪彬如今才二十,就算重头来过,那也是不晚的。只是他不乐意罢了。
终于你又问了,凭什么纪彬这么特殊?王巡查只是笑,却不说话。
有时候不说话比说话含义还多。
连纪彬是不是太子私生子这种谣言都要传出来了!
等纪彬从码头回来,听到的就是这么离谱的消息。算着时间,太子十五岁就生了他?就离谱!
纪彬哭笑不得,当然这话信的人也不多。
可所有人都明白,纪彬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是太子近臣。你看他是没什么官职的,可有太子的信任,那就比当官的还厉害。
不等纪彬问王巡查,王巡查就答∶"太子说了,这些赞誉原本就是你应得的,只是现在来得迟了些。"
其实王巡查也好奇,纪彬跟太子到底怎么认识的,到底中间发生了什么,能让太子这么相信他?这些答案他当然不知道。
可太子的态度表明了,要保纪彬,不仅是保地位,也保名声。
纪彬自己都承认,他确实被太子谢阁老他们的糖衣炮弹迷惑住了,不管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可给有功之人赏识,功过分明,就是个好上司。
若不是太子一直在尽力弥补他,可能他还会有如此干劲,却还会提防更多。怪不得古代很多能人志士愿意为主公鞠躬尽瘁,他现在倒是理解了。
如此的手腕,就算只是做戏,也足够收买人心了。
不得不说,太子果真是厉害的。
若在这种厉害的人手下做事,日子能悠闲?纪彬自然是打个问号。
所以他对太子欣赏归欣赏,不当官还是不当官。
不管怎样,有太子委托王巡查帮他造势,纪彬在兴华府办事轻松多了。
而且也有越来越多人知道,他跟太子之间关系匪浅,做事竟然有些一切顺利的感觉。这就是权利的力量?
纪彬越是做事,越感觉到太子的高明之处。处处都是糖衣炮弹啊。
不过他跟谢阁老现在还没放弃让他当官吗?
反正不管怎么样,他这有实无名的布政使是在当了。
王巡查搞治安,重新安排兴华府海太城的官吏任用,再有处理之前的陈年旧案。经济建设全是纪彬的,他放手得非常痛快。
纪彬既然愿意做,自然也不客气。
码头那边已经派人在整理,但扩建一个码头都需要好几个月,自然不能只做这一件事。
还有一件事也非常要紧。
之前说过,码头街后面,基本都是普通民居,就是茅草屋,这种房子潮气重得厉害,而且马上冬天,潮湿的茅草再加上冬天的温度,即使这里没那么冷,也是让人受不住的。
这里必须要改成泥砖瓦房,有纪彬做主,让兴华府早就关闭的官府泥窑重新开启,用来供应官府购买的泥砖。
反正算是左手倒右手,既能增加就业,又能有物件出来。
兴华府一直是有钱的,只是钱都在几家恶人手里,如果收归衙门,自然是不缺建设的费用。还有纪彬从龙岛上敲掉的宝石,他已经找人去估价了,卖个好价钱,继续给百姓们盖房子。闪亮亮的宝石确实好看,但不如泥砖瓦房实用啊。
码头那边要招工,盖房子自然也要招工,不仅是本地的人过来做事,还有宣老爹也带着一队专门建房子的人过来。
他们近几年在邑伊县四处盖房子,手艺精湛,再有宣老爹帮纪彬算费用,基本不会浪费钱财。
兴华府码头街的百姓,看着他们的茅草屋一间间被清理,然后飞速改成泥砖瓦房,哪家不激动啊。
而且这地基堆得高高的,防潮防虫,一看就是认真设计过的。虽然这房子不够好,一家都是一大间,中间的隔断需要他们自己来做。但不管怎样,泥砖瓦房就是比茅草屋好!就是让人欢喜。
因为不能把茅草屋全推了一起建,只能从东到西,两间两间建设,所有那边拆旧的,这边建新的,动作十分利落。
不过西边有些着急的渔民家里,早早就把破的茅草屋拆了,眼巴巴等着新房子建好。也有人笑他们家心急,心急怎么了!有新房子了!就是心急!
这边规划了两三百户的房子,一共五排,一排六十户,每家门前还有木制的门牌,比如说什么码头街第一排第一户,第二排第几户等等。
规划整齐之后,每家每户多少人,住在哪,也会更加清晰明了,方便管理。
码头街是这么打算的,主街后面的民居则空了大部分,之前说过大房子一共七十九座,空了五十二户,小房子一百二十二户,空了六十户。
这些房屋地契重新整理,全都归于官府,若是想要租赁买卖,可以找兴华府主簿下属来处理,全都按照市场价来卖。
所得钱财,则用于兴华府本地财政。
与此同时,六处荒地村也在建设,这都不用说,早就开始了的。
纪彬每处理一处,都记下其中规则,以后也有例可循。
码头,民居都在陆陆续续开工,整个兴华府的人发现,他们就算不出去,也是有事做的。反正现在官府发钱让他们建自己的房子,建自己的码头,谁不认真做啊。倒是让邑伊县百姓们失望了。
他们手头的活太多,之前已经送了一批棉花去江南那边,詹明这次都没跟船,让振生去送了,毕竟领船是卢益赖亚,再有振生在,他们还是跟老客户徐顾景三家合作,不需要他过去。
詹明还留在邑伊县收棉花呢。
邑伊县忙得厉害,所以百姓们还期盼着兴华府百姓腾出手过来帮他们摘棉花!
可是左等右等,只有纪滦村纪家私塾的谷夫子组织了他家乡宁武道的人来赚外快,还是没等到兴华府百姓们过来。
他们肯定不知道,人家兴华府百姓不来,是因为在建设自己的家园!
修码头修房子,哪个不香啊。
可这些东西要修,路也是要修的。
修路自然是找柴伯父跟蔡运过来,他们两个人的手艺这都不用讲。
顶多的技术,邑伊县大部分的路都是他们二人所修,这些年来蔡运自己已经能带人干活了,毕竟他肯吃苦,人还聪明。
这次纪彬请他们二人过来,兴华府主街跟码头街一起修。这些修完,还有兴华府直通海太城的官道,都是需要人手的。
反正兴华府这般大兴土木,把海太城那边快馋哭了!他们也想要啊!
也想盖泥砖瓦房,也想要码头!
已经有些活泛的人跑到兴华府做工了,谁不想挣钱啊!虽然知道总会轮到他们,但他们等不及了!
所以现在只要有人来到兴华府这边,就会发现到处在修路,到处在挖沟。有官府兜底的修路盖房子修码头,速度还是快啊。
所以事情有条不紊进行,现在的兴华府,只要你不是个懒的,那你就有事情做,那你就有钱赚。等这些东西都修好之后,手底也有资金了,也可以更好地生活。
至于官府的库房?
虽说这些东西花钱如流水,可纪彬根本不眨眼,毕竟花的不是他的钱。再说魏家的钱都没花完,更不要说其他人户的了。把他们这些东西都卖了!
什么古董花瓶,什么珍玩器皿!什么名人字画!全都卖!纪彬恨不得把有钱人家的瓦片都抠出来卖掉!
一切民脂民膏,全都归于百姓,这有错吗?这原本就是百姓们的,现在还给他们理所应当。
就在纪彬挥笔几万两的时候,造船厂李家终于找上门。
李家父子捧着终于画好的两干料大船图纸找到纪彬。
你家的船图纸画出来了!快看看吧!
纪彬拿到图纸的时候还有些恍惚。两千料大船?
他完全把这件事给忘了啊!
好像在收拾兴华府之前,他确实下了个订单?
最近事情实在太多,连杂货店的进货都是纪一飞李栋负责,杂货店的收益也是引娘负责,账本都不用他过问。
他在修缮兴华府的几个地方忙得不可开交。而且每次都觉得太慢了,恨不得一键速成。
越是这种想法,纪彬越是淡定,急于求成没有好结果。这个简单的道理他懂的。
但也是事情太多,他竟然把这艘大船的事给忘了。这明明是他之前心心念念的大船啊!
等纪彬摊开图纸一看,目光立刻被这艘宏伟的大船惊住。如此缜密的设计,如此精巧的细节。这似乎把原有的旧船改进了?
不对,甚至是设计出一个新型船只,很多细节都做了很大改变,好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大船?
李家主忍不住道∶"这样的船会跑得更快,而且非常平稳,只要不是遇到大风浪,绝对能如履平地。"
"还有这船帆,经过这样的设计,不需要人爬到桅杆上就能降下船帆。""虽然还要实验几次,但做出来的成品绝对非常不错!"
纪彬或许是不懂船的,可这流畅的线条就表明,这不是一艘普通的船。恐怕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
等纪彬看向他们两个,李家大公子一脸痴迷地看着图纸,不客气道∶"除了造价贵之外,别的没有任何缺点。"
"当然你要是觉得贵得话,我自己给自己造。话都没说完,直接被李家主踹一脚。不过他们二人的目光同样热切。
被挤压多年的造船热情,在兴华府被平定那一刻全都爆发出来。这段时间两人几乎闭门不出,就是在画图纸,就是在做小样品。以前不做,是不能做,做了就是别人的。
现在可以做了,现在似乎可以松口气,可以做更多事情了。
李家大公子从出生起就没感觉到这样的松快,他爹说,这才是正常的生活。没有随时的坑蒙拐骗,没有家里不藏刀就睡不着觉的情况。他们如今生活在正常的阳光下。
这种松快的心情让他们设计的速度加快许多,也细致更多。
纪彬无比满意地看着这张图纸,直接看向两人道∶"做,一定要做。"两千料的大船!终于要开工了!
第124章
中秋这日晚上,兴华府衙在街前摆了流水宴,不管是兴华府,还是海太城的百姓,都能过来吃饭。不止是官府的人送了许多食物,兴华府仅存的两个大家族,骆家,李家,同样跟着摆了宴席。他们整个兴华府的人才两万多一点。就算全都到了,其实也没多少人。
大片的土地,却有这么少的百姓,看着就心酸。可此时的众人依旧开心。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这里变化太大了,大的有些不敢认。
这时有些年迈些的人,才想到起兴华府以前的模样,那时候依旧是不繁荣的,但至少没有谈家人在,至少大家打渔为生,还算活得下去。
不提以前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所有人都暂时相信这一点。不是他们不信任旁人,而是这份信任,早在以前磨没了。但能有片刻的高兴,他们就知足了啊。
纪彬自然看出众人的想法,他也不好说什么安慰的话,毕竟他在这也只是帮忙而已。
兴华府具体要怎么样,还是看汴京那边的回信。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轻易动手。
不出意外的话,王巡查应该会留在这,至少把兴华府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才会走。而宗轮将军则不能久留,让他过来处理这些事,原本就是杀鸡用牛刀。不是十一皇子的身份特殊,他根本不会出现。纪彬也看出来了,这位将军的能力确实厉害。手里两千五百人却将对方四千人玩弄在鼓掌之间。
此次中秋宴上,纪彬刚一说这话,柴力就先笑。
柴力道∶"这算什么,当年边域一战,将军带着我们八百人溜对面八千人,等他们精疲力尽的时候,直接擒住将领,还带着我们顺利逃脱。"
即使柴力没说,纪彬也明白这应该是八百精兵。
但八百对八千,还是让人不敢置信,可见宗轮将军笑笑,就知道这是真的,可能在他无数战役中只是微不足道的那个。
纪彬一边吃酒一边听柴力,严庆云他们说边关的事。
不由得感叹,若不是有这样的精兵强将,边域也不会安稳这么久。兴华府平乱这么快,跟将军的铁腕本事也是分不开的。
只是提到冬天的时候,乌革叹气∶"冬天是最难熬的,偏偏冬天事情还多。"
纪彬知道这点,一到秋冬时节,关外草木枯黄,游牧自然没了去处。
而此时关内则刚刚丰收,要是天气暖和点还好,天气一冷,这些人就会到关内掠夺抢粮,要让自己过个冬天。
他们是过了,但关内的百姓被杀被掳,粮食全都被抢光,他们又何其无辜。
在永义十四年那场胜仗之前,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这种事,近几年是把他们打怕了,天气也不会太差,所以边关还算安稳。
只是谢阁老说过,正赤部落的人随时都可能杀回去。毕竟首领尔托的父亲死于太子之手,这个仇肯定要报。
如今的太平,不过是为将来某一日的大仗做准备。
好在近几年还算风调雨顺,去年今年的粮食虽然没前几年那么好,但也算不错了。
纪彬闪过这个想法,就听宗轮将军道∶"冬日寒冷,手握兵器都握不住,而那边的人又是习惯寒冷,又有良马在手,自然比我们活络。而且这些人是为了抢粮,都是小股敌兵也不好收拾,烦扰不断,最是麻烦。"
"是啊,我们的兵士每年冻得耳朵都要掉了,实在难熬。""不过好在咱们这物资供应还行,总算有的吃喝。"
在冬天意志力都是不同的,对面的人一心想要你的食物,不抢过来他们就会冻死饿死。这边的兵士也因天气寒冷不好活动,但没有不打仗就会死的信念。
所以每逢春夏两季,都是南军国这边百姓勇猛,到了秋冬寒冷,则是对方厉害。纵观许多边关骚扰,也多是秋冬抢粮。
纪彬听着他们闲话,不时看看旁边的引娘,怕她觉得枯燥。只见她也听得极认真,而且略有思索,看样子是全都听懂了的。纪彬嘴角弯了弯,他家引娘不过上几年学,又经了几年事,就如此聪慧。在他看来,引娘若是男子,也可以考科举。
不过提到这个,纪彬低声道∶"最近事情太多,我忘记问你家三姐的事,万秀才考上举人了,你们知晓吗?"
引娘点头,她也把这事给忘了∶"知晓的,三姐婆婆听到消息,还喜晕过去,急忙请了大夫才救过来。"
"只是三姐夫还不能回来,他在汴京等着授官,约莫是不准备再考进士,准备某个差事做了。"举人上面还有进士。
可以大概这么理解,考上举人之后,需要在汴京官学略略学习,则有两条路,一个是等着做官,但分配的官职可能非常小,连县令这种都轮不到。
还有一个是继续考试,考上进士之后,就前途远大了。
这万举人有自知之明,而且知道养家的重要,他妻儿母亲俱在,不好拖累全家。如此,倒是有担当了不少。
纪彬点头∶"你可以送信过去,他若是想考,我家可以资助。"
不是纪彬大方,这在古代就跟投资一样。哪个潜力股提前投资了,说不定就有收获。
引娘笑∶"我也是这么说的,还让三姐去了信,只等回复了。"
"不过看三姐夫的信件,他对我们多加感谢,而且意思比较明显,实在不想考了。
谁让科举实在太磨人。
纪彬明白了,这事也就是提一嘴,并没什么关紧的。
既然都聊到这了,引娘继续道∶"家里的棉花都有詹明在负责,春安城有十几家棉花也愿意托付给咱们,邑伊县的还是尽数交给我们,詹明已经在登记造册,而且卢益赖亚那边也准备好了,只是咱们的船太小,还要雇几,条大船跟着。"
"不过詹明说,今年倒是不用跟着其他商队,咱们自己就是商队了。"
纪彬笑∶"确实,咱们就是商队。"
今年邑伊县的棉花,加上春安城的棉花,估计百万斤不止,这么大的份额自然是要雇船队的。估计还要分批送过去,不能再等到全部收获再送了,这棉花一茬一茬地开,数量少还能等,数量多不行的。
不过今年数量多,价格估计也很稳定,所以不用那么着急。
说起来,荆高庄思华的去棉籽机器已经在南军国遍地开花,江南那边也靠着卖机器赚了不少钱。有这东西就是方便啊。
而且按照太子的规定,每个县衙必须有,以便宜的价格租给百姓们使用。
邑伊县这边程知县虽然在外面平乱,但都是主簿在操办,也是有条不紊。整个宿勤郡这边都是在荆高庄购买,毕竟思华监督做出来的,大家更为信赖。
思华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整个南军国都知道这个女子,如此厉害的女子,甚至被汴京那边记载,甚至想招过去做女官。
不过最近乱事频发,这才不了了之。
可思华女官的名字却喊了出来,任谁见了,都要喊句女官的,宿勤郡的知府甚至默认了这个称呼,屡屡送来赏赐。
除了今年官方定价还没出之外,别的都挺好的。只要等价格一出,该卖就要卖了。
今年也有人问纪彬这边的价格,但他一直没松口,只讲以朝廷为主,自然是不肯给出价格的。万一到时候跟朝廷价格有出入,那可不太好。
不过纪彬心里觉得,去年已经到了两千文,今年差不多会继续降价,降到一千二到一千五中间。这个降幅很多人都能接受,而且还有得赚,不过棉花暴利的时间差不多也要结束了。就在这几年时间吧。
但官方定价也没那么简单,要天下棉农棉商估计重量,送给当地衙门,当地官员再报给汴京。知道今年总产之后,才能有个合理的价格,既不让棉农棉商吃亏,又要最大限度惠民。这一层层上次,效率自然不是很高,但总比炒出天价棉花要好。
而且时间慢慢久了,这定价权也能下放到各郡府,由汴京督查就好,如今刚开始自然万事汴京做主。
不得不说,太子真的太勤政了,要是圣人来做,肯定懒得管。这话纪彬也只能在心里说说。可有一位勤政的上司总是好的。
纪彬想想就知道太子在忙什么,朝中不用讲,棉花是一桩,兴华府这边也是事,甚至还有抓紧塞满国库,随时应对正赤部落。
但就算是这样,他还是想催催,兴华府这边什么时候开始建设。他已经等不及了。
看着善良容易满足的百姓们,有什么事都可以往后放!
这个中秋团圆节,兴华府官府放起了五彩的烟花,漂亮的烟花在天空炸起,灿烂又美丽,那轮海上明月也愈发幽静美丽。
如此好的月光,再加上享用不尽的美食,这个夜晚会让很多兴华府的人终身难忘。
中秋节一过,秋日的气氛更浓了。
过了今日,港口陆陆续续开放,该做工的做工,该打渔的人打渔,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现在有官府先发着秋季种子,总能有事做的。好在这里靠近海边,很多食物都可以吃。
而且还能去邑伊县那边做工,虽然走路要五六天才能到,但是能赚钱啊。
其中磕头妇人就已经打算好了,看着谈家父子死刑,他们就继续去做工,之前跟那户人家已经说好了,他们还是可以去摘棉花,摘完棉花还有弹棉花的活计,一直能做到十月份。
到时候她就有钱买点线头,也可以学着做刺绣。纪滦村的刺绣坊也对她们兴华府女子开放,都可以去学的。以后她刺绣,相公打渔,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但看着一个个恶人被杀,唯独谈家父子还在监牢里留着,很多人都有些疑惑,为什么还不把他们杀了。
他们两个是兴华府最大的恶人。只有他们死了,大家这口怨气才能出。
每次看到相公的手指,磕头妇人就恨得牙痒。
中秋过完,还是没有消息,好在她家赊来的渔网已经缝补好了,她相公跟着几个人一起打渔,再加上之前在邑伊县做工的钱,吃喝是不愁的。
这妇人盼啊盼,终于得到消息。
八月十八,极好的日子,最适合砍头。
纪彬,王巡查,宗轮将军终于松口气。
他们得到两个令,一个是棉花定价,今年棉花在一千二百文到一千五百文中间不得超过,低价最低是一干,再低就是恶意竞争。
这个价格在永义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底有效,以后怎么售卖,官府都不管。可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而且很大限度遏制高价。等到十二月之后,想卖低价也没人管,反正竞争是不大的。
程知县得到这个消息,也要回邑伊县了,他在兴华府已经待了大半个月,也过足征战的瘾,肯定要回去。
并且带着邑伊县春安城的六千兵士一起回。
兴华府还剩六千人,则暂时让严庆云带着,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还要看上面怎么安排。乌革,江志,还留在纪彬身边做事,暂时不走。
宗轮将军则要带着八个随从离开,他这边也不着急,反正汴京暂时没什么事。
而兴华府确实归王巡查统管,今年是科举之间,汴京官员变动也比较大,让王巡查暂时代管,很快会有新知府跟新指挥使前来接替文武官员。
至于所谓十一皇子跟维世子。
哪里还有什么皇子世子,就是两个犯上作乱的臣子罢了,直接杀给百姓们看,也杀给文武百官看。
还有西北谈家也被他们两个的罪行连累,已经派人去抄家,所谓的金矿也好,揽财也好,全都归于国库。
这明摆着说了,该杀就杀,不用顾及太多。
不仅他们要死,在朝中勾结的户部左中郎也好,欺上瞒下的西北他家也好,没有一个会放过。他们两个的真实身份也不用再提,让皇亲国戚们知道,恐怕还会节外生枝。不管是圣人还是太子,都一个意思,既然早就是死人了,那就已经死了。连汴京都不用押送,全部就地处决,务必斩草除根。
那十一皇子在监牢里,以为自己还有出路,却不曾想,他这谈峰的名字已经盖在身上,岂是他说摘就商的。
他已经死了,无论是什么身份早就已经死了。
如果说这些命令还算正常。
但接下来这个却是重中之重。
太子亲笔,大意是,特派小货郎纪彬恢复兴华府之经济,兴盛兴华府之民生。特别把小货郎三个字用笔极深,就差点名调侃了。
这些话说的,虽说没有官职,但恢复经济这话都讲了,这范围可大可小,可松可紧,完全在纪彬的掌控当中。
他若是个贪权的,自然能以此令跟王巡查平起平坐。
若是不贪恋权势的,也就会做好自己想做的,剩下的当甩手掌柜。
纪彬就发现了,自己跟太子是真有默契吧?
倒不是说当官不好,而是当官总会被人管辖,哪有手持这样的一张令舒服?说白了,权利也是有的,贵人信任同样有。有实无名,对他来讲,是最好不过的事。
不错,反正他很满意。
再说了,都放手让他管经济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搞啊!
纪彬不知道的是,王巡查手底下还有一封信,这里面说的是,让他尽力辅佐纪彬,纪彬这人至纯至善,对财政一道极为精妙,有他在兴华府定然能比肩江南,只是时间问题。
比肩江南?
王巡查看了都是眉头一跳。他何时见过太子对人这么推崇?
而且私下给的信,他以为是让自己约束纪彬,没想到却是敲打自己,让他听纪彬的。
王巡查能做到如今的位置,看似严肃,实际上自然明白这些道理。
现在的汴京朝堂,圣人一心拜佛求长寿,事情基本都是太子在处理,而余下的皇子早就没有争抢的心思,毕竟太子不是狠辣阴毒之人,也有容人之量。
再说禹王的下场大家是不知道吗?
他们这些皇子只要安心给太子办事,也不会有事的。
可以说汴京朝堂都在太子的掌控之中,这次借着兴华府震惊世人的大案,更是清扫了遍朝堂。别人可能不知,但王巡查是知晓的,这次不好往兴华府派人,不光因为今年是科举年,更因为朝廷上的官员变动极大,该上的上该下的下,不出意外百分之八十都是太子的人。
这才腾不出人手。
王巡查固然忠君,也明白太子基本上是以后的圣人,自然按照太子的意思办差。
而且王巡查跟纪彬接触这段时间,其实隐隐明白太子为什么那样看重他。纪彬值得这样的看重,这是绝对的。太子让他听纪彬的,那就听,这有什么了。
八月二十,谈家父子死在断头台,无数兴华府百姓前来看这场斩首,不是他们喜爱血腥,而是这些恨意必须用这种方法抒发。
过了今天,他们就能好好生活。
磕头妇人就在人群当中,她不是一个受苦的人,更不是唯一受过折磨的人。她的身边有无数跟她一样的百姓,紧咬牙关,想要看看这些人的下场。
她相公就在她身边,两人紧握双手,就在谈维坝跪着的正前方。
那谈维坝根本不敢抬头,他本就是个懦弱的人,本就胆小如鼠,他没瘫软在地上,只是因为被人拎着而已。
而谈峰则是双目无神,忽然猛地抬头,嘴里念叨着龙岛,可是话都没说完,刽子手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直接一刀砍下。
有些卑劣的人,是连遗言都不配说的。
从他们被抓之后,基本没人看过他们,纪彬等人更是懒得审问,他们的罪行早就被众人知道,他们等着的,只是死亡而已。
两颗人头落地,断头台下发出剧烈欢呼,死了!他们终于死了!而兴华府百姓的新生来了!
犯人全都处决后,监牢都空了大半。
而程知县,宗轮将军等人也要离开,这人一走,就剩下纪彬,王巡查等人。
引娘原本是过来送人的,走得也利落,只是算着时间,纪大哥二十岁生日的时候,希望这边的事可以忙完。
但也就剩一个多月,估计也来不及,到时候她可以主动来兴华府的。
纪彬带着柴力陈乙,徐杰纪一飞李栋,还有留下来当帮手的江志,乌革。一时间觉得手底的人也挺多的。
其中徐杰还是负责六个荒地村,如今大家做事已经很有条理了,只是时常会有些纠纷,有徐杰在肯定没错。
估计徐杰也没想到,原本应该是衙门小吏的活,如今竟然是他在做。而且每次带着兴华府兵士走来走去,竟然有些威风。
好在他从小吃过不少苦,知道这种心态不能有,还是安安分分做自己的事。
纪彬家的杂货店也重新开业,这自然交给李栋纪一飞来管。
两人平日都在杂货店做小弟的,如今竟然也成了管事,自然更加用心。
但杂货店这种都是小事,重要的还是纪彬之前记下的几个地方。重新整修码头。
这里毕竟是海岸,靠海吃海,这绝对没问题,兴华府绝大部分百姓都是渔民,这码头休整好了,扩建好了,自然能供应更多人吃喝。
海太城的新不说,兴华府这边则是一个大码头,还有两个小码头。小码头原本是私人码头,现在要重新整修。
以前不做,是纪彬不好动兴华府的钱,现在可以动用了,自然快快开始建设。柴力陈乙,江志乌革,都在帮他料理这些事。
兴华府本地就有会修缮码头的工匠,纪彬还写信去无仙城,请那边的工匠一起过来。先把大码头扩建一倍,之后再把小码头规整成能专供小船渔船行走的码头。三个码头功能不同,大小不同,所有的设计细节也是不同的。有人有钱,事情就好办。
现在还是八月下旬,天气刚刚好,干起活也是不冷不热。
有专门修码头的工匠,自然就需要招募工人,纪彬以优厚的价格招募本地百姓。
可以说活确实辛苦,但给的钱足够,而且不是抓壮丁,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找流放犯人。
这其中不少犯人,都是曾经奴役过兴华府百姓的,如今身份转换,倒是让人发笑。让他们也吃吃做苦役的苦头,也是罪有应得。
但现在的管事可比之前仁义多了,至少不是非打即骂,也能吃饭。
反正让兴华府百姓看得十分感慨。
其实很多百姓甚至自愿过来帮忙,还有骆家等人也是出钱出力。
毕竟这事不是修什么宫殿,也不是为大官们修马车修景观,修得是码头啊!
他们早就嫌兼弃这码头太破烂,可他们之前也没什么办法,谁敢说自己出钱修码头的,只怕那钱刚拿出来,就被贪污了吧。
现在好了,官府出钱,官府找人,他们也愿意的!
一时间所有做船运买卖的人家都翘首期盼,天天去码头看进度。
只可惜这码头要等到十月才能完工,然后再去建小码头,不过这已经让大家心满意足了。以前都羡慕人家的港口,如今他们的港口码头也能变得方便整洁。
其中骆家更是喜笑颜开。
骆金川作为兴华府船运生意最大的门户,原本已经打算壮士断腕,舍掉家里的船只,直接跑路去江南。
但因为纪彬的提醒,再有王巡查即使到来,他只是送走妻儿,自己留在这,还提供了不少证据。让他不仅可以明哲保身,还能保住家中富贵,他也算没有愧对祖先基业了。若是他爹看到如今的骆家,估计会非常高兴。
除了纪彬不时查账之外,什么都挺好的。
至于纪彬查账,当然那是查税收啊!
他是不苛刻大家平日里挣钱的,但税收必须交!
骆金川经过之前的官府,对税收这点钱根本不计较,给!不就是税收吗!之前他还要给谈家分利润呢!那钱可更多!
不止是骆家,兴华府所有商户都被清查一遍,该是他们的钱,那还是他们的,不是他们的钱,直接收缴用来建设兴华府。
当然也有人质疑过纪彬的身份,你一介白丁,有什么资格查我们的账?但贝纪彬自由进出兴华府府衙,还跟王巡查谈笑风生。
不仅如此,在王巡查刻意放消息出去之后,众人才知道,纪彬竟然是太子钦点管兴华府经济的?差不多等于兴华府的布政使?!
这怎么可能啊?
当初邑伊县王知县,从正七品跳到正三品布政使,已经是极大的升迁,多少年多难得见一次。
他一个布衣?凭什么啊?
太子要在这,肯定回答凭他的脑子。
但现在太子不在,王巡查自然放出消息让大家打消乱七八糟的想法。
人家纪彬早早就被太子欣赏,追着让他做官,但他就是不爱做,这次来拯救兴华府的经济,也是太子亲自写信给他。
什么布政使,若是纪彬想做官,这会都能去汴京做官!
什么?他连秀才童生都不是,怎么做官?别忘了,如今还有举孝廉呢。
太子甚至还给纪彬写信,跟他说可以送他去汴京太学读书,在太学读完书的学子,直接可以考进士。
这是什么意思,就不用说了吧?
多少人寒窗苦读,从童生到秀才,从秀才到举人。若是纪彬愿意,这些步骤都可以省了。
而且纪彬如今才二十,就算重头来过,那也是不晚的。只是他不乐意罢了。
终于你又问了,凭什么纪彬这么特殊?王巡查只是笑,却不说话。
有时候不说话比说话含义还多。
连纪彬是不是太子私生子这种谣言都要传出来了!
等纪彬从码头回来,听到的就是这么离谱的消息。算着时间,太子十五岁就生了他?就离谱!
纪彬哭笑不得,当然这话信的人也不多。
可所有人都明白,纪彬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是太子近臣。你看他是没什么官职的,可有太子的信任,那就比当官的还厉害。
不等纪彬问王巡查,王巡查就答∶"太子说了,这些赞誉原本就是你应得的,只是现在来得迟了些。"
其实王巡查也好奇,纪彬跟太子到底怎么认识的,到底中间发生了什么,能让太子这么相信他?这些答案他当然不知道。
可太子的态度表明了,要保纪彬,不仅是保地位,也保名声。
纪彬自己都承认,他确实被太子谢阁老他们的糖衣炮弹迷惑住了,不管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可给有功之人赏识,功过分明,就是个好上司。
若不是太子一直在尽力弥补他,可能他还会有如此干劲,却还会提防更多。怪不得古代很多能人志士愿意为主公鞠躬尽瘁,他现在倒是理解了。
如此的手腕,就算只是做戏,也足够收买人心了。
不得不说,太子果真是厉害的。
若在这种厉害的人手下做事,日子能悠闲?纪彬自然是打个问号。
所以他对太子欣赏归欣赏,不当官还是不当官。
不管怎样,有太子委托王巡查帮他造势,纪彬在兴华府办事轻松多了。
而且也有越来越多人知道,他跟太子之间关系匪浅,做事竟然有些一切顺利的感觉。这就是权利的力量?
纪彬越是做事,越感觉到太子的高明之处。处处都是糖衣炮弹啊。
不过他跟谢阁老现在还没放弃让他当官吗?
反正不管怎么样,他这有实无名的布政使是在当了。
王巡查搞治安,重新安排兴华府海太城的官吏任用,再有处理之前的陈年旧案。经济建设全是纪彬的,他放手得非常痛快。
纪彬既然愿意做,自然也不客气。
码头那边已经派人在整理,但扩建一个码头都需要好几个月,自然不能只做这一件事。
还有一件事也非常要紧。
之前说过,码头街后面,基本都是普通民居,就是茅草屋,这种房子潮气重得厉害,而且马上冬天,潮湿的茅草再加上冬天的温度,即使这里没那么冷,也是让人受不住的。
这里必须要改成泥砖瓦房,有纪彬做主,让兴华府早就关闭的官府泥窑重新开启,用来供应官府购买的泥砖。
反正算是左手倒右手,既能增加就业,又能有物件出来。
兴华府一直是有钱的,只是钱都在几家恶人手里,如果收归衙门,自然是不缺建设的费用。还有纪彬从龙岛上敲掉的宝石,他已经找人去估价了,卖个好价钱,继续给百姓们盖房子。闪亮亮的宝石确实好看,但不如泥砖瓦房实用啊。
码头那边要招工,盖房子自然也要招工,不仅是本地的人过来做事,还有宣老爹也带着一队专门建房子的人过来。
他们近几年在邑伊县四处盖房子,手艺精湛,再有宣老爹帮纪彬算费用,基本不会浪费钱财。
兴华府码头街的百姓,看着他们的茅草屋一间间被清理,然后飞速改成泥砖瓦房,哪家不激动啊。
而且这地基堆得高高的,防潮防虫,一看就是认真设计过的。虽然这房子不够好,一家都是一大间,中间的隔断需要他们自己来做。但不管怎样,泥砖瓦房就是比茅草屋好!就是让人欢喜。
因为不能把茅草屋全推了一起建,只能从东到西,两间两间建设,所有那边拆旧的,这边建新的,动作十分利落。
不过西边有些着急的渔民家里,早早就把破的茅草屋拆了,眼巴巴等着新房子建好。也有人笑他们家心急,心急怎么了!有新房子了!就是心急!
这边规划了两三百户的房子,一共五排,一排六十户,每家门前还有木制的门牌,比如说什么码头街第一排第一户,第二排第几户等等。
规划整齐之后,每家每户多少人,住在哪,也会更加清晰明了,方便管理。
码头街是这么打算的,主街后面的民居则空了大部分,之前说过大房子一共七十九座,空了五十二户,小房子一百二十二户,空了六十户。
这些房屋地契重新整理,全都归于官府,若是想要租赁买卖,可以找兴华府主簿下属来处理,全都按照市场价来卖。
所得钱财,则用于兴华府本地财政。
与此同时,六处荒地村也在建设,这都不用说,早就开始了的。
纪彬每处理一处,都记下其中规则,以后也有例可循。
码头,民居都在陆陆续续开工,整个兴华府的人发现,他们就算不出去,也是有事做的。反正现在官府发钱让他们建自己的房子,建自己的码头,谁不认真做啊。倒是让邑伊县百姓们失望了。
他们手头的活太多,之前已经送了一批棉花去江南那边,詹明这次都没跟船,让振生去送了,毕竟领船是卢益赖亚,再有振生在,他们还是跟老客户徐顾景三家合作,不需要他过去。
詹明还留在邑伊县收棉花呢。
邑伊县忙得厉害,所以百姓们还期盼着兴华府百姓腾出手过来帮他们摘棉花!
可是左等右等,只有纪滦村纪家私塾的谷夫子组织了他家乡宁武道的人来赚外快,还是没等到兴华府百姓们过来。
他们肯定不知道,人家兴华府百姓不来,是因为在建设自己的家园!
修码头修房子,哪个不香啊。
可这些东西要修,路也是要修的。
修路自然是找柴伯父跟蔡运过来,他们两个人的手艺这都不用讲。
顶多的技术,邑伊县大部分的路都是他们二人所修,这些年来蔡运自己已经能带人干活了,毕竟他肯吃苦,人还聪明。
这次纪彬请他们二人过来,兴华府主街跟码头街一起修。这些修完,还有兴华府直通海太城的官道,都是需要人手的。
反正兴华府这般大兴土木,把海太城那边快馋哭了!他们也想要啊!
也想盖泥砖瓦房,也想要码头!
已经有些活泛的人跑到兴华府做工了,谁不想挣钱啊!虽然知道总会轮到他们,但他们等不及了!
所以现在只要有人来到兴华府这边,就会发现到处在修路,到处在挖沟。有官府兜底的修路盖房子修码头,速度还是快啊。
所以事情有条不紊进行,现在的兴华府,只要你不是个懒的,那你就有事情做,那你就有钱赚。等这些东西都修好之后,手底也有资金了,也可以更好地生活。
至于官府的库房?
虽说这些东西花钱如流水,可纪彬根本不眨眼,毕竟花的不是他的钱。再说魏家的钱都没花完,更不要说其他人户的了。把他们这些东西都卖了!
什么古董花瓶,什么珍玩器皿!什么名人字画!全都卖!纪彬恨不得把有钱人家的瓦片都抠出来卖掉!
一切民脂民膏,全都归于百姓,这有错吗?这原本就是百姓们的,现在还给他们理所应当。
就在纪彬挥笔几万两的时候,造船厂李家终于找上门。
李家父子捧着终于画好的两干料大船图纸找到纪彬。
你家的船图纸画出来了!快看看吧!
纪彬拿到图纸的时候还有些恍惚。两千料大船?
他完全把这件事给忘了啊!
好像在收拾兴华府之前,他确实下了个订单?
最近事情实在太多,连杂货店的进货都是纪一飞李栋负责,杂货店的收益也是引娘负责,账本都不用他过问。
他在修缮兴华府的几个地方忙得不可开交。而且每次都觉得太慢了,恨不得一键速成。
越是这种想法,纪彬越是淡定,急于求成没有好结果。这个简单的道理他懂的。
但也是事情太多,他竟然把这艘大船的事给忘了。这明明是他之前心心念念的大船啊!
等纪彬摊开图纸一看,目光立刻被这艘宏伟的大船惊住。如此缜密的设计,如此精巧的细节。这似乎把原有的旧船改进了?
不对,甚至是设计出一个新型船只,很多细节都做了很大改变,好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大船?
李家主忍不住道∶"这样的船会跑得更快,而且非常平稳,只要不是遇到大风浪,绝对能如履平地。"
"还有这船帆,经过这样的设计,不需要人爬到桅杆上就能降下船帆。""虽然还要实验几次,但做出来的成品绝对非常不错!"
纪彬或许是不懂船的,可这流畅的线条就表明,这不是一艘普通的船。恐怕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
等纪彬看向他们两个,李家大公子一脸痴迷地看着图纸,不客气道∶"除了造价贵之外,别的没有任何缺点。"
"当然你要是觉得贵得话,我自己给自己造。话都没说完,直接被李家主踹一脚。不过他们二人的目光同样热切。
被挤压多年的造船热情,在兴华府被平定那一刻全都爆发出来。这段时间两人几乎闭门不出,就是在画图纸,就是在做小样品。以前不做,是不能做,做了就是别人的。
现在可以做了,现在似乎可以松口气,可以做更多事情了。
李家大公子从出生起就没感觉到这样的松快,他爹说,这才是正常的生活。没有随时的坑蒙拐骗,没有家里不藏刀就睡不着觉的情况。他们如今生活在正常的阳光下。
这种松快的心情让他们设计的速度加快许多,也细致更多。
纪彬无比满意地看着这张图纸,直接看向两人道∶"做,一定要做。"两千料的大船!终于要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