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秋意上心头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兽性总裁求负责、纯阳第一掌教、通天神捕、正版修仙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收起信笺,隐约还能嗅到那丝似有若无的药香。
唇畔勾起浅浅笑意,范贤从自己起行居的二楼望出去,便见连绵起伏的山脉远处,有几片好似彩露飘落的鲜红。
如云似锦,美不胜收。
出神地望着远山枫红看了片刻,范贤打开第三封信。
来自江南。
反复看了两次,确认自己没看漏看错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范贤心头一阵激动,加说不出的凌乱。
老娘!
太、强、了!
七个多点月的功夫,范离先后挑了江南七大门派、三大世家。
这个挑,并非指上门砸招牌,而是按江湖规矩递帖约战。
不过,由于此前江湖中并无这号人物,范二娘子的挑战之旅走的不是那般顺利。
欲挑战各大门派、老牌世家的顶级高手,需得先证名。
字面意思,证得自身之名。
只有拥有足够响亮的名号,才配向顶级高手递帖约战。
应不应战,也得看对方的情况而定。
譬如,江南第一武宗——孤城山,宗主令狐堂在接到拜帖时,便很不屑一顾地丢在了一旁,不去搭理。
范离耐着性子等了月余,终于决定‘杀上门去’。
当然,不可能真杀。
从最普通的巡山弟子开始,范离一路挑到了孤城山四大奉御。
奉御,太祖天宗赐名;享大盛天朝五品武官俸禄,世袭制。
能承此名者,多半都是当年在大盛开国之战中,战功彪炳、英勇赴死先贤的后人。
奉御者,若有入朝之意,起步便是千户。
时至当今,大盛各州、府、郡,甚至邦外,都有奉御传承。
不多,太祖赐下的牌,拢共也就四十九面。
由于身份颇为特殊,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礼遇,奉御多是武德、品行皆高洁的武者;受祖荫是一方面,自身也都极为爱惜羽翼,等闲寻常之辈,根本连见都见不上一面。
而这孤城山令狐氏,一门独得四面武奉御守牌,在江南一带,那是相当有牌面。因此,清高得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
所以,当范二娘子以一招制伏、点到即止的姿态,轻松挑了四大奉御后,不负所望地振动了令狐堂。
居然,被老娘你十刀砍破了防。
那可是大宗师啊,你一个半步宗师,这么明目张胆的越级砍人,真的合适吗?
关键问题还不是这,老娘是去找人比试,以期于武斗中悟透仙刀刀法最后一式刀意,一举破品入宗。
的吧…
为毛,比个武,把人令狐家的大公子给勾跑了。
勾跑了、跑了、了…
范贤又再展信,仔细看了看那句来自老娘的怒骂。
老娘真是魅力不可挡,年下男收割机啊。胖的瘦的,通杀。
欸,慢着。
突然,范贤想到了一个关键。
卧!
这是想当哥的爹?
槽。
嫩、他!
最好找个没人的地儿,洒一把‘挫骨扬灰粉’,干干净净。
咳,别当真、别当真。
除非那个叫令狐宸的家伙,对老娘有什么不规矩,那乱刀砍死不管埋。
范二娘子的孤城山一行,除了被块黏度十级的狗皮膏药帖上之外,收获不多。
令狐堂并未尽全力,被这名不见经传的大美人,十刀砍破真元甲,便及时喊停。对外宣告,双方战了个平手。
就此,成功证得仙刀离娘子之名。
随后,范离又挑战了姑苏名门慕容氏当代家主、慕容止水。
此人修为不足,根本不够范离砍的。
鹧鸪岭邵氏剑、海宁名门曾氏断魂刀、雁荡谷天涯琴仙秋洛衡、烂柯山下不死棋翁……
江南一带,数得出的高手,均败于范离刀下。
准确来说,是仙刀刀法之下。此番挑尽江南名士,范离并未使器,纯以罡气凝刃,以刀意对阵。
虽七大门派、三大世家以及五位如不死棋翁这般自在逍遥的独行客,均未能令范离当即悟透刀意,但该来的始终都会来。
本就正一品圆满多年,神定早成、气海已蜕的范离,终于在给范贤写出这封信的五日前,于太湖湖畔的风起山庄,破出一品。
之所以,五日后才给范贤写下这封信,是因为范离破品之后,入定了整整五个日夜。
从此,世间便多了一位,仙刀宗师!
范离在信中,具体描述了一番,自己入定时的所感。奈何,会的词汇有限,只能写出三、四成意思。
不过,就这三、四成,也够范贤消化许久了。
老娘真是被自己带跑偏了啊!
范贤嘴角狂抽着检查完最后一遍,将手中信笺一点点捻碎成灰,散出窗外。
深吸了口气。
嗯,空气中还真有一丝冰凉之意了。
不知道老师一个人在京都,可还好。每年这个时候,他老人家的老寒腿,就会发作。
想到这,范贤提笔写下第一封回信。
………
京都。
内城,崇仁门大街。
热闹街市僻静一处,一座四方笃正的大院,四扇朱漆大门。
门上悬着一块大匾,匾上四个大字虽已掉了不少金漆,却也分明可见。
时值正午,半日课毕。
服饰虽并不统一,但差不多都是圆领广袖衫这种仕生打扮的学子们,一一向堂上先生揖礼。
穿了身款式类似道袍的玉色宽袖交领袍服、头戴玄色方帽的方墨儒,满面慈和地点头、微笑。
待学生都退去,这位面洁无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姿的老者,这才缓缓起身。
只见他,揉了揉有些酸疼的老腰,撩起袍服、挽起裤腿,将滑落到小腿上、薄棉所制的弹力护膝,扒拉回膝盖上。
“幸在有贤儿做的这东西,不然,我这把老骨子可有得熬咯。”
方墨儒小声嘀咕自言自语了一句,整理好裤脚衣袍后,抱起一沓课本纸页,出了课堂。
抱璞书院规模不小,大小课堂有十多间,先生的居所则在后院,呈一个倒凹字状,罗列开来。
七个多月前来到书院的方先生,虽无什么根基背景,但一身才学、见识气度却是如何都掩不住的。书院院首很是尊敬方先生,得知老人家喜清静,便将左侧一处单门独户还带个小院儿的居所,拨给了方先生居住。
方墨儒喜竹,如永宁街小胡同里的方庐一般,这小院儿也以竹子密密插成一圈,算作栅栏。
一进小院,跟了他一辈子的老伙计哑仆,就迎上来,接过手中物,又指了指屋内。
方墨儒当下心底有数,示意哑仆去备些热茶水。
甫一入屋,便见一穿着华服锦袍、个子不高的背影,站在不大的厅内,仰头望着墙上所挂一幅雾松图。
来人听到声响,立马转身,看面相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眉眼之间透着一股子精明强干的气质。
“方先生!”男人拱手躬身深揖一礼,满面堆笑道:“冯某不请自来,叨扰了、叨扰了。”
方墨儒虚抚起此人,淡然道:“无妨,冯居士,请坐。”
二人入座,哑仆端着托盘进屋,将茶具一应摆下,沏上清茶后速速退去。
客套了几句“天儿冷了,居士近来可好”、“都好、都好。翰公特意命冯某备了两箱银骨炭,先生先用着”之类的场面话;
又畅聊了几句,关于抱璞书院刚刚结束的内部大考,哪几位学子比较优秀;一年零四个月后,大盛每三年一度的会试,可有哪些仕生有望登殿面圣。
与方庐同款矮桌两侧,脱鞋就坐的二人,已是三杯茶水下肚。
方墨儒面上始终挂着那似有若无的淡淡浅笑,打开桌上一只点心匣子,拿出油枣放进嘴里,咬得咯嘣响。
“啊,先生好甜食。”面上青皮胡修剪得极为妥帖的中年男人,也拿了颗油枣尝了尝,道:“冯某府上有一厨娘,做菜手艺尚可,但做这些点心甜食却是极为不错。”
方墨儒笑着点了点头,也不搭话,继续吃他的油枣。
中年男人也不觉得被怠慢了,反而更为殷勤地提议道:“若是先生不嫌弃,冯某晚些便将那厨娘送过来。”
“呵呵~~使不得,使不得。”方墨儒掸去指尖糖霜,摆手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欸,”中年男人当即抢断,自说自话道:“区区一个厨娘而已。先生之功,便是要冯某为您洒扫作仆,都不在话下。”
“无需这般。冯居士命格显贵,他日定有大作为,可不好如此说话。”
“若无方先生指点,冯某险些酿成大错。”说着,中年男人起身,又对着方墨儒深深一拜。
“先生,翰公惜才!这抱璞书院虽是我大盛朝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地,但以先生之能,在此可是大大的屈尊。”
方墨儒续上茶水,拂了拂袅袅雾气,语气淡然道:“墨儒多谢国公抬爱。
可惜,墨儒已非青春年华,如今两鬓斑白、风烛残年。
人近黄昏万事休。若不是不想一辈子所学所悟,随这副残躯埋了黄土,墨儒也不会在书院里谋这份差事。
请代墨儒,谢过国公美意。实属心有余而力不足,并非推辞啊。”
那中年男人沉吟了两个呼吸后,似是抓到了重点般,眸中划过一丝亮光,急道:“先生,还听冯某一言。
想那大周开国之师班伯牙,不正是在七十二岁、古稀之年,得遇周天子姬夷,开创大周皇朝,国祚千年;
又有后周孝文公,以六十七高龄力压朝堂乱局,被推上圣位,创一世佳话;
还有周朝覆灭之后,七十六岁的虎烈军首领夏侯贲,领军镇守一方,保了太平郡三十载安宁。后人为其立碑建庙,便是当今圣上,都不时提及这位耆英将军。
先生,人无才学本事,便是青春少年,有的是好多时光,也成就不了什么英名。相反,有真才实学,便不应宝珠蒙尘。
实不相瞒,前次拜别,冯某依先生之言禀与翰公听。但翰公当真是太过心慕先生了,先后叮嘱不下五次,冯某这才不请自来的。
先生,既不想一身所学所悟,归于尘土,便该当助翰公为大盛效力。
先生大仁,前次为救下那与您毫不相干的云中都氏满门,仗义执言。
当时冯某还以小人之心,度先生君子之腹,私以为先生与那云中都氏有什么干系,冯某再次向先生赔罪!”
中年男人说得激昂万分,动情得伏倒在地,给方墨儒行了个跪拜大礼。
“啊这!”
方墨儒忙起身将其扶起。
中年男人面色泛红,颇为激动地继续道:“先生,您若愿入幕翰公府,定能得翰公器重。如此,先生不就更能一展所长,更可为百姓谋福祉了么。”
“这个…”方墨儒面露难色,停顿数息后,语气仍是那般淡然道:“容墨儒再想想,冯居士,快快请起。这不是折煞了墨儒么!”
中年男人见方先生口气似有松动,心下大喜,也不做作,这便起身笑着扶方先生坐回原位。
继而,又翻遍自己一生所学,将历史上大器晚成的经典案例,给说了个遍。
既是晌午时来,又一副不愿走的模样,方墨儒便只得留此人吃了顿普普通通的午饭。
秋雨洒落一场,雨停时客走。
方墨儒独自站在后院廊台边,看着屋檐上滴滴挂落如珠帘般的雨丝,将近七个多月以来的所有,细细回忆了一番。
叶南天这条巨鳄,终于微微露出了一丝牙缝。
中年男人口中的翰公,方墨儒尊称的国公,便是当朝三公之一的太师、三朝元老叶南天。
一位熬死了两位皇帝,与武乐帝关系极为微妙,表面看上去是个半退休状态的老臣,实际暗控重权、把持内阁、钳制六部,哪哪都有这位老国公的手笔。
要得到这样一位老得都快成精的权谋系王者的青眼相加,方墨儒无论是智谋还是演技,都堪称绝巅。
不过,方墨儒心底非常清楚,计划之所以这般顺利,除去他自身所具备的才识智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占得天时、地利、人和。
京都疫症便是撬动‘天时’的那个重要支点。
通过重重细节,将看似毫不相干的信息点,串联在一起,推算出京都疫症乃是人为。
范贤在这场巨大的阴谋与阴谋过后的连环算计中,扮演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角色,起到了奇妙又无比重要的作用。
原本足以令整个京都陷入恐慌、至少得死数万人的人为疫症,被遏止于爆发之前。
工部对京都城建工事的玩忽职守、吏部对基层官员疏于管理的弊病,外四城城防的纰漏,东、南、北三城城署衙门官员的不作为,等等一系列问题,却一次性被炸了出来。
这些问题武乐皇帝此前不知道吗?
当然不,武乐皇帝比谁都清楚。这些根深蒂固的老问题,并非他不想去动。
而是,他动不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冰不易凿,且,一旦下凿的口子不对,冰水泛滥,恐会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人为疫症所牵引出来的这一系列问题,便好似主动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武乐皇帝当然不会放过这般天赐良机,大刀挥落,人头滚滚。
京都血色八月。
明面上拉去午门斩首的五百多人,暗地里,被燕卫夜间造访的又何止这个数。
这波清洗余威未褪,云中府大关银矿案事发。
在戚北川的授意下,慕容达抛出了培养多年的棋子,云中府尹都广丰。
都广丰自知没了活路,为保全一家老小,主动要求见燕卫司一把手燕首大人江上风。
之后,江上风手握一帐本,将其上涉及大关银矿案、上至京都下至地方的一干官员,以欺君谎报银矿开采量、银锭造假、虚报火耗等罪名,火速缉拿归案。
期间,不乏直接就地击毙的。
京都六部,再次迎来了规模不小的‘地震’。
地利,可以说是慕容达经营多年得来的成果,也可以说是武乐皇帝借势而为形成的。
而人和,便是那位官拜正二品的工部尚书、国公叶南天的女婿,胡庭芳。
谁都不甘心出局,尤其像胡庭芳这般,年纪不算大、坐在那个位子上。顺风顺水走到这一步,又有国公老丈人做靠山,与圣上武乐皇帝还是连襟。
但可惜,出不出局,由不得他。
想到这,方墨儒不禁摇了摇头。
生性凉薄的叶南天,阴狠老辣的张朝正,这两位令武乐皇帝极为忌惮、又咬不动撼不翻、头痛得不要不要的老家伙,便是他真正的对手。
至于武乐!
戚老头部署了十八年,也开始有动作了吧。
一阵秋风自院外荡过,挂在树枝檐边的水珠,扑簌簌洒落。
方墨儒打了个喷嚏。
“定是贤儿在想为师了,呵呵~~”
自言自语了一句,方墨儒回到书房,跪坐在窗畔矮桌前,提笔写下书信。
收起信笺,隐约还能嗅到那丝似有若无的药香。
唇畔勾起浅浅笑意,范贤从自己起行居的二楼望出去,便见连绵起伏的山脉远处,有几片好似彩露飘落的鲜红。
如云似锦,美不胜收。
出神地望着远山枫红看了片刻,范贤打开第三封信。
来自江南。
反复看了两次,确认自己没看漏看错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范贤心头一阵激动,加说不出的凌乱。
老娘!
太、强、了!
七个多点月的功夫,范离先后挑了江南七大门派、三大世家。
这个挑,并非指上门砸招牌,而是按江湖规矩递帖约战。
不过,由于此前江湖中并无这号人物,范二娘子的挑战之旅走的不是那般顺利。
欲挑战各大门派、老牌世家的顶级高手,需得先证名。
字面意思,证得自身之名。
只有拥有足够响亮的名号,才配向顶级高手递帖约战。
应不应战,也得看对方的情况而定。
譬如,江南第一武宗——孤城山,宗主令狐堂在接到拜帖时,便很不屑一顾地丢在了一旁,不去搭理。
范离耐着性子等了月余,终于决定‘杀上门去’。
当然,不可能真杀。
从最普通的巡山弟子开始,范离一路挑到了孤城山四大奉御。
奉御,太祖天宗赐名;享大盛天朝五品武官俸禄,世袭制。
能承此名者,多半都是当年在大盛开国之战中,战功彪炳、英勇赴死先贤的后人。
奉御者,若有入朝之意,起步便是千户。
时至当今,大盛各州、府、郡,甚至邦外,都有奉御传承。
不多,太祖赐下的牌,拢共也就四十九面。
由于身份颇为特殊,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礼遇,奉御多是武德、品行皆高洁的武者;受祖荫是一方面,自身也都极为爱惜羽翼,等闲寻常之辈,根本连见都见不上一面。
而这孤城山令狐氏,一门独得四面武奉御守牌,在江南一带,那是相当有牌面。因此,清高得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
所以,当范二娘子以一招制伏、点到即止的姿态,轻松挑了四大奉御后,不负所望地振动了令狐堂。
居然,被老娘你十刀砍破了防。
那可是大宗师啊,你一个半步宗师,这么明目张胆的越级砍人,真的合适吗?
关键问题还不是这,老娘是去找人比试,以期于武斗中悟透仙刀刀法最后一式刀意,一举破品入宗。
的吧…
为毛,比个武,把人令狐家的大公子给勾跑了。
勾跑了、跑了、了…
范贤又再展信,仔细看了看那句来自老娘的怒骂。
老娘真是魅力不可挡,年下男收割机啊。胖的瘦的,通杀。
欸,慢着。
突然,范贤想到了一个关键。
卧!
这是想当哥的爹?
槽。
嫩、他!
最好找个没人的地儿,洒一把‘挫骨扬灰粉’,干干净净。
咳,别当真、别当真。
除非那个叫令狐宸的家伙,对老娘有什么不规矩,那乱刀砍死不管埋。
范二娘子的孤城山一行,除了被块黏度十级的狗皮膏药帖上之外,收获不多。
令狐堂并未尽全力,被这名不见经传的大美人,十刀砍破真元甲,便及时喊停。对外宣告,双方战了个平手。
就此,成功证得仙刀离娘子之名。
随后,范离又挑战了姑苏名门慕容氏当代家主、慕容止水。
此人修为不足,根本不够范离砍的。
鹧鸪岭邵氏剑、海宁名门曾氏断魂刀、雁荡谷天涯琴仙秋洛衡、烂柯山下不死棋翁……
江南一带,数得出的高手,均败于范离刀下。
准确来说,是仙刀刀法之下。此番挑尽江南名士,范离并未使器,纯以罡气凝刃,以刀意对阵。
虽七大门派、三大世家以及五位如不死棋翁这般自在逍遥的独行客,均未能令范离当即悟透刀意,但该来的始终都会来。
本就正一品圆满多年,神定早成、气海已蜕的范离,终于在给范贤写出这封信的五日前,于太湖湖畔的风起山庄,破出一品。
之所以,五日后才给范贤写下这封信,是因为范离破品之后,入定了整整五个日夜。
从此,世间便多了一位,仙刀宗师!
范离在信中,具体描述了一番,自己入定时的所感。奈何,会的词汇有限,只能写出三、四成意思。
不过,就这三、四成,也够范贤消化许久了。
老娘真是被自己带跑偏了啊!
范贤嘴角狂抽着检查完最后一遍,将手中信笺一点点捻碎成灰,散出窗外。
深吸了口气。
嗯,空气中还真有一丝冰凉之意了。
不知道老师一个人在京都,可还好。每年这个时候,他老人家的老寒腿,就会发作。
想到这,范贤提笔写下第一封回信。
………
京都。
内城,崇仁门大街。
热闹街市僻静一处,一座四方笃正的大院,四扇朱漆大门。
门上悬着一块大匾,匾上四个大字虽已掉了不少金漆,却也分明可见。
时值正午,半日课毕。
服饰虽并不统一,但差不多都是圆领广袖衫这种仕生打扮的学子们,一一向堂上先生揖礼。
穿了身款式类似道袍的玉色宽袖交领袍服、头戴玄色方帽的方墨儒,满面慈和地点头、微笑。
待学生都退去,这位面洁无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姿的老者,这才缓缓起身。
只见他,揉了揉有些酸疼的老腰,撩起袍服、挽起裤腿,将滑落到小腿上、薄棉所制的弹力护膝,扒拉回膝盖上。
“幸在有贤儿做的这东西,不然,我这把老骨子可有得熬咯。”
方墨儒小声嘀咕自言自语了一句,整理好裤脚衣袍后,抱起一沓课本纸页,出了课堂。
抱璞书院规模不小,大小课堂有十多间,先生的居所则在后院,呈一个倒凹字状,罗列开来。
七个多月前来到书院的方先生,虽无什么根基背景,但一身才学、见识气度却是如何都掩不住的。书院院首很是尊敬方先生,得知老人家喜清静,便将左侧一处单门独户还带个小院儿的居所,拨给了方先生居住。
方墨儒喜竹,如永宁街小胡同里的方庐一般,这小院儿也以竹子密密插成一圈,算作栅栏。
一进小院,跟了他一辈子的老伙计哑仆,就迎上来,接过手中物,又指了指屋内。
方墨儒当下心底有数,示意哑仆去备些热茶水。
甫一入屋,便见一穿着华服锦袍、个子不高的背影,站在不大的厅内,仰头望着墙上所挂一幅雾松图。
来人听到声响,立马转身,看面相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眉眼之间透着一股子精明强干的气质。
“方先生!”男人拱手躬身深揖一礼,满面堆笑道:“冯某不请自来,叨扰了、叨扰了。”
方墨儒虚抚起此人,淡然道:“无妨,冯居士,请坐。”
二人入座,哑仆端着托盘进屋,将茶具一应摆下,沏上清茶后速速退去。
客套了几句“天儿冷了,居士近来可好”、“都好、都好。翰公特意命冯某备了两箱银骨炭,先生先用着”之类的场面话;
又畅聊了几句,关于抱璞书院刚刚结束的内部大考,哪几位学子比较优秀;一年零四个月后,大盛每三年一度的会试,可有哪些仕生有望登殿面圣。
与方庐同款矮桌两侧,脱鞋就坐的二人,已是三杯茶水下肚。
方墨儒面上始终挂着那似有若无的淡淡浅笑,打开桌上一只点心匣子,拿出油枣放进嘴里,咬得咯嘣响。
“啊,先生好甜食。”面上青皮胡修剪得极为妥帖的中年男人,也拿了颗油枣尝了尝,道:“冯某府上有一厨娘,做菜手艺尚可,但做这些点心甜食却是极为不错。”
方墨儒笑着点了点头,也不搭话,继续吃他的油枣。
中年男人也不觉得被怠慢了,反而更为殷勤地提议道:“若是先生不嫌弃,冯某晚些便将那厨娘送过来。”
“呵呵~~使不得,使不得。”方墨儒掸去指尖糖霜,摆手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欸,”中年男人当即抢断,自说自话道:“区区一个厨娘而已。先生之功,便是要冯某为您洒扫作仆,都不在话下。”
“无需这般。冯居士命格显贵,他日定有大作为,可不好如此说话。”
“若无方先生指点,冯某险些酿成大错。”说着,中年男人起身,又对着方墨儒深深一拜。
“先生,翰公惜才!这抱璞书院虽是我大盛朝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地,但以先生之能,在此可是大大的屈尊。”
方墨儒续上茶水,拂了拂袅袅雾气,语气淡然道:“墨儒多谢国公抬爱。
可惜,墨儒已非青春年华,如今两鬓斑白、风烛残年。
人近黄昏万事休。若不是不想一辈子所学所悟,随这副残躯埋了黄土,墨儒也不会在书院里谋这份差事。
请代墨儒,谢过国公美意。实属心有余而力不足,并非推辞啊。”
那中年男人沉吟了两个呼吸后,似是抓到了重点般,眸中划过一丝亮光,急道:“先生,还听冯某一言。
想那大周开国之师班伯牙,不正是在七十二岁、古稀之年,得遇周天子姬夷,开创大周皇朝,国祚千年;
又有后周孝文公,以六十七高龄力压朝堂乱局,被推上圣位,创一世佳话;
还有周朝覆灭之后,七十六岁的虎烈军首领夏侯贲,领军镇守一方,保了太平郡三十载安宁。后人为其立碑建庙,便是当今圣上,都不时提及这位耆英将军。
先生,人无才学本事,便是青春少年,有的是好多时光,也成就不了什么英名。相反,有真才实学,便不应宝珠蒙尘。
实不相瞒,前次拜别,冯某依先生之言禀与翰公听。但翰公当真是太过心慕先生了,先后叮嘱不下五次,冯某这才不请自来的。
先生,既不想一身所学所悟,归于尘土,便该当助翰公为大盛效力。
先生大仁,前次为救下那与您毫不相干的云中都氏满门,仗义执言。
当时冯某还以小人之心,度先生君子之腹,私以为先生与那云中都氏有什么干系,冯某再次向先生赔罪!”
中年男人说得激昂万分,动情得伏倒在地,给方墨儒行了个跪拜大礼。
“啊这!”
方墨儒忙起身将其扶起。
中年男人面色泛红,颇为激动地继续道:“先生,您若愿入幕翰公府,定能得翰公器重。如此,先生不就更能一展所长,更可为百姓谋福祉了么。”
“这个…”方墨儒面露难色,停顿数息后,语气仍是那般淡然道:“容墨儒再想想,冯居士,快快请起。这不是折煞了墨儒么!”
中年男人见方先生口气似有松动,心下大喜,也不做作,这便起身笑着扶方先生坐回原位。
继而,又翻遍自己一生所学,将历史上大器晚成的经典案例,给说了个遍。
既是晌午时来,又一副不愿走的模样,方墨儒便只得留此人吃了顿普普通通的午饭。
秋雨洒落一场,雨停时客走。
方墨儒独自站在后院廊台边,看着屋檐上滴滴挂落如珠帘般的雨丝,将近七个多月以来的所有,细细回忆了一番。
叶南天这条巨鳄,终于微微露出了一丝牙缝。
中年男人口中的翰公,方墨儒尊称的国公,便是当朝三公之一的太师、三朝元老叶南天。
一位熬死了两位皇帝,与武乐帝关系极为微妙,表面看上去是个半退休状态的老臣,实际暗控重权、把持内阁、钳制六部,哪哪都有这位老国公的手笔。
要得到这样一位老得都快成精的权谋系王者的青眼相加,方墨儒无论是智谋还是演技,都堪称绝巅。
不过,方墨儒心底非常清楚,计划之所以这般顺利,除去他自身所具备的才识智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占得天时、地利、人和。
京都疫症便是撬动‘天时’的那个重要支点。
通过重重细节,将看似毫不相干的信息点,串联在一起,推算出京都疫症乃是人为。
范贤在这场巨大的阴谋与阴谋过后的连环算计中,扮演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角色,起到了奇妙又无比重要的作用。
原本足以令整个京都陷入恐慌、至少得死数万人的人为疫症,被遏止于爆发之前。
工部对京都城建工事的玩忽职守、吏部对基层官员疏于管理的弊病,外四城城防的纰漏,东、南、北三城城署衙门官员的不作为,等等一系列问题,却一次性被炸了出来。
这些问题武乐皇帝此前不知道吗?
当然不,武乐皇帝比谁都清楚。这些根深蒂固的老问题,并非他不想去动。
而是,他动不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冰不易凿,且,一旦下凿的口子不对,冰水泛滥,恐会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人为疫症所牵引出来的这一系列问题,便好似主动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武乐皇帝当然不会放过这般天赐良机,大刀挥落,人头滚滚。
京都血色八月。
明面上拉去午门斩首的五百多人,暗地里,被燕卫夜间造访的又何止这个数。
这波清洗余威未褪,云中府大关银矿案事发。
在戚北川的授意下,慕容达抛出了培养多年的棋子,云中府尹都广丰。
都广丰自知没了活路,为保全一家老小,主动要求见燕卫司一把手燕首大人江上风。
之后,江上风手握一帐本,将其上涉及大关银矿案、上至京都下至地方的一干官员,以欺君谎报银矿开采量、银锭造假、虚报火耗等罪名,火速缉拿归案。
期间,不乏直接就地击毙的。
京都六部,再次迎来了规模不小的‘地震’。
地利,可以说是慕容达经营多年得来的成果,也可以说是武乐皇帝借势而为形成的。
而人和,便是那位官拜正二品的工部尚书、国公叶南天的女婿,胡庭芳。
谁都不甘心出局,尤其像胡庭芳这般,年纪不算大、坐在那个位子上。顺风顺水走到这一步,又有国公老丈人做靠山,与圣上武乐皇帝还是连襟。
但可惜,出不出局,由不得他。
想到这,方墨儒不禁摇了摇头。
生性凉薄的叶南天,阴狠老辣的张朝正,这两位令武乐皇帝极为忌惮、又咬不动撼不翻、头痛得不要不要的老家伙,便是他真正的对手。
至于武乐!
戚老头部署了十八年,也开始有动作了吧。
一阵秋风自院外荡过,挂在树枝檐边的水珠,扑簌簌洒落。
方墨儒打了个喷嚏。
“定是贤儿在想为师了,呵呵~~”
自言自语了一句,方墨儒回到书房,跪坐在窗畔矮桌前,提笔写下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