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颁奖仪式,针对NS方程的讨论会?我都已经证明了啊!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浩博客上的论文《粗糙取值下NS方程输出的有界收敛》,很快就被国外媒体转载报道了。
好多学术媒体都关注王浩的博客。
虽然他是在国内网络发表的内容,但因为内容很具专业性,偶尔就冒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证明,就会被一些学术媒体关注。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是数学界的热点。
当看到王浩的论文以后,很快就有国外媒体进行了转载,因为内容和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有关,也很快被国外的数学圈知道了。
博客的内容还专门被翻译成英文。
相对于其他领域的论文来说,数学论文的翻译相对比较容易,只是把一些标注和介绍那种翻译成英文就可以了,大部分重要论证内容直接复制粘贴,根本不需要进行特别的翻译。
看了王浩的论文内容以后,好多数学家顿时兴奋起来。
大家都不担心了。
之前巴克马斯特的研究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他证明一定程度上,NS方程解集是不光滑的,也就是NS方程可能会不可靠。
这引起了数学界很大的担忧。
大部分数学家是无法接受这个结论的,但是他们没有找不出巴克马斯特研究中的问题。
如果做一个派别的定义,巴克马斯特的研究就是数学界的‘邪恶’,而王浩的‘波动有界收敛’论证,则是代表正义的铁拳。
现在是正义的铁拳打败了邪恶。
王浩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这对于数学界就是一个好消息,很多人看来就是邪恶被击败的完美结局。
当然了。
巴克马斯特肯定不是这么看的,他知道了消息以后,憋闷的一句话都没说,就闷在办公室里审视的王浩的论证。
从头到尾仔细的研究,却发现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王浩的论证中引用了他的一些结论,也就表示王浩认可了他的证明,但依照他的结论去继续进行论证,却说明曲直粗糙的情况下,NS方程输出依旧是有界收敛的。
巴克马斯特比其他人更明白这代表了什么。
因为他证明的条件是‘允许粗糙取值’,而NS方程输出的不稳定,或者说输出偶尔会波动很大,很可能和ns解集是否光滑无关,而是和粗糙取值的条件直接相关。
粗糙取值很难说粗糙到什么程度。
如果和精确解差异过大,自然会出现波动较大的情况。
还是拿素描来举例,只要不是画一条准确的线,画在准确线边缘的线自然有可能靠外一些。
王浩利用他的研究结论,继续进行推导并证明了他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巴克马斯特感觉非常的愤怒、非常的难过,因为他的研究被否定了,而且是百分之百的否定,他的工作被证明没有任何意义。
数学不会讲道理,人却是有情感的。
巴克马斯特感觉非常愤怒,但他有没有任何的办法,或许他出门以后都会被认为是笑柄。
这时候,还有记者过来火上浇油,想采访巴克马斯特对王浩所做证明的看法。
巴克马斯特推开了办公室的门,他的眼睛通红看起来有些吓人,几乎是吼出了一句话,“即便我的研究没有意义,NS方程也依旧是不光滑的!”
“王浩,他只是为了反驳我,而反驳我!”
“只是这样!”
巴克马斯特说完就重新进了房间,并狠狠的拍上了房门。
“彭!”
巨大的响声填满整个楼道。
好多人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知道是巴克马斯特的办公室,也就笑谈着走了回去。
他们不是完全的嘲讽。
巴克马斯特是很有水平的数学家,尤其在ns方程的应用领域就更是公认的权威学者。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最新的研究不受数学界欢迎,现在则被证明没什么意义。
另外,王浩确实也很有水平。
最近一段时间,数学界都在讨论巴克马斯特的研究,好多数学家不相信他的结论,但是他们无法找出问题,就只有王浩找出了问题,并且做出了证明,对方甚至不在意成果,只是把成果发布在了网络上。
所以说,王浩在ns方程的研究上,肯定已经达到了国际最顶尖的水准,而且他还非常的年轻,只有二十多岁。
巴克马斯特败在这种天才手下,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
……
舆论让很多人都知道了消息。
数学界都在讨论着。
作为国际顶级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的主编,布鲁斯-普利策自然也知道了消息。
他感到有些遗憾。
王浩投稿的论文已经审核结束,他的证明过程是正确的,也已经确定发表在下一期的期刊上。
在普利策最初的理解里,王浩的论文是正确的,巴克马斯特的论文就是错误的,因为两个人的结论完全相反。
普利策希望看到的是这个结果。
近几年时间里,《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颇有一种冲击四大顶级期刊的势头,若是他们能发表一篇错误的论文,数学界的权威性自然会大受质疑。
到时候,《数学新进展》再发表一篇结论完全相反的正确论文,两相对比自然就稳固了权威。
可惜王浩在网络上发表的内容,只是说明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没有意义,而不是他的研究错误。
错误的只有最后一句推导,也可以说是‘联想’,而不是论文本身的内容。
王浩和巴克马斯特的论文结论看似完全冲突,可实际上,论文内容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巴克马斯特的论文最后的推断不完善,他没有进行是否‘波动无穷扩张’的论证,就直接表明,一定程度上ns方程可能是不光滑的。
但是他对于允许粗糙取值情况下,NS输出的不稳定证明是正确的。
这就是遗憾的地方。
《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并没有发表错误的论文,就只是论文没有太大意义而已。
其实就像王浩所说的,他只是证明自己的研究是正确的,而不是证明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是错误的。
不过想到王浩最新的研究,普利策还是非常期待的。
王浩证明了范围取值下NS方程的光滑性,而NS方程的问题,是希望能证明ns方程永久光滑,也就是永久适用。
王浩等于是完成了一部分的证明,甚至是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证明,因为他证明了常规取值范围下,NS方程的可靠性。
换句话说,正常的应用,都不用担心NS方程不可靠。
至于其他的取值范围,就是纯粹的数学理论研究应用了。
当然了。
数学界是非常重视理论研究,甚至比应用要重视的多。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半个菲尔兹级的成果,甚至可能凭借对ns方程研究的拿到菲尔兹奖。
这似乎对于王浩似乎没什么意义,因为他在数论领域的成果也足以拿到菲尔兹奖。
西海大学。
王浩已经收到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邀请函,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早上,他就和地质系的朱鹏教授一起去了首都。
朱鹏所率领的研究团队所做出的探矿技术相关研究,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奖。
虽然只是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但也相当了不起了。
朱鹏就是代表团队去参加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人一起直飞首都。
等到了首都的时候是下午四点钟,他们一起到酒店放了行李以后,到周边转一转,吃了个晚饭就回去休息了。
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前一天,还是要养足精神,防止有任何意外发生。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王浩和朱鹏就一起去了大会堂。
等进入到大会堂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里面了,好多人见到王浩都主动过来打招呼,大部分人都是不熟悉的,但还是有好几个熟人。
比如,彭辉。
比如,吴晖院士。
再比如,航天局的司长刘荣兴。
刘荣兴见到王浩很高兴,他大赞了王浩在博客上发表的证明,“之前见到那个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有好多人都开始担心了,他们都在说,模拟系统到底有没有问题?会不会出现意外?”
“这种是一点错误都不能有的,哪怕只是有可能,都很可怕!”
“你的那个证明一出来,大家都不担心了!”
其他人也顺着刘荣兴的话头说了起来。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数学与应用数学相关最火爆的话题。
“就只是做个小论证。”王浩道,“我最开始就不担心。NS方程肯定是有效的,只不过证明起来非常复杂,你们担心NS方程应用上不可靠,完全没有必要。”
王浩和几人笑谈着,也有其他人过来握手认识。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奖项已经确定了,大家都知道王浩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已经不仅仅是‘可能’。
能在这个年纪,凭借数学研究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前途不可限量,说能超越一些着名的数学家,一点都不奇怪。
好多人都想过来认识一下。
王浩也表现的很热情,能站在大会堂的最差也是一个大项目的负责人,而且做出的研究成果还非常的突出。
像是彭辉这种,都属于边缘的角色。
好多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彭辉的研究之所以突出,和王浩做的分析存在直接关系,而不是彭辉的能力有多么突出。
这时候,最尴尬的就是朱鹏了。
他最开始和王浩站在一起,还有人过来和他握手,但根本叫不出他的名字。
后来过来的几个人,连理会都不理会他,也只有其中两个认出了他,和他握了下手,就继续和王浩说话了。
朱鹏就只感觉到非常尴尬,心里默默道,“这就是教训!下次再也不和王浩一起了……”
很快。
会议到了开始的时间。
这一次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评选出274个项目,11名科技专家以及一个国际组织,前来参加的人还是很多的。
这也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科学技术颁奖大会。
王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摆正姿态,认真听着台上领导的讲话,他一点都不感到困倦,甚至还精神奕奕的。
等走完前面讲话的流程以后,就到了集体合影拍照的阶段,所有人按照指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随后领导组进场,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
站在最前排的都是获得重要奖项或是重大项目的负责人。
王浩也站在了最前排,他的位置处在中间,领导组进场以后,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很快就到了他的位置。
旁边跟着的记者不断的拍照。
这时候,王浩都感觉非常的激动,想想父母、亲朋、同事、好友,都会通过新闻看到自己站在这个代表荣誉的会场,看到自己和领导握手。
这一刻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和领导握手的感受也没什么不同,但领导对于王浩显然非常重视,握手时间持续了好几秒钟。
等握手结束以后,领导还拍了拍王浩的肩膀,说了一句,“还真是年轻啊!”
在这个会场里,王浩的年轻就是最大的特征。
绝大部分来参加大会的都超过四十岁,甚至超过了五十岁、六十岁,极少能看到四十岁以下的年轻学者,更不用说三十岁以下了。
握手的环节结束以后,就是一起进行合影。
合影结束,各回各位。
科学技术颁奖大会进入到最主要的环节,领导宣读了大会最重要的、代表最高荣誉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的是两位老院士。
这个奖项一般代表了终身的肯定。
有一个老院士还是坐着轮椅上台的,颁奖的时候也坐在轮椅上,但也激动的泪流满面。
他们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也代表着获得了终身的荣誉、最高的肯定。
之后就是自然科学奖。
二十几年前,自然科学一等奖只会授予单独的个人,但后来因为争议问题就做出过调整。
争议主要是因为往往一个研究都是团队合作完成的,只颁发给团队中的一个人,对于其他的贡献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后来就调整为针对项目做评选,最高可以的授予对项目贡献最多的五位科学家,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增加人数。
所以自然科学一等奖公布的人员名单还是比较多的,一共有六个人获奖。
领导宣读了名单,“获得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是《寻找无穷列式数学转换法》。”
“获奖人,西海大学,王浩教授!”
领导继续宣读获奖名单,宣布了一个化学研究项目后,公布了项目对应的获奖人,“获奖人,王启坤院士、秦立新院士、张学明教授、韩前教授以及吕续村教授。”
获奖名单上的学者马上站起来,接受了全场的掌声,在掌声中一起上台接受领导的颁奖。
这个时候,好多人就发现了尴尬的情况。
第一个项目获奖人是王浩,他只有一个人,而且非常年轻。
第二个项目获奖人有五个,都是五六十岁的学者,其中还有两个院士,他们并排站在另一侧。
一边是一个人,还非常年轻;另一边是一排人,还都是年纪大的学者。
他们是获得同一个奖项。
针对一个项目的颁奖,肯定就只有一个证书,颁奖的领导把证书交到了王浩的手里,和王浩亲切的握手,恭喜他的获奖。
之后又去了另一边,连续和五个人握手,也只给了一个证书。
颁奖台上的情况看似很正常,却让台下的学者们产生一种怪异的感觉,仿佛站在台上会非常的尴尬。
有些学者甚至庆幸起来,“幸好没有获得一等奖,要是一排人上去和一个小年轻站一起,实在太尴尬了。”
当然。
这样想只是因为没有获奖。
另一边的几个人确实感到尴尬,能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接受领导的颁奖,自然心里都非常的激动,但激动中也免不了那么一丝的尴尬。
和对面的小年轻相比,他们似乎什么也算不上,他们五个人还有身后团队取得的荣誉,和对方一个年轻人是一样的。
好在尴尬总会结束。
颁奖仪式结束以后,他们赶紧走下了台,甚至都不想多停留一秒钟。
王浩倒是没感觉到什么,他只是回到了座位上,就继续看着颁奖典礼,剩下的都和他无关了。
在连续不断的颁奖后,颁奖仪式也很快结束。
中午,学者们被招待用餐。
这时候气氛就轻松多了,没有颁奖过程中的紧张和严肃,大家可以说说笑笑的自由活动。
有个经济部门的领导,还特别过来和王浩握手认识,赞叹道,“虽然很多人这么说,但我还是要感叹一句,你实在太年轻了。”
“而且你的研究非常出色,谈到数学的时候,我总是能听到有人说起你。”
王浩客套了一下。
领导感兴趣的问道,“你刚刚完成那个数学方法的研究,现在有没有其他方向?打算继续研究什么啊?”
王浩道,“数学上,我有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NS方程,一个是哥德巴赫猜想。”
NS方程是大领域的研究,领导听了一下就过去了,但对哥德巴赫猜想却很感兴趣,“你打算继续陈景润先生的研究?”
“那倒不是。”
王浩解释道,“陈景润先生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主要使用的是筛法。但是我认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不可能证明‘1+1’。”
“我现在有个想法,就是用群论的方法,去对于质数进行分析,利用运算分析的手段,去研究……”
“乌拉乌拉~~”
王浩一说起来就是一大套,说的内容还非常的专业。
领导表现出认真听的样子,但感觉脑门有点疼。
旁边有个数学院士,听的很感兴趣,趁着话头问道,“你这个想法很新颖啊,有没有什么进展?”
趁着这个时间节点,领导赶紧说了一句,“你们继续聊,数学上的事情还是要你们专业的一起来分析,我到那边去……”
然后,赶紧走了。
王浩伸了一下手感觉有点遗憾,他还想多和领导说上几句,也许下次再申请项目,经费就能多一点?
现在他不是一个人了,还负责一个数学计算机实验室,经费还是很重要的。
之后还有好几个人过来和王浩说话。
其中就包括吴晖院士。
吴晖问起了物理实验室的项目,“你们准备的怎么样?我已经看到提交的申请了,估计最快年后就能拨款。”
他指的是交流重力的后续项目。
王浩道,“我来之前问了一下,应该年前就能开始实验。”
“还没开始?”吴晖稍稍有些惊讶。
“额~~”
王浩倒是觉得很正常。
物理实验室的资源不能和大实验室相比,即便是申请到了经费,有很多设备和材料都是要等的,速度自然就要慢一些。
吴晖点了点头,没有在话题上继续谈,他觉得物理实验室是放弃了竞争。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竞争对手是两个大型的研究机构,想要竞争到大项目几乎不可能。
他说起了另外一件事,“王浩啊,等明天的时候,你不着急回去吧,首都大学有个应用数学的会议,到时候,你也参加一下吧。”
“你在NS方程上的近似解研究很有价值,这个应用数学会议就是讨论NS方程的。”
王浩疑惑道,“NS方程?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前一段时间,那个巴克马斯特的研究。”吴晖摇头道,“现在好多机构都担心NS方程变得不可靠,我们就针对NS方程的各个应用方向,进行一下研讨、论证。”
“讨论不讨论出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增加大家的信心。”
“数学的底层逻辑是不能出问题的。”
王浩听着理解的点点头,他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就看到吴晖就已经走开了。
问题是,他已经证明了常规取值之下,NS方程式解集的光滑性,也就代表常规应用情况,NS方程是完全可靠的。
那么,做应用论证还有什么意义?
只是论文还没有正式发表,自然也没有获得国际认可,说出来会被认可吗?
王浩顿时有些纠结。
要不要告诉吴晖院士?
(求月票)
王浩博客上的论文《粗糙取值下NS方程输出的有界收敛》,很快就被国外媒体转载报道了。
好多学术媒体都关注王浩的博客。
虽然他是在国内网络发表的内容,但因为内容很具专业性,偶尔就冒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证明,就会被一些学术媒体关注。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是数学界的热点。
当看到王浩的论文以后,很快就有国外媒体进行了转载,因为内容和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有关,也很快被国外的数学圈知道了。
博客的内容还专门被翻译成英文。
相对于其他领域的论文来说,数学论文的翻译相对比较容易,只是把一些标注和介绍那种翻译成英文就可以了,大部分重要论证内容直接复制粘贴,根本不需要进行特别的翻译。
看了王浩的论文内容以后,好多数学家顿时兴奋起来。
大家都不担心了。
之前巴克马斯特的研究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他证明一定程度上,NS方程解集是不光滑的,也就是NS方程可能会不可靠。
这引起了数学界很大的担忧。
大部分数学家是无法接受这个结论的,但是他们没有找不出巴克马斯特研究中的问题。
如果做一个派别的定义,巴克马斯特的研究就是数学界的‘邪恶’,而王浩的‘波动有界收敛’论证,则是代表正义的铁拳。
现在是正义的铁拳打败了邪恶。
王浩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这对于数学界就是一个好消息,很多人看来就是邪恶被击败的完美结局。
当然了。
巴克马斯特肯定不是这么看的,他知道了消息以后,憋闷的一句话都没说,就闷在办公室里审视的王浩的论证。
从头到尾仔细的研究,却发现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王浩的论证中引用了他的一些结论,也就表示王浩认可了他的证明,但依照他的结论去继续进行论证,却说明曲直粗糙的情况下,NS方程输出依旧是有界收敛的。
巴克马斯特比其他人更明白这代表了什么。
因为他证明的条件是‘允许粗糙取值’,而NS方程输出的不稳定,或者说输出偶尔会波动很大,很可能和ns解集是否光滑无关,而是和粗糙取值的条件直接相关。
粗糙取值很难说粗糙到什么程度。
如果和精确解差异过大,自然会出现波动较大的情况。
还是拿素描来举例,只要不是画一条准确的线,画在准确线边缘的线自然有可能靠外一些。
王浩利用他的研究结论,继续进行推导并证明了他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巴克马斯特感觉非常的愤怒、非常的难过,因为他的研究被否定了,而且是百分之百的否定,他的工作被证明没有任何意义。
数学不会讲道理,人却是有情感的。
巴克马斯特感觉非常愤怒,但他有没有任何的办法,或许他出门以后都会被认为是笑柄。
这时候,还有记者过来火上浇油,想采访巴克马斯特对王浩所做证明的看法。
巴克马斯特推开了办公室的门,他的眼睛通红看起来有些吓人,几乎是吼出了一句话,“即便我的研究没有意义,NS方程也依旧是不光滑的!”
“王浩,他只是为了反驳我,而反驳我!”
“只是这样!”
巴克马斯特说完就重新进了房间,并狠狠的拍上了房门。
“彭!”
巨大的响声填满整个楼道。
好多人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知道是巴克马斯特的办公室,也就笑谈着走了回去。
他们不是完全的嘲讽。
巴克马斯特是很有水平的数学家,尤其在ns方程的应用领域就更是公认的权威学者。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最新的研究不受数学界欢迎,现在则被证明没什么意义。
另外,王浩确实也很有水平。
最近一段时间,数学界都在讨论巴克马斯特的研究,好多数学家不相信他的结论,但是他们无法找出问题,就只有王浩找出了问题,并且做出了证明,对方甚至不在意成果,只是把成果发布在了网络上。
所以说,王浩在ns方程的研究上,肯定已经达到了国际最顶尖的水准,而且他还非常的年轻,只有二十多岁。
巴克马斯特败在这种天才手下,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
……
舆论让很多人都知道了消息。
数学界都在讨论着。
作为国际顶级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的主编,布鲁斯-普利策自然也知道了消息。
他感到有些遗憾。
王浩投稿的论文已经审核结束,他的证明过程是正确的,也已经确定发表在下一期的期刊上。
在普利策最初的理解里,王浩的论文是正确的,巴克马斯特的论文就是错误的,因为两个人的结论完全相反。
普利策希望看到的是这个结果。
近几年时间里,《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颇有一种冲击四大顶级期刊的势头,若是他们能发表一篇错误的论文,数学界的权威性自然会大受质疑。
到时候,《数学新进展》再发表一篇结论完全相反的正确论文,两相对比自然就稳固了权威。
可惜王浩在网络上发表的内容,只是说明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没有意义,而不是他的研究错误。
错误的只有最后一句推导,也可以说是‘联想’,而不是论文本身的内容。
王浩和巴克马斯特的论文结论看似完全冲突,可实际上,论文内容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巴克马斯特的论文最后的推断不完善,他没有进行是否‘波动无穷扩张’的论证,就直接表明,一定程度上ns方程可能是不光滑的。
但是他对于允许粗糙取值情况下,NS输出的不稳定证明是正确的。
这就是遗憾的地方。
《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并没有发表错误的论文,就只是论文没有太大意义而已。
其实就像王浩所说的,他只是证明自己的研究是正确的,而不是证明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是错误的。
不过想到王浩最新的研究,普利策还是非常期待的。
王浩证明了范围取值下NS方程的光滑性,而NS方程的问题,是希望能证明ns方程永久光滑,也就是永久适用。
王浩等于是完成了一部分的证明,甚至是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证明,因为他证明了常规取值范围下,NS方程的可靠性。
换句话说,正常的应用,都不用担心NS方程不可靠。
至于其他的取值范围,就是纯粹的数学理论研究应用了。
当然了。
数学界是非常重视理论研究,甚至比应用要重视的多。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半个菲尔兹级的成果,甚至可能凭借对ns方程研究的拿到菲尔兹奖。
这似乎对于王浩似乎没什么意义,因为他在数论领域的成果也足以拿到菲尔兹奖。
西海大学。
王浩已经收到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邀请函,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早上,他就和地质系的朱鹏教授一起去了首都。
朱鹏所率领的研究团队所做出的探矿技术相关研究,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奖。
虽然只是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但也相当了不起了。
朱鹏就是代表团队去参加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人一起直飞首都。
等到了首都的时候是下午四点钟,他们一起到酒店放了行李以后,到周边转一转,吃了个晚饭就回去休息了。
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前一天,还是要养足精神,防止有任何意外发生。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王浩和朱鹏就一起去了大会堂。
等进入到大会堂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里面了,好多人见到王浩都主动过来打招呼,大部分人都是不熟悉的,但还是有好几个熟人。
比如,彭辉。
比如,吴晖院士。
再比如,航天局的司长刘荣兴。
刘荣兴见到王浩很高兴,他大赞了王浩在博客上发表的证明,“之前见到那个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有好多人都开始担心了,他们都在说,模拟系统到底有没有问题?会不会出现意外?”
“这种是一点错误都不能有的,哪怕只是有可能,都很可怕!”
“你的那个证明一出来,大家都不担心了!”
其他人也顺着刘荣兴的话头说了起来。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数学与应用数学相关最火爆的话题。
“就只是做个小论证。”王浩道,“我最开始就不担心。NS方程肯定是有效的,只不过证明起来非常复杂,你们担心NS方程应用上不可靠,完全没有必要。”
王浩和几人笑谈着,也有其他人过来握手认识。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奖项已经确定了,大家都知道王浩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已经不仅仅是‘可能’。
能在这个年纪,凭借数学研究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前途不可限量,说能超越一些着名的数学家,一点都不奇怪。
好多人都想过来认识一下。
王浩也表现的很热情,能站在大会堂的最差也是一个大项目的负责人,而且做出的研究成果还非常的突出。
像是彭辉这种,都属于边缘的角色。
好多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彭辉的研究之所以突出,和王浩做的分析存在直接关系,而不是彭辉的能力有多么突出。
这时候,最尴尬的就是朱鹏了。
他最开始和王浩站在一起,还有人过来和他握手,但根本叫不出他的名字。
后来过来的几个人,连理会都不理会他,也只有其中两个认出了他,和他握了下手,就继续和王浩说话了。
朱鹏就只感觉到非常尴尬,心里默默道,“这就是教训!下次再也不和王浩一起了……”
很快。
会议到了开始的时间。
这一次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评选出274个项目,11名科技专家以及一个国际组织,前来参加的人还是很多的。
这也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科学技术颁奖大会。
王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摆正姿态,认真听着台上领导的讲话,他一点都不感到困倦,甚至还精神奕奕的。
等走完前面讲话的流程以后,就到了集体合影拍照的阶段,所有人按照指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随后领导组进场,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
站在最前排的都是获得重要奖项或是重大项目的负责人。
王浩也站在了最前排,他的位置处在中间,领导组进场以后,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很快就到了他的位置。
旁边跟着的记者不断的拍照。
这时候,王浩都感觉非常的激动,想想父母、亲朋、同事、好友,都会通过新闻看到自己站在这个代表荣誉的会场,看到自己和领导握手。
这一刻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和领导握手的感受也没什么不同,但领导对于王浩显然非常重视,握手时间持续了好几秒钟。
等握手结束以后,领导还拍了拍王浩的肩膀,说了一句,“还真是年轻啊!”
在这个会场里,王浩的年轻就是最大的特征。
绝大部分来参加大会的都超过四十岁,甚至超过了五十岁、六十岁,极少能看到四十岁以下的年轻学者,更不用说三十岁以下了。
握手的环节结束以后,就是一起进行合影。
合影结束,各回各位。
科学技术颁奖大会进入到最主要的环节,领导宣读了大会最重要的、代表最高荣誉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的是两位老院士。
这个奖项一般代表了终身的肯定。
有一个老院士还是坐着轮椅上台的,颁奖的时候也坐在轮椅上,但也激动的泪流满面。
他们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也代表着获得了终身的荣誉、最高的肯定。
之后就是自然科学奖。
二十几年前,自然科学一等奖只会授予单独的个人,但后来因为争议问题就做出过调整。
争议主要是因为往往一个研究都是团队合作完成的,只颁发给团队中的一个人,对于其他的贡献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后来就调整为针对项目做评选,最高可以的授予对项目贡献最多的五位科学家,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增加人数。
所以自然科学一等奖公布的人员名单还是比较多的,一共有六个人获奖。
领导宣读了名单,“获得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是《寻找无穷列式数学转换法》。”
“获奖人,西海大学,王浩教授!”
领导继续宣读获奖名单,宣布了一个化学研究项目后,公布了项目对应的获奖人,“获奖人,王启坤院士、秦立新院士、张学明教授、韩前教授以及吕续村教授。”
获奖名单上的学者马上站起来,接受了全场的掌声,在掌声中一起上台接受领导的颁奖。
这个时候,好多人就发现了尴尬的情况。
第一个项目获奖人是王浩,他只有一个人,而且非常年轻。
第二个项目获奖人有五个,都是五六十岁的学者,其中还有两个院士,他们并排站在另一侧。
一边是一个人,还非常年轻;另一边是一排人,还都是年纪大的学者。
他们是获得同一个奖项。
针对一个项目的颁奖,肯定就只有一个证书,颁奖的领导把证书交到了王浩的手里,和王浩亲切的握手,恭喜他的获奖。
之后又去了另一边,连续和五个人握手,也只给了一个证书。
颁奖台上的情况看似很正常,却让台下的学者们产生一种怪异的感觉,仿佛站在台上会非常的尴尬。
有些学者甚至庆幸起来,“幸好没有获得一等奖,要是一排人上去和一个小年轻站一起,实在太尴尬了。”
当然。
这样想只是因为没有获奖。
另一边的几个人确实感到尴尬,能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接受领导的颁奖,自然心里都非常的激动,但激动中也免不了那么一丝的尴尬。
和对面的小年轻相比,他们似乎什么也算不上,他们五个人还有身后团队取得的荣誉,和对方一个年轻人是一样的。
好在尴尬总会结束。
颁奖仪式结束以后,他们赶紧走下了台,甚至都不想多停留一秒钟。
王浩倒是没感觉到什么,他只是回到了座位上,就继续看着颁奖典礼,剩下的都和他无关了。
在连续不断的颁奖后,颁奖仪式也很快结束。
中午,学者们被招待用餐。
这时候气氛就轻松多了,没有颁奖过程中的紧张和严肃,大家可以说说笑笑的自由活动。
有个经济部门的领导,还特别过来和王浩握手认识,赞叹道,“虽然很多人这么说,但我还是要感叹一句,你实在太年轻了。”
“而且你的研究非常出色,谈到数学的时候,我总是能听到有人说起你。”
王浩客套了一下。
领导感兴趣的问道,“你刚刚完成那个数学方法的研究,现在有没有其他方向?打算继续研究什么啊?”
王浩道,“数学上,我有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NS方程,一个是哥德巴赫猜想。”
NS方程是大领域的研究,领导听了一下就过去了,但对哥德巴赫猜想却很感兴趣,“你打算继续陈景润先生的研究?”
“那倒不是。”
王浩解释道,“陈景润先生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主要使用的是筛法。但是我认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不可能证明‘1+1’。”
“我现在有个想法,就是用群论的方法,去对于质数进行分析,利用运算分析的手段,去研究……”
“乌拉乌拉~~”
王浩一说起来就是一大套,说的内容还非常的专业。
领导表现出认真听的样子,但感觉脑门有点疼。
旁边有个数学院士,听的很感兴趣,趁着话头问道,“你这个想法很新颖啊,有没有什么进展?”
趁着这个时间节点,领导赶紧说了一句,“你们继续聊,数学上的事情还是要你们专业的一起来分析,我到那边去……”
然后,赶紧走了。
王浩伸了一下手感觉有点遗憾,他还想多和领导说上几句,也许下次再申请项目,经费就能多一点?
现在他不是一个人了,还负责一个数学计算机实验室,经费还是很重要的。
之后还有好几个人过来和王浩说话。
其中就包括吴晖院士。
吴晖问起了物理实验室的项目,“你们准备的怎么样?我已经看到提交的申请了,估计最快年后就能拨款。”
他指的是交流重力的后续项目。
王浩道,“我来之前问了一下,应该年前就能开始实验。”
“还没开始?”吴晖稍稍有些惊讶。
“额~~”
王浩倒是觉得很正常。
物理实验室的资源不能和大实验室相比,即便是申请到了经费,有很多设备和材料都是要等的,速度自然就要慢一些。
吴晖点了点头,没有在话题上继续谈,他觉得物理实验室是放弃了竞争。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竞争对手是两个大型的研究机构,想要竞争到大项目几乎不可能。
他说起了另外一件事,“王浩啊,等明天的时候,你不着急回去吧,首都大学有个应用数学的会议,到时候,你也参加一下吧。”
“你在NS方程上的近似解研究很有价值,这个应用数学会议就是讨论NS方程的。”
王浩疑惑道,“NS方程?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前一段时间,那个巴克马斯特的研究。”吴晖摇头道,“现在好多机构都担心NS方程变得不可靠,我们就针对NS方程的各个应用方向,进行一下研讨、论证。”
“讨论不讨论出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增加大家的信心。”
“数学的底层逻辑是不能出问题的。”
王浩听着理解的点点头,他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就看到吴晖就已经走开了。
问题是,他已经证明了常规取值之下,NS方程式解集的光滑性,也就代表常规应用情况,NS方程是完全可靠的。
那么,做应用论证还有什么意义?
只是论文还没有正式发表,自然也没有获得国际认可,说出来会被认可吗?
王浩顿时有些纠结。
要不要告诉吴晖院士?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