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想一想, 试一试

第一百三十三章 想一想, 试一试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康莞四点时分就起身了。

    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一份份年礼。

    每年赵家都会给同宗们送过年礼,先前没发家时候送的简单,一刀豆腐几个馒头也是一份礼,配合着祭祖后分的祭肉,再加点家里平日晒的干菜,那也是一顿像模像样的饭了。

    后来赵家发迹了,那过年礼就水涨船高了。之前祭祖的时候只有猪鸡鱼小三牲,现在则是猪牛羊大三牲皆备,而年礼的范围也不止是赵家的同宗人家了,整个大赵庄都覆盖在内。

    这当中也分三六九等,有那关系远近的,有家贫家富的,需要看情况斟酌。

    不过随着大赵庄人家经济的纷纷好转,家贫家富什么的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但赵家人又多了一种新的顾虑——那些家人在赵家产业里上工的人。

    今年是康莞入门的第一年,一切都是第一次,这代表的不仅是上疏,更有巨大的压力。

    她可不愿意在这种事儿上出半点的差错。

    四点钟起床,就带着丫头去往库房,准备再亲自清点了一回过年礼。

    赵亮揉了一把脸,对康莞挺无奈的,这人骨子里就带着要强,干什么都不愿意弱于旁人,更不愿意叫旁人挑出不对的来。

    如此性格自然给赵亮的帮助极大,短短三个月,甭说西院已经被她牢牢把持住了,就是整个赵家的事儿她也理顺了。

    大事小事,一把在手。不止叫赵妈和赵奶奶省了不少心,就是赵亮也省心了。

    可康莞能不累吗?

    而且今后随着赵家的发展壮大,后宅事必然会更多,她过几年要还是跟现在这样大事小事全都一把抓,那可就不行了。非把人累着了不可!

    不过现在康莞才刚进门,这样的掌权方式才是最正确稳妥的。

    天色一点点方亮。时间转到七点了,康莞才顶着一身寒气回来。

    两人用了饭,没说几句话呢,东院的人就来请了。

    要干正事了。

    虽然赵氏一族的大权牢牢把握在赵家手里,赵老爷子的族长大权没有半点旁落的,但他并非赵氏一族中辈分儿最长的一个。

    大赵庄还有几个老祖宗呢,年纪最大的一个都八十九了。

    这个岁数放到眼下的时代,明伦撞见了都要礼敬三分。

    虽然老人家眼不花耳不聋,精神头也好得很,但每年祭祖时候,赵爹带着赵亮都要恭恭敬敬的去请的。

    还必须是长子嫡孙亲至,赵二叔和赵辉都不合适。

    赵亮这一忙活就到了午后才回西院,哪怕他身子骨强劲,也感觉着累了。

    祭祖是大事,整个赵氏一族的男丁悉数到场,然后跪在祖宗面前,听赵老爷子数摆今年老赵家和整个赵氏一族人发生的喜事。

    从谁家成了亲、谁家有了孩子,到谁家起了新宅,谁家添了田亩,谁家的孩子进了学,有出息了……,还有赵家这一年是怎么碾压张家的,是怎么财源广进,又置了多少新产,以及赵辉过了县试、府试,虽然没能如愿的取得秀才的功名,可也为老赵家增光添彩了……

    他说的是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可就苦了底下人了。

    老人们是都有座的,上香磕头之后就被晚辈的搀扶起来了,可其他人都要跪的板板正正,要不是人人膝盖下头都有蒲团垫着,那非有人今儿出了祠堂就走不成路不可。

    但也是这一跪之后,整个年节里最繁忙的时候是过去了。

    除夕夜守岁,初一初二虽然要走街串户的在庄子里转一圈儿,但实际上真能叫人歇口气。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走亲戚了。

    直到出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年味儿才渐渐消散。

    热热闹闹的小一个月的大赵庄又恢复了往日平静,整个庄子上正当年的男男女女至少少了一半人,现在连孩子都上学去了,你说大赵庄能不平静吗?

    这一幕真的很有后世农民工进城的视觉感。

    京城皇宫里。

    和珅塌着腰,恭恭敬敬的站在乾隆五步外。

    “你是说松鹤楼的那个赵亮?”

    “奴才岂敢欺瞒,此物确系赵亮所进,乃山羊绒质地。”和珅看到赵亮的信后,那不仅自己搞了一套内衣试穿,还叫人寻来了几个贯于养羊的人家询问。他不把这东西全都弄清楚了,才不敢向乾隆进献呢。

    “此子确是有些机巧。”

    山羊绒真的是很好的东西,谁用谁知道。乾隆赞赏赵亮一句是应该的。

    不过对于和珅的上奏之事,他还有些迟疑。

    事关蒙古,干系重大,他还要好好的想想。

    山羊绒价格不菲,那赵亮三年之功,耗费了上千两白银才制成了十匹羊绒布。

    纵然这里头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工的耗费和试制的原因,现在有了经验,前者不说了,后者上那很多弯路就都可以省略掉。可山羊绒一样会价值不菲!

    一头山羊身上只多能产二三两无毛净羊绒……,可想而知它的价格。

    这羊绒布一旦出名了,那昔日里分文不值的山羊绒怕立刻就能价值千金,而天底下山羊最多的地方在哪?

    蒙古啊。

    哪怕内务府会大力的参于其中,也不可能彻底垄断所有的羊绒,那些精明的山陕商人们更是不会放过这个上好商机的。

    如果经营的得当,他们甚至都能凭借着这一手艺对江南的丝绸形成一定冲击。

    在中国高档纺织品行列中,威胁着丝绸的垄断地位。

    至于蒙古的贵族们,也能借此机会狠赚上一笔了……,而他们手中有钱了,也肯定不会攒着不花,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山陕的商人们给抠出来。

    这事儿做成了,必然能大大加强草原与关内的经济联系,至于多出的那点不确定因素,什么会不会给内外蒙古都造成一定的影响之类的,会不会叫一些蒙古部落强大了啊,乾隆根本不在乎!

    如今的大清已经不是百年前的大清了,蒙古人早就跪的服服帖帖了。

    可在蒙古各部(旗)中,于乾隆言由远有近,有亲有厌,那山羊绒的利益,如果能大部分都落在叫他喜欢的那些蒙古贵族手中就更完美了。

    所以,这事儿他还要再想一想。

    “此事你先筹备着,那赵亮不是说山羊春后换绒么,且先试一试!”

    如果真的成了,乾隆相信自己到时一定是什么都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