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宿承安 > 虞城伯

虞城伯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应承安只写了开头数语,就跳过中间夸叙越太傅的段落留给翰林填充,在最后几列写:“一应平反,寻后人承。”

    他写到此处时下笔稍停顿了一会儿,而后将笔放下,转头问宿抚道:“子和能忍下谋刺一事,让越梅臣袭爵封侯吗?”

    宿抚这时候倒大度,他凑来看了一眼应承安最后几句写了什么,大约是觉得这样写有些含糊不清,一面颔首,一面问道:“承安这样问我,是越老先生还有后人在?”

    不等应承安回应,又道:“降等袭爵为伯,但朕当初封赏酬功,越梅臣已为虞城伯了。”

    虞城是地名,但听名字就知道虞城伯是有食邑的爵位,而越太傅的昭和侯是虚封,只是多领一份俸禄,相比之下,前者更见皇帝信重。

    应承安有些惊愕,道:“我未曾听闻”

    宿抚向他解释说:“当时想着越梅臣领雁探司,雁探司秘而不宣,他在朝中进出往来都以禁军名义,朝臣即使与雁探司打过交道,也是拿他做帝王心腹应对,因此封赏旨意只记了档,而没有经过内阁。越梅臣也不喜欢张扬,恐怕未曾对人提起过。”

    他把圣旨拿来仔细读了一遍,思索应承安话中的未尽之意片刻,肯定道:“越老先生还有后人在。”

    应承安应了一声,说:“当时越副使扮了女子,被发往教坊,另一人则被没入宫廷,是我身边人。”

    皇帝的身边人既可以指后宫,也可以指心腹近臣,宿抚忖度了一下,感觉应承安说的应该是后者,边回忆便道:“我记得越梅臣有位一母双生的兄弟。”

    应承安颔首说:“比越副使晚生了片刻。”

    兰臣进出含元宫颇为频繁,不可能把踪迹遮掩得滴水不漏,宿抚若是想查,召来含元宫中守备询问,还是能得到一二线索,他想给兰臣谋个光明正大的出身,也没有办法事事都回避不谈。

    因此应承安坦然道:“他入宫后做了几年混堂司的小黄门,在学堂读了书,我被囚禁在京郊时在我身边伺候,看顾周全,是干吏良才,后来我承了大统,手中不能无人,便让他做我的伯劳官掌令。”

    他说到伯劳官掌令的时候宿抚的神色有些变化,是应承安从未见过的,他一时分不出宿抚的心思,只得按部就班地说下去:“从文是他的字。掌令名唤兰臣,不愿冠姓,我想给他正名。”

    宿抚低声道:“承安真是念旧情。”

    他话一出口便觉得其中充斥了酸溜溜的味道,猛地住嘴,眉眼中颇有些尴尬,过了半晌见应承安无意计较,才道:“承安今日想我和盘托出,是什么意思?”

    宿抚问完,又想到今日登山时应长安说起身后事,不由心头一跳,蓦然起身,盯着应承安道:“承安想”

    “寻死”二字却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说出口。

    宿抚将自己吓得手脚冰凉,若不是面前摆的是沉重的桌案,桌案上放的是两人的晚膳,只怕急恼下已经掀了桌。

    应承安疑惑地看了宿抚一会儿,才分辨出他想到了什么事,哭笑不得地摆了摆手,解释说:“两事不相干。是我之前应下为越太傅平冤昭雪,他与越副使同是含冤落难,平反要一视同仁不提,我与他更亲近,自然要为他筹谋。”

    他看着宿抚慢慢坐下来,想到越梅臣的伤势,又补充道:“只怕他未必愿意受子和的封赏。”

    能在应承安落难后仍对他不离不弃,东奔西走为他效命的想来也是忠贞之士,宿抚并不意外应承安补上的这句话,但他现在心中装了另一桩事,应对起来不免有些敷衍。

    “承安的意思是让兰臣承袭越老先生的爵位?”他慢慢地说,“似乎不太妥当。”

    家人沉冤昭雪,他不给越梅臣赏赐以安抚,反倒把爵位给了旁人,这也不合情理。

    宿抚说的语焉不详,应承安倒是听得明白,他信手点了点圣旨最后几个字,含笑道:“所以我问子和,是否对他谋刺一事心怀芥蒂。”

    若是怀了芥蒂,夺了他一个爵位全当出气,若是已经谅解,也当有所作为以示惩戒。

    下旨为越太傅平凡是是向越梅臣施恩,将承袭昭和侯的换成兰臣,也不能算做旁落,一门两伯,且是双生兄弟,不失为佳话,写成话本流传。

    世人喜好这种传奇际遇,庸人谩骂虽然不可避免,但兰臣曾入宫侍人也不会再是阻碍他施展抱负的污点了。

    应承安把这几条罗列出来讲明了,见宿抚还是那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不免问道:“子和在想什么?”

    宿抚犹豫了一下,回答道:“雁探在殷桓府上看到的人是他还是越梅臣。”

    这是殷桓夜入皇宫,向宿抚坦诚自己曾参与过行刺一事那晚发生的事,已经过去一段时日,应承安一时没能反应过来宿抚指的是什么,下意识地问了声:“什么?”

    宿抚审视他的神色,却只看到了疑惑,他不愿再深想下去,摆手道:“用膳吧,再说下去都要凉了。”

    荞麦面已经有些黏连了,汤上也隐隐浮起一层油花,应承安把宿抚手中的圣旨拿回来收进抽屉,就着萝卜丝吃了两口面,伸手去端汤盅。

    “子和不问我为何给越太傅平怨能止息士庶舆论,”他打开汤盅说,“竟只关注我要给从文爵位,着实怪异。”

    往日被应承安称字的只有宿抚一人,现在突然多了一个伯劳官掌令,显得他在应承安心中并不特殊。

    宿抚觉得他本来可能想嘲笑自己醋得忘了国事,然而这念头一升上来,自己都觉得不可理喻,支吾了两声,竟然不知道如何辩驳。

    只好从善如流地问:“为何能使群情激愤止息下来?”

    应承安也回答说:“天下文宗,故交何其多。”

    当时越太傅坚持褫夺一部分世家特权,先帝起先回护越太傅,后来又被世家闹得焦头烂额,心生退意,然而话已出口,不好退却,只能暗示臣子效劳。徐峥恰逢其会,把事情办妥,一时深受信重。

    越太傅门人学子近千人,本身也与世家豪族沾亲带故,然而这一番争论下来,将皇帝与士族得罪大半,声讨势大,不敢为他伸冤,如今时过境迁,却未必不会生出愧疚之情。

    只是越梅臣执掌雁探司,身世秘之,臣子与他同朝为官,也只知晓越梅臣是帝王心腹,不知晓他的出身来历,攻讦起来毫不留情,但倘若被诋毁打压的帝王鹰犬眨眼变为故人之子,就足以叫一部分人沉默下去了。

    宿抚仰仗武力登基,文臣虽然素来瞧不起武夫只会逞一腔血勇,平反的圣旨一下,却要承他的情,沉默一二。

    明知皇帝要保越梅臣,随波逐流和浑水摸鱼的也不免受震慑,又能移出一批,还在上蹿下跳的就只剩利益相关者,和确实没能看透局势的愚人。

    应承安简要讲完,似笑非笑地问:“剩的这批人,子和不敢杀吗?”

    宿抚震惊地看了应承安半晌,把脸埋进了装着荞麦面的碗里,半晌没抬起头来,不闻什么响动,只见面汤往下降,不一会儿碗底的颜色就隐隐约约地露了出来。

    应承安只吃了半碗就放下筷子,起身净了手,把刚才收进抽屉里的圣旨摸出来摊在桌上,从头审视了一遍,召来一名禁卫,一边将圣旨卷起来,一边道:“去请学士来润色一遍,明早送往内阁。”

    禁卫伸手接过圣旨,询问地看向宿抚,低声道:“陛下?”

    宿抚借着吃面默不作声地思索半了晌,没人看到他的神色变化,但应承安一副笑吟吟地模样,看上去并不担心。

    “送给何学士,”宿抚为他补充道,“带话给他,越老先生是朕长者,遣词需斟酌。”

    禁卫领命退下,又有宫人上前收拾书桌,应承安起身活动了一下,余光瞥到宿抚慢吞吞地向他走来,就停下了步伐,转过身来道:“怎么?”

    宿抚旧话重提:“承安总说杀伐果断不及我,今日”

    换谁在大起大落间挣扎过一次,尝了尝世态炎凉,性情都会有些改变,应承安有时也诧异自己为何还能安心饮食休息,听宿抚这般说,也只笑了一下,打断他道:“坐得住龙椅才有天下人投效,子和倒也不必妄自菲薄。”

    宿抚沉默了片刻,递来山阿剑。

    应承安抬手接过,指腹轻抚了一下剑鞘,问宿抚说:“子和想好了?”

    宿抚微微苦笑,摒退书房中随侍的禁卫宫人,才道:“若无世家在,定是要与承安分明输赢,但世家之患,甚于你我争位。我退却一步,不求承安甘心效命,只求承安念及民生,稍稍助我。”

    应承安持剑的手垂了下去。

    他与宿抚相距不远,抬头就能看到他眼中自己的身影,他看了一会儿,发觉其中诚恳不似作伪,不由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得见越副使一面,”应承安说,“子和今日见了朝臣,若有余力,多少批一点奏折,剩下的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