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海防提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何忠是张鹤龄干掉的,李东阳见张鹤龄这么说,还以为他想讨要什么好处,不由得脸色变了变,回道:“正是如此。”
张鹤龄继续说道:“不知李大人此番上任,有何打算?”
李东阳见对方谈及正事,这才放下心来,说道:“天津新城并非一朝一夕可成,民以食为天,眼下首要任务是安民,百姓吃饱了肚子才能有力气做事,然后工商并进,逐渐打造成京师的海上防卫堡垒。”
张鹤龄点了点头,不得不说,李东阳此人确实和那些老顽固们不同,朝堂之上那些清流每日只会将圣贤挂在嘴边,心中所想的全是自己的私利,但是,李东阳心中有民,深知百姓乃国之根基,发展工商也需要百姓先吃饱肚子。
“李大人所言甚是,不知李大人对海外形势了解多少?”
李东阳叹了口气,说道:“本官听闻有佛朗机人频频在福建一带登录,借口船只休整,实则打探我军虚实。然而我朝自海禁以来,民间片甲不得下水,官船也只是简单的漕运,无论是造船技术还是武器装备,比佛朗机人差之甚远。”
“那李大人没想过在天津府开设船坞,建立水师吗?”
李东阳摇了摇头,说道:“我朝海禁已有百年之久,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打破祖制?”
“也没说打破祖制啊!”张鹤龄往前凑了凑,说道,“沿海地区倭横行,烧杀抢掠,若无水师出征,如何平倭剿寇?”
李东阳却不以为然,说道:“倭寇毕竟只是一盘散沙,有备倭卫和各地方卫所守护,掀不起什么大风浪的。”
两人正在交谈,突然外面有下人通报:“大人,门外有个人,说是郑大人的家仆,有要事禀报。”
李东阳愣了一下,问道:“哪个郑大人?”
“此人说十万火急,小人没来得及细问,好像是在福建的某位大人。”
李东阳赶忙说道:“快请!”
张鹤龄问道:“李大人为何如此紧张?”
李东阳正色说道:“是闽浙海防提督郑子纯,前些时日,子纯兄给我寄了书信,说是抗倭一事出现问题,并托付本官在必要的时候须得亲自面圣澄清此事,今日子纯兄派家奴过来,想来不是什么好消息!”
闽浙海防提督郑子纯?
张鹤龄突然感觉这个名字有点熟悉,仔细想了想,好像在历史课本中学过。郑子纯上任之后,为了治理倭患,下令封锁海面,没想到此举触犯了暗通倭寇的官僚富商的利益,他们收买了朝中官员,指责郑子纯擅自杀害百姓,逼得郑子纯自杀身亡。这个事件是明史中倭寇勾结朝廷命官的典型教材,足以说明当时的倭寇极其猖獗。
这时候,一名青衣男子跑了进来,看样子焦急万分,带着哭腔说道:“李大人,快救救我家大人!”
李东阳问道:“来者可是子纯兄的家仆?”
青衣男子点点头,说道:“在下孙虎,乃是郑大人的贴身护卫。”
李东阳一听,送信之人竟然是郑子纯的贴身护卫,事情的严重可想而知,赶忙问道:“子纯兄出了什么事?”
“大人他,大人他……”
张鹤龄在一旁劝道:“这位兄弟,你别着急,慢慢说。”
孙虎看了张鹤龄一眼,只道是李府的人,便继续说道:“大人他被人抓起来了,那些人说我家大人私通倭寇,判了杀头的罪,李大人救命啊!”
“什么?”李东阳大怒,“子纯兄上任之后,立即使出雷霆手段打击倭寇,说他与贼私通,怎么可能?其中定是有人诬陷,本官这就禀明圣上。”
李东阳可是急脾气,说完就往外走,张鹤龄赶忙劝说道:“李大人莫要惊慌,此时还需从长计议。”
李东阳怒道:“子纯兄被奸人算计,此时有性命之忧,如何从长计议?”
张鹤龄见拦不住,便在后面说道:“李大人,你说郑大人被人诬陷,可有证据?”
李东阳听罢,又怒气冲冲地走了回来,沉声说道:“寿宁侯此番言语是何用意?”
“在下只问一句,李大人说郑大人是被冤枉的,可有证据?”
李东阳急得脸都红了,说道:“子纯兄为人坦荡,绝不可能做出私通倭寇之事!”
“可是,证据呢?”张鹤龄咬住证据两个字不松口。
“寿宁侯!”李东阳怒道,“本官以为你心中还有些良知,子纯兄在前线为了抗倭鞠躬尽瘁,你却在此帮着那些贼人说话,真是岂有此理!”
张鹤龄叹了口气,说道:“李大人啊,不是我不帮你,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要知道你的对手会怎么做,才能提前做好应对,而此时你的对手就会问你,有何证据,你该怎么说?”
李东阳听完,思索良久,慢慢坐下,孙虎急了,赶忙说道:“李大人,你要为我家大人做主啊!”
李东阳摇了摇头,说道:“寿宁侯说得对,此时须得从长计议,我且问你,子纯兄是如何被人诬陷的,你与我细细说来。”
“我家大人上任之后,立即封锁海面,还追查出暗通倭寇的李光头等几十人,顺着李光头等人再查下去,发现暗通倭寇者竟然有朝中官员,待大人进一步追查的时候,却传来圣旨,说有人举报我家大人杀害百姓冒功,经查属实,免去大人的官职,还打入牢狱,只等秋后问斩。”
李东阳听完,说道:“定是贼寇收买了朝中官员,此事非同小可,奈何本官没有证据,寿宁侯,你有什么好的主意?”
张鹤龄说道:“若真是倭寇和官员勾结一起,想要破这个局,无非是明察和暗访,当务之急是找出给郑大人定罪的破绽,摘去郑大人通贼的罪名,如此才能有机会去找寻证据,帮郑大人翻案。”
李东阳又问道:“如何寻找破绽?”
张鹤龄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先进宫探探口风,李大人想办法去拿到刑部文书,然后我们再商议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何忠是张鹤龄干掉的,李东阳见张鹤龄这么说,还以为他想讨要什么好处,不由得脸色变了变,回道:“正是如此。”
张鹤龄继续说道:“不知李大人此番上任,有何打算?”
李东阳见对方谈及正事,这才放下心来,说道:“天津新城并非一朝一夕可成,民以食为天,眼下首要任务是安民,百姓吃饱了肚子才能有力气做事,然后工商并进,逐渐打造成京师的海上防卫堡垒。”
张鹤龄点了点头,不得不说,李东阳此人确实和那些老顽固们不同,朝堂之上那些清流每日只会将圣贤挂在嘴边,心中所想的全是自己的私利,但是,李东阳心中有民,深知百姓乃国之根基,发展工商也需要百姓先吃饱肚子。
“李大人所言甚是,不知李大人对海外形势了解多少?”
李东阳叹了口气,说道:“本官听闻有佛朗机人频频在福建一带登录,借口船只休整,实则打探我军虚实。然而我朝自海禁以来,民间片甲不得下水,官船也只是简单的漕运,无论是造船技术还是武器装备,比佛朗机人差之甚远。”
“那李大人没想过在天津府开设船坞,建立水师吗?”
李东阳摇了摇头,说道:“我朝海禁已有百年之久,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打破祖制?”
“也没说打破祖制啊!”张鹤龄往前凑了凑,说道,“沿海地区倭横行,烧杀抢掠,若无水师出征,如何平倭剿寇?”
李东阳却不以为然,说道:“倭寇毕竟只是一盘散沙,有备倭卫和各地方卫所守护,掀不起什么大风浪的。”
两人正在交谈,突然外面有下人通报:“大人,门外有个人,说是郑大人的家仆,有要事禀报。”
李东阳愣了一下,问道:“哪个郑大人?”
“此人说十万火急,小人没来得及细问,好像是在福建的某位大人。”
李东阳赶忙说道:“快请!”
张鹤龄问道:“李大人为何如此紧张?”
李东阳正色说道:“是闽浙海防提督郑子纯,前些时日,子纯兄给我寄了书信,说是抗倭一事出现问题,并托付本官在必要的时候须得亲自面圣澄清此事,今日子纯兄派家奴过来,想来不是什么好消息!”
闽浙海防提督郑子纯?
张鹤龄突然感觉这个名字有点熟悉,仔细想了想,好像在历史课本中学过。郑子纯上任之后,为了治理倭患,下令封锁海面,没想到此举触犯了暗通倭寇的官僚富商的利益,他们收买了朝中官员,指责郑子纯擅自杀害百姓,逼得郑子纯自杀身亡。这个事件是明史中倭寇勾结朝廷命官的典型教材,足以说明当时的倭寇极其猖獗。
这时候,一名青衣男子跑了进来,看样子焦急万分,带着哭腔说道:“李大人,快救救我家大人!”
李东阳问道:“来者可是子纯兄的家仆?”
青衣男子点点头,说道:“在下孙虎,乃是郑大人的贴身护卫。”
李东阳一听,送信之人竟然是郑子纯的贴身护卫,事情的严重可想而知,赶忙问道:“子纯兄出了什么事?”
“大人他,大人他……”
张鹤龄在一旁劝道:“这位兄弟,你别着急,慢慢说。”
孙虎看了张鹤龄一眼,只道是李府的人,便继续说道:“大人他被人抓起来了,那些人说我家大人私通倭寇,判了杀头的罪,李大人救命啊!”
“什么?”李东阳大怒,“子纯兄上任之后,立即使出雷霆手段打击倭寇,说他与贼私通,怎么可能?其中定是有人诬陷,本官这就禀明圣上。”
李东阳可是急脾气,说完就往外走,张鹤龄赶忙劝说道:“李大人莫要惊慌,此时还需从长计议。”
李东阳怒道:“子纯兄被奸人算计,此时有性命之忧,如何从长计议?”
张鹤龄见拦不住,便在后面说道:“李大人,你说郑大人被人诬陷,可有证据?”
李东阳听罢,又怒气冲冲地走了回来,沉声说道:“寿宁侯此番言语是何用意?”
“在下只问一句,李大人说郑大人是被冤枉的,可有证据?”
李东阳急得脸都红了,说道:“子纯兄为人坦荡,绝不可能做出私通倭寇之事!”
“可是,证据呢?”张鹤龄咬住证据两个字不松口。
“寿宁侯!”李东阳怒道,“本官以为你心中还有些良知,子纯兄在前线为了抗倭鞠躬尽瘁,你却在此帮着那些贼人说话,真是岂有此理!”
张鹤龄叹了口气,说道:“李大人啊,不是我不帮你,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要知道你的对手会怎么做,才能提前做好应对,而此时你的对手就会问你,有何证据,你该怎么说?”
李东阳听完,思索良久,慢慢坐下,孙虎急了,赶忙说道:“李大人,你要为我家大人做主啊!”
李东阳摇了摇头,说道:“寿宁侯说得对,此时须得从长计议,我且问你,子纯兄是如何被人诬陷的,你与我细细说来。”
“我家大人上任之后,立即封锁海面,还追查出暗通倭寇的李光头等几十人,顺着李光头等人再查下去,发现暗通倭寇者竟然有朝中官员,待大人进一步追查的时候,却传来圣旨,说有人举报我家大人杀害百姓冒功,经查属实,免去大人的官职,还打入牢狱,只等秋后问斩。”
李东阳听完,说道:“定是贼寇收买了朝中官员,此事非同小可,奈何本官没有证据,寿宁侯,你有什么好的主意?”
张鹤龄说道:“若真是倭寇和官员勾结一起,想要破这个局,无非是明察和暗访,当务之急是找出给郑大人定罪的破绽,摘去郑大人通贼的罪名,如此才能有机会去找寻证据,帮郑大人翻案。”
李东阳又问道:“如何寻找破绽?”
张鹤龄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先进宫探探口风,李大人想办法去拿到刑部文书,然后我们再商议下一步该如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