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圣宗嘉靖 > 第十四章 双贤入京

第十四章 双贤入京

作者:截教小师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浙江余姚,肥遁庄园。肥遁,出自《周易注疏》,是退隐的意思吧?快马赶来宣旨的太监伟霖抬头望了一眼眼前府邸的名称,心底不由嗤笑一声:这些文臣还是改不了自命高雅、喜好名声的臭毛病!得益于宣宗设立内书堂,也就是“太监学堂”,他们这些太监也有了识文断字、仰慕教化的机会。

    而如伟霖等一心想要往上爬的野心勃勃之辈,更是清楚在这皇家深宫中能识文断字的重要性,其勤奋程度放到后世足以令许多游手好闲学生汗颜!连太监都不如!恐怕即便是英明睿智的宣宗朱瞻基也未曾想到,他的这个无心之举,竟然让太监有了触及朝政、甚至是把持朝堂的机会,以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为最,如王振、刘瑾、冯保等。

    甚至到大明中后期,原本宰相的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中的决策权被宦官掌握,众臣称之为“内相”!即位初期的万历皇帝被彻底架空,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伟霖虽然内心看不起这些附庸风雅的文臣,但表面上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轻视,临走前老祖宗魏彬曾严厉嘱咐过,圣上对于此事极为重视关注,务必请出这座府邸的主人,随自己即刻返京入阁,主持大局。

    着侍卫敲开大门,众人随管家进入府中,伟霖清了清嗓子,接着尖锐洪亮地高声喝道:“圣旨到!谢迁接旨!”自从谢迁致仕后,谢府多年未曾有圣旨驾临。虽然这圣旨来得有些突兀,但泗门谢氏好歹是一个显贵的官僚世家,府中常设有香案,一时间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已年过古稀的谢迁仍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在府中管家将宣旨众人迎进府中后,快步走到香案前高声跪拜道:“草民谢迁接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今野有遗贤谢迁,秉节直谅,见事明敏,为官期间素有贤名,致仕之后虽残伏枕还忧国,今朕即位之初,百废待兴,擢谢迁为华盖殿大学士,参预机务,即刻返京!”随行的钦差大臣当即高声宣诏道。

    伟霖待诏书念完后,急忙上前准备搀扶起谢迁,满脸谄媚道:“木斋公快快接旨吧!随我等即刻启程返京,圣上正在京城中等着召见您呢!”未料,谢迁跪地不起,回禀道:“草民年事已高,且素有恶疾,恐难担此大任,望陛下怜悯,另择贤能。”一时间,刚刚上前献媚的伟霖见状尴尬不已,脸色一阵青白交加,很是难堪。“父亲大人,万万不可,您这是抗旨不遵啊!”此时一同赋闲在家的谢丕低声劝道。

    他明白自己父亲心中所想,心中也不由暗叹了口气。孝宗陛下圣明贤能,父亲与刘健刘公、李东阳李公共同辅佐孝宗,开创了“弘治中兴”之盛世,并称为“天下三贤相”。时人常言:“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李公擅长谋略,刘公则当机立断,父亲最能言善辩,非是取笑,实则赞扬。

    但自武宗即位后,宠信奸佞,大肆贬黜忠良,李公因病而逝,父亲和刘公冒死泣谏,请诛刘瑾,反遭武宗训斥罢官。心灰意冷之下回到家乡,不愿再涉足朝堂之事。

    所谓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他们看着长大的武宗朱厚照,在即位之后,却彻底伤透了大明无数忠良的心!“对啊,老爷,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啊!”府中众人闻言,纷纷劝道。“木斋公不必着急,臣这里有一封杨大人的私信,大人看后再做决定。”宣旨的翰林上前,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低声道,并顺势搀扶起了谢迁。

    谢迁迅速浏览了杨廷和的信件,心里暗叹一声,无奈跪地接旨:“草民领旨,谢主隆恩!”杨廷和在信中详细地叙述了自朱厚熜登基期间发生的大小事件,并在信的末尾表明朱厚熜虽然年幼,但极有主张,并且冥冥中透着一种神秘感。

    因为礼仪之争,文臣集团即将被打压,而自己已经被逐出内阁,内阁大臣蒋冕、毛纪等人虽德才兼备,但政治能力和手腕不足,希望谢迁以大局为重,入阁辅政朱厚熜,再次成为文臣集团的新领袖。

    杨廷和表面上虽丝毫未提及新帝的品性,但同僚多年,谢迁从字里行间中仍然感觉得到他对新帝的欣慰和推崇之情,即便他自己已经被无情打压。

    同样是正德年间的内阁大学士,他和刘健被迫致仕,远离了朝堂,从此居乡十六载,不再过问朝堂之事。

    而杨廷和始终屹立朝堂,对抗刘瑾、钱宁等阉宦,为正直之士提供庇护。相比而言,他和杨廷和两人的选择很难有对错之分,但谢迁的心中多少产生了愧疚之意,如若自己奋力争辩,想必武宗也不会强行勒令自己致仕。如若与杨廷和一同对抗奸佞阉竖,他也不会独木难支了吧!而不是在家乡安享天伦十六载,平白耗费这十六年的时光。

    真的不再忧虑这大明江山了吗?孝宗陛下“酬三顾”的恩情还未报答!“五噫歌”中的百姓还在承受苦难!自己真的能视而不见吗?当正德皇帝荒淫暴戾、怠于朝政,刘瑾、江彬等恶贼擅权**、迫害忠良的消息不断传来,居乡的谢迁多次夜不能寐,眼角的泪水悄然打湿了枕头。现在杨廷和被新帝狠厉打压,甚至亲自书信给自己,其中的求援意味他谢迁又怎会不懂,又怎能视而不见?虽说二人感情并不深厚,但同为缙绅领袖,惺惺相惜之情还是有的。

    或许是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又或许是不想见到朱厚熜成为第二个正德皇帝,这位古稀老人在简单清点了行装后,带着一同复职为翰林编修的儿子谢丕,随伟霖等人踏上了入京之路。

    临行前,谢迁望着自己居乡十六载,同儿子一起修建的“肥遁”、“嘉遁”二园,内心感慨不已。表面上安逸了十六载,但谁又见到自己独处时的忧容,终究还是逃不过自己的本心啊!谢迁不知道的是,杨廷和的这封书信写了两份,另一份此时正在费宏手中。与谢迁不同的是,费宏已经接旨了,书信是在接完旨后才知道。

    费宏低头细细默读着书信,不由嗤笑一声:“杨廷和这老匹夫怎会吃这么大的闷亏?居然被逐出了内阁,哈哈哈,有趣,咱们这位即位不过月余陛下真是太厉害了!”虽然嘴上不依不饶地笑骂着,但费宏的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之情。

    他和杨廷和交往甚密,从最初的上下级关系,到被杨廷和力荐一同入阁辅政的同僚,最后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好友。

    如今看着老友被陛下逐出内阁,心中感到好笑的同时也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杨廷和这封信表面上是在向自己介绍当今朝堂局面,了解杨廷和的费宏已经看出了里面的求援意味。

    杨廷和在信中已经点明了文臣集团与朱厚熜现在最大的矛盾—礼法之争。费宏虽然同样赞同他们的观点,朱厚熜理应奉孝宗为父,但他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此事与朱厚熜争执不下。

    如今朝堂百废待兴,群臣应是辅佐陛下以重整朝纲为主,值得关注的不应该是这件于朝堂、于百姓而言都无太大意义的事。

    即便因为宗法礼制,此事也不必急于一时,待陛下熟悉朝堂后自会明白文臣集团的力量,没有必要在此时强行进谏,甚至略有“逼宫”之嫌!花费这么多的精力只为让陛下认孝宗为父?又或者是群臣不肯交还朝政大权?真的有这个必要吗?“介夫啊!真的有这个必要吗?陛下虽年幼,但你亦知晓陛下极有主张,为何不顺势而为啊!”

    因此,对于杨廷和等人固执己见,甚至于暖阁之中逼迫陛下的行为,费宏更是气愤不已!陛下迟早会亲政,现在与他产生太多的矛盾,难免会被其“秋后算账”!历朝历代可并不少见,天家之人都是出了名的刻薄寡恩,无情无义。

    费宏自然清楚杨廷和是怎样的人,一心为国的傻子,即便当初位极人臣,他也不会有僭越之心。

    但他害怕这位老友因为固执己见,触怒陛下,导致最后被清算。“活该你个老匹夫,忘了怎么为人臣子了吧!”“告诉费寀,即刻清点行装随我入京,咱们去看看杨廷和那个老匹夫被陛下收拾的惨不惨!哈哈哈……”费宏看完信后,转身对一旁的侍从道。

    他想要即刻入京劝劝这位老友,有些事情是真的没有必要,更何况杨廷和现在只是一个翰林兼日讲官,连品秩逗没有,连上朝议政得资格都没有,何必啊!费寀同样被朱厚熜降旨起用,恢复翰林编修之职,他自幼聪慧,在费宏的影响下勤奋苦读,颇有学识,且刚直不阿,凡事秉笔直书,堪称忠良,这种“买一送一”的好事朱厚熜可不会错过。

    而且历史上曾费寀曾出任经筵讲官,因其学识广博,形貌昳丽,且言无方音,深受熜哥信任。

    朱厚熜早就想把杨廷和这老东西换掉了,天天日讲被骂谁乐意,而且人家费寀学识又不差,长的还好看,说话又好听,比起杨廷和这糟老头子不知好到哪儿去了。

    现在有了备用讲官,自然不能错过。半个时辰后,费宏和费寀随宣旨的一众钦差踏上了入京之路。

    [作者题外话]我简单叙述一下大明朝的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洪武之治)(洪武三大案)

    2.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帝(削藩)

    3.明成祖(现在是明太宗)朱棣永乐帝(奉天靖难)(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永乐盛世)(万国来朝)

    4.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帝(仁宣之治)

    5.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帝(仁宣之治)

    6.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帝(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7.明代宗朱祁玉景泰帝(北京保卫战)

    8.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帝(成化新风)(成化犁庭)

    9.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帝(弘治中兴)

    10.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帝(北佂蒙古小王子)(平二王之乱)

    11.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帝(道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嘉靖中兴)

    12.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帝(隆庆新政)(隆庆开海)

    13.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帝(张居正变法)(万历中兴)(万历三大征)

    14.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帝(一月天子)

    15.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帝(天启大爆炸)

    16.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