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速客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宿抚自入主兴都宫以来就没怎么干过符合礼义廉耻的事,他停下脚步,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瞥了应承安一眼,疑心他是在故意嘲讽自己。
应承安坐在床上,微倾着身,烛光映在他的侧脸上,照出一副波澜不惊的美人面孔,宿抚仿佛被美色迷了心窍,顿时打消了那点儿上不得台面的疑虑。
应承安并没有在此时惹怒他的必要,他另有目的,但显然不是指桑骂槐。
因此宿抚也按捺住了质问的念头,探手轻抚了一下应承安的脸颊,继而凑到鼻前嗅了嗅,变出一脸意犹未尽迈出了宫室。
先前被撵出去的禁卫匆忙跟上他的步伐,不过片刻就消失在了应承安的视线里。
亡国君好似没察觉到宿抚的轻薄,他偏头看了看窗外,近乎无奈地叹了口气。
“至于这么如临大敌地对我吗?”他迷惑地嘀咕。
蹲在房梁上的禁卫掩着嘴打了个哈欠,拎起笔在面前的薄绢上随意涂抹了两下,把这句话记了下来。
笔上的墨早就干了,这几笔下去没留下多少痕迹,倒是干笔戳在横梁上时发出了一声轻响,让应承安下意识地抬头观察了一会儿房梁。
禁卫只好咬着笔把自己盘成一团,谨慎地缩在阴影里,十分怀疑如果自己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发现踪迹,明天等待自己的会是一顿毫不留情的操练。
应承安知道梁上有宿抚的禁卫,所以他看了片刻就收回了视线,不准备为难自己。
禁卫见状长出了一口气,但还是缩头缩尾地做了一阵梁上君子,才舔湿笔尖重新把那几个潦草字迹描了一遍。
薄绢上已经写了半页多鬼画符一样的文字,若有伯劳官在,定然能认出那是旧朝平晏司监察百官时所用秘语,改朝换代了一遭,居然还在沿用。
第一段写:“八月十二丑时六刻,房梁震颤,误以为贼子潜入,落地查看,盖陛下鼾声如雷。”
第二段写:“寅时三刻,应寐,呓语有痛声。”
第三段写:“未时正刻,应起,无人应其唤,复假寐。”
其下还有数段,陈列了应承安一日的所有言行,禁卫轮班后将薄绢送到宿抚手上,宿抚的视线在薄绢上半部分停留片刻,往下挪了挪,随即轻飘飘地笑了。
“去告诉承安,”他对禁卫说,“想要朕信守承诺,先把那三个字给朕提了。”
禁卫原原本本地向应承安转述了宿抚的威胁,因此又不得不给他拎了一刀边口钤着“上用”的白鹿纸,纸有裁剪的痕迹,一看就是宿抚从旧朝宫中抢来的。
应承安胡乱默写了几篇经义,糟蹋走一半的纸,然后施施然地上床休息。
他白日里虽然睡到正午才起身,又无所事事地在床上躺了一个下午,骨头都歇得酥软了,神智却还疲惫不堪,因此一倒下就涌起了困意,身体习惯性地在熟悉的床榻上找到了位置,盖上被子沉沉睡去。
守在房梁上的禁卫等到他呼吸放得悠长后才无声落下,走到书桌前借着微薄的月光把应承安的手书查阅了一番,没从满篇“孔仁孟义”中看出什么需要在意的东西,就简要记下,在柱子上借力跳回房梁。
禁卫并未见过应承安为帝时的手书,自然也不知道他他平日里书写并无笔走龙蛇的架势,笔画间总透着股谦和有礼的味儿,也无桌上那几页的剑拔弩张,亡国君的愤怒过于隐晦,没叫任何人察觉。
禁卫拎着自己的记录爬到卧房梁上,房梁新补了漆,昏暗中没看到需要避让的地方,按了自己一手红绿颜料,擦它们时手肘不慎碰到了身后墙壁,发出了“咚”的一声。
应承安被他吵醒,含混地咕哝了一句,借着卧房外不太明亮的烛光看了一眼感觉到的声音传来处,正想继续睡,禁卫去放手帕时碰到了一条胳膊。
胳膊被一层无光的黑布包裹,摸起来坚硬如铁,禁卫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回手拔刀。
宿抚所用值宿宫中的禁卫脱胎于应承安的伯劳官,随身所配刀剑也沿袭伯劳官的惯例,刀长二尺九,重六斤七两,另有袖剑靴匕,均为利刃,尤其是在宿抚身边的禁卫,手中刀剑更是削铁如泥,断人头颅轻而易举。
但这回禁卫的刀锋没能碰到来犯之敌的脖颈,他喉头咯噔一下,被人卸掉了颈骨,嘴角溢血,抽出一半的佩刀被一只手轻轻推回鞘中,骨骼在角力时发出细微响动。
应承安还没睡着,他的眼睫颤了一下,忍不住疑心今晚呆在房梁上的禁卫是个新手。
但他这个念头刚转过一圈,失去气息的禁卫被来人放倒在房梁上,佩刀刀鞘触及墙壁,又发出一声轻响。
应承安有点无奈地睁开眼睛,准备再看一眼房梁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继而他发现光影晃动得有点不同寻常,似乎有水珠从上面滴落。
看位置在床头,应承安伸手一摸,摸到了一手血。
显然房梁上出了什么问题。
他冷静地坐起来叫道:“救命!”
然而刚张口就被一张方巾捂住了嘴,只发出来一个有气无力的气音。
来人轻盈落地,一个晃身钻进床幔,单膝跪/在/床/上,左手拿着一张方巾按在应承安口鼻上,右手持一把短剑架在了他颈侧。
应承安肩头被利刃上的凉意激起了寒毛,他稍用力闭了一下眼,强迫自己从困顿中清醒过来,暂时放弃呼救的打算,垂眼向下望去。
来人一身毫无纹饰的黑衣,手掌也被布条包裹,只能看到指尖有茧,应承安动了一下,缓缓把手从被子下抽出来,架在颈上的利刃随之稍稍挪开,似乎是不想杀他。
应承安并不敢轻易放松,他等了片刻,发现来人并没有下一步举动,便用手指在床上写道:“何人何事?”
余光看见短剑柄上刻着“伯劳三四八”五个字,大约是刚从房梁上那个无辜遇害的禁卫靴子里抽出来的,闻起来有股一言难尽的味道。
应当不是刺客,但谨慎过头,暂时无法分辨他的目的,应承安极轻地皱了一下眉,又以指做笔补充道:“为何不言?”
床幔并非密不透风,候在外面的宫人能隐约看到床上人的动作,只是不知道是值夜的宫人懈怠还是都已经死于非命,应承安被人持剑抵着脖颈捂了小半刻的嘴,至今没有人发觉。
来人弯下腰贴在应承安耳边,压低声音道:“臣诸略,请陛下安。”
诸氏居于山北渝津,毗邻宿抚驻军的威靖关,世代以忠义著称,宿抚谋逆之时因不肯顺服于他,被辣手斩杀大半,只余寥寥几个被吓破胆的分宗,虽然有心向宿抚投诚,耐何新君眼界颇高,看不上这些歪瓜裂枣,至今没能找到合适的门路。
但诸略并不在其中,他是渝津诸氏长子,文韬武略均称得上出类拔萃,只是有些生不逢时,遇上世族豪强与皇帝争权夺利,进退维谷,在朝中沉浮数次,宿抚谋反前才被应承安再度起复,可惜尚未启程,诸氏便遭难了。
应承安本以为他也已遭不幸,却不曾想还有再见之时。
他愕然片刻,而后又沉默片刻,方才意识到来人说话时音调与诸略有所不同,要更为粗哑。
应承安瞬息间做出了数种猜测,但他最终只是不露声色地问:“诸侍郎此来何事?”
无论此人姓甚名谁,所为何事,只看他能深夜潜入宿抚寝宫,对禁卫痛下杀手,又不肯对他露出真容,必是有蹊跷之处。
诸略大约是知晓应承安在想些什么,他在应承安耳边轻笑了一下,近乎无声道:“陛下不信臣”
应承安的眼睫因为他的靠近颤了一下,诸略无声观察他片刻,语调微扬:“这倒也正常,臣也不愿相信以陛下经天纬地,竟会与宿抚交颈而卧。”
他说话时仍与应承安凑得极近,只是这回没能从应承安脸上捕捉到什么神色变化,就像他刚刚只是说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是骤然揭开一桩鲜血淋漓的隐秘。
应承安有些意外宿抚会叫他人知晓此事,被迫雌伏固然是他难以启齿,于宿抚而言也未必是什么能光明正大提及的事情,侍候他起居的宫人和禁卫知道一二倒还情有可原,可叫一个仓皇逃命的失家之人得知,最不符合常理。
但两句口舌还不至于让应承安动容,相比之下他更想知道此人的目的。
应承安垂眸在床面上写:“非我所愿。”
诸略凝神辨认笔画,手中短剑不自觉偏开应承安咽喉,待他收回视线才又挪来,应承安估量了一下自己的身手,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处听他耳语道:“臣知陛下不甘俯首,然亦有辱事不能受,伏惟陛下允臣共死。”
应承安迟疑了一下。
他并非全无畏惧,也与常人一般贪生怕死,只是没什么理由苟活,不得不死,然而这几日旁观宿抚施政理国,知道他正践行二人昔日志向,想见其后效,又不忍就死。
心存死志之人不会在此时犹豫,诸略眸色转深,一言不发地将短剑压向了应承安。
短剑极锋利,立时皮破见血,应承安只觉得颈侧微凉,便有血迹流下,随后才是尖锐刺痛和微痒。
他蹙了一下眉,抬手抓住诸略手腕,干脆在他手背上写字:“诸氏百余口枉死,朕不信你释怀。”
宿抚自入主兴都宫以来就没怎么干过符合礼义廉耻的事,他停下脚步,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瞥了应承安一眼,疑心他是在故意嘲讽自己。
应承安坐在床上,微倾着身,烛光映在他的侧脸上,照出一副波澜不惊的美人面孔,宿抚仿佛被美色迷了心窍,顿时打消了那点儿上不得台面的疑虑。
应承安并没有在此时惹怒他的必要,他另有目的,但显然不是指桑骂槐。
因此宿抚也按捺住了质问的念头,探手轻抚了一下应承安的脸颊,继而凑到鼻前嗅了嗅,变出一脸意犹未尽迈出了宫室。
先前被撵出去的禁卫匆忙跟上他的步伐,不过片刻就消失在了应承安的视线里。
亡国君好似没察觉到宿抚的轻薄,他偏头看了看窗外,近乎无奈地叹了口气。
“至于这么如临大敌地对我吗?”他迷惑地嘀咕。
蹲在房梁上的禁卫掩着嘴打了个哈欠,拎起笔在面前的薄绢上随意涂抹了两下,把这句话记了下来。
笔上的墨早就干了,这几笔下去没留下多少痕迹,倒是干笔戳在横梁上时发出了一声轻响,让应承安下意识地抬头观察了一会儿房梁。
禁卫只好咬着笔把自己盘成一团,谨慎地缩在阴影里,十分怀疑如果自己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发现踪迹,明天等待自己的会是一顿毫不留情的操练。
应承安知道梁上有宿抚的禁卫,所以他看了片刻就收回了视线,不准备为难自己。
禁卫见状长出了一口气,但还是缩头缩尾地做了一阵梁上君子,才舔湿笔尖重新把那几个潦草字迹描了一遍。
薄绢上已经写了半页多鬼画符一样的文字,若有伯劳官在,定然能认出那是旧朝平晏司监察百官时所用秘语,改朝换代了一遭,居然还在沿用。
第一段写:“八月十二丑时六刻,房梁震颤,误以为贼子潜入,落地查看,盖陛下鼾声如雷。”
第二段写:“寅时三刻,应寐,呓语有痛声。”
第三段写:“未时正刻,应起,无人应其唤,复假寐。”
其下还有数段,陈列了应承安一日的所有言行,禁卫轮班后将薄绢送到宿抚手上,宿抚的视线在薄绢上半部分停留片刻,往下挪了挪,随即轻飘飘地笑了。
“去告诉承安,”他对禁卫说,“想要朕信守承诺,先把那三个字给朕提了。”
禁卫原原本本地向应承安转述了宿抚的威胁,因此又不得不给他拎了一刀边口钤着“上用”的白鹿纸,纸有裁剪的痕迹,一看就是宿抚从旧朝宫中抢来的。
应承安胡乱默写了几篇经义,糟蹋走一半的纸,然后施施然地上床休息。
他白日里虽然睡到正午才起身,又无所事事地在床上躺了一个下午,骨头都歇得酥软了,神智却还疲惫不堪,因此一倒下就涌起了困意,身体习惯性地在熟悉的床榻上找到了位置,盖上被子沉沉睡去。
守在房梁上的禁卫等到他呼吸放得悠长后才无声落下,走到书桌前借着微薄的月光把应承安的手书查阅了一番,没从满篇“孔仁孟义”中看出什么需要在意的东西,就简要记下,在柱子上借力跳回房梁。
禁卫并未见过应承安为帝时的手书,自然也不知道他他平日里书写并无笔走龙蛇的架势,笔画间总透着股谦和有礼的味儿,也无桌上那几页的剑拔弩张,亡国君的愤怒过于隐晦,没叫任何人察觉。
禁卫拎着自己的记录爬到卧房梁上,房梁新补了漆,昏暗中没看到需要避让的地方,按了自己一手红绿颜料,擦它们时手肘不慎碰到了身后墙壁,发出了“咚”的一声。
应承安被他吵醒,含混地咕哝了一句,借着卧房外不太明亮的烛光看了一眼感觉到的声音传来处,正想继续睡,禁卫去放手帕时碰到了一条胳膊。
胳膊被一层无光的黑布包裹,摸起来坚硬如铁,禁卫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回手拔刀。
宿抚所用值宿宫中的禁卫脱胎于应承安的伯劳官,随身所配刀剑也沿袭伯劳官的惯例,刀长二尺九,重六斤七两,另有袖剑靴匕,均为利刃,尤其是在宿抚身边的禁卫,手中刀剑更是削铁如泥,断人头颅轻而易举。
但这回禁卫的刀锋没能碰到来犯之敌的脖颈,他喉头咯噔一下,被人卸掉了颈骨,嘴角溢血,抽出一半的佩刀被一只手轻轻推回鞘中,骨骼在角力时发出细微响动。
应承安还没睡着,他的眼睫颤了一下,忍不住疑心今晚呆在房梁上的禁卫是个新手。
但他这个念头刚转过一圈,失去气息的禁卫被来人放倒在房梁上,佩刀刀鞘触及墙壁,又发出一声轻响。
应承安有点无奈地睁开眼睛,准备再看一眼房梁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继而他发现光影晃动得有点不同寻常,似乎有水珠从上面滴落。
看位置在床头,应承安伸手一摸,摸到了一手血。
显然房梁上出了什么问题。
他冷静地坐起来叫道:“救命!”
然而刚张口就被一张方巾捂住了嘴,只发出来一个有气无力的气音。
来人轻盈落地,一个晃身钻进床幔,单膝跪/在/床/上,左手拿着一张方巾按在应承安口鼻上,右手持一把短剑架在了他颈侧。
应承安肩头被利刃上的凉意激起了寒毛,他稍用力闭了一下眼,强迫自己从困顿中清醒过来,暂时放弃呼救的打算,垂眼向下望去。
来人一身毫无纹饰的黑衣,手掌也被布条包裹,只能看到指尖有茧,应承安动了一下,缓缓把手从被子下抽出来,架在颈上的利刃随之稍稍挪开,似乎是不想杀他。
应承安并不敢轻易放松,他等了片刻,发现来人并没有下一步举动,便用手指在床上写道:“何人何事?”
余光看见短剑柄上刻着“伯劳三四八”五个字,大约是刚从房梁上那个无辜遇害的禁卫靴子里抽出来的,闻起来有股一言难尽的味道。
应当不是刺客,但谨慎过头,暂时无法分辨他的目的,应承安极轻地皱了一下眉,又以指做笔补充道:“为何不言?”
床幔并非密不透风,候在外面的宫人能隐约看到床上人的动作,只是不知道是值夜的宫人懈怠还是都已经死于非命,应承安被人持剑抵着脖颈捂了小半刻的嘴,至今没有人发觉。
来人弯下腰贴在应承安耳边,压低声音道:“臣诸略,请陛下安。”
诸氏居于山北渝津,毗邻宿抚驻军的威靖关,世代以忠义著称,宿抚谋逆之时因不肯顺服于他,被辣手斩杀大半,只余寥寥几个被吓破胆的分宗,虽然有心向宿抚投诚,耐何新君眼界颇高,看不上这些歪瓜裂枣,至今没能找到合适的门路。
但诸略并不在其中,他是渝津诸氏长子,文韬武略均称得上出类拔萃,只是有些生不逢时,遇上世族豪强与皇帝争权夺利,进退维谷,在朝中沉浮数次,宿抚谋反前才被应承安再度起复,可惜尚未启程,诸氏便遭难了。
应承安本以为他也已遭不幸,却不曾想还有再见之时。
他愕然片刻,而后又沉默片刻,方才意识到来人说话时音调与诸略有所不同,要更为粗哑。
应承安瞬息间做出了数种猜测,但他最终只是不露声色地问:“诸侍郎此来何事?”
无论此人姓甚名谁,所为何事,只看他能深夜潜入宿抚寝宫,对禁卫痛下杀手,又不肯对他露出真容,必是有蹊跷之处。
诸略大约是知晓应承安在想些什么,他在应承安耳边轻笑了一下,近乎无声道:“陛下不信臣”
应承安的眼睫因为他的靠近颤了一下,诸略无声观察他片刻,语调微扬:“这倒也正常,臣也不愿相信以陛下经天纬地,竟会与宿抚交颈而卧。”
他说话时仍与应承安凑得极近,只是这回没能从应承安脸上捕捉到什么神色变化,就像他刚刚只是说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是骤然揭开一桩鲜血淋漓的隐秘。
应承安有些意外宿抚会叫他人知晓此事,被迫雌伏固然是他难以启齿,于宿抚而言也未必是什么能光明正大提及的事情,侍候他起居的宫人和禁卫知道一二倒还情有可原,可叫一个仓皇逃命的失家之人得知,最不符合常理。
但两句口舌还不至于让应承安动容,相比之下他更想知道此人的目的。
应承安垂眸在床面上写:“非我所愿。”
诸略凝神辨认笔画,手中短剑不自觉偏开应承安咽喉,待他收回视线才又挪来,应承安估量了一下自己的身手,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处听他耳语道:“臣知陛下不甘俯首,然亦有辱事不能受,伏惟陛下允臣共死。”
应承安迟疑了一下。
他并非全无畏惧,也与常人一般贪生怕死,只是没什么理由苟活,不得不死,然而这几日旁观宿抚施政理国,知道他正践行二人昔日志向,想见其后效,又不忍就死。
心存死志之人不会在此时犹豫,诸略眸色转深,一言不发地将短剑压向了应承安。
短剑极锋利,立时皮破见血,应承安只觉得颈侧微凉,便有血迹流下,随后才是尖锐刺痛和微痒。
他蹙了一下眉,抬手抓住诸略手腕,干脆在他手背上写字:“诸氏百余口枉死,朕不信你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