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时代变了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靖议政司,源于高祖皇帝与谋臣将士的围炉谈话,每逢大事,都坐在一起相互探讨,有点圆桌会议的意思,靖朝成立后,高祖皇帝遇上大事,还是习惯这个围坐而谈的方式,干脆成立了中央议政司。
议政司默认的议员,有皇帝陛下,首辅和六部尚书,以及京畿统领。
要成为议政司议员,只能由以上大人举荐,经半数议员同意,方能入门,未免议政司成为皇帝的一言堂,连陛下也无法随意塞人进来。
宣威殿一开,意味着议政司某个重大事件出现了势均力敌又无法互相说服的正反双方,需要进入最高级别的廷议,若还是无法说服一方,只能进入最终投票流程。
约莫两个月前,皇帝陛下忽然想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成立一个新的职所,专司营造之事,这些工匠只专注新技术研发进展,不考科举,不理朝政,但享有官身,受朝廷俸禄。
而以户部礼部兵部三部尚书为首的反对派,无法接受的,正是享有官身,受朝廷俸禄一说。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对士农工商的阶级秩序不遗余力的维护,为此,明朝还提出了严苛至极的户籍制度,工匠地位低下,甚至不能科举。
大靖高祖皇帝也是穷苦出身,逆风翻盘,却和老朱家行事不同,靖高祖甚至废除了军,医,匠等分类,只设民籍,凡大靖子民,只要无罪状在身,皆可举士,入朝为官。
然而,数千年沉淀的士农工商秩序排列,依旧盛行在大靖的土地上,无论正方提出何种说辞,反对派同时作为坚定的科举拥护派,言辞凿凿声称将士大夫与工匠相提并论,是对天下文人的侮辱!让在座几乎都是经科举入朝为官的大人们无话可说。
杨漓月目露不屑,忍无可忍开口:“侮辱了就侮辱了,你能咋的?”
礼部尚书周宏怒声回应:“公主殿下,老臣尊你一身功绩,但廷辩不是吵架,议政司更不是逞凶斗狠的地方。”
杨漓月冷笑一声:“那老大人出了这宣威殿的门,可得小心些。”
这话气得周大人脸色阴沉,又不敢对功高盖世的公主殿下太过不敬,回以粗言。叶繁若在,必要戏言一句就喜欢你这恨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好了,月儿,别乱说话。”承和帝无奈地轻斥一句,作为统治阶级最高的存在,本该和反对派站在一起的皇帝,因为自身的见闻,反而提出了与传统相悖的议案。
林首辅改革商税,大兴贸易,丝绸茶叶瓷器等等物件远销海外,域外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流入大靖国库。
能工巧匠若只能造出好看的木凳桌椅,自然只能是下者,但如果他能打造出让大靖所向披靡的国家利剑,那他为何不能与朝廷众臣并列齐驱?
士农工商?
承和帝想着叶繁奏折上‘时代变了’四个字,内心深有感触,然后深深凝望了眼态度坚决的杨漓月,发出微不可闻的轻嗤声。
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丫头,不可能有和自己一样的独到见解,她态度这么坚决,无非是知道这份议案的由来罢了,朝会都不来,议政廷辩倒是现身了。
做到这份上了,还死鸭子嘴硬地不承认心悦那个画风清奇的家伙……皇帝内心暗自吐槽着。
因为反对派和武安公主的态度坚决,僵持不下的廷辩最终无解,进入投票表决的流程。
承和帝轻轻摇头叹息一声,感觉有点没戏了。
他出身至尊,没有天下仕子多年寒窗苦读的辛酸,此时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好像有些低估了科举制度在朝臣心中的重要性,以这样的背景走到投票这步,感觉希望实在有点渺茫。
承和帝思索着,如何另想他法。
时代有时代的禁锢,然个人也有个人的想法。
杨漓月无声力挺叶繁,不知缘由但奉武安公主为神明的军系议员力挺公主。
提刑司司首叶子明想起的是靖朝不限户籍,大兴科举,然也是如此,贫民之家为了养出一个读书人,往往倾尽全力,提刑司掌刑狱,看的是人间黑暗面,受全家供养却狼心狗肺的读书人,叶子明见得多了。
若有一条新的青云路会不会改变这种情况?以工为学,就算最后做不到那一等一的存在,也确实是学了一项手艺的……
工部尚书姚惜今想的是儿时梦想,盖世间最大最好的房子,然书香世家出身的他无法逃避科举,最后在爱好和现实的结合下,成了工部一把手,也算是得偿所愿吧,但如果有得选,他还是喜欢纯粹一点,专司营造,不理朝政,听起来多美妙啊……
大司农郑青锦想的是小徒弟那个不是正经庄稼人,却写出了前无古人的农学巨着的好友,如今的工部主事叶繁,作为三朝元老,他是场间除了皇帝外,唯一看过那本产生今日廷议的原始奏折的,那真是他几十年人生看过的,行文最为奇特的奏疏。
他想着通县的大棚农场,新方法嫁接后更香更甜的水果,如果是那个神奇小友的提议,他觉得其实还是可以试试的……
某位三品老大人二话不说,直接投了支持票,原因无他,当年还未坐到此位时,时任吏部侍郎的周宏给他的为官评准下了差评!但凡能让如今的礼部尚书气到头皮发麻的活,他都愿意一试,就是这么简单!
随着内廷大监王忠唱票结束,支持派以十六票压过反对派十四票,以微小的差距,议案得以通过。
军系议员高声喝彩,感觉没辜负公主期望,仿佛打了胜仗。
反对派的三位尚书大人听着那欢笑声,神色阴翳,若不是碍着皇帝尚在,怕是直接拂袖而去。
三品老大人笑得很开心,仅仅两票之差,欣赏着周尚书无能狂怒的样子,觉得那一票他投得真是太值了!
承和帝有些不敢置信,这议政司议员里,军系终究是极少数,没想到,把科举奉为圭臬的朝廷重臣们,居然有这么多人撬了文人的墙角?
皇帝哑然失笑,摇了摇头,暗道这任何事不到最后一刻,真的都不能妄下论断啊。
大靖议政司,源于高祖皇帝与谋臣将士的围炉谈话,每逢大事,都坐在一起相互探讨,有点圆桌会议的意思,靖朝成立后,高祖皇帝遇上大事,还是习惯这个围坐而谈的方式,干脆成立了中央议政司。
议政司默认的议员,有皇帝陛下,首辅和六部尚书,以及京畿统领。
要成为议政司议员,只能由以上大人举荐,经半数议员同意,方能入门,未免议政司成为皇帝的一言堂,连陛下也无法随意塞人进来。
宣威殿一开,意味着议政司某个重大事件出现了势均力敌又无法互相说服的正反双方,需要进入最高级别的廷议,若还是无法说服一方,只能进入最终投票流程。
约莫两个月前,皇帝陛下忽然想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成立一个新的职所,专司营造之事,这些工匠只专注新技术研发进展,不考科举,不理朝政,但享有官身,受朝廷俸禄。
而以户部礼部兵部三部尚书为首的反对派,无法接受的,正是享有官身,受朝廷俸禄一说。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对士农工商的阶级秩序不遗余力的维护,为此,明朝还提出了严苛至极的户籍制度,工匠地位低下,甚至不能科举。
大靖高祖皇帝也是穷苦出身,逆风翻盘,却和老朱家行事不同,靖高祖甚至废除了军,医,匠等分类,只设民籍,凡大靖子民,只要无罪状在身,皆可举士,入朝为官。
然而,数千年沉淀的士农工商秩序排列,依旧盛行在大靖的土地上,无论正方提出何种说辞,反对派同时作为坚定的科举拥护派,言辞凿凿声称将士大夫与工匠相提并论,是对天下文人的侮辱!让在座几乎都是经科举入朝为官的大人们无话可说。
杨漓月目露不屑,忍无可忍开口:“侮辱了就侮辱了,你能咋的?”
礼部尚书周宏怒声回应:“公主殿下,老臣尊你一身功绩,但廷辩不是吵架,议政司更不是逞凶斗狠的地方。”
杨漓月冷笑一声:“那老大人出了这宣威殿的门,可得小心些。”
这话气得周大人脸色阴沉,又不敢对功高盖世的公主殿下太过不敬,回以粗言。叶繁若在,必要戏言一句就喜欢你这恨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好了,月儿,别乱说话。”承和帝无奈地轻斥一句,作为统治阶级最高的存在,本该和反对派站在一起的皇帝,因为自身的见闻,反而提出了与传统相悖的议案。
林首辅改革商税,大兴贸易,丝绸茶叶瓷器等等物件远销海外,域外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流入大靖国库。
能工巧匠若只能造出好看的木凳桌椅,自然只能是下者,但如果他能打造出让大靖所向披靡的国家利剑,那他为何不能与朝廷众臣并列齐驱?
士农工商?
承和帝想着叶繁奏折上‘时代变了’四个字,内心深有感触,然后深深凝望了眼态度坚决的杨漓月,发出微不可闻的轻嗤声。
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丫头,不可能有和自己一样的独到见解,她态度这么坚决,无非是知道这份议案的由来罢了,朝会都不来,议政廷辩倒是现身了。
做到这份上了,还死鸭子嘴硬地不承认心悦那个画风清奇的家伙……皇帝内心暗自吐槽着。
因为反对派和武安公主的态度坚决,僵持不下的廷辩最终无解,进入投票表决的流程。
承和帝轻轻摇头叹息一声,感觉有点没戏了。
他出身至尊,没有天下仕子多年寒窗苦读的辛酸,此时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好像有些低估了科举制度在朝臣心中的重要性,以这样的背景走到投票这步,感觉希望实在有点渺茫。
承和帝思索着,如何另想他法。
时代有时代的禁锢,然个人也有个人的想法。
杨漓月无声力挺叶繁,不知缘由但奉武安公主为神明的军系议员力挺公主。
提刑司司首叶子明想起的是靖朝不限户籍,大兴科举,然也是如此,贫民之家为了养出一个读书人,往往倾尽全力,提刑司掌刑狱,看的是人间黑暗面,受全家供养却狼心狗肺的读书人,叶子明见得多了。
若有一条新的青云路会不会改变这种情况?以工为学,就算最后做不到那一等一的存在,也确实是学了一项手艺的……
工部尚书姚惜今想的是儿时梦想,盖世间最大最好的房子,然书香世家出身的他无法逃避科举,最后在爱好和现实的结合下,成了工部一把手,也算是得偿所愿吧,但如果有得选,他还是喜欢纯粹一点,专司营造,不理朝政,听起来多美妙啊……
大司农郑青锦想的是小徒弟那个不是正经庄稼人,却写出了前无古人的农学巨着的好友,如今的工部主事叶繁,作为三朝元老,他是场间除了皇帝外,唯一看过那本产生今日廷议的原始奏折的,那真是他几十年人生看过的,行文最为奇特的奏疏。
他想着通县的大棚农场,新方法嫁接后更香更甜的水果,如果是那个神奇小友的提议,他觉得其实还是可以试试的……
某位三品老大人二话不说,直接投了支持票,原因无他,当年还未坐到此位时,时任吏部侍郎的周宏给他的为官评准下了差评!但凡能让如今的礼部尚书气到头皮发麻的活,他都愿意一试,就是这么简单!
随着内廷大监王忠唱票结束,支持派以十六票压过反对派十四票,以微小的差距,议案得以通过。
军系议员高声喝彩,感觉没辜负公主期望,仿佛打了胜仗。
反对派的三位尚书大人听着那欢笑声,神色阴翳,若不是碍着皇帝尚在,怕是直接拂袖而去。
三品老大人笑得很开心,仅仅两票之差,欣赏着周尚书无能狂怒的样子,觉得那一票他投得真是太值了!
承和帝有些不敢置信,这议政司议员里,军系终究是极少数,没想到,把科举奉为圭臬的朝廷重臣们,居然有这么多人撬了文人的墙角?
皇帝哑然失笑,摇了摇头,暗道这任何事不到最后一刻,真的都不能妄下论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