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荆楚称王(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一秒记住【复兴文学 www.fx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5.
楚军退兵,少师却郁郁不乐。他对季梁往往高于自己的见解并得到国君的认可而恼羞成怒。在他看来有季梁在就没有他少师出头之日。
少师抑郁在胸,寝食难安。他左思右想,想出了唯有的一条路,那就是想自己要在随国说话算数,只有季梁不在朝中或老而故去。可是季梁虽说年纪比自己大,可是身体健康、精神烁然。而且这个季梁还懂得保健,经常为自己配得一些保健草药,所以在朝臣严重,看不到他有老去的迹象。而且府邸拥有重兵把守,即便是雇佣杀手也难以靠近其身。
少师发愁了,他该如何干掉自己的政敌季梁呢?
少师的府邸幕僚为他出了个主意,那就是买通季梁府邸的佣人,暗地里下手。季梁有服用中药保健一说,正是可以利用此做手脚。于是少师花重金私下里买通了季梁身边的下人,趁季梁服药期间在药剂下了猛药。好在季梁并非不懂药理的人,季梁服了一半觉察到味道不对,但这一半进肚子里的猛药,已经让他陷入生死之间。好在季梁躲过一劫,身体忽然衰老了许多,体弱难持,再也无法上朝了。
公元前704年,也是熊通在位的第三十七年。随侯通报楚国,说周天子拒绝提高楚君的爵位。
原来随国国君并没有把握帮助楚军提高爵位,只是季梁的权宜之计。周桓王对荆楚虽然没有多少印象,但尚记得周昭王三次伐楚而后未归的周王室的大事。也知道楚国云吞他国、扩张势力,只恨自己再也拿不出当年的“西六师”?和?“殷八师”来讨伐楚国了。见随国国君请求为楚国提升爵位,不禁十分愤怒。周桓王责骂随国国君不能替天行道,讨伐楚国,反而为虎作伥。随国国君讨了个没趣儿。
熊通闻讯大怒,开口大骂周王室:“我的祖先鬻熊,是你祖周文王的老师,为你周王室夺得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惜去世的早,周文王没能得到天下就死了,我先祖未曾得到分封就去世了。周成王提举我的先人熊渠做了“守燎”,我先人熊渠兢兢业业,竟然只封给他一个子爵位。让他住在楚地,现在蛮夷部族都顺服于楚国,而周王室仍不提升楚国爵位。这算什么王朝!既然你周王朝不认我楚国国君,我就只好自称尊号,我就要和周天子一样待遇!”
于是破周王室之荒,当即自封王号,号为“楚武王”。
楚国称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只因为周王室衰微,对楚国无可奈何。
而芈氏熊通却堂而皇之地自诩为王,以挑衅姿态面对中原诸侯。心想看你周王室能把我怎么样,你诸侯国又能把我怎么样?
的确,在当时熊通称王,废除了周天子的金口分封,不禁周天子默然,中原诸侯列国都没有什么反应。这使得熊通更加肆无忌惮地藐视周王室,更加肆无忌惮地开疆扩土了。
这年春天,斗伯比来觐见熊通,这一次是来拜见楚武王。
斗伯比得知隋国朝政发生了变化。季梁体衰、少师受到随侯的宠信。这个信号对斗伯比来说太重要了。
于是斗伯比求见楚武王,对楚武王说:“现在攻打随国时机已经成熟。少师当权,这个人的骄横与自作聪明是我们战胜随国的有利条件,不可以失掉机会。”
楚武王刚刚自封为王,总要做一番大事来表明自己为王的能力啊。斗伯比的建议正中下怀。于是在楚国调兵遣将,楚武王要再渡汉东。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仔细,斗伯比认真地分析了汉东的形势。大军挺进汉东仍不盲目作战,而是与周边诸侯国联系会盟。随国不结盟,楚国就动员周边小国结盟。
到了夏天,楚武王在沈鹿高调会合诸侯,那些小国也是各怀鬼胎,恐惧楚国的军威,又见随国少师当政,趾高气扬,并不把小兄弟放在眼里,所以楚国说会盟还是参与吧。结果楚武王的这一行动得到了多数诸侯国的相应。只有黄、随两国不参加会见。楚武王于是抓到了讨伐随国的理由。他先派薳章前去责备黄国,然后亲自率军讨伐随国。
楚武王所率领的楚国大军驻扎在汉水、淮水之间。随国国君派人打探,回来禀报说楚军势力浩大,军帐铺天盖地,吓得魂不附体了。赶紧请示病榻中的季梁。季梁的确老了,由于中毒,双腿不能下地支撑,但头脑还是清晰的。
隋国国君问:“楚国大军来伐,寡人当如何应对强楚?”
季梁说:“楚国讨伐,以开疆扩土为目的。凭我随国兵力难以取胜,不如向楚军投降。祈求随国社稷延续,以免随国生灵涂炭啊。”
随国国君说:“楚国两次约我随国会盟,都被寡人拒绝,想现在楚子称王不同以往。楚武王率大军而来正在心胜时期,怕是难以饶过我们。寡人估计楚国不会接受我们的投降。”
季梁干咳了好一会,才有气无力地说“楚国不肯接受随国投降,就是把随国将士逼上了绝路。然后君主可以指挥将士背水一战。这样可以激怒我军决一死战,而敌军却因为我们乞降而懈怠。也许有绝路逢生的机会。”
隋国国君心生疑窦,嘴里重复着“决一死战?”心里却在想:“决一死战”就会绝处逢生?
随国国君回殿将季梁的话说给少师,想听听少师商的意见。
少师忌恨季梁没有死掉,还在影响随国朝政。但又不好执意否定国君去季梁病榻上问回来的计策。
少师略表迟疑后,对随侯说:“与楚军决战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先求投降后作战有何意义。我见过楚国的军队军纪不整,不是什么不可战胜的力量。但是楚军兵多将广,善于持续作战,当初如果国君假借道而突然袭击,楚军必败,怎么会有今天卷土重来。所以以臣之见必须速战,趁楚军毫无斗志之时,攻其不备,攻其倦怠。不这样,就会失去战胜楚军的机会。”
随侯听着似乎也有道理,于是决定率军抵御楚军。
就在随侯准备出城迎战楚军的时候。有人来报说老臣季梁有信件。
随侯接过老臣季梁的的书简,见上面写着:
“楚人以左为尊,国君执意出兵一定在左军之中,不要和楚王正面作战,姑且攻击他的右军。楚军一向忽视右军没有好指挥官,攻之必克。”
随侯遂把书简递给少师,少师用鼻子“哼”了一声,不屑一顾说:“不与楚王正面作战,这就表示我们和他不能对等。楚军就会小看我们,这岂不是长他人威风,而灭我志气。”
随即将季梁的书简丢在地上。
随侯没有采纳季梁的意见。率大军在速杞这个地方与楚军交战。
这一战的结果不说自明,以楚军大败随军而告终。随军虽然不乏英勇军士,却无奈楚军更是骁勇善战,且将士众多。隋国寡不敌众,英勇将士大都惨死在战场上。
随侯见大势已去慌乱逃走,楚国的军士在追击中俘获随侯的战车和少师。
楚武王早就知道这个少师空有仪表,外强中干,并无半点怜悯。此次楚军大胜,再留其人已经没有任何用处,随令武士将其斩首。
季梁得知随国国君未采纳他的计策大叫一声“苍天啊,随国灭矣!”
一口气再也没有上来,季梁气绝身亡。
可怜这位绝世高人,空有一腔报国志,精心呵护的国度还是难逃覆灭的下场。楚国人对季梁却是十分敬重,大军进城并没有冲击季梁府邸。见到季梁的灵堂都深深鞠躬,表示敬仰。
随国国君侥幸逃命,赶紧报来投降书与楚国国君。
从此,随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而臣服于楚国了。
5.
楚军退兵,少师却郁郁不乐。他对季梁往往高于自己的见解并得到国君的认可而恼羞成怒。在他看来有季梁在就没有他少师出头之日。
少师抑郁在胸,寝食难安。他左思右想,想出了唯有的一条路,那就是想自己要在随国说话算数,只有季梁不在朝中或老而故去。可是季梁虽说年纪比自己大,可是身体健康、精神烁然。而且这个季梁还懂得保健,经常为自己配得一些保健草药,所以在朝臣严重,看不到他有老去的迹象。而且府邸拥有重兵把守,即便是雇佣杀手也难以靠近其身。
少师发愁了,他该如何干掉自己的政敌季梁呢?
少师的府邸幕僚为他出了个主意,那就是买通季梁府邸的佣人,暗地里下手。季梁有服用中药保健一说,正是可以利用此做手脚。于是少师花重金私下里买通了季梁身边的下人,趁季梁服药期间在药剂下了猛药。好在季梁并非不懂药理的人,季梁服了一半觉察到味道不对,但这一半进肚子里的猛药,已经让他陷入生死之间。好在季梁躲过一劫,身体忽然衰老了许多,体弱难持,再也无法上朝了。
公元前704年,也是熊通在位的第三十七年。随侯通报楚国,说周天子拒绝提高楚君的爵位。
原来随国国君并没有把握帮助楚军提高爵位,只是季梁的权宜之计。周桓王对荆楚虽然没有多少印象,但尚记得周昭王三次伐楚而后未归的周王室的大事。也知道楚国云吞他国、扩张势力,只恨自己再也拿不出当年的“西六师”?和?“殷八师”来讨伐楚国了。见随国国君请求为楚国提升爵位,不禁十分愤怒。周桓王责骂随国国君不能替天行道,讨伐楚国,反而为虎作伥。随国国君讨了个没趣儿。
熊通闻讯大怒,开口大骂周王室:“我的祖先鬻熊,是你祖周文王的老师,为你周王室夺得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惜去世的早,周文王没能得到天下就死了,我先祖未曾得到分封就去世了。周成王提举我的先人熊渠做了“守燎”,我先人熊渠兢兢业业,竟然只封给他一个子爵位。让他住在楚地,现在蛮夷部族都顺服于楚国,而周王室仍不提升楚国爵位。这算什么王朝!既然你周王朝不认我楚国国君,我就只好自称尊号,我就要和周天子一样待遇!”
于是破周王室之荒,当即自封王号,号为“楚武王”。
楚国称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只因为周王室衰微,对楚国无可奈何。
而芈氏熊通却堂而皇之地自诩为王,以挑衅姿态面对中原诸侯。心想看你周王室能把我怎么样,你诸侯国又能把我怎么样?
的确,在当时熊通称王,废除了周天子的金口分封,不禁周天子默然,中原诸侯列国都没有什么反应。这使得熊通更加肆无忌惮地藐视周王室,更加肆无忌惮地开疆扩土了。
这年春天,斗伯比来觐见熊通,这一次是来拜见楚武王。
斗伯比得知隋国朝政发生了变化。季梁体衰、少师受到随侯的宠信。这个信号对斗伯比来说太重要了。
于是斗伯比求见楚武王,对楚武王说:“现在攻打随国时机已经成熟。少师当权,这个人的骄横与自作聪明是我们战胜随国的有利条件,不可以失掉机会。”
楚武王刚刚自封为王,总要做一番大事来表明自己为王的能力啊。斗伯比的建议正中下怀。于是在楚国调兵遣将,楚武王要再渡汉东。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仔细,斗伯比认真地分析了汉东的形势。大军挺进汉东仍不盲目作战,而是与周边诸侯国联系会盟。随国不结盟,楚国就动员周边小国结盟。
到了夏天,楚武王在沈鹿高调会合诸侯,那些小国也是各怀鬼胎,恐惧楚国的军威,又见随国少师当政,趾高气扬,并不把小兄弟放在眼里,所以楚国说会盟还是参与吧。结果楚武王的这一行动得到了多数诸侯国的相应。只有黄、随两国不参加会见。楚武王于是抓到了讨伐随国的理由。他先派薳章前去责备黄国,然后亲自率军讨伐随国。
楚武王所率领的楚国大军驻扎在汉水、淮水之间。随国国君派人打探,回来禀报说楚军势力浩大,军帐铺天盖地,吓得魂不附体了。赶紧请示病榻中的季梁。季梁的确老了,由于中毒,双腿不能下地支撑,但头脑还是清晰的。
隋国国君问:“楚国大军来伐,寡人当如何应对强楚?”
季梁说:“楚国讨伐,以开疆扩土为目的。凭我随国兵力难以取胜,不如向楚军投降。祈求随国社稷延续,以免随国生灵涂炭啊。”
随国国君说:“楚国两次约我随国会盟,都被寡人拒绝,想现在楚子称王不同以往。楚武王率大军而来正在心胜时期,怕是难以饶过我们。寡人估计楚国不会接受我们的投降。”
季梁干咳了好一会,才有气无力地说“楚国不肯接受随国投降,就是把随国将士逼上了绝路。然后君主可以指挥将士背水一战。这样可以激怒我军决一死战,而敌军却因为我们乞降而懈怠。也许有绝路逢生的机会。”
隋国国君心生疑窦,嘴里重复着“决一死战?”心里却在想:“决一死战”就会绝处逢生?
随国国君回殿将季梁的话说给少师,想听听少师商的意见。
少师忌恨季梁没有死掉,还在影响随国朝政。但又不好执意否定国君去季梁病榻上问回来的计策。
少师略表迟疑后,对随侯说:“与楚军决战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先求投降后作战有何意义。我见过楚国的军队军纪不整,不是什么不可战胜的力量。但是楚军兵多将广,善于持续作战,当初如果国君假借道而突然袭击,楚军必败,怎么会有今天卷土重来。所以以臣之见必须速战,趁楚军毫无斗志之时,攻其不备,攻其倦怠。不这样,就会失去战胜楚军的机会。”
随侯听着似乎也有道理,于是决定率军抵御楚军。
就在随侯准备出城迎战楚军的时候。有人来报说老臣季梁有信件。
随侯接过老臣季梁的的书简,见上面写着:
“楚人以左为尊,国君执意出兵一定在左军之中,不要和楚王正面作战,姑且攻击他的右军。楚军一向忽视右军没有好指挥官,攻之必克。”
随侯遂把书简递给少师,少师用鼻子“哼”了一声,不屑一顾说:“不与楚王正面作战,这就表示我们和他不能对等。楚军就会小看我们,这岂不是长他人威风,而灭我志气。”
随即将季梁的书简丢在地上。
随侯没有采纳季梁的意见。率大军在速杞这个地方与楚军交战。
这一战的结果不说自明,以楚军大败随军而告终。随军虽然不乏英勇军士,却无奈楚军更是骁勇善战,且将士众多。隋国寡不敌众,英勇将士大都惨死在战场上。
随侯见大势已去慌乱逃走,楚国的军士在追击中俘获随侯的战车和少师。
楚武王早就知道这个少师空有仪表,外强中干,并无半点怜悯。此次楚军大胜,再留其人已经没有任何用处,随令武士将其斩首。
季梁得知随国国君未采纳他的计策大叫一声“苍天啊,随国灭矣!”
一口气再也没有上来,季梁气绝身亡。
可怜这位绝世高人,空有一腔报国志,精心呵护的国度还是难逃覆灭的下场。楚国人对季梁却是十分敬重,大军进城并没有冲击季梁府邸。见到季梁的灵堂都深深鞠躬,表示敬仰。
随国国君侥幸逃命,赶紧报来投降书与楚国国君。
从此,随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而臣服于楚国了。