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大宋传奇 > 第六十三章 行路难(二)

第六十三章 行路难(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赵榛和阮小七从昏迷中醒来,惊得魂飞魄散。

    两人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水塘里,四围都是密密的荷叶。身上从头到脚裹了一只黑色布袋,旁边水面上漂浮着几根麻绳,手脚却没被捆扎。

    等挣扎着爬起身,脚底下踩着厚厚的淤泥,几乎要陷了进去。

    还是小七先上了岸,再把赵榛从烂泥里拖了出来。

    天色微明,晨风吹得荷叶微微晃动。两人坐在草地上,惊惶地打量着周围。

    这是一片野地,河道纵横,望去都是高低起伏的蒿草和丛丛的矮树。目光极处,是一条宽阔的大河,却看不到人家。

    小七晃晃脑袋,愣愣地说道:“真是怪事!睡了一夜,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怕不是招了鬼!”

    赵榛站起身,满目野景,不见村舍,也是茫然不知所措。

    沿着水塘向前走了几步,看到一片青草被压得东倒西歪,地上马蹄印和车辙的痕迹清晰可见,旁边杂乱的是人的脚印。

    不远处,一丛低矮的灌木枝上,丢着几根麻绳,正和水中的一个模样。

    赵榛明白了,昨晚是被人用马车载到此处,丢进了水塘中。

    可奇怪的是,没有捆绑手脚,也没有扎牢布袋,倒像是逗乐一样抛进水中。对方似乎没有谋害性命的意思,可这大半夜的把人弄到这里,又是为何?

    赵榛想痛了脑袋,也理不出个头绪。忽然想起白天遇到的那两个人,他方才觉得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客栈暂时是不能回去了。两人商量一下,先找个有人家的地方再说。

    在水塘中冲冲身上的烂泥,把衣服揉搓几把,湿湿的穿在身上。

    到处是野草和水洼,几乎找不到路径。两人一路摸索,跌跌撞撞,只管朝着渐渐亮起的东方走去。

    一直走到天光大亮,才在一条小河的对岸看到一个小村子。数十户人家,稀稀落落,散在绿树丛林间。

    两人精疲力尽,趟过小溪,见溪边一户人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正在园中汲水浇菜。瞧见两人一身短衣,神情疲惫,有些吃惊。阮小七正如黑塔一般,面相凶狠,吓得老农收起水桶,转身要走。

    赵榛连忙上前施礼,轻声问道:“老丈,我兄弟两人本是行路的客商,路上遇到歹人,被劫了行李盘缠,还请行个方便!”

    老农看赵榛面容清秀,语声细细,完全是个贵公子的模样,这才放下了心,开口答道:“如今这世道兵荒马乱的,是不太平啊。”

    老农引着两人到了房前。

    院子里的水井旁,一个老婆婆正在洗着菜叶。听到声音抬起头,看见三人进来,询问的眼光望向老农。

    老农放下水桶,冲着老婆婆说道:“是过路的人,讨口饭吃!”

    幸好赵榛身上还有几两碎银子,给了老农,央求他找些衣服来穿。

    那老农接过银子,满心欢喜,和老婆婆进了屋。好半天,才拿了几件衣服出来,说是两个儿子的旧衣。

    那老农的一个儿子应该身材高大,小七穿了丝毫不觉得窄小。赵榛的稍稍大了些,也还算合身。

    老农拿出几个菜饼子,用竹篮盛了,老婆婆端上两碗米粥。两人就在院子里的一张小木桌上,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老农和老婆婆站在一边,看着阮小七风卷残云般将那几个饼子吃下去,不觉骇然。

    老婆婆吐吐舌头,拿了竹篮进屋,又送上几个饼子来。

    两人匆匆吃完,问清了路径,向老人道过谢,起身朝码头方向走去。

    拐出院门,上了大路。忽听得身后响起一阵马蹄声,夹杂着人喊和吵嚷声。回头看去,是一队军兵赶着一群人,乱糟糟地走了过来。

    两人闪到路旁的一堆柴草旁,低下头等着这群人过去。

    脚步杂乱,几十个人,多是村夫、渔民打扮,也有几个穿长衫的人,被驱赶着向前。马上的军兵挥舞着皮鞭,大声叱喝着。

    眼看着这群人从身旁过去,可走出没多远,一名军兵却调转马头,走了回来。

    两人抬头看时,那军兵已到了跟前,手里的鞭子一指:“你这两个汉子,躲在这里干什么,快随老爷去拉纤!”

    赵榛还未开口,阮小七眼睛一瞪,伸手就要去夺军兵的鞭子。

    赵榛手疾眼快,赶忙拉住小七,陪着笑说道:“军爷,小的是过路客商,着急去码头登船回乡,还请军爷高抬贵手!”

    那军兵斜眼上下打量着两人,忽然哈哈大笑,随即眼睛一翻,骂道:“就你俩这打扮,哪是什么客商,分明想逃避徭役!少啰嗦,快随了老爷来!”

    这时,另一名军兵也走了来,恶狠狠地说道:“再啰里啰嗦的,小心吃鞭子!”说罢,举起鞭子就抽了过来。

    赵榛假装站立不稳,轻轻一闪躲过。那军兵一愣,还待再抽,赵榛已拖起小七,朝那群人跟了过去。

    那两名军兵骑在马上,骂骂咧咧。

    码头上,已聚集了一大群人,周围都是军兵。

    赵榛和小七夹在人群里,身旁多是些赤膊的村人和渔家。只听得人声鼎沸,军兵不停地叱骂、叫嚷着。

    太阳升起来了,河水泛出亮亮的光,直刺人的眼睛。忽然人群中一阵骚动,许多人喊起来:“来了,金国使者来了!”

    有人骂道:“奶奶的,伺候金狗比祖宗还亲,让大爷给这些畜生不如的东西拉船!”

    赵榛随着人群到了岸边,看见河中一艘大船远远而来。

    这船足有二三十丈高,雕栏画柱,装饰华丽,一根桅杆挑着一面大旗,随风飘在半空。船的四周,插着各色的小旗,色彩绚烂。

    船上的兵士明盔亮甲,挎着腰刀,如临大敌。约有五六个人站立在船头,比比划划,四处张看,兴致盎然。

    河岸的人被鞭子敲打着,弓着腰,拉起粗粗长长的缆绳,沿着河堤向前去。

    大船在河中慢慢行着。

    船上的完颜宗杰,饶有兴致地看着两岸的景色,不住地赞叹。舍弃了陆路不走,体味一下江南的水道河网,的确是一个不坏的主意。

    这夏日江南的景致,真如画一样。

    风清云白,蓝天如洗。原野平畴,浓绿如毯,望不到边际;小桥流水,街巷人家,更是北国难见的温婉。行舟河上,水波起伏,大船上下,有一种纵马草原的感觉。

    陪在一旁的宋朝官员,看到完颜宗杰一脸喜色,心里的惴惴不安减轻了好多。

    他知道管家的心思,何况临行前右相反复叮嘱,千万要伺候好金国使者。把金使平平安安迎送到临安,就是大功一件。

    大太阳悬在头顶。热辣辣的太阳光落在身上,还是火一般炎热。不多时,拉纤的人已浑身是汗,如雨一般流淌。

    赵榛的肩头火燎般地痛,小七更是气恼不已。要不是赵榛劝阻,他就要把纤绳扔了去。

    转过一道河弯,大风迎面吹来。大船行速变缓,船身猛地摇晃了几下。

    完颜宗杰不曾提防,身子一歪,差点摔倒。

    那官员心里一惊,手忙脚乱地去搀扶。完颜宗杰却早已立了起来,没事般地大笑起来。

    那官员紧张的脸色陡然放松下来,脖子一挺,呵呵地笑了几声。

    岸上的军兵骂将起来,有人背上已挨了鞭子。

    “……摇哇嘿,摇嘿,摇哇嘿!”

    “……摇哇嘿,摇嘿,摇哇嘿!”

    “……摇哇嘿,摇嘿,摇哇嘿!”

    号子声忽然响起来。

    纤绳绷紧,纤夫们迎着风一起喊了出来:“……摇哇嘿,摇嘿,摇哇嘿!”

    两岸号子声此起彼和,大船咯吱晃了一下,快速向前行去。

    完颜宗杰侧耳细听。号子声顺风飘来,低沉回旋,雄浑有力。他心中一震,不禁跟着号子挥起了手臂。

    那官员满脸诧异,搞不懂这金使唱的哪一出。

    日光越来越热,河上的水汽也闷热得不带一丝凉意。赵榛口干舌燥,嗓子里似要喷出火来。

    这时,前面忽然一阵骚动,听得有人喊起来:“不好了,有人晕倒了!”

    纤绳停了下来。赵榛凑上前去,见一个头发灰白的老者倒在地上,满面赤红,口中吐出些许白沫。

    “不好,中暑了!”赵榛叫了一声,奔了过去。

    他扶起老者,让他斜靠在自己怀中,急声问道:“谁有水?”

    旁边有人将一只水囊递了过来,赵榛微微撬开老者的嘴巴,将水慢慢灌了进去。

    那老者喘息一声,吃力吞咽着,好久才出了一口气,慢慢睁开了眼睛。

    一名军兵已经到了跟前,二话不说,举起鞭子就朝赵榛和老人抽了过来。

    人群发出一阵呼声。阮小七怒喝一声,一把将鞭子抓在手中。

    那军兵一惊,用力拉了几下,没有拉动,慌乱地喊道:“你……你要造反吗?”

    阮小七看了军兵一眼,大手一甩,将军兵和鞭子一起甩出很远。

    那军兵一个踉跄,跌倒在地,站起身脸色陡变,可看看周围愤怒的目光,还有黑金刚一样的阮小七,咽了几口吐沫,悻悻地走开了。

    完颜宗杰在船头遥望着岸边,不知发生了什么。那官员走上前,连连打拱(双手抱拳于胸前表示敬意),说道:“大人受惊了!没事,没事!”

    大船就在近前。赵榛放下老者,无意间看了看船上。船头的那个身影,很是熟悉。他心头一热,忽地想起:那人像是完颜宗杰。

    他俯身抓起纤绳,若有所思:“难道完颜宗杰也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