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大唐三帝传 > 新帝初立,暗涌流晦二十

新帝初立,暗涌流晦二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治讶然,复又平静:

    “不错……若是他便说得过去。毕竟他才是最不愿四哥上位的那一个——四哥跟舅舅,还有李卿你行事皆大不同,百无禁忌,又极知机。若四哥上位,为了朕他必然要千计百法除六叔为快……

    是以他这才想着坐收渔利。

    那你又是为何,要奉他为公?”

    李绩却淡淡一笑道:

    “主上真不知臣为何急奉荆王为公?”

    李治想了一想,似有所悟,又有些不解:

    “因为舅舅?可……”

    “主上,容臣直言。既然主上欲削关陇与氏族两派之势,那或早或晚,终究有一日,长孙太尉之权,是也要减一减的。若果如此,最好的法子便是效法高祖皇帝,只以三公为虚名之位。”

    李绩乃道:

    “不过究竟长孙太尉功在大唐,又是主上亲舅。主上至时自然难以下手。然长孙太尉之权不削,关陇一系便等于无伤大体。两相矛盾之下,主上必然为难。

    而眼下臣请立荆王,所图之计,不过是果有那一日时,可借荆王之事,将三公之权尽皆放空——

    主上,以眼下长孙太尉之势……容臣说句不太中听的话儿,改三公之权制,却比削太尉之权来得更容易,也更快一些。”

    李治闻言动容,良久才长叹道:

    “是朕的不是,竟然不解李公深意……朕当真还是年轻气盛,思虑不周。”

    李绩也叹道:

    “却不是主上思虑不周……毕竟自古以来,再不曾得见这般……”

    他闭口不言,只转道:

    “不过如此一来,荆王奉公位之后,主上,朝中之势必然有所大变。主上还当仔细留神才是。”

    李治黯然,长久才道:

    “朕今日却是太过心急了。只顾着提拔四哥,以达与李公、契苾将军互为助力,平衡朝堂之势的心思,却不曾周思详虑。

    幸得李公临危不乱,以大智慧平定此事。李公当真乃大唐之栋梁也。”

    李绩含笑,真诚道:

    “主上之前,谁也不配这大唐栋梁四字。主上其实思虑也颇周全,只是究竟长孙太尉太过势大,一时疏忽罢了。今日便不是臣,只怕也会有他人想到主上之难,出面以解。”

    李治想了一想,却冷笑道:

    “你想说那许敬宗?哼!小人一个,何以为用!”

    李绩摇头笑道:

    “臣无能,却也知道此人心性奸滑,虽有高才却不可放心任用……臣所言之,另有他人。”

    李治一怔:

    “是谁?”

    李绩看了看王德与德安。

    李治会意,便着二人退下,这才道:

    “已无他人,李公放心言之。”

    李绩想了一想,终究还是叹了一口气道:

    “昔年房相在世时,曾与臣议及朝中诸臣。评论点拨,无一不精。然诸臣评完之后,房相却说了一句让臣当时觉得颇为刺耳的话。”

    李治闻得房玄龄,便是心中一登,平静道:

    “什么话?”

    “房相说……”李绩看看李治,轻轻道:

    “朝中诸臣,各有所长,思虑也皆可谓是周全已极。然若论格局,却当真是无一人可为长孙太尉之敌。

    是故虽然长孙太尉片刻间为云雾所迷,日后必然如臣与房相本人一般,却必是大唐栋梁。”

    李治不悦:

    “所以你想说,要朕也多加倚重舅舅?怎么,你觉得朕还不够器重舅舅么?”

    李绩却摇头道:

    “主上,房相当日之语,却不止这两句。当时臣究竟气盛,听闻此言之后,便颇不以为然,乃道:

    难不成这大唐天下,除了当时先帝,长孙无忌便是再无敌手么?

    房相立时便道:非也,若论智计,还有一人可与臣、房相、长孙太尉相提并论。且更加难得的是,此人不但智计无敌,格局更是比长孙大人还要高上许多,甚至堪立于先帝,于当时还身为太子的主上身后一步。”

    李治一时间反应不及,挑眉问道:

    “哦?我大唐还有这等奇才?是谁?”

    李绩看了看李治,轻轻道:

    “臣也问了房相这句话,然后房相回道……

    此人正是先帝身侧的才人——

    武昭。”

    李治立时一惊,双拳紧紧握住。心中反复思量之后才慢慢道:

    “李公此言却是甚奇……咱们君臣议论朝政,你却拉扯一个女子来算什么?”

    李绩默默不语,良久才看着李治,轻轻道:

    “主上,虽然以主上之智计,想到立濮王为公,以衡朝内之势也是稀松平常。可前些日子臣观主上心思忧乱,只怕片刻之间却不及想起此计……

    是故,臣斗胆猜测,主上这般定计,是有人提点。

    此计之妙,就妙在将朝堂之势洞观入微,且奇兵险招,一旦功成便立时可一改主上于朝中无可力助之人之势,甚至是起一波三澜之效……

    然而却也有个明显的破绽,便是今日之所以计不成之原因——说到底,还是对长孙太尉之势之权,不够明晰。也不够了解荆王心性。

    主上日常得诸臣相伴,又是洞观入微,哪里会不识此二人之心?如何此番定计如此仓促不察?臣便想到,只怕这计虽合主上心意,却未必是主上先定的。而那定计之人必然是个虽知朝堂之事,却对太尉与荆王一知半解,又格局奇大之人……

    纵观朝中,若有这等与主上同智同计的人物不过三人——濮王、吴王,还有……就是那武才人。

    然濮王殿下与吴王殿下若进此计,主上必定三思。只有……

    只有武才人……”

    李绩不敢再说。

    李治瞪着他看了片刻,良久才轻轻一咳:

    “的确是朕疏忽,当时只是烦心此计,因父皇在时,武才人常侍父皇左右,是故想着她必然颇得父皇之思虑心计。于是请教……

    却漏了她终究不过是个深宫妇人之事……李公说得是,是朕太过疏忽了。”

    李绩如何不知李治不过是在借言隐瞒?不过他本意却也不欲理会这等事,再者此事之中,他也颇为欣赏媚娘之意,便道:

    “主上如此却也不无错处,且武才人此计,也确乎如先帝之风。然主上,此番功亏一篑,正是因为主上忘记了一件事……”

    李绩看着李治,半晌才轻轻道:

    “主上忘记了,那些臣子们的确是敬爱先帝,可是对主上……他们……他们更多的是……

    是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