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红楼:连中六元的我成了冠军侯 > 第50章 上下齐进,恩威并施

第50章 上下齐进,恩威并施

作者:一只写字笔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和林如海接了王怀川王天成父子之后,几人略略在码头寒暄一番后,便直奔林如海的官衙而去。

    王怀川年近古稀,但是到了扬州之后反而精神抖擞,容光焕发起来。

    看到老师这副模样,贾瑜心中也安定了一些,看来他的猜测没错,王怀川很有可能真的要被宣文帝起复了。

    权力就是最好的补药。

    林如海带着三人直入官衙后堂,随后又将黛玉带到王怀川身前,一一为其介绍。

    等到林黛玉对着诸多长辈依次行礼之后,林如海方才让黛玉去屏风后读书来消磨时间。

    待下人依次上过茶之后,四人按辈分落座,王怀川坐在最上手,林如海次之,随后是王天成和贾瑜。

    王怀川苍老的脸庞严肃道:“如海,如今空缺还要多少?”

    林如海心知老师问的是户部的缺口,起身答道:“户部在太上皇那边欠银是三百四十万两,我等最少也要凑出三百万两来,在入冬前押送进京。”

    他苦笑道:“扬州盐商对此大有不满,截止到今天也不过凑了四十万两出来。”

    王怀川沉吟:“那就是还缺二百六十万两了。”

    王天成坐在一旁问道:“师兄,盐商是真没钱了?还是他们一时周转不过来?”

    林如海看过去说道:“扬州盐商之富庶,远超天成你的想象,现在扬州城里有八大盐商,身家各个有数百万两之巨,他们下面又有众多小盐商,彼此抱团。”

    他思索一下说道:“这些盐商加起来,身家比起三千万两只高不低!”

    王天成咋舌。

    去年景朝的赋税才是一千一百万,盐商们以一州之地,做到了富可敌国!

    贾瑜倒是不惊讶,他知道这还是明朝死得快的原因,如果按照正常历史发展下去,等到明末时候盐商们就不是富可敌国了,而是富可敌----国的次方!

    他向林如海问道:“师兄,如今这城内盐商分成几派?可有心向朝廷的?”

    林如海答复道:“盐商大致可分为三派,其一是以商会会首郑家为主,其二是以大盐商黄家为主,其三则是心向朝廷的,这一派人数最少,大多是些中等盐商,想要借机上位。”

    “郑家唯甄家马首是瞻,背后何人你们自然明白,至于黄家......”

    林如海微微摇头说道:“我只知道黄家和内务府那边有关系,想来应该是老义忠亲王的人。”

    贾瑜无语,虽然早就知道皇帝很憋屈,但这也太憋屈了。

    这些大豪商宁愿投效你弟弟,也不投效你,这皇帝当得也是够丢脸的。

    王怀川在上首见他们讨论的热烈,此时也给他们吃了个定心丸,说道:“太上皇和义忠亲王那边,你们无需考虑,自然有我和陛下顶着。”

    “现在的问题只需要考虑,如何让盐商们心甘情愿的交银子。”

    他率先说道:“来时路上,老夫也想了个法子,即重开江南国子监,到时自有盐商前来捐银。”

    景朝大体承袭了明制,但不像明朝一样分设两京。

    南京六部早早就被废除,国子监保留了一段时间,也在太上皇临朝执政的末期被取缔了,当时的最后一任国子监祭酒就是李纨的父亲。

    如果按王怀川所说的重开国子监,那盐商们必然会蜂拥而至,为家里子弟求一个入学的机会。

    这些盐商在疯狂揽财的同时,其实比任何人都渴求权力,国子监内有各家的勋贵子弟读书,读不读的出成绩不说,只要能结识了这些高门人脉,那就已经值回入学的票价了。

    贾瑜听了微微皱眉,

    这个主意很难评价,短期内肯定是最好的,谁也不得罪就拿到了银子,彼此皆大欢喜。

    但是长此以往,盐商们和朝廷权贵大肆结交,背后有了撑腰的,只怕盐商们日后会更加疯狂,偷税漏税只怕到时候都是小事了。

    果然林如海第一个质疑道:“老师,如果这么做,只怕盐商尾大不掉呀。”

    王怀川叹息道:“老夫何尝不知?只是如今情势危急缓不过手来,等到陛下君临朝堂之后,我会带头上书,修改盐制。”

    无论成与不成,他这都是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了

    他看向堂下皱眉苦思的贾瑜问道:“瑜儿你可有什么想法?”

    这个小徒弟一向聪慧,总有一些歪点子,说不准又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贾瑜听了,起身沉声道:“学生来时路上确实想过了一些不成熟的办法,我将其称为上下齐进,恩威并施。只是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因地制宜。”

    “虽然不能根治,但是两百万两银子,想来应该是没问题的。”

    他环视了周围一圈,看到林如海等人纷纷提起了兴趣,在盯着他看。

    就连侧堂屏风旁露出的一双绣鞋也静止不动,显然它的主人也在好奇他的想法。

    贾瑜心中略微组织了下语言,昂首朗声说道:“扬州盐商之所以这么有钱,无外乎是太祖皇帝当初感念他们相助之恩,允许他们世代承袭贩盐,在垄断之下自然有了重利。”

    “对上:我想着让老师上书,改纲盐制为票盐制,在保留当前八大盐商的前提下,允许民间商会和私人到官府买盐,破除掉他们的垄断地位,此之谓票盐法,承购者以票领盐。”

    “对下:我想着是改良现有的制盐法,从煮盐改为晒盐,同时增加一些附加工艺,进行额外的提纯,提高官盐的产量和品质。”

    简单用后世的话来说,贾瑜的主意就是在提高原产品产量,加大供货渠道,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

    至于晒盐法,其实此时已经有了苗头,只不过官盐盐厂制度陈腐,一时还没有更改。

    林如海皱眉思索片刻,随后说道:“且不提你的晒盐法能否制出更好的盐,就算能制出来,只怕这上下两策也落实不到实地上去。”

    贾瑜笑道:“我这上下齐进,只需要进即可,至于能不能进,进到哪里,并不重要。”

    就如同后世的灯塔国天天挂在嘴上宣扬的各项政治正确一样,

    贾瑜从来没想过这两个办法能够实现,这只不过是嘴上喊喊而已。

    东南盐商的利益集团已经做大了,朝廷上上下下都有他们的人手。

    来扬州之前,贾瑜就已经明白:整顿盐务,就只能在将来自己有了军队之后,挟雷霆之势,破而后立。

    只靠温和的政治手段,是不可能切掉这块毒瘤的!

    王怀川和林如海点了点头,他们明白了贾瑜的言外之意,这是在做样子给别人看。

    屏风后的林黛玉听得入神,虽然从小就在父亲身旁读书,但是这是她第一次正式听到这种党派纷争和民生大事。

    她为自己父亲自豪之余,又有点敬佩贾瑜。

    明明没比自己大几岁,就已经可以参与到这样的大事里,还能有板有眼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想到刚才贾瑜的话,林黛玉心中好奇,想到贾瑜所谓的“上下齐进”说完了,那所谓的“恩威并施”又是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