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三国异侠传 > 第四章 白兔龙气

第四章 白兔龙气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孔明与刘备会心一笑,孔明道:“翼德与马超,均当世虎将,若恶斗下去,必有死伤,非我所愿。宜以智取,令马超为主公效力,才不失为两全其美之道。”

    刘备一听,大喜道:“我也很喜欢马超英勇,但未知如何可令他降服?”

    孔明微笑道:“马超万般无奈,才投奔汉中张鲁,绝非心悦诚服。我只须断其归路,马超失去依据,自然向主公降服。”

    于是,孔明定计,派人入汉中,向张鲁作说客,表面是欲与张鲁结盟,以安其心,暗中却收买张鲁的谋士杨松,挑拨张鲁与马超的关系,令张鲁生疑,将马超召回。马超正杀得性起,自然不从,令张鲁更怀疑马超拥兵自重,下令汉中关隘,拒绝马超回来,又停止供应粮草。

    马超所率的二万汉中兵,很快便断粮断草,又进退不得陷入绝境。

    孔明本欲亲自走一趟马超军营,说服他降顺。此时却接赵子龙来信,举荐一位叫李恢的蜀川人来投奔。李恢恰好与马超有交情,孔明便派他入马超营中,劝谏马超。

    李恢初见马超时,马超态度尚很强硬。李恢对马超道:“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陇西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有闪失,则一生英名尽丧,天下虽大亦无立足之地啊!”

    这番话一针见血,说得马超哑口无言。他思忖良久,终于决定,随李恢入葭荫关,拜见刘备。

    刘备与孔明亲迎马超,待之以上宾之礼,马超见刘备十分热诚,心中欣慰,不过,他仍有点不服气,心想:荆州军中,能战者不外是关、张二人而已,但张飞与我仅不相伯仲,未知刘备麾下,尚有甚猛将呢?

    马超思忖时,忽有探马报说,蜀将刘竣马汉率领大军包抄葭萌关,马超慨然道:“我愿为刘将军斩此二人,作见面之礼。”

    引时忽有一员大将大步而进,原来是从绵竹奉召而来的赵子龙。

    孔明一见赵子龙,便含笑道:“关下有蜀将挑战,马超欲斩此二人作见面礼,子龙意下如何?”

    赵子龙事先已得孔明密示,召他来此,正是欲进一步令马超心悦诚服,便朗声道:“马孟起乃远来之客,岂有让客代我们征战之理。且摆下酒宴,我去取蜀将人头向马孟起贺喜。”说罢转身而去。

    孔明欣然下令,安排酒宴,马超心中疑惑不定,暗道:蜀将刘竣马汉非等闲之将,我欲斩之、亦须花不少力气,少说亦须半日苦战,这赵子龙竟敢自负在酒席安排之间便可成事么?

    马超心念未了,酒席也尚未摆好,赵子龙已大步再进,他手中挽着的果然是两颗蜀将人头!

    马超这才又惊又佩,向刘备顿首道:“马超拜见主公!今日得遇明主,如拨云见青天。”马超又向赵子龙祝贺,再与张飞握手相见,三员虎将相视大笑,心中绝无芥蒂。从此,马超便对刘备忠心一片,倾心拜服了。

    当下马超痛饮三杯,随即一跃而起,慨然说道:“我不明时势,领兵救益州,延误了主公取成都大计。我愿将功补过,与我弟马岱亲赴成都,晓示刘璋识时务,献出成都,免多伤无辜也。”

    刘备大喜道:“将军若能说得刘璋降顺,应记入川之头功啊!”

    孔明亦向马超欣然鼓励,嘉勉其志,因为孔明深知,成都城内尚有精兵三万,粮草衣物足用三年,若坚决抵抗,短期绝难攻陷。而时机拖延,便给北面的曹操,东面的孙权进攻荆州之良机了。因此成都非迅速攻陷不可,若能和平解决,则是上上之选马超英名盖世,有他出面,迅速、和平克服成都,便极有希望了。

    当下马超、马岱随刘备军一道,向成都挺进。

    在成都,刘璋眼见大小将领,非死即降,十克其九,不由十分悲痛。他已失任何主意,只好下令闭门不出,待探马报说,汉中派来马超、马岱已抵城下,刘璋才敢登上城楼观看。

    只见马超在城下大叫道:“请刘璋答话。”刘璋无奈露面,问马超有何话说。

    马超伸马鞭一指,道:“我率张鲁兵本欲救荆州.不料大势所趋,张鲁误听杨松谗言,反欲加害于我,我无奈已归投刘皇叔矣!刘皇叔乃仁义之人,公不如开城纳降,免满城百姓受苦。如若不从,我只好先行攻城了。”

    刘璋眼见前来救援的马超,反而投降刘备,进攻于他,不由又惊又气,他深知大势已去,顽抗无益,不如降顺,尚可保住生命,于是决计献城出降。

    半个月后,刘璋亲拜官印,出城投降。刘备亲自迎接刘璋,又与刘璋握手流泪道:“贤弟,并非刘备不仁不义,委实是大势使然,不得不如此也。”刘璋痛哭无言。

    刘备进城后,尚不忍放逐刘璋。孔明道:“既然大势如此,主公不可再犹豫;益州不可容二主,可将刘璋送去荆州。让其安享晚年。”见刘备仍有犹豫,孔明又续道:“刘璋之所以失基业,乃因性太懦弱,主公不取,亦必落入他人之手,主公既已得之,若执着于妇人之仁,恐怕难长保益州矣。”

    刘备这才依从孔明的安排,授刘璋以振威将军的官号,将他的家室,一道迁往荆州南郡居停。

    刘备自居益州牧,任益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又封法正为蜀郡太守,一班蜀川降将,皆重加委用。

    更封关云长为荡寇军汉寿亭侯、张飞为征远将军新亭侯、赵子龙为镇远将军、黄忠为征西将军、魏延为扬武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以及孙干、简雍、糜竺、糜芳、刘封、关平、周仓、廖化、马良、马谡(马良幼弟)等一班荆州旧臣,均重加封赏。

    一面又开仓赈济百姓,益州百姓军民大悦,人心很快便安定下来了。

    刘备念及诸官将大功,打算将成都有名的田宅,封赏给诸有功官将。

    孔明是军师身分,赵子龙是刘备的属将,二人对刘备的决定深感不妥,但又不便当面劝谏,便通过雕雪、司马芝二女,以客卿的身分,向刘备进言道:“益州百姓,屡遭兵战之祸,田宅十室九空,将军宜将空余田宅,分还百姓,令人民安居乐业,则民心安定,益州可保长久也。”

    刘备一听,微一沉吟,即知此乃孔明和赵子龙之意,他不由欣然笑道:“两位姑娘所言甚是,我当遵而行之!且请回去转告两位姑娘的知己,说我所思有欠妥之处,多谢两位姑娘的知己提醒。”

    雕雪、司马芝回去告知孔明和赵子龙,欣喜笑道:“刘皇叔知我等是代表你去劝谏,他竟然立刻便打消原意,欣然接纳,刘皇叔如此听言纳谏,他的基业必可得长久了。”

    孔明未及答话,赵子龙已略带迷惑说道:“当日在荆州南郡观天台上,义兄不是判断,主公正受东吴孙权的赤龙气克煞么?为甚主公还能取益州,得成大业呢?”

    孔明微一沉吟,道:“据我所知,东吴孙氏的赤龙煞气,部分已落在庞师弟的身上,他因此而有落凤坡之难,如今赤龙煞气已消其半,威力大减,主公的白兔龙气虽然稍弱,但亦足以抵御,因此终可大业初成也。”

    雕雪见孔明兴致勃勃,便趁机问道:“如今刘皇叔已取益州,又据有荆州五郡,西面全境,连成一体,大有北取曹操,东克孙权,一统天下之势,孔明师哥以为,刘皇叔是否有天子平定天下之运势呢?”

    孔明一听,微笑道:“目下三王鼎立之天机大势仍在演行,并未最终确立,其中尚有奥妙变量,我又怎可推论断言三王鼎立之后,天下一统的天机演进?一切尚言之过早也。”

    雕雪又问道:“为甚到目下之势,三王鼎立尚未最终确立呢?”

    孔明微一沉吟,即断然说道:“北面曹操,东面孙权,其王者之势早已确定,等闲不可撼摇矣。但如今主公初克益州,局势未定,民心未稳,须艰苦经营,才能稳固。而益州北面乃张鲁的汉中之地,与曹操为邻,曹操必窥伺汉中,若汉中落入曹操手中,则益州便有大军压境之危矣。再者东吴对荆州必欲得之而后快,绝不会放过任何一分谋夺的机会,若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则益州东部立刻便将落入东吴大军环伺之下,危机重重。主公有此三大隐患,他的王者大业因此远未确定。而三王鼎立天机大势缺一不可,又怎可判断为最终确立呢?”

    赵子龙接口道:“那义兄以为,我等该如何自处?”

    孔明慨然的道:“我师庞德公当日已有判断,我等四人,均乃三王鼎立天机奇格中人,既然如此,那我等便唯有顺此大势而动,先行导引三王鼎立天机大势确立吧。”

    孔明深知若欲令三王鼎立的天机大势能够确立,须先匡扶刘备成其王者基业。为此,他作了一番精密的部署。

    首先是尽量稳定荆州的局势,而关键人物是镇守荆州的关云长。为了稳住关云长镇守荆州的决心,孔明破例劝刘备重赏关云长。

    刘备十分赞同孔明的见解,当即从益州的库房中,拨出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钱币五千万,蜀锦一千匹,派人送去荆州,赠与关云长。

    同时,孔明又不辞劳苦,亲自制定治国律例,他定下的律例刑法甚严,比起刘璋治蜀川时严厉。

    新任蜀郡太守的法正,向孔明进言道:“昔日汉高祖与民约法仅三章,百姓皆感其德政,终可平定天下。军师为甚不加效法,以慰民心呢?”

    孔明肃然道:“阁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当日秦以暴虐之法治国,天怒人怨,因此高祖以宽仁之法,以慰抚民心。如今益州旧王刘璋懦弱,德政固然缺乏,刑律又十分松懈,以至群臣之道尽失,臣属宠之以位,位高权重则有反心,事事示之以恩惠,恩惠稍减,则生怠慢之心,是故君不能制臣,臣不能服于君,上下皆弱,混乱不堪,弱势已成,积重难返,日久必败也。因此我才以恩威并施,以法治国,革新积弱之政,令上下守法,进退有度,有功者赏,有罪者罚,政通人和,人和国兴也。”

    法正仔细聆听,不由倾心拜服。从此之后,法正对孔明十分敬佩,他就算不服任何人,孔明的训诫,他却绝不敢怠慢。

    孔明在益州处政,不觉又过去一月时光。这天,孔明正与刘备议论天下大势,府外报说,荆州关云长派他的义子关平前来拜谢封赐,刘备召关平进见。关平先向刘备、孔明行拜见之礼,又代关云长向刘备拜谢赏赐。忽然从内中取出一封书函,道:“义父闻马超武艺惊人,又打算入川与他比试高低,着我向伯父禀告。”

    刘备拆阅书函,不由大惊道:“二弟与马孟起,皆当世虎将,若要比试,只恐刀枪无眼,两人必势不两立也。”

    孔明微笑道:“不必担忧,我自有释慰云长之法。”

    刘备知关羽对孔明十分敬重,见他成竹在胸,这才稍感放心。当下孔明即疾书一函,交给关平,道:“你回去向云长呈上,他自会明白。”

    关平接孔明书函,即日起程,返回荆州。他去拜见关羽,先说了益州局势已经初定。关羽却立刻追问道:“我欲与马超比试之事,平儿已向我兄长禀告了吗?”

    关平忙道:“儿已禀告,军师有回函呈上父亲。”

    关羽拆函,只见孔明写道:“听闻云长欲与马孟起比试高下,此心甚壮。但依我之见,马孟起虽然武艺出众,不过是汉高祖时大将英布、彭越一类人物罢了,其只堪与翼德并列,怎及得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呢?云长受任镇守荆州重责,若贸然入川,万一荆州失守,则云长罪大也。草草不恭,尚祈明察。”

    关羽阅罢,良久不语,关平见状,不由吃惊道:“军师回函,令父亲不悦吗?”

    关羽将孔明的书函递给关平,道:“你可阅视,便知是否令我不快。”

    关平细阅孔明的书函,心中稍安,但仍不放心道:“军师以荆州重任责之,父亲并无反感吗?”

    关羽一听,伸手一捋其美髯,笑道:“不然,我欲入川,不过是欲与孟起分个高下。孔明料事如神,他的判断岂会有差?既然如此,我还入川作甚?孔明果然明白我的心意啊!”

    ※※※

    孔明洞悉天机,他对天下大势的判断亦十分准确。

    刘备夺取益州后不到半年,曹操便断然决定,先攻取张鲁的汉中,然后再东征孙权。在此强敌窥伺之下,孙权欲谋夺荆州的意图,才不得不暂时收敛,改而与刘备暂时再度结盟,以抗衡曹操的强势。

    而“北抗曹操,东连孙权”,自始至终是孔明奉行的战略大计,因此孔明为稳住侧翼的安全,亲自安排将荆州的江夏、长沙二郡归还孙权,而争取到孙权承认荆州的南郡、零陵、武陵划归刘备统辖,如此一来,便消除了侧翼孙权的威胁,可以集中全力抗衡北面的曹操。

    在许昌的曹操,自返谯郡祭祖,目睹祖宗灵异惊兆,曹操的心境变得越来越亢奋了,他时常在梦中回味祖宗向他的示训,醒来却老大不服气,暗道:“假若我曹操亦无王者之命,环顾那当今世上谁配拥有!嘿嘿,我倒要与这见鬼的血煞狠狠斗上一斗。”

    曹操心念电转,他欲尽快扫平天下,在他有生之年,开创王者之业的雄心,竟随着他年纪的老迈而越来越炽烈了。

    此时,曹操身边甚为得力的谋臣荀彧、郭嘉等人,或因反对曹操篡夺朝政、或因长年风霜,积劳成病,先后死去,能够为曹操出谋划策的人已所余无几,其中一位是贾诩;另一位是曹操的家臣,丞相府主簿司马懿。

    曹操先与贾诩商议,贾诩并不善征战之谋略,因此无奈道:“丞相欲行征伐,须召夏侯惇、曹仁两将军回来,商量此事。”

    曹操依言派人召夏侯惇、曹仁二将回许都,二人未及赶回,曹操偶然与丞相府主簿司马懿谈及此事,他打算扫平刘备和孙权及天下割地为据的诸侯。

    司马懿一听便微笑道:“丞相,吴与蜀两地,急切间未可克取,宜先取汉中张鲁,乘胜再克西蜀,然后集中全力,攻取江东,则天下可一举而平也。”

    曹操一听,不由大喜道:“仲达所论,竟与我不谋而合!好极了,我便升任你为行军司马,随我西征汉中,参议军政大事吧。”

    司马懿大喜,此时他年值三十岁,在曹操的丞相府中,一直郁郁不得志,他自己也意料不到,他的一番议论,竟大讨曹操的欢心,从此便可表现他的非凡才华了!他对曹操不由十分感激,连忙向他拜谢。

    直到此时,司马懿尚不知自己的身世来历,也只知自己小时便与父母以及一位妹妹失散,从此不知所踪。他后来得许昌的一位大族人家收留,又供他读书,司马懿亦十分好学,年仅十八岁,便将历代的兵法大着读遍,他因此极善机谋,而且城府极深,又善于察言观色,因此进丞相的曹操府任主簿后,处事精干,甚得曹操的信任。

    不过,也不为什么,司马懿的运途十分曲折艰辛,他进曹操的丞相府后,整整度过十年岁月,他依然仅是丞相府的一名主簿而已。他自己也意料不到,今年是他三十岁的而立之年,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他竟大受曹操的赏识,从一名家臣一跃而升为朝廷的行军司马,这简直有如天赐良机,供司马懿施展他的才华,他又怎会不牢牢把握这个千载良机?

    不久,夏侯惇、曹仁二将,奉召返回许都,曹操的西征大计也最后确定下来。

    曹操下令,西征大军三十万兵力,前锋由夏侯渊、张合统率,中军由曹操亲自坐镇,司马懿为行军司马,随军参议军政大事,而后部则由夏侯惇、曹仁统率,负责押运粮草的重任,曹操平生最善于断敌粮草,深知粮草的重要,因此特派最信任的亲将曹仁押阵。

    曹操的三十万大军,开始向西南的汉中进发,不一日,夏侯渊、张合所率的五万前锋大军,便逼近汉中的边关重镇阳平关。

    阳平关南倚鸡公山,北面临嘉陵江,古称白马城,是汉中与曹魏的一座分隔重镇,地理形势十分险要。阳平关后面,便是汉高祖刘邦出击项羽的陈仓险道,曹操此时西征,却反过来从陈仓进逼阳平关。

    此时,在汉中的张鲁已接警报,说曹操大军逼近阳平关。张鲁即与其胞弟张卫,商议退兵之计。

    张卫道:“汉中之地,形势最险要的,首推阳平关,须全力防守。弟愿亲赴阳平,在关前关后,依山傍林,扎十余营寨,迎击曹军,先坐镇汉宁,须多拨粮草供应。”

    张鲁慑于曹军的强势,此时并无什么退敌妙计,无奈只好依从张卫的计策,派遣大将杨昂、杨任助阵,率五万大军开赴阳平关迎战。

    张卫率大军迅速赶到阳平关,在关前关后,依山傍林之处,扎下营寨布防。

    不久夏侯渊、张合亦率前锋五万大军开抵。二人听说阳平关张鲁军已有准备,又见士卒经连日行军,已十分疲困,便在离关前十五里处扎寨,歇息一晚,准备明日再行出击攻关。

    五万曹军前锋部队,正在营寨中熟睡之际,忽然后寨起火,前寨、中寨的曹军皆乱作一团。就在此时,张鲁派来阳平关的大将杨昂、杨任,率兵杀了过来。

    夏侯渊、张合抢先逃奔,曹军大败,退到三十里外的中军大营,才勉强稳定下来。

    曹操大怒,召夏侯渊、张合于中军帐,斥责道:“你二人久历征战,难道连这兵远行疲困,须防劫寨的兵法常则亦不晓吗?如今使我大军锐气受挫,罪当诛斩。”

    夏侯渊、张合二将,被连日的险峻山路,艰苦奔波弄昏了头,此时受曹操痛责,竟无言以对,自忖:今回必死无疑了。

    此是,中军帐中的行军司马司马懿,却忽然向曹操拱手贺道:“恭喜丞相,夏侯、张合二将军为我军制造了绝佳胜机也。”

    曹操一听,怒火稍缓,但仍余恨未息,沉声道:“仲达!他二人制造了什么战机?”

    司马懿道:“此行征西,出陈仓抵阳平关,沿途山势险恶,林木丛生,不辨路径,阳平关乃汉中重镇,扼西进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若硬攻必事倍功半。未知丞相是否如此?”

    曹操此番西征,一来他已上了年纪,二来他已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富贵,艰苦征战的雄心已大为消减了,一路上所遇皆险恶山岭,心中已惴惴不安,此时听司马懿这般一说,不由点头道:“仲达,你所言不差,的确如此,我若早知此地如此险恶,怎会出兵西征也!”

    司马懿却微笑道:“丞相,虽然如此,但既然大军已抵此地,便不可空手而回也,今夏侯、张合二将,被张鲁军所败,他们必生骄心,我军可投其所好,主动退兵,张鲁军必定追杀,届时我军于半路埋伏,先歼其主力,则阳平关可不攻而破也。”

    曹操一听,不由喜道:“仲达此计甚妙,我亦正有此意也,既彼此同谋,不必犹豫,即依此计而行吧。”

    于是曹操下令,夏侯渊、张合二将,各率三千精骑,悄然逼近阳平关,他所率的中军大部人马,即日回身后退,摆出一副兵疲撤退的慌乱态势。

    阳平关下的杨昂、杨任二将营寨,闻报曹操大军已慌忙后撤,杨昂便要出兵追杀,杨任道:“曹操诡计多端,不可贸然追击。”杨昂不听,决要追杀,自率二万大军,趁夜追击曹军。

    杨昂率领的二万大军,刚追出阳平关五十里外,便突然被曹操的十万大军四面包围。杨昂猝不及防,先被曹仁斩杀,他率领的二万大军,亦无一生还。

    另一面夏侯渊、张合二将,所率的六千精骑,风驰电掣逼近阳平关下杨任的营寨。杨任以为是杨昂回兵,放夏侯、张合入寨。曹军即在寨中放起火来,杨任军顿时乱作一团。

    慌乱中杨任上马迎战,恰好撞着夏侯渊,两人激战了二十余回合,杨任被夏侯渊使“拖刀计”一刀斩于马下,营寨中的二万张鲁军非死即降,全军覆没。

    夏侯渊、张合趁势进攻阳平关,只遇到零星的抵抗,便顺利攻入关内,原来阳平关的守将,张鲁的胞弟张卫,闻报关下的杨昂、杨任已全军覆没,吓得率守城一万兵力,弃关而逃,连夜奔回汉中的南郑了。

    此役曹操不但顺利攻占阳平关,而且更重要的是歼灭了张鲁的四万主力部队,张鲁余下的兵力已根本不足与曹操的三十万大军抗衡,因此曹军未到,困守南郑及汉中郡的张鲁已信心动摇,军无斗志,汉中的失陷,只是旦夕之间了。

    因此阳平关一役,司马懿所献的以退为进、歼敌之主力、再攻坚取城的策略,对曹操攻取汉中的胜利所起的作用十分重大,甚至是关键性的取胜策略,而司马懿在曹操心目中的分量亦大为提升。

    曹操的西征大军在攻陷阳平关后,稍作安顿,便向汉中郡的外围重镇南郑挺进,在南郑,张鲁的胞弟张卫领兵出战,被曹操的虎将许褚斩杀,不到三日,便将南郑攻陷了。

    南郑失守,距南郑仅五十余里的汉中郡城中,犹如困兽的张鲁,自知大势已去,自闭仓库,不加毁坏,然后出城与曹军决战,张鲁战败投降,曹操念其封仓存粮之德,优礼相待,封张鲁为镇南将军,送去许昌安置。

    在此役中,曹操又收得马超部属的猛将庞德,他不由十分欣喜,下令大赏士卒,三军痛饮三日。

    此时,司马懿却又向曹操进言道:“丞相,刘备以奸计取得蜀川,蜀人尚未归服。主公已得汉中,蜀川震慑,何不趁势攻蜀?我料刘备必土崩瓦解,此千载良机不可失也。”

    不料曹操叹了口气,道:“为人最怕不知足也,今既得陇又望蜀吗?”

    司马懿见曹操意态犹豫,又忙道:“丞相,此非贪心之举也,若不实时攻蜀,拖延时日,刘备有诸葛亮为相治国,又有关、张、赵、马、黄诸猛将,蜀民人心归附,扼守关隘,便极难谋取了。”

    曹操一听,却肃然说道:“仲达所论,虽有其理,但夫于偏激也,我当日赤壁之战,攻取荆州,便萌此趁势进攻江东之念,但由于立脚未稳,兵力疲困,被诸葛亮和周瑜窥破我的弱点,致有赤壁之败挫,你今日所言,难道欲令我重蹈覆辙么?”

    司马懿一听,心中不由一凛,暗道:曹操被赤壁一役吓怕了,他又怎敢再一鼓作气而进呢?司马懿心中转念,便不敢再进言了。

    曹操果然被赤壁之战所慑,他断然决定,令大军先行休整,待汉中局势稳定下来,再作打算。

    在曹操攻取汉中的这一段时间,刘备和诸葛亮果然正忙于稳定蜀川,无力兼顾,到曹操迅速攻陷汉中,蜀川百姓均十分惊恐,流言四起,说曹操军早晚必来攻犯,因此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刘备面对如此险恶形势,不由大惊,他连忙请孔明前来商议,如何应付目下险恶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