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8章 李翊的野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鹏飞,你有事要与老夫商议?”蔡邕正在家里面想着明天怎么跟李翊汇报这过去一年他主持造纸的事情呢,没想到就接到李翊派去的使者,于是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
“正是。”李翊点点头,正容道,“伯父今年主持造纸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非常满意。本来,考虑到伯父这一年来太辛苦,应该让伯父休息一段时间。可是如今幽州百废待兴,事情繁忙,只得劳动伯父了。”
蔡邕摆摆手,说道:“鹏飞,老朽闲了将近十年,骨头都要生锈了,再不动动恐怕整个人都要废了。你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言。”
李翊就说道:“那小侄就直说了。小侄想请伯父暂且把造纸的事情交给副手,着手建立教育机构。”
“教育机构?”蔡邕一愣,“你说的是州学还是私塾?”
汉代是我国古代教育最发达的朝代之一,在汉武帝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汉代的教育机构主要是由各郡县设立的州学,相当于现在的公立中小学,还有就是设立在国都的太学(明清时期成为国子监),还有大量的大学问家公开收徒,还有一般有各家族成立的私塾承担启蒙教育。
幽州处于边境地区,因为频频受到北方胡族的侵袭,州学办的很不好。如今李翊身为幽州牧,幽州在其治下获得了难得的安定。这个时候把州学办起来,也是应有之义。
另外就是私塾。现在的李家也算是大汉朝的望族,兴办自己的私塾,教育后辈子弟也是迫在眉睫的。
“不是私塾,也不仅仅是州学那么简单,小侄设想的教育机构,性质跟州学差不多,规模要更大。教学的范围也比州学更广。它由州牧府一个直属的教育部门领导,在州、郡、县、乡亭四级都要设置教育机构,乡亭设小学,把五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适龄儿童都纳入进来。教授他们识字;在郡县一级设中学,从各郡县下属的小学中挑选学习成绩优良者进入其中学习;然后在州牧府下开设大学……”
李翊的设想,是参考了后世的经验,再结合如今的社会环境,总结出来的。这个设想。是李翊上次在辽东跟贾诩长谈过后,就模模糊糊有了的。
幽州想要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幽州本是边疆,人才匮乏,如今李翊麾下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在中原地区招纳的。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才行。
从春秋时代开始,士族的制度就已经开始盛行,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强行扭转的,只能想办法适应。要不然就会变成天下的公敌。
对此,李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会全盘接受这个时代的制度,也不会把那些跨越时代太多的东西照搬过来,他想的办法是潜移默化的改良。所以,他想通过兴办教育的办法,将知识从士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
“教入以礼仪,这是好事,”听懂了李翊的意思,蔡邕微微颔首。意表赞同,“不过,依照鹏飞你的说法,这个学校无论士庶。有教无类,恐怕规模会很大,老夫一人,恐怕……”
“当然不会只让伯父一人辛劳,小侄的设想是,以伯父的名气。和幽州相对安稳和谐的环境,吸引各地逃避战乱的名士、学者来此,把幽州打造成一个学术圣地……”
李翊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构想,没有人才不要紧,自己可以培养。从头培养的当然很慢,但以蔡邕的名气,加上李翊在财力、物资上的全力支持,幽州的教育机构一开始就站在了相当高的位置上,还怕吸引不到人才吗?
“其他地方的名士,可能不好邀请,但郑康成、管幼安和邴根矩几人身边却有不少,小子在辽东和郑康成他们相谈,甚是融洽,想邀请他们前来,应该不难。有伯父居中主持,再加上郑康成几人的襄助,趁着如今幽州正被天下关注的好时机,学校一经成立,名声就能响遍半个中原……”
在回泉州之前,李翊再度拜访了郑玄等人。他从交谈的过程来看,郑玄、管宁和邴原等人都无意出仕,因此李翊也就断了让他们出来做官的心思。不过从那次拜访中,李翊倒是感觉到了几人对于投身教育的兴趣,再加上他本就有意在幽州大兴教育的想法,这才有了这个计划。
按照李翊的计划,蔡邕、郑玄、管宁、邴原等人都只负责幽州大学的教学,由蔡邕出任校长,郑玄出任学校首席博士,管宁、邴原以及招募到的其他名士出任博士。而下面的郡县乡亭的中小学的教育,李翊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选拔教师。
李翊计划的这个大学,有些类似于大汉朝开办的太学。
封建帝国的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朝廷能否牢牢控制官僚机构,各级官僚机构能否把朝廷的号令、政策及时地贯彻到所辖地区,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牢固树立儒家大一统国家观念和宗法思想的人才,以充实各级官僚机构,就成为维护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关健,这就要求统治者解决人才来源问题。所以建设有效的吏治,需要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这是大汉创办太学的理念。
但李翊想要做的不仅仅是这样。他不想自己创建起来的大学成为只能培养那种只懂得之乎者也的酸儒,而是真正能够推动华夏文明前进的干才。因此,在幽州的大学中,将会呈现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也就是一所倾向于后世的现代化大学。
可以说,这是李翊改变华夏发展轨迹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这东汉末年,虽然儒学已经成为主流学说,但毕竟没有达到后世的唐宋时代那种一统天下的状态,也还没有成为阻碍华夏文明发展的毒瘤。李翊相信,只要经过他可以的引导,应该能够避免后来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让华夏文明呈现一种兼容并蓄的局面。
在跟蔡邕谈妥了办学的事情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面,李翊又分别召见了幽州的文武,分别商讨了在幽州实行新的政务和军事制度的问题。
政务方面,主要就是形成自己独有的政治纲领,还有就是涉及一些改革措施。
看着堂下整整齐齐的坐着的二十来位幕僚,李翊问出了一个问题。
“诸位以为,大汉国势何以摧颓如斯?”
众人都齐齐的看着李翊,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群沉吟了一下,问道:“君侯的意思,莫非是说朝廷不善料民,故而……”
这两年,大汉各地叛乱四起,各地官府都忙于剿灭叛乱,导致国事日衰。而李翊无疑是剿灭叛乱的主力,但是他跟其他地方官都不同,他的很多行为看起来的确很像是同情叛贼,从表面上看,这倒也不错,汉廷料民不善,以至于天下皆反,大厦轰然崩塌。
不过,如果李翊的见地只有这样,那他们这些幕僚就真的要失望而归了。
民间的反乱,从来都只能是契机,可以掀翻一个王朝,却无法建立起新王朝。当今之世,世家的影响力无所不在,光凭草民,哪有可能成就大业?这可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扭转的。
“非也,本侯以为,但凡一个王朝覆灭,最直接的诱因无非三个。”李翊微笑着摇头,然后竖起了三根手指。
“哦?愿闻其详。”
话题有点跑偏,但陈群却兴致盎然,就算目的达不到,能从李翊这里得到点新鲜观点,也是个不错的收获。
不单是他,在座的其他幕僚也收起了漫不经心的笑容,竖起了耳朵。
尤其是幽州军几位谋士,他们这一年来跟随李翊远征辽东,对于李翊的异常表现,自然不会一无所觉,但李翊每次都很有道理,也找不到理由劝谏,只能任由他去了,至于李翊心中到底有什么长远规划,他们还真就不知道。
“其一,朝廷的经济崩溃,财政破产……”
中原王朝的兴衰,在汉朝前后,规律完全不一样。秦汉皆以强亡,后世的王朝衰亡的轨迹则很明显,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计其数,李翊也听过不少,此时拿出来的,是他最认同的一个。
众人齐齐颔首,这个说法不新鲜,除了开国年间那些年,朝廷的用度一直都很窘迫,并不是什么秘密,
“其二,朝中出现分裂,执政者们无法凝聚共识……”李翊屈起了第二根手指。
陈群、寇准、田丰、贾诩等政治能手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起来,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十几年前的那场党锢之祸,说到底,就是皇权、外戚、士人三方的争端。
事实上,最近几十年来,朝廷内部一直就没消停过,争斗都是在这三方之间展开的。只要有一方占了上风,两个弱者就会联合起来对付强者。(未完待续。)
“鹏飞,你有事要与老夫商议?”蔡邕正在家里面想着明天怎么跟李翊汇报这过去一年他主持造纸的事情呢,没想到就接到李翊派去的使者,于是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
“正是。”李翊点点头,正容道,“伯父今年主持造纸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非常满意。本来,考虑到伯父这一年来太辛苦,应该让伯父休息一段时间。可是如今幽州百废待兴,事情繁忙,只得劳动伯父了。”
蔡邕摆摆手,说道:“鹏飞,老朽闲了将近十年,骨头都要生锈了,再不动动恐怕整个人都要废了。你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言。”
李翊就说道:“那小侄就直说了。小侄想请伯父暂且把造纸的事情交给副手,着手建立教育机构。”
“教育机构?”蔡邕一愣,“你说的是州学还是私塾?”
汉代是我国古代教育最发达的朝代之一,在汉武帝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汉代的教育机构主要是由各郡县设立的州学,相当于现在的公立中小学,还有就是设立在国都的太学(明清时期成为国子监),还有大量的大学问家公开收徒,还有一般有各家族成立的私塾承担启蒙教育。
幽州处于边境地区,因为频频受到北方胡族的侵袭,州学办的很不好。如今李翊身为幽州牧,幽州在其治下获得了难得的安定。这个时候把州学办起来,也是应有之义。
另外就是私塾。现在的李家也算是大汉朝的望族,兴办自己的私塾,教育后辈子弟也是迫在眉睫的。
“不是私塾,也不仅仅是州学那么简单,小侄设想的教育机构,性质跟州学差不多,规模要更大。教学的范围也比州学更广。它由州牧府一个直属的教育部门领导,在州、郡、县、乡亭四级都要设置教育机构,乡亭设小学,把五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适龄儿童都纳入进来。教授他们识字;在郡县一级设中学,从各郡县下属的小学中挑选学习成绩优良者进入其中学习;然后在州牧府下开设大学……”
李翊的设想,是参考了后世的经验,再结合如今的社会环境,总结出来的。这个设想。是李翊上次在辽东跟贾诩长谈过后,就模模糊糊有了的。
幽州想要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幽州本是边疆,人才匮乏,如今李翊麾下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在中原地区招纳的。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才行。
从春秋时代开始,士族的制度就已经开始盛行,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强行扭转的,只能想办法适应。要不然就会变成天下的公敌。
对此,李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会全盘接受这个时代的制度,也不会把那些跨越时代太多的东西照搬过来,他想的办法是潜移默化的改良。所以,他想通过兴办教育的办法,将知识从士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
“教入以礼仪,这是好事,”听懂了李翊的意思,蔡邕微微颔首。意表赞同,“不过,依照鹏飞你的说法,这个学校无论士庶。有教无类,恐怕规模会很大,老夫一人,恐怕……”
“当然不会只让伯父一人辛劳,小侄的设想是,以伯父的名气。和幽州相对安稳和谐的环境,吸引各地逃避战乱的名士、学者来此,把幽州打造成一个学术圣地……”
李翊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构想,没有人才不要紧,自己可以培养。从头培养的当然很慢,但以蔡邕的名气,加上李翊在财力、物资上的全力支持,幽州的教育机构一开始就站在了相当高的位置上,还怕吸引不到人才吗?
“其他地方的名士,可能不好邀请,但郑康成、管幼安和邴根矩几人身边却有不少,小子在辽东和郑康成他们相谈,甚是融洽,想邀请他们前来,应该不难。有伯父居中主持,再加上郑康成几人的襄助,趁着如今幽州正被天下关注的好时机,学校一经成立,名声就能响遍半个中原……”
在回泉州之前,李翊再度拜访了郑玄等人。他从交谈的过程来看,郑玄、管宁和邴原等人都无意出仕,因此李翊也就断了让他们出来做官的心思。不过从那次拜访中,李翊倒是感觉到了几人对于投身教育的兴趣,再加上他本就有意在幽州大兴教育的想法,这才有了这个计划。
按照李翊的计划,蔡邕、郑玄、管宁、邴原等人都只负责幽州大学的教学,由蔡邕出任校长,郑玄出任学校首席博士,管宁、邴原以及招募到的其他名士出任博士。而下面的郡县乡亭的中小学的教育,李翊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选拔教师。
李翊计划的这个大学,有些类似于大汉朝开办的太学。
封建帝国的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朝廷能否牢牢控制官僚机构,各级官僚机构能否把朝廷的号令、政策及时地贯彻到所辖地区,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牢固树立儒家大一统国家观念和宗法思想的人才,以充实各级官僚机构,就成为维护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关健,这就要求统治者解决人才来源问题。所以建设有效的吏治,需要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这是大汉创办太学的理念。
但李翊想要做的不仅仅是这样。他不想自己创建起来的大学成为只能培养那种只懂得之乎者也的酸儒,而是真正能够推动华夏文明前进的干才。因此,在幽州的大学中,将会呈现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也就是一所倾向于后世的现代化大学。
可以说,这是李翊改变华夏发展轨迹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这东汉末年,虽然儒学已经成为主流学说,但毕竟没有达到后世的唐宋时代那种一统天下的状态,也还没有成为阻碍华夏文明发展的毒瘤。李翊相信,只要经过他可以的引导,应该能够避免后来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让华夏文明呈现一种兼容并蓄的局面。
在跟蔡邕谈妥了办学的事情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面,李翊又分别召见了幽州的文武,分别商讨了在幽州实行新的政务和军事制度的问题。
政务方面,主要就是形成自己独有的政治纲领,还有就是涉及一些改革措施。
看着堂下整整齐齐的坐着的二十来位幕僚,李翊问出了一个问题。
“诸位以为,大汉国势何以摧颓如斯?”
众人都齐齐的看着李翊,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群沉吟了一下,问道:“君侯的意思,莫非是说朝廷不善料民,故而……”
这两年,大汉各地叛乱四起,各地官府都忙于剿灭叛乱,导致国事日衰。而李翊无疑是剿灭叛乱的主力,但是他跟其他地方官都不同,他的很多行为看起来的确很像是同情叛贼,从表面上看,这倒也不错,汉廷料民不善,以至于天下皆反,大厦轰然崩塌。
不过,如果李翊的见地只有这样,那他们这些幕僚就真的要失望而归了。
民间的反乱,从来都只能是契机,可以掀翻一个王朝,却无法建立起新王朝。当今之世,世家的影响力无所不在,光凭草民,哪有可能成就大业?这可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扭转的。
“非也,本侯以为,但凡一个王朝覆灭,最直接的诱因无非三个。”李翊微笑着摇头,然后竖起了三根手指。
“哦?愿闻其详。”
话题有点跑偏,但陈群却兴致盎然,就算目的达不到,能从李翊这里得到点新鲜观点,也是个不错的收获。
不单是他,在座的其他幕僚也收起了漫不经心的笑容,竖起了耳朵。
尤其是幽州军几位谋士,他们这一年来跟随李翊远征辽东,对于李翊的异常表现,自然不会一无所觉,但李翊每次都很有道理,也找不到理由劝谏,只能任由他去了,至于李翊心中到底有什么长远规划,他们还真就不知道。
“其一,朝廷的经济崩溃,财政破产……”
中原王朝的兴衰,在汉朝前后,规律完全不一样。秦汉皆以强亡,后世的王朝衰亡的轨迹则很明显,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计其数,李翊也听过不少,此时拿出来的,是他最认同的一个。
众人齐齐颔首,这个说法不新鲜,除了开国年间那些年,朝廷的用度一直都很窘迫,并不是什么秘密,
“其二,朝中出现分裂,执政者们无法凝聚共识……”李翊屈起了第二根手指。
陈群、寇准、田丰、贾诩等政治能手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起来,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十几年前的那场党锢之祸,说到底,就是皇权、外戚、士人三方的争端。
事实上,最近几十年来,朝廷内部一直就没消停过,争斗都是在这三方之间展开的。只要有一方占了上风,两个弱者就会联合起来对付强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