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七十九章三道政令

第七十九章三道政令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崔林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小了近六七岁的青年人,内心波动万分。

    从刚刚一进来,韩成那双好似能看穿一切的眼眸,让崔林为之一颤;

    自己的借势之举,韩成只是默默的看着,并且在嘴角始终挂着一丝微笑。崔林知道的,这是和韩成彼此间的心照不宣。

    在韩成直接任命自己为阴馆县县丞之时,崔林才真正的发自肺腑的感激道:“谢主公!”

    虽然只是一县之县丞,但在崔家的小辈中,也只有寥寥几人能压自己一头,自己的母亲也会因为自己而受到更好的待遇。

    这才是崔林的内心深处真正的感激之处。

    同时崔林的一句主公,也让韩成内心中稳了许多,不错的青年,懂得知恩图报。

    ......

    韩成喜得如此大才,便告别了崔家崔密,带着黄金和崔林,趁着袁绍还没反应过来,便率领青龙营士兵直接返回到了常山郡。

    待韩成回到常山郡后,下了三道政令:第一道政令是凡是想拥有土地者,皆可经常山郡向北走到代县后转到并州雁门郡。

    那里有大片的土地空了出来,只要在雁门郡登记的成年男子,皆可获得三亩中等土地,同时女子老人和孩子也会按照规定分得土地。

    雁门郡内需要耕种的土地已经不多了,想去的人先常山郡各县县衙报名,可在几日后跟随韩成的大军回并州雁门郡。

    这道政令一下,顿时在常山郡的百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常山郡内的百姓,有很多是前几年逃过来的流民,可能带着黄金细软,妻儿老小,但绝对不可能带着土地。

    没有土地,一直是这部分人的心病,当韩成的政令一出,这些心道:不管是哪里的土地,只要是土地,我们就要。

    于是乎,此政令下达的第一天,便有五千多户百姓踊跃报名参加几日后的迁徙。

    第二道政令是在常山郡全郡募兵。

    凡是符合奋武军标准的成年男子,皆可从军;从军待遇和从前一样,依旧丰厚,但又加了一条,从军者可在雁门郡内获得一亩下等土地。

    此证令一下,间接地推动了第一条政令,更有一大堆常山郡百姓将自己在常山郡的几亩薄田卖了,举家迁徙到雁门郡。

    第三道政令是常山郡大量接收各地流民,只要是流民,无论老幼年少,常山郡均可接收。韩成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人口是一切的根本。

    三道政令一下,几家欢喜几家愁。

    刚刚投奔的崔林看到政令,赶紧求见韩成。

    见了韩成,恭敬地施了一礼,说道:“主公,第二道政令有不妥之处啊。”

    韩成一脸郁闷道:“哪里不妥?”

    自己在雁门郡时,刚刚下达分地令,徐邈说自己的政令不妥;刚刚脱离了徐邈,来到冀州,结果又来了个崔林说自己的政令不妥。难道自己不适合治理一方?

    崔林继续说道:“请主公考虑一下,此政令一下,常山郡当地的百姓若卖土地,何人能接收?”

    韩成听到崔林一说,当即明白了。

    自己的第二道政令只会增加常山郡的当地豪强大户手中的土地数量,因为百姓没有能力购买别人的土地。

    韩成想明白了这点,对着崔林急切地问道:“那官府出面购买这些土地怎么样?”

    崔林说道:“若主公已经占领冀州数年,粮满仓库,手中黄金很多之时,购买百姓的土地也并无不可,只是现在....”

    有些话,崔林就不好继续往下说了。

    毕竟刚刚归顺韩成,能说韩成要啥啥没有嘛。

    韩成明白了崔林的言外之意,说道:“德儒,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啊?”

    崔林就等着这句话呢,说道:“主公不如行以地换地之法。”

    韩成思索片刻道:“怎么个以地换地法。”

    崔林道:“主公可以补充一条政令:凡是在常山郡的土地,可以给官府。待到了并州,官府会在其拥有的土地上增加一成。也就是说你在常山郡有一亩上等土地,到了雁门郡,就给你一亩一分上等土地。

    这样既可以增加百姓迁往雁门郡的积极性,又可以将常山郡的土地收归官府。

    过一阵儿,主公的第三道政令必然会引来大量流民,到时候,常山郡的官府也有足够的土地安置更多的人。”

    韩成听后,微微一笑道:“哈哈哈,在雁门郡,我有徐景山;到了冀州,我有崔德儒,左臂右膀都全了,只等着在家数钱了。”

    崔林听到主公的称赞自己为‘左膀右臂’,恭敬的说道:“主公谬赞了。”

    不出片刻,韩成便将补充的政令发布了出去,常山郡的百姓顿时掀起了一股迁徙雁门郡的热潮。

    趁着政令下达之时,韩成也回了趟韩府,拜见了自己的父亲母亲。

    母亲王氏见韩成瘦了许多,心疼不已。

    说道:“成儿啊,常山郡就挺好的,地盘就已经够大的了,不行就别去并州了,那个荒僻的地方,你也没个人照顾。”

    韩成温柔的对着母亲说道:“母亲放心,我在雁门郡有人照顾,她叫蔡昭姬,是大儒蔡邕的女儿。”

    王氏也算读过少许书的人,知道蔡邕的大名,便说道:“那你可要好好待人家,大家族的女儿,有时会有自己的小脾气,你多担待点。”

    韩成说道:“母亲大人放心,我知道怎么做的。”

    王氏又说道:“你这次回去带着刘绮吧,这个善解人意的女子,整天陪着我这个老婆子,也苦了她了。”

    韩成知道母亲的意思,不就是想早早抱孙子吗?可是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唉,再努努力吧。

    五日后,韩成将刘虎及一千青龙营留在了常山郡,辅助黄忠守卫常山郡。

    便带着张辽,崔林及三千青龙营士兵和第一波迁徙的三万多户百姓,共计十万多人,浩浩荡荡的回往并州。

    当然,队伍中还有着刘绮。

    韩成看到刘绮的马车,想到自己还没有和蔡昭姬解释之事,一阵头儿疼。

    若蔡昭姬见到自己回冀州救援,竟然多了个女子回来?自己这可怎么解释啊。虽然自己在蔡昭姬之前就有了刘绮。

    ......

    幽州,州牧刘虞的府中书房。

    刘虞的心腹幽州别驾齐周焦急地对着刘虞说道:“主公,北平将军已经带兵征战冀州六月有余,虽在界桥大败一场,但军力损失并不严重,现在却和袁绍在中山郡胶着着,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

    这样时间久了,恐生祸端啊。”

    刘虞一脸怒意地说道:“你所说之事,我已早有准备。

    我已发了三封信让公孙瓒和袁绍讲和,率军回幽州。

    但公孙瓒此子不仅不退兵,而且还不给我回信。

    是我太放纵他了,他的眼中已经没有我这个州牧了。”

    齐周眼睛一转,计上心来,说道:“主公,不如我们断了他的粮草,那么他就不得不回来了。”

    刘虞满脸痛色的说道:“我也不想这样,是他公孙瓒逼我的。”

    不出片刻,从刘虞府中传出军令,不再为南征的公孙瓒大军提供粮草。

    ......

    公孙瓒的界桥大营。

    当公孙瓒收到刘虞不在给自己提供粮食的消息时,大骂道:“竖子,我早晚一日必杀你。”

    生气愤怒归生气愤怒,没有粮草,此战可怎么打?公孙瓒只好下令,全军退回幽州。

    不出三日,公孙瓒便率领大军退守到了幽州涿郡故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