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学 > 大明寿宁侯 > 第255章 宁王是自愿的

第255章 宁王是自愿的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路沿运河北上,十日之后,终于赶回京师。

    万幸的是,终于赶上仙游公主临盆。

    张鹤龄来不及进宫复命,小心翼翼地守在床边伺候。

    此前,张六阳和洛雨荷专门从夷洲岛赶回来,就是为了确保仙游公主顺利生产。

    一日之后,公主诞下一名男婴,张鹤龄大喜,随后灵机一动,趁着这个喜事,现在入宫复命,弘治皇帝应该不会太狠吧?

    想到这里,张鹤龄吩咐道:“来人,备马,我要亲自入宫报喜!”

    弘治皇帝听闻张鹤龄回来了,还有点小紧张,这家伙,果然活着回来了。

    “宣!”

    张鹤龄快步走进奉天殿,跪拜行礼,然后说道:“给陛下道喜!”

    弘治皇帝有些诧异,去南昌宣个旨,还宣出喜来了?

    “喜从何来?”

    “仙游公主诞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弘治皇帝果然大喜,道:“好,好啊!名字起了没有?”

    “臣不擅长取名的事,请陛下赐名!”

    平心而论,张鹤龄感觉自己起名字的水平至少比弘治皇帝强的多,连张小花都给整出来了,谁知道今天给个什么,张小明?

    不过,怎么说也是皇帝赐的名字,叫啥无所谓了。

    “若想国泰民安,必须自强不息,那就叫……”

    听到这里,张鹤龄心中已经后悔了。

    “……张国强!”

    张鹤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果然不出所料,不知道自己的儿子长大了会不会去演电视剧,这个名字不去演个军旅题材实在是太可惜了。

    “谢陛下赐名!”

    再多的坎坷,也要笑着面对。

    皇上赐的名字,你还敢说个不字?

    “对了,刘爱卿怎么没和你一同回京?”

    “回禀陛下,刘大人正和宁王殿下一起,还在回京的路上,臣担心陛下等的急了,与刘大人商议过后,先行赶回来复命。”

    商议是不可能商议的,刘健还在路上骂街呢。

    “宁王来京了?”

    弘治皇帝脸色有些不善,藩王入京可是大忌,老朱同志曾定下的组训,藩王不得圣旨,不可入京。

    其实,明朝的藩王虽然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是受到限制也非常的多。

    藩王虽然有兵权,但是按照规定,藩王不能插手去管地方事务,也不能有税收的权力。也就是说,你作为藩王,国家可以给你兵权,但是不给你粮草,没有粮草你拿什么养兵,就是想造反也打不起来。

    在限制藩王进京这一块,尤为严格,所以各藩王如果没特别的事情,就在自己的封地上终老一生罢了,而且明朝严禁各藩王之间有往来接触,即使是因为特别原因一起被召集到京师,离开的时候,必须第一个藩王离开后,第二个才能启程。

    老朱同志建立藩王制度真是用心良苦,本意是为了使他的皇子们没有别的想法,老老实实当个藩王,养尊处优算了,但是他本性多疑,除了害怕皇子们造反之外,还担心权臣造反,所以,他才会给予藩王一定的兵权,并且规定,藩王有向中央汇报擒拿奸臣,以及清君侧的权利。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补充条款,竟然成为燕王朱棣能够靖难成功的原因。

    自朱棣登基以后,对各地藩王的限制就更多了,因为他自己就是造反起家,钻了祖训的空子,怎么可能给后人再留下空子?

    弘治皇帝没料到,宁王竟然进京了,自然是大惊失色。

    张鹤龄赶忙解释道:“臣与刘大人去南昌城宣旨,宁王殿下为表忠心,甘愿撤销藩地,自此以后定居京师,若无旨意,永不离开。”

    自撤藩地,永居京师?

    弘治皇帝心中掀起轩然大波,自朱元璋以后,所有的皇帝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削藩。

    这个问题难就难在你不能明着干,只能偷偷摸摸地,今天削一刀,明天削一刀,这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最好别让人看出来,否则就会有人骂你小心眼,心中无容人之量。

    当初就是朱允炆刀子动大了,这才逼得燕王造反,丢了江山的。

    可是,你一刀一刀这样去砍,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削弱藩王的势力,如果有人告诉你,我藩地不要了,从今往后,就住在你眼皮子底下,一辈子不离开,行不行?

    行,怎么不行,简直太行了!

    藩地没了,你的根据地就没了。

    住在京师,意味着随时随地接受你的监视。

    都这样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最关键的是,你没逼我,都是我自愿的!

    这一点就了不得了,若是被逼无奈,世人只会看皇家的热闹,争权夺势啊,自相残杀啊,反正这种事自古以来也不少。

    但是,你做这一切都是自愿的,那就不一样了,我可没逼你,是你自己跑来的!

    弘治皇帝心中暗喜,却明显感觉这里面有问题。

    “宁王为何自撤封地?”

    张鹤龄回道:“宁王殿下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南昌的封地自然也不例外,既然都是陛下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区别?”

    这个回答,弘治皇帝很满意,但是他知道,这里面有事。

    谁脑袋让驴踢了,好好的封地不待,跑到京师当一个没自由的闲王。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里面绝对有事!

    “不要跟朕说这些冠冕堂皇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实说来!”

    “这个……”

    张鹤龄很为难,如果实话实话,宁王真的在造反,那完了,诛九族,没商量!

    自己既然已经答应宁王保他性命,总不能刚把人忽悠到京城,然后一大家子排队去砍头啊。

    弘治皇帝沉下脸来,怒道:“怎么,你敢欺瞒于朕?”

    张鹤龄赶忙说道:“其实,确实有人在一旁煽风点火,撺掇宁王殿下造反,但是宁王殿下并没有为之所动,反而将那些乱臣贼子当场诛杀,为了避免引起误会,这才甘愿撤销封地,永居京师,以示自己的忠心。”

    听张鹤龄这么说,弘治皇帝的脸色这才有些缓和,继续问道:“煽风点火之辈都是何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