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蒋晖随长年待在边境,蒋家更是不问朝政,但是于朝廷之事,他还是十分关心,何况沈思嘉来自江南,他的父亲正是刚从杭州知府任上回京,南方灾荒,影响兵饷,蒋晖自然要问一问南边的情况。

    沈思嘉这些年准备科举,却也并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父亲是一方知州,他对杭州的情况也颇多了解。如今蒋晖问起,他便便长叹一声,说起杭州的情况。

    今年实在是多事之秋,春末夏初的时候接连半个月的暴雨冲垮了许多堤坝,好好的田淹了大半,百姓辛辛苦苦种的庄稼没来得及收就这么毁了。地里还有积水,积水排不出去自然也无法重新耕种,虽说父亲已命人带领百姓日夜不停赶工,将地里的积水排出去,又挖了淤泥抬到高处,重新整了田地,但毕竟已经错过了庄稼生长的时机,重新开出来的田也不够分,每人只能分到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等到冬天才勉强收上来一点粮食。本来南方富饶之地,百姓倒大多不愁温饱,如此一来,竟有大半百姓收上来的庄稼尚不够一家几口果腹,偏偏就是这样,朝廷看他们有了收成,竟催着要补交粮税。

    沈思嘉说到这里更是忍不住叹气,言语中颇为不满:‘自古各地发生灾荒,按例该免此地三年粮税,今年灾荒如此严重,朝廷竟还要征收粮税。”

    蒋晖未曾去过南边,却也见过灾年时百姓的惨状,闻言也皱了眉。只是他来时叔父刚给朝廷上了折子要军饷,朝廷忙着征税,大概也有这个原因。

    朝廷征税,苦的是南边的百姓;若是不征税,苦的是边境的战士。这税,征还是不征,朝堂之上,想必也不是没有过争论。只是边境西有戎,羌虎视眈眈,北有突厥时常来犯,嘉峪关若破,北边平原再无要塞,敌族便可长驱直入,直取京都,如此一来,朝廷不敢亏待边境士兵,两相权衡,只能将这粮税重重压在已经因灾荒苦不堪言的百姓身上。

    此番举措自然有朝廷的难处和考量,沈思嘉毕竟仍是少年,虽中了科举,却尚未入朝为官,恐怕思虑尚不周全,又身处江南灾荒之地,亲眼目睹百姓惨状,对朝廷此举有所不满亦是正常。

    “且如此关键时刻,竟要父亲离任回京,新派去的知州未亲眼目睹灾情,自不了解百姓的艰难,如今税收一事完全交给他,只怕也不会体谅百姓的难处。”沈向南任知州五年,外调任期已满,自然该回京,只是偏偏遇上灾年,若是能有他主持征税一事,想必会再与朝廷据理力争,免百姓重负,如今却换了一个并不了解情况的新人,既不了解灾情,亦对当地百姓无甚感情,怎么能指望他会为这些百姓上书减税呢?沈思嘉更是忍不住忧心忡忡。

    蒋晖闻言叹息:“朝廷要用钱,自然要派能收上来钱的人去主持此事,沈大人爱民如子,多次上书减免赋税,又怎么会再让他继续主持此事?”蒋晖大约能理解为何要在这样关键时刻将人调走,边境军饷不发,恐生变局,在南边与边境之间,朝廷既做出了选择,以稳住边境为要务,这税自然必须征上来,既做了这等决定,一个爱民如子的知州便不是此刻的朝廷想要的官员了。

    沈思嘉长在南边,又因他父亲的缘故与百姓多有交集,此番自然是为百姓鸣不平。

    蒋晖身在边境,常年带兵,见多了边境士兵沙场搏命,一去不还,留下一家老小无人照料。

    说起来,都是一样可怜。

    蒋晖身在边境,每年看叔父一道道折子送上去催着朝廷要军饷,而这军饷却给的越来越少,越来越晚,管中窥豹,早知朝廷已经积贫多年,国库空虚,此番伸手找已经深受灾荒之苦的南方要钱要粮也是无奈之举,长久积贫必致积弱,朝廷一弱,则边境危亦。蒋家带兵在外,虽说为避嫌不过问朝政,但朝政与军政息息相关,又岂能全然不问。

    蒋晖这么多年,也看清了不少问题,南方富庶,多年所缴粮税若是真的全进了国库,此刻也不至于如此捉襟见肘。再看京中那些勋贵之家,婚丧嫁娶,大笔的银子流水般花出去,每逢节庆,朝廷又有各番花样的赏赐,这些银子便都出自国库。由此便知所谓积贫,问题症结在于银子从百姓手中收了,大半进了某些私人的口袋,国库常年空虚,一旦遇到荒年,竟拿不出银子发军饷,只能依然伸手朝百姓要钱,搞得百姓苦不堪言。这本是朝廷多年集结之问题,往常尚可勉强维持平衡,如今南方灾荒,只不过是将问题放大了呈现出来而已。

    只是他身份所限,边境守将,便是知道朝政出了问题,也不好直接插手过问,以免引起朝臣猜疑。

    可是沈思嘉不一样,他是沈家嫡长子,今年秋闱的新科举子,又有为民请命之担当,这样的家世,这样的心性,将来若能官居高位,既是朝廷之幸,亦是天下百姓之幸,只是不知他是否有这份入阁拜相的雄心。

    想到这里,蒋晖看向沈思嘉的目光中便带了无限期许,问道:“不知沈兄这次分了什么差事?”

    说到这个沈思嘉便轻轻摇头,似是心中有些不快:“分了去修文馆编书。只是我多年读书,一朝中举,并不在意职位高低,只愿能做些实事。”沈思嘉此次随父亲在杭州处理灾事,深觉能为一方大员,为百姓踏踏实实做些实事乃是心中所愿,若是可以,他宁愿去做个县令,像父亲一样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百姓,却不想被分去了修文馆编书,也难怪沈思嘉提起便有些郁色了。

    蒋晖听出了他的不满,略一沉吟便已经明白朝廷此举的用意,宽慰道:“本朝宰相有一半出自修文馆,沈兄也不必为一时的差事不合心意而不满。”

    新科举子要么入六部做掌事,要么入修文馆编书,修文馆看似无实事又无实权,却贵在清贵,沈思嘉这样的家世,能入修文馆并不稀奇。

    只是沈思嘉却摇头不赞同道:“为官只求能造福一方百姓,入阁拜相又岂是我心中所愿?”

    他少年心性,又在沈向南身边耳濡目染,为官只求能造福百姓,官位高低实非他所愿,此刻蒋晖说什么入阁拜相,显然并未能说服他。

    蒋晖听出他语气中的不屑,轻叹一声,看向他认真问道:“我知沈兄不爱功名利禄,只是沈兄大才,既愿为民请命,又为何只肯照拂一方百姓,而弃其他百姓于不顾呢?”

    沈思嘉闻言楞了一下,随即陷入沉思,他刚目睹灾区百姓的惨状,此刻迫不及待地能做些实事,如今却被分去编书,心中自然多有不满,只觉得满心壮志无法施展。此刻听蒋晖这话,却是劝他,既有为民做官之心,为何偏要做一方父母官呢,若是可以,为何不做这天下百姓的父母官?他日若是自己为宰相,便能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而不是如此时的父亲一般,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数次上书都无法改变朝廷的决定。

    想到这里,沈思嘉竟觉得豁然开朗,困扰他多日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郑重对蒋晖行了一礼道:“是我短视了,多谢蒋兄开导。我虽并不在乎什么高位,但为心中所念,也要在这条路上争一争。”原先他只觉得做官重要的是造福百姓,至于做多大的官并不重要,可是此刻他明白了,既想让百姓过得更好,便要去争一个更高的,有更多实权的位子,他心中所向,才可能成为现实。

    蒋晖看他行礼也连忙还了一礼说道:“沈兄有为民请命之担当,如今更有青云之志,我愿沈兄此番入京官运亨通,得偿心中所愿。”蒋晖看好眼前这个少年,听他谈事便知他有才,只要他如今这份心不变,将来必定有所作为,造福天下百姓。他有私心,但只要这份私心于天下同样有利,又有何妨呢?

    蒋晔跟在蒋晖身边,听着两人对话,竟也生出几分凌云壮志,只可惜她是女子,既不能入朝为官,也不能上阵杀敌,纵有凌云之志,也只能待在后院。

    蒋晖与沈思嘉谈得兴起,赶到晚照亭后,两人便自斟了酒坐在旁边的小桌上继续对谈,全然忘了今日是来烤肉的。

    蒋晔看两人一眼,深深叹了口气,却并未打扰,扫视了一眼周围准备好的东西,招呼德生帮忙摆好了炙子,点了火便拿了长长的木筷夹了一片细致地铺平在炙子上,招呼众人亲自动手。蒋晔别的做不好,与吃有关的却还算擅长,很快烤好了肉分给众人,看了一眼聊得兴起的大哥哥和沈思嘉,忍不住喊了他一声:“大哥!”

    蒋晖听到她喊自己,才想起来今日是来带大家烤肉的,自己却因为与沈思嘉聊得高兴把这事忘了,连忙不好意思地与她赔罪道:“对不住四妹妹,我这就来。”

    蒋晔看他起身才叹了口气,继续与自己的烤肉奋战。

    正好德生送了栗子过来,蒋晔抓起一把便要丢进火中,被刚赶来的蒋晖一把拉住,严肃道:“四妹妹,不能现在丢进火中,栗子在火中容易裂开,若是不小心伤到人就不好了,等烤完肉再放进去吧。”

    蒋晔闻言连忙点头,也生出几分后怕,若是不小心伤了人可不是玩笑的。

    蒋晖方才与沈思嘉聊天忽略了她,此刻主动烤了肉放在她面前的盘子里,笑道:“四妹妹尝尝,我烤的跟你烤的有什么区别?”

    蒋晔夹起来尝了一口,轻轻皱眉,蒋晖一看便也皱了眉:“怎么?不好吃?”

    “不是。”蒋晔摇头,看向蒋晖疑惑道:“明明是同样的肉,同样的调料,为何你烤得比我烤得好吃?奇怪!”

    蒋晖闻言才明白,她方才皱眉竟然是因为这个缘故,当即舒展开眉毛,轻笑道:“无妨,那四妹妹就吃我烤的吧。”

    蒋晔倒是毫不客气,端着盘子直接坐在了矮凳上,等着蒋晖烤好了放进她盘子里。

    众人吃得差不多后,蒋晖才命人将炙子撤了,又用旁边的钩子小心在炭火中拨出一个小小的洞,对蒋晔说道:“现在可以烤栗子了。”

    蒋晔闻言,从盒子中抓起一把栗子一股脑地丢进去,蒋晖连忙用钩子拨着炭火将栗子盖上,又拉住蒋晔躲得远远的。

    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不过片刻便听到“砰”的一声,栗子被烤熟蹦出一个裂口,蒋晖这才走过去,用钩子把烤熟的栗子捡出来放在一边晾好了,才放到蒋晔面前的盘子里。

    蒋晔十分懂得分享地将面前堆的栗子拣了几个分给了沈玉文和蒋晨,轮到沈思嘉的时候却有些为难起来。毕竟她当初就是用栗子打伤的他,可若是不给他,显得自己待客不周,想了想只好端了几个栗子送到沈思嘉面前,也不说话,将盘子往他旁边的桌子上一放,蒋晔便急急忙忙地离开了。

    此刻沈思嘉看着放在自己旁边的栗子陷入了沉思,这大约是给自己的吧,只是他到底要不要吃呢?

    要说沈思嘉对这栗子的印象可也是十分深刻。当年她不小心打伤了自己,便是送了刚烤好的栗子来给他赔礼。当时她端了整整一盘栗子到他面前说:“方才打伤了你,对不住,我请你吃烤栗子。”

    她真的是小孩子,打伤了别人便要请别人吃好吃的寻求原谅。

    沈思嘉看着她手中的栗子,圆滚滚的,裂开的口子里可以看到黄灿灿的栗子肉,笑了笑便接过她手中的盘子说:‘多谢四妹妹。”为了显示自己并不介意她误伤自己,便伸手拿了一个,双手一用力,栗子分成了两半,沈思嘉心中一凉,顿时觉得不妙。他没想到蒋晔办事委实是个不靠谱的,这栗子根本没晾好,拿起来倒还不至于烫手,但是他方才一打开,便被烫到了,此刻两半栗子搁在自己手中,烫手,若是送进口中,便要烫嘴,最令人无奈的是,眼前这丫头还正巴巴地看着自己,就等着自己吃了这栗子原谅她呢,沈思嘉没办法,在她可怜巴巴的目光注视下,只能硬着头皮将滚烫的栗子塞进了口中。

    偏偏蒋晔还在旁边用眼睛看着他,示意在等他的反馈,这栗子到底是好吃还是不好吃,沈思嘉看着她的眼神,小心翼翼地将滚烫的栗子随便嚼了两口便吞了下去,然后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点头道:“好吃。”

    蒋晔一听好吃便放心了,当即笑道:‘那便好,你喜欢吃,我再给你烤。”她自觉做错了事,误伤沈思嘉,实在是对不起他,所以此刻对他是格外的好,他说栗子好吃,她便要再去给他烤。

    沈思嘉一想那烫的自己嘴疼的栗子心中一凛,连忙摆手:“不必了不必了,这些够了。”

    蒋晔看了看他盘子里的栗子,当即觉得他只是不好意思,跟自己客气而已,便也说到:“没事没事,你不必这么客气。”说着便高高兴兴地又去烤栗子了。

    沈思嘉欲言又止,于是那日他便吃了整整两盘烤栗子,大部分都是滚烫的胡乱嚼了两下就被吞下去的,回去他的嘴角便裂开了口子,是以他对这烤栗子可谓印象深刻,此刻栗子摆在他面前,实在不知是吃还是不吃。

    想着若是不吃,恐怕辜负了她的一番心意,沈思嘉悄悄抬手摸了摸栗子,很好,这次一点也不烫了,于是他小心地捏了一个在手中小心地打开,非常好,里面也不烫,直至放进口中都没有任何异样,沈思嘉忍不住感叹,果然是长大了,烤栗子都靠谱了许多。

    自从那次吃完蒋晔送给他赔礼的烤栗子,沈思嘉再也没碰过这东西,今日一尝,倒也还不赖,便又伸手拿了一个。

    沈玉文在旁边看见他的动作微微垂眸,陷入沉思。方才一见面母亲便送了一只镯子给她,那镯子是母亲的陪嫁,戴了多年的,母亲什么意思,她也猜出几分。如今再看大哥,平日在家什么时候吃过这些东西,更是从未见过他吃什么烤栗子,可是蒋晔送给他的几个烤栗子,此刻大半已经进了他口中。

    沈玉文与他从小一起长大,自认对这个性子清冷的大哥还算了解,她总觉得大哥待蒋家这个四姑娘不一样,虽说不上来究竟是哪里不一样,可她能感觉到。

    只是她并不喜欢这位蒋家四姑娘。

    说起来她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从小她来蒋家便见识过这位四姑娘的跳脱,小时更是将大哥打伤过,而她是百条家规下长大的沈家嫡女,平日最端庄守礼,从不肯行差踏错一步的。蒋晔这样的性子,让沈玉文喜欢也难。

    性格不合的两人,若是做点头之交,倒也并无不可,可如今眼看着要成为一家人,不合便生出不喜。一想到大哥可能要娶她为妻,沈玉文便觉得心里沉沉的。

    但是她行事说话从来滴水不漏,便是心中不喜,也绝不会叫人看出破绽,何况就蒋晔这个懵懂的性子,便是人家表现出分毫,她只怕也是看不出来的。

    只有蒋晨看着蒋晔送过去的栗子都被沈玉文放在了手帕上,却是一个也没有动过,看了一会儿便淡淡转开了目光。

    沈家回府的马车上,沈玉文犹豫良久才斟酌着问道:“母亲怎么送了那个镯子给蒋家四姑娘?”

    温素琴道也没有瞒她,直说道:“咱们之前在杭州,你大哥又忙于科举,婚事便先放下了,如今回了长安,也该把这件事定下来了。”此事回长安之前沈向南就与她商量过,思嘉这样的容貌品性,一入京城想必有许多人来打听,只是此时局势复杂,京城之中,势力盘根错节,沈家不愿入局,更不愿沈思嘉搅入其中。而蒋家远离朝堂之争,门第也足够高,是结亲最好的选择。所以今日一见,她便将那镯子给了蒋晔,果然,之后李夫人便跟她隐晦提起了两人的婚事。两家对这桩婚事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一旦彼此透了意思,没有不满意的。

    只是蒋家如今有两桩婚事要忙,此刻顾不上定亲之事,便约定好了等蒋晟的婚事一过,便商量沈思嘉和蒋晔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