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碾轮 > 第二章 贬官

第二章 贬官

作者:叫我郑大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夜已深,白日里喧闹充满活力的长安城已经歇息下来,朱雀大街上,影影绰绰的走来两个人,一个人点着灯笼,一个人手持着铜锣。

    他们行进的速度不快,一边走还一边“咚——咚!咚!咚!咚!”的敲着,第一声慢,后四声快。

    紧接着便传来一身吆喝:“寒潮来临!关门关灯!寒潮来临!关门关灯!”接着便又是“咚——咚!咚!咚!咚!”几声锣响。

    随后整个长安城就零星的亮起了灯,似乎也响起了细细索索的声音,凝神细听却又什么也听不见。

    约莫两刻钟,灯火亮得就更多了些,寂静的长安城中隐约能听见人说话的声音。

    又过得两刻钟,就有吱吱呀呀的开门声响起,然后便能看见一个人打着灯笼,引着两个轿夫抬着一顶小轿,出得门来。

    此时正是一日之中最黑暗的时刻,却有越来越多的轿子出现在朱雀大街上。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太极宫行去。

    到得宫门前,太极门尚未打开,一个个身着绛纱袍,头戴进贤冠,脚踏青舄,腰缀印绶的官员下了轿,尔后便是相互的寒暄。

    也有一些身着绛纱袍,头戴笼冠,脚蹬乌皮靴,身着佩水苍玉,手持仪剑的官员步行到了太极门前。

    这身打扮的官员一个个气宇轩昂龙行虎步,立在那些相互寒暄的官员中间时,显得格外扎眼。

    可是好像这些人反而不受待见,他们自己见面除了拱拱手外,并没有太多言语。

    而那些四下寒暄的更是不去理会他们,他们也不以为意,一个个闭目养神。

    这时宫中传来了阵阵钟声,一波声未平,一波声又起,嗡嗡余韵互为映衬,响彻在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深秋时节,此时天刚蒙蒙亮,但长安城却因为这阵阵钟声而苏醒。勤劳的百姓已经开始逐渐出得门来,为了今日的生计而奔波。

    此时太极宫沉重的朱红色的嵌着铆钉的朱雀门也缓缓开启,从内走出两个侍卫和一名公公来,这公公用尖锐的嗓音高声唤道:“卯时已到,请诸位大人进殿。”

    门口的人们突然就安静了下来,鱼贯而入。

    穿过长长庭院,经太极门,入太极殿,分左右站立。左边都是那些在门口互相寒暄的人,而右边则是那些闭目养神不怎么说话的人。

    左边那列人极多,只好排成两股,而右边的却没几个。

    此时皇帝尚未进殿,诸位大人便如泥木雕塑一般,双手持着芴板,低眉垂首恭候在原地。

    忽然一声“皇帝驾到”,群臣才有了些许反应。尔后便是一声沉稳有力中正平和的嗓音传来:“众爱卿若有事,便速速奏来。”

    第一个出声的是一个耳顺之年的老者,步履稳健,精神矍铄,出列躬身行了一礼,却是左丞相李纲李纪常,只见他道:“臣有本奏。”

    皇帝道:“准奏。”

    “臣以为,这宵禁之事,于全国各地,有名无实。多处官员奏报,百姓自发的组织夜市,见百姓谋生不易,不忍驱之。现天下歌舞升平,并无匪患,只需各地官衙安排人手在夜间维持治安即可,是故臣建议取消宵禁。”

    话语一落,朝堂一片安静,就连李纲都有些诧异,以往不管自己说些什么,身后的右丞相苏秦总会上来反对两句,并提一下自己的看法,可是今日他却如老僧入定,丝毫没有反应。

    皇帝赵祯显然也有些不适应,下意识的望向他然后问了一句:“苏爱卿以为如何?”

    苏秦出列道:“臣附议。”

    赵祯见状,也是沉吟了片刻,决定相信丞相的判断,便道:“那便依李爱卿所言,取消宵禁吧!”

    李纲躬身又是一礼,道:“多谢陛下。”

    赵祯继续道:“还有何事,速速奏来。”

    御使中丞刘峰从队列中侧跨出一步,躬身行礼道:“臣有本奏。”

    “刘爱卿平身,准奏。”

    刘峰谢过陛下后,道:“臣欲弹劾枢密院枢密使赵云!”

    此话一出,不少人倒吸一口冷气。

    刘峰却接着道:“我国与滕国的交易,素来由官府出面,严禁百姓走私。然而枢密使赵云,却目无法度,安排前亲卫统领李守义,假死脱离军籍,假意入赘渭城张家,实则走私滕国军械,其所图所想不敢想象,望陛下明察!”

    此话一出,庄严肃穆的太极殿上已是一片哗然,这话一出完全是想要了赵云的命。

    而赵祯却不显得如何吃惊,反而很平静的问向赵云:“你有何话可说?”

    而其实赵云,在顾燎大张旗鼓的往京城行进时,早有枢密院的探子把这事汇报给了他知晓。起先不在意,后来听人描述了驾车的汉子的样貌时,才又安排人手细细打探,心就猜想这应是李守义没错。连忙安排人手去救,可终究还是迟了一步。

    不过身居高位已久的赵云,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是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的。自认李守义早已身死,何曾想过居然还能听到他的消息,当时便察觉到应该是有人对自己不利,便安排樊辉出府去调查此事。

    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递到自己跟前,但自己却已有了心理准备,现在听到御史中丞刘峰所言,一下就明白事情的原委。

    此时若是否认了李守义的身份,对方也无证据证明此人为自己曾经的亲卫统领,但若是否认了,他那孩子势必在自己府上待不得了。

    略一思量,道:“李守义假死之事,我也不知,然而走私之言,纯属无稽之谈。既然是走私军械,那便当有物证。另外,李守义既然于渭城走私,当于渭城缉拿。为何渭城可以擅自出兵,越过汉国大半个版图却无一人知晓?而后却在京师南郊将人击杀,此类行为,若说是缉凶的职责所在也情有可原,但是否有越权之嫌?若渭城可私调兵将于千里之外而不用知会枢密院,此举可等同于谋反了。”

    赵祯闻言,仍是面无表情,问了一句:“刘爱卿可有证据?”

    刘峰忙道:“御史台有风闻奏事之权,因此并无证据。”

    此时苏秦听见赵云将祸水引到了渭城县令米沛身上,那刘峰又不肯追击,心下虽然腹诽,却也连忙出列奏道:

    “渭城地处特殊,原本县令就有权指挥军队行使治安之权,然担心渭城权柄过重,因此只驻兵两千且不置指挥使,统一由县令管辖。渭城县令米沛,不敢专擅,因此在出兵缉拿前曾着人通知于我,同时递上了物证,因此此事我是知晓的。”

    此话一出,赵祯和赵云的目光都落在了苏秦身上。

    赵祯问道:“物证可曾带来?”

    苏秦道:“此为军械,不敢带入朝堂,已着人候在宫门处。”

    此话一出,太极宫内只要不傻的,就都明白了今天就是在针对枢密院枢密使赵云。赵祯的目光有些冷,但是在场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眼神是针对苏秦,还是针对赵云。

    赵祯道:“去传。”尔后身旁的太监便迈着小碎步快步走到宫门口,片刻后,双手捧着一个朱漆木盒,又迈着小碎步快步呈到赵祯面前。

    赵祯打开木盒,取出来细细端详一番,道:“滕国的物什确实精巧至极,这弩虽未配箭都可看出不凡之处。”然后将头转向赵云,道:“龙骧你可有何话说?”

    朝堂内诸人都觉得皇帝这是在问责了,然而苏秦却从这称谓中察觉出一丝不妙来。

    赵云躬身行礼,道:“军械要成批次,才能成规模,哪有两千骑兵上阵打仗只骑一匹马的道理。李守义此人是否走私我不知,需陛下着人探查,但若是为我走私,必然要交至我手上。不然苏丞相家中若是买了什么东西,非说是给我买的,我该朝谁说理去。”

    此话一出,赵云身后的那些人都哄笑起来。

    也有人就在这朝堂之上叫嚷起来:“是啊,苏丞相那宅子必是给赵枢密买的!”

    接着又是一阵哄笑。

    他们都是武将,不擅于言辞,因此也不爱听文绉绉的话,赵云这通大白话直接说他们心坎里去了。

    而赵祯见朝堂哄笑,面色一沉,还待嘲讽苏秦几句的武官顿时正好瞥见皇帝面色不善,重新老老实实的垂首站立,不发一言。

    赵祯道:“赵爱卿所言不错,需着人调查此事,刑部胡臤何在。”

    只见一个男子悄悄的用手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布帕擦了擦鼻涕后,出列道:“微臣在。”

    赵祯道:“你着手调查此事。”

    胡臤道:“遵旨。”

    赵祯对着赵云道:“该多读点书了,你现在身有嫌疑,暂时卸任枢密使之职吧,一应事务由刘副指挥使暂领。”然后扭头对苏秦道:“苏丞相以为然否?”

    这一瞬间苏秦冷汗都下来了,皇帝远近亲疏在朝堂上表现的太过明显,他要是傻他才听不出来皇帝是要他就坡下驴,于是应承道:“陛下所言极是。”

    此事便算是暂时揭过了,不过赵云卸任枢密使一职的消息却是贴在了朱雀门外的布告栏里。关心朝堂政事的很多人都开始揣测起皇帝的意图来,例如永兴楼的二层雅间里,就有一群文人学子在那挥斥方遒。

    “官家罢了赵云那厮的官了!”

    “一群武夫,目无法纪,祸乱朝纲,官家这次做得好啊!”

    “说的是,一群武夫懂得什么治理国家。居然也能立足在朝堂之上,问他今年赋税几何,人口几何,收成几何,他懂吗?”

    “吾辈读书人辛辛苦苦十年寒窗,想到若是他日我金榜题名,居然要和这些粗鄙之人同殿为臣,吾心甚痛!”

    “官家定是知道若想国泰民安,还需我等读书人!”

    与此同时,退了早朝的赵祯,正在太极宫的后花园里散步,“你说,苏秦为何要设计赵云呢?”

    身后跟随的太监连忙道:“奴婢哪懂这些。”

    “是为了权,还是为了国?”

    “毕竟他身为丞相,应是有他的考量,奴婢是不懂的。”

    赵祯笑了笑道:“你懂你也不见得敢说啊,就你最是油滑。”

    这太监也连忙赔笑:“是!是!”

    赵祯继续踱着步,却是不再说话了。

    此时李纲府上,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下了早朝后,回家第一件事竟是逗弄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

    身旁的幕僚看在眼里,却并不说些什么,只是在一旁静候。毕竟这耳顺之年的老爷子膝下一直无子,盼了这么久,在新纳了一房小妾后,居然老来得子,欢喜之情溢于言表那是人之常情。

    逗弄完孩子后,才跟幕僚去了书房聊起今日朝堂之事来。“今日那苏秦应是失算了,没料到官家居然有意要保赵云性命。”李纲端起茶杯饮了一口道:“只是不知官家是明白此事原委才保,还是为了给汉国留一个能战之将。”

    幕僚道:“且不论官家心中如何想,就算此案能够坐实,赵云命肯定能保得住,只是此次这苏子季心中是如何想的?”

    李纲道:“开国皇帝为了分宰相之权,设立枢密院,使得政权和军权分立。在此之前军令均是由右丞相所掌管,军令之权分出去后,右丞相的职权便一直在左丞相之下,我也揣摩不透他是否是为了这军令之权。皇帝陛下就算免了赵云的职,断不会裁撤了枢密院这个机构!许是他还有后手没发。”

    幕僚点了点头,道:“也许是如此。”之后二人又就其他公务交流了下意见,幕僚便离开了。尔后李纲便又去后院逗弄起儿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