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执刀行天元 > 第二十四章 回乡

第二十四章 回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西北战事如火如荼,林羡礼在宣布反戈后,以天山关为据点,向天元国东南方向进军。

    林羡礼为人暴虐成性,在西北地区颇有凶名,本就是在他辖下的西北城市无一抵抗,纷纷望风披靡。

    成群结队的难民大批地涌向东南,天元国西北部一时之间成了千里无鸡鸣的景象。

    在皇帝的主持下,新成立的军事统领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这场会议上,辛凯明一改往日胆小懦弱的形象,大小事项都由他下令,雷厉风行的君主气度很快根植于在场统领们的心中。

    会议最终决定,原禁卫军统领方云杰改任中央军统领,原禁卫军副统领李子文升任禁卫军统领。

    由方云杰率领中央军二十万军队先行进入西北,后续从禁卫军、东南军抽调二十万军队支援战场。西部军团仍然守住天元国和聚沙国的边界不动。

    各西北战地军事人员原地招募军队,在王师抵达前尽力拖延林羡礼叛军的行进速度。

    天元国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在散会之后火速运转起来。

    方云杰不愧是年轻将领中最精明能干的一位,他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将军队集结完毕。

    军队开拔前,辛凯明做了一次讲话。

    主席台上,辛凯明身着戎装,神采奕奕。曾经那些雍容华贵的宽大皇袍早就被他丢掉了。

    “中央军将士们,流淌在你们血液里的从来都是忠诚!”辛凯明清了清嗓子后开始发言,身形瘦小的他此刻中气十足,点兵场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听见他的声音,“虽然前些日子,一些宵小之辈利用你们犯下了滔天大罪,但是朕依旧选择相信你们!”

    眼前的军队如风吹麦浪似的纷纷跪倒在地,排山倒海一般的回应破风而来:“吾皇万岁!”

    等到声浪过去,辛凯明继续说道:“今天,西北军公然反叛,皇室遭到威胁。朕需要你们用刀和血去证明自己的忠诚!愿你们早日凯旋,证明自己仍然是皇族的荣耀!”

    场下军队振臂高呼三声:“荣耀!荣耀!荣耀!”

    随后在方云杰的带领下,二十万中央军向西北进发。

    在乌云密布的战争阴影笼罩下,李巡等人正在慢慢赶路。

    “大人,我们这是去哪儿啊,看样子不像是回博凉的路啊,你是不是记错道了?记错了也不要紧,早点返回原路就好了,不要死撑着面子一条道走到黑啊。雷霄你也真是的,看到大人迷路了,也不知道及时提醒吗?你这个副将怎么当的,唉,什么事都要我操心,我好难啊……”

    在一条林荫小路上,四匹骏马正踱着碎步缓缓向前,马匹上的南锦正在不停地说话,其他三人根本不理他,任由他喋喋不休。

    江丞虽然人还小,但是在雷霄的指导下,马术已经很不错了。他一抖缰绳,快步来到李巡的身侧:“义父,我们这是去哪儿啊?”

    李巡抬了抬肿痛的屁股回答道:“回我上学的地方看看。”

    江丞一下子来了兴趣:“那里是不是一座很大的学校?现在还有学生吗?那里的老师是不是都像义父一样厉害?我能去那里上学吗?”

    李巡看了眼问题不断的江丞,心想果然不能让他和南锦走得太近,马上就要被带偏了啊。

    “我的学校其实不能算是学校吧。”李巡一边回忆一边说,“与其说是学校,还不如说是村庄。”

    江丞瞪着疑惑的眼睛表示不解。

    李巡笑了笑说道:“到了那里你就知道了。”

    一行四人继续赶路。道路两旁的景色一直在不停地变化,他们穿过树林,翻过山谷,趟过溪流,终于来到了一片田野上,田野前方就是一片村落。

    李巡环顾四周,看着这些熟悉的景象,一时心中生出万千感慨。他带着大家沿着乡间小路徐徐前进,来到了村里。

    此时天色近晚,劳作的人们已经回家煮饭,袅袅炊烟顺着烟囱直指蓝天,村庄笼罩在一片宁静祥和之中。

    南锦驱马来到李巡身边:“大人,这里就是你学习的地方吗?”

    李巡点点头:“何止啊,这里还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

    这时,一间茅屋的大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干瘦老人,看上去有六十多岁的年纪了。

    老者走到众人马前,作揖道:“各位官人来到此地所为何事啊?今年的粮我们已经纳了。”

    李巡看着老人,眼里流露出一丝迷茫:“你是小扁吧?”

    老人听到这个称呼,抬头看向李巡,似乎在努力辨认。

    “这位官人认识我?”

    “小扁,我是李巡啊!”

    老人大惊失色,他扒住马匹使劲抬头:“你是大头?大头,你回来了?”

    听到老者对李巡的称呼,南锦等人哑然失笑。

    李巡赶忙从马上下来,拉住老者的手,声音有些嘶哑:“才几年不见,小扁,你怎么老成这样了?”

    小扁的手上布满了老茧,皮肤干燥开裂。

    他微微叹气道:“唉,整天在地里田头忙活,当然老得快了。师父走后这几年,你过得还好啊?”

    李巡看着苍老的同窗,眼眶有些发红,人生际遇就是这么难以揣测。昔日的几个玩伴现在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

    李巡憋住了将要流下的泪水,努力让自己显得平静一些:“我过得很好。”他回头招呼自己的同伴,“这位和之前的何大人一样,都是我的同窗。他叫卞远,你们称呼他卞先生就好。”

    卞远和众人一一打了招呼,然后带着他们来到自己的家里。

    李巡低头走进门槛,眼前茅屋内的陈设让他心里一抖。

    这个地方怎么能被称为“家”啊?

    用茅草铺盖的房顶露出了两个口子,屋里一把椅子都没有,只在墙角处放了一张木板床,其中一只床腿还短了一截,用黄泥垒了一个土块垫在床脚下面。其他什么家具都没有,墙边靠着几把农具,地上放了些说不上名字的植物根茎。

    黑乎乎的灶台上正在煮着什么东西,李巡走过去揭开锅盖——说是锅盖,其实就是用藤萝编制的一块圆片。锅里用水煮着几片菜叶,清可见底。

    “你就吃这些?”李巡回头不可思议地问道。

    “不是不是,还有别的。”卞远一边说着,一边从灶台后面端出一只破碗,碗边已经有了好几个豁口。

    李巡接过碗往里看去,碗里盛着一团黑乎乎黏答答的疙瘩,疙瘩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

    “这是什么?”李巡皱着眉头问道。

    “这是谷糠拌树根,顶饱。”卞远乐呵呵地说。

    李巡又在这小茅屋里走了一圈,同伴们也站在这逼仄的地方有些手足无措。

    “怎么过的这么艰苦?”李巡问。

    卞远说:“今年艰难一些,往常日子也还好。前两天镇上的官家来纳粮,说是西北要打仗,这是今年第四回纳粮了。本来我还留了点细面,现在都捐了。”

    “村里还有多少户人家,大家都这样吗?”

    “现在大概还有近千人吧,这几年走了不少。大家都差不多,有些家里人口多的更紧张一些。”

    李巡叹了口气:“小扁,你能不能把大家召集起来?我有话对大家说。”

    卞远点点头:“没问题,把大家召集到哪儿?”

    “那就到学院门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