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恩陵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应承安从地上寝宫出来时已经在半个时辰之后,宿抚早将陵城转遍,无所事事地立在门口等他,见应承安步履颇为踉跄,忙上前搀扶住他,看神态似乎有些心疼。
应承安的脚背被冻得惨白,不似活人肤色,趾尖也毫无血色,袖口有些湿痕,眼角还有些泛红,似是哭过一场,看起来疲惫而虚弱,叫人不禁生出怜惜之情。
宿抚在旁侧扶着他下了寝宫的台阶,看他站稳,才松开手转身去寻守陵将军,拎着犹带温度的姜汤上前,把整壶塞入了应承安怀中,殷切地嘱托道:“此处荒僻,寻不到干净杯子,承安将就一下,趁还有余温喝一点。”
他说完不待应承安回应,又展开大氅披在他身上,扫开石阶上冰雪,使唤禁卫从马鞍上解下皮毛垫子,径直把他按在了上面。
应承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神情中还有点恍惚,眼眸中也无甚光彩,只安静地任宿抚摆布,让捧着壶就捧着,让坐就坐,赤足踩在冰冷的石阶上,面色却毫无变化,竟像感觉不到冷暖一般。
宿抚为他披上大氅时指尖碰到了应承安的脖颈,只觉冰冷得令人心悸,按着他坐下后低头看了一眼应承安赤裸的双足,不等禁卫将他的鞋袜拿来,毫不顾忌地弯下腰去,用手捂住了他的脚踝。
“都冻僵了怎么不说一声,当心落下病根。”宿抚皱着眉抱怨道,又支使自己的禁卫,“去李公公房中灌个汤婆来。”
禁卫应声答“是”,目光却忍不住偷瞥宿抚捂住应承安脚踝的手掌,退下的步伐比平日迟缓了许多。
应承安没有注意到禁卫的视线,他抱着那壶姜汤暖手,目光留在陵宫前的石刻上,已经许久没有眨眼。
他怀里的铜壶中原本装的是滚烫的姜汤,然而他在陵寝中耽搁的时间颇长,出来时姜汤已经凉得差不多了。
好在应承安的手指也被冻得麻木,好半晌才感觉到姜汤仅剩的那点余温。
不巧宿抚用手将他脚踝环起,被吓了一跳,僵硬的手指险些抓不住铜壶,把姜汤尽数洒在宿抚身上,慌忙抓住壶柄,这才回过神来。
禁卫已经领命而去,应承安没有注意到宿抚的吩咐,只问道:“子和这是做什么?鞋给我。”
应承安的脚踝并不能算做纤细,至少宿抚不能一手环握,他张开掌心贴在那片冰冷的皮肤上,觉得似乎还有些肉感,应承安唤他时还在回味,没能立即放开。
这颇为不合礼数,就是他为君时也没有叫臣子为他捂脚的理由,应承安忍不住挣了一下,用力把脚踝从宿抚手中抽了出来,抬手接过守陵将军递来的鞋袜,又若有所思地看了宿抚一眼。
他原本以为宿抚有口无心,因此提及他那点微薄得自己都分辨不出来的倾慕,总是做笑谈对待,拿来算计,却不当真,但今日看宿抚的反应,倒还确实有几分真心实意。
只怕以宿抚的迟钝,仍未察觉到。
应承安想到此处,不知何故极轻地笑了一下,把怀里的姜汤放在一旁,转过身避开仍旧单膝跪在地上的宿抚,低头把仍旧没有知觉的双脚塞进鞋袜中,和那位守陵将军一颔首,问他道:“这几日有人来过吗?”
守陵将军摇了摇头,努力抻平了有些褶皱的官袍衣袖,跪下向他叩首。
近来既不逢先皇的忌日,也不是清明一类祭扫之日,应承安这话问得颇为莫名,然而宿抚心思不在两人对话上,竟没有察觉出异样来,只有禁卫兢兢业业地将它记在纸面上,等着回宫后禀告宿抚。
应承安便不再言语,起身把一口未动的姜汤还给他,又说:“随我登山。”
他脚上和小腿都被冻得麻木了,站起来时趔趄了一下,宿抚也刚站起来,见状忙伸手扶住他,隐隐露出了担忧神色,全然忘了自己也算作病患,劝他道:“承安坐下暖一暖再走。”
宿抚大约还有些发热,掌心滚烫,隔着一层棉衣都能感受得到,应承安逃避似的推开他的搀扶,皱着眉慢慢向前走了两步,回头凝视了寝殿片刻,闭了一下眼,才头也不回地迈步离开。
没人知道他在这片刻功夫里想了什么,宿抚迟疑了一会儿,留下一人等着被他支使去哪汤婆的禁卫,带着余下几人追上应承安,在旁侧为他清扫道路。
此处山名仰恩,陵寝也称仰恩。
无论是山还是陵,都久无人往来,神道尚有守陵将军收拾,其余的地方却顾不上,因此山路两侧的枝桠长得尤为肆无忌惮,走不了几步就能碰见一根横在路上的光秃秃的枝干,只能等禁卫把他们推到一旁或是砍断才能前行。
应承安倒也耐心,山路被树枝堵上就等禁卫上前清理,只是一路都沉默不语,似乎还没从刚才在陵城中的情绪中回复过来。
宿抚隐约能猜到应承安的心情,因此更不好出言开导他,沉默了许久,直到快要攀到山顶才找到话说:“承安把我从宫里抓出来,是为了爬一趟山?”
应承安拎着袍角跨过一丛横在路上的乱藤,鞋底踩在被冻脆的落叶上,发出了一串清脆响声,忙放轻步伐,然而腿脚还是不太听使唤,绊了一跤,径直向前倒去。
宿抚走在他左前方,半侧着身避开一株灌木,见状下意识地一揽想扶住应承安,却忘了自己也是个手脚无力的病患,险些被他撞到,往后退了几步,被为了推开一根树枝站在山路下的禁卫屈肘抵住后背才站稳。
再往后半丈就是被层层枝桠掩映的陡坡,好在应承安已经被他牢牢扣在了怀里。
宿抚松了一口气,正想开口,就见应承安垂眸望向地面,似乎是苦笑了一下,到嘴边的话就这么被咽了下去。
应承安道:“多谢。”
宿抚“嗯”了一声,意识到自己揽着他时间有些长了,却不愿松手。
他不知道闻到的梅香是应承安衣上的味道,还是不远处真有一树梅,但在这数息中他心底柔软得一塌糊涂,直到与应承安攀上山顶还没恢复过来。
仰恩陵傍山而建,从各地移了不少松柏装饰陵城,从山顶俯瞰下去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点缀在雪白石黑的丘陵上,肃穆而不失生机,想来设计时耗费了不少心血。
宿抚站在石上向远处望去,四野开阔,山石云雪都一览无余,叫人心情开阔。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隐约猜到了应承安强行要他出宫的原因,一时不免五味陈杂,许久说不出话。
先前被皇帝唤去灌汤婆的禁卫循着一行人留下的痕迹追来,把暖得烫手的汤婆交给应承安,默不作声地回到护卫行列中,和自己交好的同袍互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地想:陛下的态度太不一般了。
应承安揣着汤婆不紧不慢地走到宿抚身侧,循着他的目光望了天际片刻,才道:“子和自由随性惯了,猛然被拘束在宫中,起居坐卧都有人盯着,一点疏漏都要被御史拿出来滋事,难免消沉郁郁。”
尽管新君名声在外,御史是不敢拿他出来搏名的,但烦心的相差无几。
宿抚百感交集,半晌才道:“承安费心了。”
应承安将汤婆换了个位置抱着,用被捂热的手背贴了一下脸颊,微微出了一口气,却不想领宿抚的道谢。
“国事纷杂,子和处置时才真要费心。”他顿了一下,目光向山下搜寻,在不远处寻到一处山林被清扫开的缓坡,伸手一指,另辟了话题说,“我登基三年,陵寝只选了址,还未来得及开始修,就在此处。”
缓坡仍是傍山的位置,正前方有一洼积在山石中的浅湖,水面已经结了冰,以宿抚的眼力望去,还有几只虎豹一类的禽兽在冰上戏耍。
他不通风水,只觉得站在此处俯瞰河山,确实能使人心旷神怡,应该能算作好去处。
但听应承安这样轻描淡写地谈论生死,仍旧觉得胸中有块垒,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堵得人几欲发狂。
应承安没有看他,自然察觉不到宿抚的心思,自顾自地说:“若有一日我不幸身死,子和能否将我葬在此山中?”
宿抚默不作声,牙关却咬得生疼。
应承安仍是没有注意到宿抚的有口难言,他把汤婆往下挪了挪,只觉得五脏六腑一并暖了起来,不禁舒适地喟叹了一声,才道:“不过倒也不必兴建土木,我也没什么随身之物一定要带下去子和?”
宿抚转过身来望着他,双目泛红,隐有血丝,应承安的视线往下看去,才发觉他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已经把掌心抓破。
他的话音不由自主地顿了一下,才用一副无动于衷的语调讲完:“只是此处是依据帝王陵,子和若不愿,把我葬在平邙也行。薄棺一具,留姓留名”
应承安没能说完,他叹了口气,问道:“怎么哭了?”</p
应承安从地上寝宫出来时已经在半个时辰之后,宿抚早将陵城转遍,无所事事地立在门口等他,见应承安步履颇为踉跄,忙上前搀扶住他,看神态似乎有些心疼。
应承安的脚背被冻得惨白,不似活人肤色,趾尖也毫无血色,袖口有些湿痕,眼角还有些泛红,似是哭过一场,看起来疲惫而虚弱,叫人不禁生出怜惜之情。
宿抚在旁侧扶着他下了寝宫的台阶,看他站稳,才松开手转身去寻守陵将军,拎着犹带温度的姜汤上前,把整壶塞入了应承安怀中,殷切地嘱托道:“此处荒僻,寻不到干净杯子,承安将就一下,趁还有余温喝一点。”
他说完不待应承安回应,又展开大氅披在他身上,扫开石阶上冰雪,使唤禁卫从马鞍上解下皮毛垫子,径直把他按在了上面。
应承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神情中还有点恍惚,眼眸中也无甚光彩,只安静地任宿抚摆布,让捧着壶就捧着,让坐就坐,赤足踩在冰冷的石阶上,面色却毫无变化,竟像感觉不到冷暖一般。
宿抚为他披上大氅时指尖碰到了应承安的脖颈,只觉冰冷得令人心悸,按着他坐下后低头看了一眼应承安赤裸的双足,不等禁卫将他的鞋袜拿来,毫不顾忌地弯下腰去,用手捂住了他的脚踝。
“都冻僵了怎么不说一声,当心落下病根。”宿抚皱着眉抱怨道,又支使自己的禁卫,“去李公公房中灌个汤婆来。”
禁卫应声答“是”,目光却忍不住偷瞥宿抚捂住应承安脚踝的手掌,退下的步伐比平日迟缓了许多。
应承安没有注意到禁卫的视线,他抱着那壶姜汤暖手,目光留在陵宫前的石刻上,已经许久没有眨眼。
他怀里的铜壶中原本装的是滚烫的姜汤,然而他在陵寝中耽搁的时间颇长,出来时姜汤已经凉得差不多了。
好在应承安的手指也被冻得麻木,好半晌才感觉到姜汤仅剩的那点余温。
不巧宿抚用手将他脚踝环起,被吓了一跳,僵硬的手指险些抓不住铜壶,把姜汤尽数洒在宿抚身上,慌忙抓住壶柄,这才回过神来。
禁卫已经领命而去,应承安没有注意到宿抚的吩咐,只问道:“子和这是做什么?鞋给我。”
应承安的脚踝并不能算做纤细,至少宿抚不能一手环握,他张开掌心贴在那片冰冷的皮肤上,觉得似乎还有些肉感,应承安唤他时还在回味,没能立即放开。
这颇为不合礼数,就是他为君时也没有叫臣子为他捂脚的理由,应承安忍不住挣了一下,用力把脚踝从宿抚手中抽了出来,抬手接过守陵将军递来的鞋袜,又若有所思地看了宿抚一眼。
他原本以为宿抚有口无心,因此提及他那点微薄得自己都分辨不出来的倾慕,总是做笑谈对待,拿来算计,却不当真,但今日看宿抚的反应,倒还确实有几分真心实意。
只怕以宿抚的迟钝,仍未察觉到。
应承安想到此处,不知何故极轻地笑了一下,把怀里的姜汤放在一旁,转过身避开仍旧单膝跪在地上的宿抚,低头把仍旧没有知觉的双脚塞进鞋袜中,和那位守陵将军一颔首,问他道:“这几日有人来过吗?”
守陵将军摇了摇头,努力抻平了有些褶皱的官袍衣袖,跪下向他叩首。
近来既不逢先皇的忌日,也不是清明一类祭扫之日,应承安这话问得颇为莫名,然而宿抚心思不在两人对话上,竟没有察觉出异样来,只有禁卫兢兢业业地将它记在纸面上,等着回宫后禀告宿抚。
应承安便不再言语,起身把一口未动的姜汤还给他,又说:“随我登山。”
他脚上和小腿都被冻得麻木了,站起来时趔趄了一下,宿抚也刚站起来,见状忙伸手扶住他,隐隐露出了担忧神色,全然忘了自己也算作病患,劝他道:“承安坐下暖一暖再走。”
宿抚大约还有些发热,掌心滚烫,隔着一层棉衣都能感受得到,应承安逃避似的推开他的搀扶,皱着眉慢慢向前走了两步,回头凝视了寝殿片刻,闭了一下眼,才头也不回地迈步离开。
没人知道他在这片刻功夫里想了什么,宿抚迟疑了一会儿,留下一人等着被他支使去哪汤婆的禁卫,带着余下几人追上应承安,在旁侧为他清扫道路。
此处山名仰恩,陵寝也称仰恩。
无论是山还是陵,都久无人往来,神道尚有守陵将军收拾,其余的地方却顾不上,因此山路两侧的枝桠长得尤为肆无忌惮,走不了几步就能碰见一根横在路上的光秃秃的枝干,只能等禁卫把他们推到一旁或是砍断才能前行。
应承安倒也耐心,山路被树枝堵上就等禁卫上前清理,只是一路都沉默不语,似乎还没从刚才在陵城中的情绪中回复过来。
宿抚隐约能猜到应承安的心情,因此更不好出言开导他,沉默了许久,直到快要攀到山顶才找到话说:“承安把我从宫里抓出来,是为了爬一趟山?”
应承安拎着袍角跨过一丛横在路上的乱藤,鞋底踩在被冻脆的落叶上,发出了一串清脆响声,忙放轻步伐,然而腿脚还是不太听使唤,绊了一跤,径直向前倒去。
宿抚走在他左前方,半侧着身避开一株灌木,见状下意识地一揽想扶住应承安,却忘了自己也是个手脚无力的病患,险些被他撞到,往后退了几步,被为了推开一根树枝站在山路下的禁卫屈肘抵住后背才站稳。
再往后半丈就是被层层枝桠掩映的陡坡,好在应承安已经被他牢牢扣在了怀里。
宿抚松了一口气,正想开口,就见应承安垂眸望向地面,似乎是苦笑了一下,到嘴边的话就这么被咽了下去。
应承安道:“多谢。”
宿抚“嗯”了一声,意识到自己揽着他时间有些长了,却不愿松手。
他不知道闻到的梅香是应承安衣上的味道,还是不远处真有一树梅,但在这数息中他心底柔软得一塌糊涂,直到与应承安攀上山顶还没恢复过来。
仰恩陵傍山而建,从各地移了不少松柏装饰陵城,从山顶俯瞰下去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点缀在雪白石黑的丘陵上,肃穆而不失生机,想来设计时耗费了不少心血。
宿抚站在石上向远处望去,四野开阔,山石云雪都一览无余,叫人心情开阔。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隐约猜到了应承安强行要他出宫的原因,一时不免五味陈杂,许久说不出话。
先前被皇帝唤去灌汤婆的禁卫循着一行人留下的痕迹追来,把暖得烫手的汤婆交给应承安,默不作声地回到护卫行列中,和自己交好的同袍互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地想:陛下的态度太不一般了。
应承安揣着汤婆不紧不慢地走到宿抚身侧,循着他的目光望了天际片刻,才道:“子和自由随性惯了,猛然被拘束在宫中,起居坐卧都有人盯着,一点疏漏都要被御史拿出来滋事,难免消沉郁郁。”
尽管新君名声在外,御史是不敢拿他出来搏名的,但烦心的相差无几。
宿抚百感交集,半晌才道:“承安费心了。”
应承安将汤婆换了个位置抱着,用被捂热的手背贴了一下脸颊,微微出了一口气,却不想领宿抚的道谢。
“国事纷杂,子和处置时才真要费心。”他顿了一下,目光向山下搜寻,在不远处寻到一处山林被清扫开的缓坡,伸手一指,另辟了话题说,“我登基三年,陵寝只选了址,还未来得及开始修,就在此处。”
缓坡仍是傍山的位置,正前方有一洼积在山石中的浅湖,水面已经结了冰,以宿抚的眼力望去,还有几只虎豹一类的禽兽在冰上戏耍。
他不通风水,只觉得站在此处俯瞰河山,确实能使人心旷神怡,应该能算作好去处。
但听应承安这样轻描淡写地谈论生死,仍旧觉得胸中有块垒,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堵得人几欲发狂。
应承安没有看他,自然察觉不到宿抚的心思,自顾自地说:“若有一日我不幸身死,子和能否将我葬在此山中?”
宿抚默不作声,牙关却咬得生疼。
应承安仍是没有注意到宿抚的有口难言,他把汤婆往下挪了挪,只觉得五脏六腑一并暖了起来,不禁舒适地喟叹了一声,才道:“不过倒也不必兴建土木,我也没什么随身之物一定要带下去子和?”
宿抚转过身来望着他,双目泛红,隐有血丝,应承安的视线往下看去,才发觉他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已经把掌心抓破。
他的话音不由自主地顿了一下,才用一副无动于衷的语调讲完:“只是此处是依据帝王陵,子和若不愿,把我葬在平邙也行。薄棺一具,留姓留名”
应承安没能说完,他叹了口气,问道:“怎么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