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米国医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个男人从车上下来,有两位黄皮肤,华人,一位白人,都说着英语,不知在交流着什么。
见了柯南,向柯南打了招呼,原来他们会说中文,雍志阳连忙向他们介绍柯南。介绍用的是英语。季柯南听的似懂非懂。他对老外感觉一般,只是觉得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到有需要的国家,帮助当地有需要的人发展经济,提升能力,本身就很不错,道德标准比较高。他们完全是来献爱心的。就像季柯南他们离开自己的熟悉的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给陌生人提供帮助一样,都是献爱心的行动,值得肯定。
季柯南的英语很棒,在上著名高中的时候,用英语写信,用英语写文章,被英语老师看中,将他的英语作文当作范文抄写在黑板上,供大家学习参考。
这位英语老师,成为重点高中的校长。
当时的英语老师哪里知道,这位英文作家,在数理化方面却一无是处,甚至都想辍学不读了。在家人的力劝下,才勉强将高中三年读完。
如果现在有了提前招生、自主招生,柯南没准儿就被清华或北大录取了。
但是,命运就是不同,不是那么地顺利。总要经历一些风雨,未必能见彩虹。
柯南没能考上大学,就像总是被人瞧不起一样,处于人生的低谷阶段。学习不佳,偶尔有些遗憾,但他马上恢复正常,仿佛高考对他来说,只是很好玩的闹剧。
他不想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总体上能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足够的把握,所有的坎坷和波折都是人生的财富,不会因着困难而退缩不前的。
柯南的英文底子雄厚,对老外的对话,偶尔听得懂一些,这要归功于经常听英语的广播,还有壮着胆子跟到项目点参观对话。学习需要勇气,练习也是,语言是活的,不能仅限于书面语法和句子,也不能只懂完形填空,更重要的是口语,要常常交流,才能进步。
开始的时候不敢讲,在负责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才说出一些学过的书面语和句子,结果大呼上当,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十分巨大,总是闹笑话,好在这些老外都是有信仰的人,会原谅不太会说他们母语的中国人,而且,他们还很佩服柯南,竟然会讲他们的母语,并且会说中国话,真是难得。
老外说中国话,是很困难的,但是颠倒过来,不一定难。
刚才到养猪中心的三位老外,有两位是米国人,另一位是荷兰人。他们为着同一个目标来到中国,就是做扶贫,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
养猪中心是该下属机构,总部在米国,三溪的分部在大原,叫清永基金会。
创办人是米国人,是抗日战争前夕来中国传道的基督徒的孙子。那名传道士在黄河之滨的一个小县城里,开诊所、办学校,做好事。
可惜在日军飞机的一次轰炸中丧命。好在上帝爱护他的家人,提前几天,他雇了毛驴,将三个孩子连同夫人,一起送到了天京卫,然后从那里回到米国。
时隔多年,传道士的孙子,继承他的遗志,创办了清永基金会,又回到了他爷爷生前来过的地方,继续组织一些医生和爱心人士来黄土高原上做好事。
今天这三位老外中,没有这老板,听说已经回国了。
三人中有两人都是美籍华人,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曾是大公司里的人事主管。他们都凭着爱心,离开米国,离开舒适的家和富饶的农场,来到三溪,为这里的村民服务,培训医生,帮农户发展养殖,还有办流动图书室,送书籍下乡等等公益活动。
柯南看到他们打完招呼就去忙了。
来参加培训的人陆陆续续地进入中心,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员,有男有女,大部分都有基督教的背景。分在各自的宿舍,平静的中心变得格外热闹起来了。
柯南看看宋大良已经起床,外面冰冷刺骨,越到晚上,越是寒冷。
宋大良见到这些人,根本不怎么理睬,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人确实一眼看上去都是些老老实实的庄稼人。
宋大良清高,因为他有才。加上他看上去有病,所以,常在痛苦当中,根本没人能察觉。反正他是不爱张扬的人。
晚饭很丰盛,主要是三溪的面条,确实很好吃。他们说,三溪水硬,要用醋来中和,所以,三溪的醋是天下一绝。
柯南初来乍到,根本不知道三溪的醋为什么出名,只是觉得它格外酸一些罢了。
一位胡子拉碴的人,从外面进来,雍志阳说:“王师傅,快来休息休息一下,喝点水吧。”
大家都很惊奇,这么一个普通的人,走在街上,就不容易找到的人,竟然被雍主任尊敬得不得了。
雍志阳说:“这位王师傅是烧锅炉的,要不是他,我们都得挨冻了。”
王师傅憨厚地笑着,他不爱说话。烧锅炉就一心把锅炉烧好。他的工作,给别人带来了温暖,另一方面,也算是帮助了室内的花草,在天寒地冻的季节,没有温暖的环境,这些花早就不存在了。
三溪的面食有很多品种,柯南早就有所耳闻,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是很好吃的,柯南连吃了两碗。
这里的碗也足够大的,吃一碗就不少,柯南贪心,多吃了一碗,这里的两碗,相当于家乡的四碗面,他的肚子竟然有些受不了了,好在柯南的家乡也在早晚吃面,就不觉得面的威力怎么样了。
吃完饭,大家都在教室里,等着开学典礼。
教室也是阅览室,旁边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养殖方面的书籍。
学员们很是好奇,对养猪也充满了兴趣。晚上开学仪式上,雍志阳向大家介绍了养猪中心的情况,又向大家介绍了讲师,发放了培训的内容和时间安排。雍志阳在负责培训的计划和统筹。
讲师都是男的,没有女的。可能女的讲这类课有些不好说出口。但这是讲养猪,又不是别的。养猪的大多数数是妇女,但是,懂得养猪技术的颠倒过来,大多数是男的。就像做饭,每天都做饭的,大多数是妇女,但是,真正达到厨师级别的,大多数是男的。这个现象,可以延伸到很多行业。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往往是男人。
好在来参加培训的,大多数是男士,对于女士的参与不参与,都不是最重要的了。
教室上方是电视机,可以播放一些影碟,也是养猪中心用来培训当地养猪农户用的。这次来参加培训的却没有当地农户,都是外地来的,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啊。这也让柯南有些担忧,他们到底讲得怎么样,为什么感觉不太妙呢?
大家都很累,听雍志阳的介绍,比较冗长,有些婆婆妈妈的,生怕大家没文化,啥都不懂似的,总要絮叨个没完,加上室内很暖和,吃得多,主要精力没在头脑,在肚子那里,大脑缺氧,就是这个状态,可能使人昏昏欲睡。
大家都对这次培训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旅途的劳累,已经抵消了部分热情,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加速了快点结束这次开场白的步伐。
雍志阳看到这些变化,决定提前结束,本来还有一些内容,见势不妙,扭头就跑。不错,这小子很会来事。柯南心里暗暗佩服这家伙。
刚才雍志阳介绍,那位荷兰人,名叫雷鸣,是这里的老板。在人们的印象中,荷兰人很聪明,对养猪很在行。或者说,对养牛等养殖业种植业都很精通。
雷鸣说英语,既然他来自荷兰,应该懂得他的母语,这就说,这荷兰人懂得至少三个国家的语言。
雍志阳根据雷鸣的讲话,做同声翻译,让柯南尤其佩服。这家伙的英语学得真好,难怪他在此中心作为最为得力的干将,把内地的事情都安排如此妥当呢。
雷鸣充分地信任他,他就是会来事。连烧锅炉的王师傅都不马虎,这样谦虚谨慎的人怎么会不进步呢?
宋大良基本上是趴在桌上听完这第一节课的,也就是开学的第一讲。他觉得没用。到达的当天就打了退堂鼓,这次是陪太子读书。就是陪着季柯南学习。他不会学。时间混完了,就回去,单位负责人不会为难一个病人,况且他很有才。
散会后,宋大良面无表情地回到宿舍,柯南看到他无精打采的样子,就问他怎么了,他说感觉太累。柯南问:“派你来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宋大良说:“没什么感想,出来玩玩,散散心,到了这里一看,有点失望,就想回去。”
“既来之则安之,回去有什么事呢?”柯南问。
“是啊,回去也没什么事。不如再混两天看看。你说的,既来之,则安之,到了这里,就耐心熬时间,时间完了,就回,就像上班一样。”宋大良说。
宋大良爱说实话。
他和金萍不同,和安德烈也有区分。他敢于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些人不敢说,只是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要掩饰内心的真实的东西。
大家排队到澡堂洗了个澡,里面有两台滚筒洗衣机,但都被贴上了标签,中英文都写了,看来,老外都不喜欢用手洗衣服,喜欢用洗衣机,如果这里来了老外,恐怕遇到这滚筒坏掉,可能马上就滚到有洗衣机的地方住。标签说了暂停使用。看样子,这些洗衣机已经夭折,没人爱惜。如果懒惰的人过冬天,洗衣服绝对是一个难题。
柯南只好把换下的衣服拿到厨房里去洗。因为,澡堂里还有人洗澡,厨房却空着,那里也有热水。宋大良干脆不洗澡,也不换衣服。就上床睡觉了。一宿无话。
早晨,按照作息表的规定,7点半要吃饭了。
这一点,宋大良还是把握得好,没有迟到。
大家太累,晚上有人打鼾,也没有人提意见。对于薄薄的被褥,竟然都选择沉默。其实,室内的暖气,将房间的温度升至20多度,根本不冷,甚至不盖被子,都没有关系。
早餐是面条馒头,这是典型的北方饮食习惯,柯南受得了,宋大良皱眉,也没办法。他喜欢米饭。不可能给他一人做米饭吃。
好在他常常忍受病痛折磨,对于这点饮食,他能坚持,总比吃药强吧。
饭后,就开始紧张地讲课,都是一些理论,大家慌着记笔记,即便很认真地听,仔细地记,还是落下了不少。
最后,雍志阳说:“大家不要慌着记,只要听清楚就行了,等晚些时候,我们会把授课的内容整理出来,打印好后,发给大家。”
大家这才松了口气。其实,柯南心里明白,在上课时,听讲比什么都重要,抄笔记往往还记不住内容,所抄的笔记,下来后不见得回去翻翻看看。
中午有米饭,宋大良见了,难得一笑,终于盼到了,简直像盼星星盼月亮,南方人到北方,就是盼米饭,面食没有米饭香。
宋大良毕竟是南方人,不容易见到米饭,突然一见,还真乐开了怀。可能是雍志阳?考虑周全,作出这样的安排。
大家吃得很开心,无论来自五湖还是来自四海的,都能享用这美食。
要知道,这些伙食费,都是自费的,含在学费里面。吃的都是自己的,吃得不好,会影响心情,心情不好,就学不好。学不好,还不如不来学。钱花了,还受罪。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这样,早晚是面,中餐是米饭。面食不用说,做到经典和极致,就是米饭做的实在不敢恭维。南方人随便做,闭着眼睛就能做好,这里却这么难。不过,到了这个山头,就不唱那个山头的歌。权且如此了。
柯南随得方,就得圆,怎么样都行,对人家的要求不高。毕竟是单位出钱,不是自掏腰包来学。学好学不好,都不重要,关键是心情要好。这里的环境还行,柯南不很挑剔。
晚上,沈静发来微信,柯南看了内容,吓了一跳。
三个男人从车上下来,有两位黄皮肤,华人,一位白人,都说着英语,不知在交流着什么。
见了柯南,向柯南打了招呼,原来他们会说中文,雍志阳连忙向他们介绍柯南。介绍用的是英语。季柯南听的似懂非懂。他对老外感觉一般,只是觉得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到有需要的国家,帮助当地有需要的人发展经济,提升能力,本身就很不错,道德标准比较高。他们完全是来献爱心的。就像季柯南他们离开自己的熟悉的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给陌生人提供帮助一样,都是献爱心的行动,值得肯定。
季柯南的英语很棒,在上著名高中的时候,用英语写信,用英语写文章,被英语老师看中,将他的英语作文当作范文抄写在黑板上,供大家学习参考。
这位英语老师,成为重点高中的校长。
当时的英语老师哪里知道,这位英文作家,在数理化方面却一无是处,甚至都想辍学不读了。在家人的力劝下,才勉强将高中三年读完。
如果现在有了提前招生、自主招生,柯南没准儿就被清华或北大录取了。
但是,命运就是不同,不是那么地顺利。总要经历一些风雨,未必能见彩虹。
柯南没能考上大学,就像总是被人瞧不起一样,处于人生的低谷阶段。学习不佳,偶尔有些遗憾,但他马上恢复正常,仿佛高考对他来说,只是很好玩的闹剧。
他不想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总体上能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足够的把握,所有的坎坷和波折都是人生的财富,不会因着困难而退缩不前的。
柯南的英文底子雄厚,对老外的对话,偶尔听得懂一些,这要归功于经常听英语的广播,还有壮着胆子跟到项目点参观对话。学习需要勇气,练习也是,语言是活的,不能仅限于书面语法和句子,也不能只懂完形填空,更重要的是口语,要常常交流,才能进步。
开始的时候不敢讲,在负责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才说出一些学过的书面语和句子,结果大呼上当,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十分巨大,总是闹笑话,好在这些老外都是有信仰的人,会原谅不太会说他们母语的中国人,而且,他们还很佩服柯南,竟然会讲他们的母语,并且会说中国话,真是难得。
老外说中国话,是很困难的,但是颠倒过来,不一定难。
刚才到养猪中心的三位老外,有两位是米国人,另一位是荷兰人。他们为着同一个目标来到中国,就是做扶贫,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
养猪中心是该下属机构,总部在米国,三溪的分部在大原,叫清永基金会。
创办人是米国人,是抗日战争前夕来中国传道的基督徒的孙子。那名传道士在黄河之滨的一个小县城里,开诊所、办学校,做好事。
可惜在日军飞机的一次轰炸中丧命。好在上帝爱护他的家人,提前几天,他雇了毛驴,将三个孩子连同夫人,一起送到了天京卫,然后从那里回到米国。
时隔多年,传道士的孙子,继承他的遗志,创办了清永基金会,又回到了他爷爷生前来过的地方,继续组织一些医生和爱心人士来黄土高原上做好事。
今天这三位老外中,没有这老板,听说已经回国了。
三人中有两人都是美籍华人,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曾是大公司里的人事主管。他们都凭着爱心,离开米国,离开舒适的家和富饶的农场,来到三溪,为这里的村民服务,培训医生,帮农户发展养殖,还有办流动图书室,送书籍下乡等等公益活动。
柯南看到他们打完招呼就去忙了。
来参加培训的人陆陆续续地进入中心,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员,有男有女,大部分都有基督教的背景。分在各自的宿舍,平静的中心变得格外热闹起来了。
柯南看看宋大良已经起床,外面冰冷刺骨,越到晚上,越是寒冷。
宋大良见到这些人,根本不怎么理睬,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人确实一眼看上去都是些老老实实的庄稼人。
宋大良清高,因为他有才。加上他看上去有病,所以,常在痛苦当中,根本没人能察觉。反正他是不爱张扬的人。
晚饭很丰盛,主要是三溪的面条,确实很好吃。他们说,三溪水硬,要用醋来中和,所以,三溪的醋是天下一绝。
柯南初来乍到,根本不知道三溪的醋为什么出名,只是觉得它格外酸一些罢了。
一位胡子拉碴的人,从外面进来,雍志阳说:“王师傅,快来休息休息一下,喝点水吧。”
大家都很惊奇,这么一个普通的人,走在街上,就不容易找到的人,竟然被雍主任尊敬得不得了。
雍志阳说:“这位王师傅是烧锅炉的,要不是他,我们都得挨冻了。”
王师傅憨厚地笑着,他不爱说话。烧锅炉就一心把锅炉烧好。他的工作,给别人带来了温暖,另一方面,也算是帮助了室内的花草,在天寒地冻的季节,没有温暖的环境,这些花早就不存在了。
三溪的面食有很多品种,柯南早就有所耳闻,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是很好吃的,柯南连吃了两碗。
这里的碗也足够大的,吃一碗就不少,柯南贪心,多吃了一碗,这里的两碗,相当于家乡的四碗面,他的肚子竟然有些受不了了,好在柯南的家乡也在早晚吃面,就不觉得面的威力怎么样了。
吃完饭,大家都在教室里,等着开学典礼。
教室也是阅览室,旁边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养殖方面的书籍。
学员们很是好奇,对养猪也充满了兴趣。晚上开学仪式上,雍志阳向大家介绍了养猪中心的情况,又向大家介绍了讲师,发放了培训的内容和时间安排。雍志阳在负责培训的计划和统筹。
讲师都是男的,没有女的。可能女的讲这类课有些不好说出口。但这是讲养猪,又不是别的。养猪的大多数数是妇女,但是,懂得养猪技术的颠倒过来,大多数是男的。就像做饭,每天都做饭的,大多数是妇女,但是,真正达到厨师级别的,大多数是男的。这个现象,可以延伸到很多行业。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往往是男人。
好在来参加培训的,大多数是男士,对于女士的参与不参与,都不是最重要的了。
教室上方是电视机,可以播放一些影碟,也是养猪中心用来培训当地养猪农户用的。这次来参加培训的却没有当地农户,都是外地来的,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啊。这也让柯南有些担忧,他们到底讲得怎么样,为什么感觉不太妙呢?
大家都很累,听雍志阳的介绍,比较冗长,有些婆婆妈妈的,生怕大家没文化,啥都不懂似的,总要絮叨个没完,加上室内很暖和,吃得多,主要精力没在头脑,在肚子那里,大脑缺氧,就是这个状态,可能使人昏昏欲睡。
大家都对这次培训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旅途的劳累,已经抵消了部分热情,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加速了快点结束这次开场白的步伐。
雍志阳看到这些变化,决定提前结束,本来还有一些内容,见势不妙,扭头就跑。不错,这小子很会来事。柯南心里暗暗佩服这家伙。
刚才雍志阳介绍,那位荷兰人,名叫雷鸣,是这里的老板。在人们的印象中,荷兰人很聪明,对养猪很在行。或者说,对养牛等养殖业种植业都很精通。
雷鸣说英语,既然他来自荷兰,应该懂得他的母语,这就说,这荷兰人懂得至少三个国家的语言。
雍志阳根据雷鸣的讲话,做同声翻译,让柯南尤其佩服。这家伙的英语学得真好,难怪他在此中心作为最为得力的干将,把内地的事情都安排如此妥当呢。
雷鸣充分地信任他,他就是会来事。连烧锅炉的王师傅都不马虎,这样谦虚谨慎的人怎么会不进步呢?
宋大良基本上是趴在桌上听完这第一节课的,也就是开学的第一讲。他觉得没用。到达的当天就打了退堂鼓,这次是陪太子读书。就是陪着季柯南学习。他不会学。时间混完了,就回去,单位负责人不会为难一个病人,况且他很有才。
散会后,宋大良面无表情地回到宿舍,柯南看到他无精打采的样子,就问他怎么了,他说感觉太累。柯南问:“派你来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宋大良说:“没什么感想,出来玩玩,散散心,到了这里一看,有点失望,就想回去。”
“既来之则安之,回去有什么事呢?”柯南问。
“是啊,回去也没什么事。不如再混两天看看。你说的,既来之,则安之,到了这里,就耐心熬时间,时间完了,就回,就像上班一样。”宋大良说。
宋大良爱说实话。
他和金萍不同,和安德烈也有区分。他敢于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些人不敢说,只是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要掩饰内心的真实的东西。
大家排队到澡堂洗了个澡,里面有两台滚筒洗衣机,但都被贴上了标签,中英文都写了,看来,老外都不喜欢用手洗衣服,喜欢用洗衣机,如果这里来了老外,恐怕遇到这滚筒坏掉,可能马上就滚到有洗衣机的地方住。标签说了暂停使用。看样子,这些洗衣机已经夭折,没人爱惜。如果懒惰的人过冬天,洗衣服绝对是一个难题。
柯南只好把换下的衣服拿到厨房里去洗。因为,澡堂里还有人洗澡,厨房却空着,那里也有热水。宋大良干脆不洗澡,也不换衣服。就上床睡觉了。一宿无话。
早晨,按照作息表的规定,7点半要吃饭了。
这一点,宋大良还是把握得好,没有迟到。
大家太累,晚上有人打鼾,也没有人提意见。对于薄薄的被褥,竟然都选择沉默。其实,室内的暖气,将房间的温度升至20多度,根本不冷,甚至不盖被子,都没有关系。
早餐是面条馒头,这是典型的北方饮食习惯,柯南受得了,宋大良皱眉,也没办法。他喜欢米饭。不可能给他一人做米饭吃。
好在他常常忍受病痛折磨,对于这点饮食,他能坚持,总比吃药强吧。
饭后,就开始紧张地讲课,都是一些理论,大家慌着记笔记,即便很认真地听,仔细地记,还是落下了不少。
最后,雍志阳说:“大家不要慌着记,只要听清楚就行了,等晚些时候,我们会把授课的内容整理出来,打印好后,发给大家。”
大家这才松了口气。其实,柯南心里明白,在上课时,听讲比什么都重要,抄笔记往往还记不住内容,所抄的笔记,下来后不见得回去翻翻看看。
中午有米饭,宋大良见了,难得一笑,终于盼到了,简直像盼星星盼月亮,南方人到北方,就是盼米饭,面食没有米饭香。
宋大良毕竟是南方人,不容易见到米饭,突然一见,还真乐开了怀。可能是雍志阳?考虑周全,作出这样的安排。
大家吃得很开心,无论来自五湖还是来自四海的,都能享用这美食。
要知道,这些伙食费,都是自费的,含在学费里面。吃的都是自己的,吃得不好,会影响心情,心情不好,就学不好。学不好,还不如不来学。钱花了,还受罪。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这样,早晚是面,中餐是米饭。面食不用说,做到经典和极致,就是米饭做的实在不敢恭维。南方人随便做,闭着眼睛就能做好,这里却这么难。不过,到了这个山头,就不唱那个山头的歌。权且如此了。
柯南随得方,就得圆,怎么样都行,对人家的要求不高。毕竟是单位出钱,不是自掏腰包来学。学好学不好,都不重要,关键是心情要好。这里的环境还行,柯南不很挑剔。
晚上,沈静发来微信,柯南看了内容,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