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少年朱瞻基 > 第五十二章 班师回朝

第五十二章 班师回朝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了朱瞻基的进谏,永乐皇帝百感交集,一边是他亲自带大及培养的大明未来的皇帝的哀求和帝国的利益,一边是他对马哈木等人的仇恨,这些人差点就将他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力才培养起来的大明未来的皇帝的性命夺走,即使是现在,他的“好圣孙”的性命依旧堪忧。

    由于朱瞻基有伤在身,永乐皇帝便由着朱瞻基握着自己的手,只是抬起了头,闭上了眼睛,做着深呼吸,心里挣扎了良久之后,才恨声说道:

    “经过白天一战,瓦剌所部,已经大败。

    立即晓谕我军各部,穷寇莫追,着即回营休整,明日大军班师回朝。

    不得有误!”显然永乐皇帝已经接受了朱瞻基的建议。

    此时,内阁辅臣杨荣正好就在永乐皇帝身边,负责草拟旨意军令,见永乐皇帝在皇太孙的请求,终于肯下旨班师回朝,不由松了一口气,赶紧上前答道:

    “微臣遵旨。”

    而后退出军帐将永乐皇帝的旨意传达了下去。

    因为夜已深,诸将得令之后,也不敢迟疑,便草草收兵回营休息。

    到了第二天再请出兵的时候,都被朱棣以“寇穷矣,何用远追”为由拒绝了。

    虽然永乐皇帝极不情愿地结束了这次对蒙古的远征,但是此时所取得的胜利也是巨大的,斩获更是远胜于以前。

    所以,当他第二天恢复了理智之后,既为了激励将士,也是为了鼓吹自己的文治武功,他便颇有几分得意地亲自撰写了班师诏,宣布战争结果:

    朕不得已,躬率六师讨之。师至撒里怯儿之地,贼逆战,一鼓败之,迫至土剌河,贼首答里巴、马哈木、太平、把禿孛罗不度智能,扫境而来,兵刃才交,推枯拉朽,追奔逐北。兽狝禽戮,杀其名王以下数千人,余虏宵遁,遂即日班师。

    ……

    且说永乐皇帝接受了朱瞻基的建议,从忽兰忽失温班师回朝,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回到了北平的时候,已经是公元1314年的7月底了。

    原本开始的计划是稍作停歇五六天,便会南京。谁知道永乐皇帝一回到他当燕王时居住的潜邸,一住就住到九月初,才肯起驾回銮。

    你说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汉王朱高煦自忽兰忽失温之战后,看到永乐皇帝因为军务减少转而处理朝中政务,便开始在永乐皇帝面前,对太子朱高炽进行诋毁。

    同时还暗中制造了太子不希望皇帝打胜仗而是希望皇帝死在外边,好让自己能够早日登基的谣言。

    说到底,永乐皇帝的皇位便是由造反成功,才得到的。

    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最担心的便是别人谋朝篡位。

    一般来说,一个通过造反成功而上位的人,他的最突出的性格特点之一便是多疑。

    而永乐皇帝便是这种人中的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汉王朱高煦正是利用了自己的父皇的这一弱点,来攻击自己的太子哥哥的。

    所以,当他捏造的谣言,一传到永乐皇帝的耳里,永乐皇帝便对太子起了疑心。

    加上,无论是进军还是班师的途中,后方粮草供应也是有过三四次出现过迟缓,但是整体上都是能做到按期送达的。

    这本是部队远征之时,都会遇到的正常情况,可是一经汉王稍作撩拨,永乐皇帝便以为是太子故意在搞破坏。

    原本永乐皇帝远征蒙古也是为了将来能将一个安全的国家留给太子,免得太子和皇太孙将来受制,不能放手施为,如今却发现太子在使坏,不由心里怒骂道:

    “老子不辞辛苦,远征蒙古,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你这个接班人能够坐享其成。

    你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也就算了,可你不能背地里搞事啊!你敢这么搞,是不是也想把老子的皇位搞到手啊?”

    这种想法或许常人看来过于诛心了,可是你挡不住一个造反上位的皇帝这么想呀!

    因此,永乐皇帝便已经如往常一般暗中下了决心,不管有还是没有,也要好好敲打敲打一下太子朱高炽,让他明白如何给自己当好太子。

    不过说实在的,历朝历代的皇帝和太子哪有几个能避开这种猜疑呢?当太子的害怕被皇帝废掉,将来接不了班;当皇帝的害怕被太子造反,提前逊位。

    如果事情仅仅是这样,那么永乐皇帝对太子的敲打可能就会止步于废除太子施行的一些政令和收回太子的部分权力之类的措施之上,而不会采取太过激烈的行为。

    因为对于永乐皇帝来是说,针对他的阴谋诡计往往是他的镇静剂。

    然而,相对于以往,此时却多了一个大的变数,那就是皇太孙的伤势。

    从班师回朝开始,它变成了最为影响永乐皇帝情绪波动的因素。

    而紧接下来的永乐皇帝针对东宫所展开的在永乐一朝中属于最严重的一次打击,便是以此为导火索。

    原来太子在和皇帝的通信过程当中,几乎都是政务和对皇帝老爹的关心,却因为担心向皇帝老爹问起儿子朱瞻基的伤势会让老爹伤怀,所以便故意不向永乐皇帝问起朱瞻基的伤势,但也是让太子妃从东宫中派出心腹前来照顾。

    且身为父亲的他远在南京,关于儿子的病情只能通过他人之口了解,不能亲身照看,每每无人的地方,只得和太子妃俩人暗自伤心垂泪。

    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只可惜太子的这份爱父怜子之心,却是埋在饭里的肉,永乐皇帝不仅看不到,闻不出,而且因此而钻起了牛角尖来。

    他由此便认为太子在信中没有关心朱瞻基的话,却对他这位皇帝关怀备至,实在是虚情假意,且不念亲情。

    总之,永乐皇帝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一旦他钻起牛角尖来,定要产生出一些杀人诛心的想法出来,才会正常。

    可怜朱高炽的一份孝心最后换来的却是朱棣的接下来一顿组合拳。这便是生在帝王家的悲哀吧!就连父子间的亲情也要扭曲到如此地步。这也是朱瞻基伤好之后,性情所以大转变的一个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