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明末之草原为王 > 第336章 财大气粗的盐商

第336章 财大气粗的盐商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桌上还有几张纸条,李婉柔没问,赵锐也就没说,这几张纸条是情报处,利用飞鸽从各地将消息传至河南,然后再传至南京。

    虽然晚了三天,但也足以让赵锐对各地的局势有了个清晰的了解。

    对于崇祯急吼吼得调孙传庭大军南下江淮,赵锐也是笑了。

    山东可是京师的门户,他要挥兵北上,必先拿下山东,否则侧翼就无时无刻有暴露在孙传庭大军之下的风险。

    可以说孙传庭的大军比京营的大军,更为重要,因为山东既可以快速北上救援京师,也可以突袭河南。

    然而,就是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崇祯竟然想都不想,就让孙传庭带大军南下,也不怕他声东击西突袭山东。

    倒是孙传庭的应对,让他眼前一亮,将精锐老兵都留在了山东,只带刚招募的新兵南下,到了徐州更是停了下来。

    赵锐也不得不佩服,老孙的手段毒辣,接着南下江淮的圣旨占了徐州要地,从此一脚踏南北,钱粮不缺,兵源亦是不缺。

    而洪承畴和卢象升的应对,同样不差,两人都默契的选择按兵不动,甚至还有示敌以弱的假象。

    故意让自己放心从河南抽调大军南下江南。

    一时间,赵锐还真有些羡慕崇祯,这三位此时不但都忠心耿耿,见识与手段,在大明一朝也都是难得一见的。

    每个都是独当一面的文武能臣。

    如今都手握重兵,所以赵锐也并不敢大意,掉以轻心,让三人有机可乘。

    不过,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君无能,累死能臣,三人若不学自己做枭雄,对崇祯的圣旨唯命是从,依然免不了前世的结局。

    自己才不会跟三人玩阴谋诡计,要玩就玩火枪大炮,玩堂堂正正之战,想要自己抽掉河南的兵马南下,那是做梦。

    拳头捏在手中蓄势而发,起到的作用,只会比直接打出去更佳有效。

    第四镇入江南,势必会激起整个江南士绅地主的激烈反抗,可在汝宁府蓄而不发,江南所有的牛鬼蛇神反倒会老老实实。

    ………

    三天后,当各地盐商再次疯狂的采购了半天精盐,发现赵家商行仍然还有精盐出售,不免都有些慌了。

    哪怕再家大业大,此时银库中的存银也寥寥无几,精盐则是堆的都快放不下了。

    “刘兄,这可如何是好?”

    “已经整整一千六百万斤了呀!那赵家商队必定是从四川采购了大量的盐巴。”

    “诸位先不要慌,天塌不下来,这样吧,劣质食盐即刻涨价,一斤一两一钱,咱们再派人去四川打点一二,想要阻断赵家商路并不难。”

    “那这盐还要不要采购了?”

    众人都望着刘员外,不采购那些大户一旦跟风,今年休想卖出精盐。

    “老爷不好啦!”

    正当刘员外陷入犹豫当中时,老管家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什么事如此慌张?”刘员外神色有些难看地道。

    “老爷,城中的赵家商行出售的精盐刚刚突然降价了。”老管家急的是满头大汗,也顾不得人多失礼,显然也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

    “什么?”

    “降了多少?”

    刘员外和一众盐商刷的一下全部站了起来,在座的都是精明无比的商人。

    赵家商行精盐价格这时候不涨还减,意味着什么,他们再清楚不过。

    同样也说明,人家的精盐储量还充足的很,并不惧怕他们收购。

    “三两四钱!”

    老管家一字一句的道。

    “刘兄,这可如何是好?”

    “这下糟了!”

    一众盐商急得是团团转,刘员外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若不继续收购,将赵家商行买空,他们的精盐就休想卖出去。

    可想要继续收购,又不知道对方的库存到底还有多少?

    何况大家手中的现银也不多了,想要再大量收购,就只能去借。

    最终众人打算再等一等,将劣质食盐的价格提升到一两二钱一斤。

    反正精盐只要储存的好,放个几年都不是问题,在南直隶短时间卖不出去,还可以去两广福建江西。

    可接下来的几天,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传来,首先就是赵家商队,竟然主动减少了劣质食盐的采购量,锐减到了平时的一半。

    再则就是赵家商行的精盐价格都降到了三两一钱银子一斤,一众盐商是再也坐不住了。

    三两一钱一斤,足以让许多商人,铤而走险将赵家精盐贩卖到南方各省。

    “刘兄,你倒是想想办法呀,如今咱们的精盐卖不出去,劣质食盐的出货量又减少了一半,这样下去非得出大事不可。”

    “各位,如今也只有放手一搏了,老夫就不信凭我等的财力和影响力,还买不空他赵家的精盐。”

    刘员外一咬牙道。

    众人也知道,除此之外再无他法,否则任由赵家精盐,这样细水长流的贩卖下去,他们花出去的四五千万两的银子,要足足亏损近千万两。

    于是各家回去后,纷纷和其他商人借银子,再次疯狂的采购起精盐来。

    这次根本就没有刹车的想法,显然想一口气买空。

    而各地的大户,见这么多人抢购赵家精盐,虽然家中的精盐已经足够用到过年,但依然还是跟着去抢购一些。

    终于在疯狂的抢购了一天后,南直隶各地的分店,纷纷挂起了精盐已卖完的牌子。

    一连几天,见牌子都没有动,一众盐商这才重重的松了口气。

    不过,一个个也欠了一屁股的债,有华夏银行做标准,每月的利息都高达几万。

    众人一番算下来,发现一月内他们整整采购了近三千万斤的精盐。

    耗费的银子近一万万两,各人不但将自家的存银用光,加起来还总共欠下了四千多万两的借款。

    也就是江南的商人,都知道两淮盐商家大业大,店铺房产良田数不胜数,这才肆无忌惮的借钱给他们。

    就连赵锐都让银行暗示过,表示可以借钱给他们,月息百分之四,奈何人家根本就不怕借不到钱,并不买银行的账。

    一众盐商虽然心痛无比,但好在是将赵家商行采购的无盐可卖了。

    于是纷纷在自家店铺打出牌子,普通精盐三两一斤,成色上佳的精盐,三两五钱一斤。

    显然他们也知道,如今大家暂时都不缺精盐,一下涨太多是没人会买的,所以必须要慢慢的涨,一点一点的涨。

    同时为了回笼现银,劣质食盐的价格也飙到了一两四钱一斤,这让普通百姓都快疯了。

    一时间,大明各地吃不起盐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到处都是造反的百姓。

    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三人也是大怒,为了安抚住治下的百姓,只得出面和盐商协商,由他们统一采购,价格绝对不能超过九百文一斤。

    盐商也担心会成为公敌,背后的关系网会抛弃他们,加上主要还是针对赵家商队。

    所以也就同意了西北湖广山东九百文一斤,其他各省一两银子一斤,唯独赵家商队一两四钱一斤。

    各省巡抚也都是有样学样,由官府出面统一采购食盐,然后抽取一些利润,卖给当地的商人出售。

    为此,各地的巡抚都是举起了屠刀,查办了不少贪官污吏,才将食盐的价格稳定。

    没办法,能做到一省巡抚的并不是傻子,盐的价格贵一些可以,但绝对不能贵到百姓彻底吃不起。

    可以说,大明的盐业,被赵锐逼的向前推动了一大步,那就是官商结合贩卖食盐。

    以前各地巡抚肯定不敢这样做,但有赵锐的例子在前,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在后,他们还怕个屁?

    毕竟食盐生意,有哪个不想染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