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甘露殿定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齐府尹这样的官,其实已经是汉朝的常态了,做就容易错,不做便不会错。朝廷有什么指示就下达,下官坚决照办,办不了就会如实上奏,具体要我们出主意,那是万万不敢的,要是我的主意被采纳了,那得罪的人都会把账算我头上,有损仕途。
赵祯虽然深恨这样的臣子,可是就算身为皇帝,他也无法可想,整个朝堂都是如此风气,他能怎么办?都杀光吗?那谁来当官?
不过还是有让赵祯欣慰的地方,就是自己这左右二相都深得己心,尤其是李纲,竟然又送来一个读音之法,说可以解决边贸之事,真是打瞌睡旁边就有枕头。
“这读音之法如何和边贸之事联系起来?”赵祯有些疑惑。
李纲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这需要微臣细细道来。近几日去刑部探访余望时,余望提及滕国所卖货物多为生活必须品,例如刷牙的刷子、皂角、琉璃瓶子、镜子、毛巾、布匹、炊具等物,甚至纸张还分如厕所用和书写所用,或是些稀罕的木制机关,其中一种锁最是有名,只有锁上之人才知如何打开,若是开法不得当,那锁上的木锲子便会飞出击伤开锁之人。”
“余望说,若是滕国卖这些,必然是滕国此类货物甚多,那滕国不曾卖的,必然是仅够自己用,或者是不够用!例如粮食、茶叶、盐、香料等食物,或者木材、铁器等原有材料,再或者书籍、衣物等,这些他在香山县一样都没有见到。”
李纲捋着胡须沉思了片刻,继续说道:“盐铁乃国之重器,不可轻易开禁,粮食乃国本,更是不可出售,木材运输不易,仅剩香料、书籍和衣物,滕国人有属于自己的服饰,因此汉国服饰应当是销不出去的,那就只剩下香料和书籍了。香料产量过少,若是大幅度提高价格,应当可以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是略嫌杯水车薪。”
“《说文解字》的读音之法,所用全是世间从未出现过的一些符号,这些符号可以保障此书即使被滕国反复印刷,购书者也看不懂这些符号是何意。在此基础上,微臣以为可以在沿海各州府兴办学堂,吸引滕国人送些蒙童来此就读,利用收取高额束脩的方式来平衡……”
至此李纲似乎有些忘了该如何措辞,思忖了一会儿后才继续道:“平衡货币外流导致的贸易逆差,这余望说的新鲜词着实难懂,微臣也是仔细听他分说了许久才明白是何意,不愧是余三元,陛下可知何谓货币外流?”
赵祯的回答让李纲十分惊诧,因为赵祯的回答是:“略知一二。”
李纲拱了拱手,送上一记马屁:“陛下博学广知,微臣叹服。”
赵祯却是笑了起来:“纪常你居然也会拍马屁了,这束脩之事,怕是很难推行下去。”
李纲道:“微臣也知,朝中腐儒甚多,会认为滕国既然心系汉朝文化,更应当大开国门悉心传授,怎可和这等铜臭之物挂钩,无端辱没了儒家学子的体面。但……此举势在必行,否则危害甚大,微臣想的是,既然这些腐儒好颜面,我们便换种方式,直接鸿胪寺出面和滕国进行洽谈,让滕国免费赠送物资给我们大汉朝,以换取蒙童的入学资格,应该可以挡住些人的悠悠之口。”
赵祯此时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起先他并没有把《说文解字》和滕国贸易之事有所联系,只认为是对百姓有利,可以让儒家文化千秋万代的好东西,若是得开民智,人人皆有书读,那这个大汉朝会是怎样一副模样?
赵祯都有些不敢想,普天之下除了秦皇那统六合扫八荒的功绩,简直是再无帝王可以和自己比肩了!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得的功绩了,而现在这个读音之法竟然将《说文解字》和解决边贸之事联系在了一起!
赵祯低头看了看手中那份广州府尹齐烜的奏折,再看看李纲递过来的读音之法,也不知是该恼恨麾下臣子饭桶太多,还是庆幸上天眷顾汉朝,奉上了这等治国之才。越想赵祯越是开心,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李纲自然知道赵祯为何心喜,不过李纲毕竟身为丞相,有些话他还是得说出来:“陛下,是否需要传三司使王广之来此?”
赵祯挥了挥手,道了句:“有何事需要传他?纪常,你可以先说说你的想法。”
李纲道:“听余望提起香山县私盐的制造和销售十分猖獗,微臣想的是可否开盐禁,毕竟这盐禁在香山县已经形同虚设,甚至其他沿海县应当会是差不多的情形。只是若是开了盐禁,其余内地州府必定效仿,这样岁入……微臣实在不敢妄言是会少还是会多,盐之收益必然是减少的,但是开放了滕国边贸后,关税必然增多,这一增一涨之间……微臣实在拿捏不定,所以需要三司使过来一同讨论一二。毕竟……毕竟……”
李纲顿了一顿,继续道:“毕竟《说文解字》的编撰耗时日久,而广州府的奏报……陛下看了吗?”
赵祯闻言,哼了一声,把广州府齐烜的折子递给了李纲,道:“今日一早中书侍郎送来的,这类折子中书省收到多少?”
李纲明白赵祯所言是类似齐烜这样的官员,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言语,毕竟实在太多了些,支吾了两声后道:“朝中还是有些类似他这样的府尹的,有些事情我和苏相能拿主意,也就拿主意了,所以就没递到陛下跟前,但齐府尹所言之事……微臣也不敢妄下定论的。”
李纲言下之意就是,这事干系太大,只好陛下亲自拿主意。赵祯点了点头,高声冲着甘露殿外唤道:“王凯!”
王凯应声而入,赵祯便对王凯说:“去把三司使也传到甘露殿来吧!”
王凯领命而去。
赵祯则拿着手上的读音之法看了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这读音之法是谁的主意?”
李纲道:“回陛下,是赵太傅那二公子赵海的主意。”
李纲说完本以为赵祯会夸赞几句赵海,结果却发现赵祯低头嘴角微翘,有些答非所问地说了一句:“赵龙骧到是认了个好儿子。”
李纲提醒道:“是二公子赵海。”
赵祯才醒悟过来,说道:“啊!是!这赵海功劳甚大,不能不赏,但是这年纪……也实在太小了些,你知会一声吏部吧,赵晴和赵海不能白白帮朝廷做事,免得寒了天下学子之心,这二人的薪俸便按三人份的薪俸发,按翰林院最高的那一档来。”
赵祯说完后,思忖了片刻,继续道:“麻烦纪常在邸报上写篇文,让天下士子都知道这二人的功绩,也让天下士子都知道,一心为国,朝廷绝不会亏待!唔……编撰《说文解字》以外的事情就不用写出来了,待书成稿另有封赏时,再行发文告知天下吧!”
齐府尹这样的官,其实已经是汉朝的常态了,做就容易错,不做便不会错。朝廷有什么指示就下达,下官坚决照办,办不了就会如实上奏,具体要我们出主意,那是万万不敢的,要是我的主意被采纳了,那得罪的人都会把账算我头上,有损仕途。
赵祯虽然深恨这样的臣子,可是就算身为皇帝,他也无法可想,整个朝堂都是如此风气,他能怎么办?都杀光吗?那谁来当官?
不过还是有让赵祯欣慰的地方,就是自己这左右二相都深得己心,尤其是李纲,竟然又送来一个读音之法,说可以解决边贸之事,真是打瞌睡旁边就有枕头。
“这读音之法如何和边贸之事联系起来?”赵祯有些疑惑。
李纲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这需要微臣细细道来。近几日去刑部探访余望时,余望提及滕国所卖货物多为生活必须品,例如刷牙的刷子、皂角、琉璃瓶子、镜子、毛巾、布匹、炊具等物,甚至纸张还分如厕所用和书写所用,或是些稀罕的木制机关,其中一种锁最是有名,只有锁上之人才知如何打开,若是开法不得当,那锁上的木锲子便会飞出击伤开锁之人。”
“余望说,若是滕国卖这些,必然是滕国此类货物甚多,那滕国不曾卖的,必然是仅够自己用,或者是不够用!例如粮食、茶叶、盐、香料等食物,或者木材、铁器等原有材料,再或者书籍、衣物等,这些他在香山县一样都没有见到。”
李纲捋着胡须沉思了片刻,继续说道:“盐铁乃国之重器,不可轻易开禁,粮食乃国本,更是不可出售,木材运输不易,仅剩香料、书籍和衣物,滕国人有属于自己的服饰,因此汉国服饰应当是销不出去的,那就只剩下香料和书籍了。香料产量过少,若是大幅度提高价格,应当可以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是略嫌杯水车薪。”
“《说文解字》的读音之法,所用全是世间从未出现过的一些符号,这些符号可以保障此书即使被滕国反复印刷,购书者也看不懂这些符号是何意。在此基础上,微臣以为可以在沿海各州府兴办学堂,吸引滕国人送些蒙童来此就读,利用收取高额束脩的方式来平衡……”
至此李纲似乎有些忘了该如何措辞,思忖了一会儿后才继续道:“平衡货币外流导致的贸易逆差,这余望说的新鲜词着实难懂,微臣也是仔细听他分说了许久才明白是何意,不愧是余三元,陛下可知何谓货币外流?”
赵祯的回答让李纲十分惊诧,因为赵祯的回答是:“略知一二。”
李纲拱了拱手,送上一记马屁:“陛下博学广知,微臣叹服。”
赵祯却是笑了起来:“纪常你居然也会拍马屁了,这束脩之事,怕是很难推行下去。”
李纲道:“微臣也知,朝中腐儒甚多,会认为滕国既然心系汉朝文化,更应当大开国门悉心传授,怎可和这等铜臭之物挂钩,无端辱没了儒家学子的体面。但……此举势在必行,否则危害甚大,微臣想的是,既然这些腐儒好颜面,我们便换种方式,直接鸿胪寺出面和滕国进行洽谈,让滕国免费赠送物资给我们大汉朝,以换取蒙童的入学资格,应该可以挡住些人的悠悠之口。”
赵祯此时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起先他并没有把《说文解字》和滕国贸易之事有所联系,只认为是对百姓有利,可以让儒家文化千秋万代的好东西,若是得开民智,人人皆有书读,那这个大汉朝会是怎样一副模样?
赵祯都有些不敢想,普天之下除了秦皇那统六合扫八荒的功绩,简直是再无帝王可以和自己比肩了!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得的功绩了,而现在这个读音之法竟然将《说文解字》和解决边贸之事联系在了一起!
赵祯低头看了看手中那份广州府尹齐烜的奏折,再看看李纲递过来的读音之法,也不知是该恼恨麾下臣子饭桶太多,还是庆幸上天眷顾汉朝,奉上了这等治国之才。越想赵祯越是开心,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李纲自然知道赵祯为何心喜,不过李纲毕竟身为丞相,有些话他还是得说出来:“陛下,是否需要传三司使王广之来此?”
赵祯挥了挥手,道了句:“有何事需要传他?纪常,你可以先说说你的想法。”
李纲道:“听余望提起香山县私盐的制造和销售十分猖獗,微臣想的是可否开盐禁,毕竟这盐禁在香山县已经形同虚设,甚至其他沿海县应当会是差不多的情形。只是若是开了盐禁,其余内地州府必定效仿,这样岁入……微臣实在不敢妄言是会少还是会多,盐之收益必然是减少的,但是开放了滕国边贸后,关税必然增多,这一增一涨之间……微臣实在拿捏不定,所以需要三司使过来一同讨论一二。毕竟……毕竟……”
李纲顿了一顿,继续道:“毕竟《说文解字》的编撰耗时日久,而广州府的奏报……陛下看了吗?”
赵祯闻言,哼了一声,把广州府齐烜的折子递给了李纲,道:“今日一早中书侍郎送来的,这类折子中书省收到多少?”
李纲明白赵祯所言是类似齐烜这样的官员,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言语,毕竟实在太多了些,支吾了两声后道:“朝中还是有些类似他这样的府尹的,有些事情我和苏相能拿主意,也就拿主意了,所以就没递到陛下跟前,但齐府尹所言之事……微臣也不敢妄下定论的。”
李纲言下之意就是,这事干系太大,只好陛下亲自拿主意。赵祯点了点头,高声冲着甘露殿外唤道:“王凯!”
王凯应声而入,赵祯便对王凯说:“去把三司使也传到甘露殿来吧!”
王凯领命而去。
赵祯则拿着手上的读音之法看了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这读音之法是谁的主意?”
李纲道:“回陛下,是赵太傅那二公子赵海的主意。”
李纲说完本以为赵祯会夸赞几句赵海,结果却发现赵祯低头嘴角微翘,有些答非所问地说了一句:“赵龙骧到是认了个好儿子。”
李纲提醒道:“是二公子赵海。”
赵祯才醒悟过来,说道:“啊!是!这赵海功劳甚大,不能不赏,但是这年纪……也实在太小了些,你知会一声吏部吧,赵晴和赵海不能白白帮朝廷做事,免得寒了天下学子之心,这二人的薪俸便按三人份的薪俸发,按翰林院最高的那一档来。”
赵祯说完后,思忖了片刻,继续道:“麻烦纪常在邸报上写篇文,让天下士子都知道这二人的功绩,也让天下士子都知道,一心为国,朝廷绝不会亏待!唔……编撰《说文解字》以外的事情就不用写出来了,待书成稿另有封赏时,再行发文告知天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